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七十七章 九連城

剛巧不巧,中日兩軍都選擇了這一地帶作為突破目標,兩支軍隊遂在深夜之中不期然相遇,狹路相逢勇者勝,不過如此了。
張自忠的話實際上就代表著馮玉祥的意見和態度,他看馮霖也沒有再表示反對的意思,便直接說:「那就首先對義州日軍進行反擊,戰場……」馮玉祥掃了一眼地圖,道:「就在水口鎮!」
「從歐戰的情況來看,一般而言還是防禦的作戰條件更為有利。」九兵團副參謀長張自忠繼續解釋說,「但抓住日軍登陸的機會,實行一定規模以下的短促突擊還是有用的。」
但對中國紅軍來說,由於朝鮮紅軍同志和鄉民暗中偷渡過江送來的大量情報,使得紅軍在安平河口——水口鎮戰鬥爆發以前,就提前佔據了極大的視野優勢,日軍的大部分行動都被紅軍發覺,相反,紅軍的行動對於日軍來說則完全隱沒于黑暗之中。
林淮唐考慮到在東北和日軍作戰,必將是一場涉及兵力規模超百萬的全面戰爭,在這樣宏大的作戰場景之下,過去紅軍分設野戰軍,野戰軍之下又分設臨時編製的縱隊,並且是以師為基本戰術單元的形式,就非常不適合於全線的作戰條件了。
兩人聚在九連城附近的司令部指揮所內,參謀人員們就按照馮玉祥的意思直接把大幅的軍用地圖整個攤開和_圖_書,撲在地面上。
水口鎮在義州東北方向,正對著安平河口,這裏江水最淺,水流也最緩慢,在秋冬時節就連普通人都可以徒步跋涉過江,它的上游則遍布懸崖峭壁,極難通過,日軍第三師團的一股大部隊就是從水口鎮渡江搶佔安平河口。
按照大庭二郎中將的估計,中國軍隊此時還應當固守於九連城附近中國軍隊花費了兩三年時間辛苦建造出來的塹壕陣地內,怎麼可能棄其巢壘主動揮兵反擊?!
馮霖抬起頭反對道:「從過去的歷史來看是這樣!那從現實呢?我們要依據現實來做判斷。紅軍經過這幾年來的整軍備戰,戰鬥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我們有朝鮮同志的幫助,比日本人更了解鴨綠江戰場的實際情況。我以為對朝鮮駐屯軍,我們是有一些優勢的。」
在軍、師編製以上,則再添設兵團編製,作為在東北作戰時的戰略行動單位,每一個兵團都下轄三個軍,形成力量超過日軍常備師團,甚至是日軍一個臨時編組軍的戰略力量。
邊司在鴨綠江北岸就部署了紅軍的第八兵團和第九兵團,以十余萬人的龐大兵力在國境線附近構築了極為嚴密的近代化梯次防禦陣地。
鴨綠江上朔風凜冽,士兵下水涉渡以後大半身體都被凍至麻木,不少士兵在渡江www.hetubook.com.com至北岸以後都自發點起火炬烘烤軍服或是取暖,在鴨綠江畔得以見得星星點點的光亮連成一片,閃爍的地方便是日軍部隊聚集的地方。
然後就是調入東北原屬於四大野戰軍編製下的各縱隊、各師旅,都按照林淮唐的要求進行正規化轉型,縱隊改稱為軍,師和混成旅、獨立旅統一稱師,並統一採取三三制的編製方案,自軍、師、團直到營、連、排、班,都是如此,僅在地方部隊、公安部隊和赤衛隊民兵中保留警備旅、獨立旅一類的編製番號。
而且,比起青島戰役時的紅軍,現在紅軍的軍備水平又有了長足的提升。雖然火炮的質量可能還無法和日軍相媲美,在大口徑的重炮方面差距更大,但由於紅軍裝備有遠較日軍數量多得多的中小口徑迫擊炮,所以紅軍在火炮總數上已經大大超過了日軍。
但朝鮮駐屯軍的行動之快,種種軍事準備的雷厲風行,也還是讓九兵團司令員馮玉祥很感驚訝。他在膠東是和日本人交過手的,但幾年前馮玉祥還只驚訝于日本軍人的蠻橫兇狠,現在則感受到了日本軍隊作為一支近代化軍隊的令行禁止。
九兵團的副參謀長張自忠則說:「紅軍的常備兵力較多,日本軍隊則比較依賴於戰時進行後方動員來擴充部隊。若論剛開戰時,https://www.hetubook.com.com則一定是我軍佔據最大兵力優勢的時候,這個優勢我也以為應當把握住,不能放任有利於我軍的窗口時間流逝掉。」
在鴨綠江畔就這樣爆發了第二次中日戰爭里,兩國陸軍部隊的首次大規模交火戰鬥!
