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一百零一章 遠東遊擊隊之歌

我們立下汗馬功勞,
而且就像寫下《遠東遊擊隊之歌》的彼得·謝苗諾維奇·巴爾菲諾夫一樣,俄國這些紅色游擊隊的領導人,很多都曾經是國際縱隊的參与者,可以說是何貫中的老部下了,他們當然也願意積極配合中國紅軍的作戰。
到春夏時,封凍的大地就會變成綠油油的麥海豆浪,紅軍戰士們親手栽培出的綠野碧波,那成千上萬的莊稼地,又怎麼能拱手讓人?
除了俄國遠東有不少國際縱隊戰士成為游擊隊的領導者以外,在行將崩潰和內戰的法國,在德軍撤走以後的東歐大地上,在英法統治秩序逐漸瓦解的印度和東南亞殖民地上……都有越來越多的國際縱隊老兵開始嶄露頭角,他們將成為即將到來的新時代的主角。
何貫中興之所至,拿起一支紅色鉛筆順勢在桌上地圖的角落裡寫下他自己翻譯的中文歌詞——
我們勇敢的騎兵連。
「巴爾菲諾夫率領游擊隊撤到中國境內以後,給司令部送了很多信件過來。他希望能跟紅軍合作打回海參崴,也幾次三番催促咱們加快行動……司令,喏,這個也是巴爾菲諾夫同志送來的信m.hetubook•com.com,是他們游擊隊里寫的一首歌。」
徹底消滅侵略軍。
誓要攻克沿海地區,
我們的旗幟染滿了鮮血,

這也算一份意外之喜,曾經的國際縱隊正在逐漸開花結果,無數志願者回到他們的國家以後,都將成為這個世界革命大浪潮里的中堅分子。
荒涼的大東北,風雪瀰漫,大雪沒膝,在紅軍到來以前,那時候的北大荒真荒