就在朝鮮駐屯軍第三師團開始渡江以前,分佈在鴨綠江南岸深山密林里的朝鮮紅軍,還有他們的同情者,就已經在嚴密監控著朝鮮日軍的行軍動向了。雖然天氣苦寒,但這些為了半島獨立而戰的紅軍戰友暴風霜、餐冰雪,忍耐著艱苦到極點的條件,還是及時把大量的日軍行動情報傳遞到了位於九連城附近的中國紅軍第八和第九兵團司令部。
除了馮玉祥的九兵團以外,馮霖指揮的八兵團也部署在國境線附近,這兩位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紅軍將領都是紅軍高級將領中比較少見的北方人,但和出身老北洋的馮玉祥不同,馮霖則是根正苗紅的社會黨老革命。
馮玉祥低吟道:「南滿、鴨綠江、中東路,三大戰場,邊司的作戰計劃還是優先對付南滿一路,鴨綠江戰場是次要戰場,邊司對我們的任務還是以守住國境線為主,必要時刻甚至可以退到臨江的第二線……」
為了在東北的作戰,邊防軍的後勤司令部也是為前線部隊提供了數以千計的火炮,以及動輒以十萬發計hetubook.com.com數的大量炮彈。
完全是中國社會黨和紅軍誕生以來,史無前例的富裕仗了。
而且分屬於東北、西北、華東、華南等等不同野戰軍的各支部隊,又分別採取一套相互獨立的指揮系統。在反干涉戰爭時,就曾出現過華東野戰軍部隊和華南野戰軍部隊各打各互不支援的情況。
日軍進攻九連城的行動,也可以說是完全在邊司的預料之中。
因此當黎明拂曉到來前的最黑暗一刻,當紅軍的衝鋒號聲響徹江岸之時,第三師團那些剛剛渡過鴨綠江渾身寒冷的士兵就在猝不及防間遭到了紅軍的猛烈反撲。
然後馮玉祥和馮霖各自帶著一大批軍政要員彎下身子,都三五成群蹲在地圖邊上,參謀們則幾乎是趴伏在地圖上用鉛筆飛快做著各種各樣的標記。
畢竟日軍一個常備師團兩萬多人,即便紅軍一個野戰軍的基幹師在單兵戰鬥力上和日軍常備師團等夷,那紅軍也需要三個基幹師才能在兵力規模上抗衡衡日軍一個常備師團。
這一點,大出日軍預料之外,畢竟歐洲戰場的經驗已經證明了防禦一方巨大的優勢,在大庭二郎中將看既然紅軍的普遍戰鬥力一定低於日軍,那他們就肯定會充分發揮機槍鐵絲網陣地的防禦優勢,步步為營、節節抵抗才對,日軍才一渡江就遭到這麼激烈的反擊,嚴重缺乏防備之下普通士兵立刻m•hetubook•com•com遭到重大傷亡。
「總的戰略計劃是這樣,但戰術方面我們還是要抓住優勢的戰機!」馮霖斬釘截鐵道,「紅軍也從來沒有坐以待斃的傳統,我們要主動出擊。」
「朝鮮駐屯軍是我們最大的對手,他們也有十幾萬兵力,按兵力數量來說跟八兵團、九兵團是旗鼓相當。」馮玉祥沉聲道,「但從青島的歷史來看,同等兵力下紅軍要應付日軍進攻還是有一定困難。」
首先就是在瀋陽設置了中國紅軍邊防軍司令部,由陳更新出任司令員,邊司可以統一指揮部署在東三省及熱河、直隸兩省的全部衛戍部隊,為此,邊司還專門下轄了一個陸軍後勤司令部、一個空軍後勤司令部、一個海軍後勤司令部和一個鐵道兵司令部,用於統一規劃邊防軍的後勤武備和補給問題。
為了進行大兵團作戰的考慮,林淮唐在去年就已經開始下令對各野戰軍調東北戍邊的邊防部隊進行重新整編。
不過紅軍和日本人比起來,也毫不遜色。
兵團,這是紅軍在東北作戰時採用的主要編製。
這並非他們坐視友軍有難不動如山,而是由於部隊分屬於不同的指揮系統,師旅長需要先彙報縱隊和野戰軍總司令部以後,才能和一旁的友軍進行協調部署。在戎馬倥惚的萬分危急關頭,像這樣的程序問題就可能連累無數革命官兵付出慘痛代價,甚至是重大的犧牲。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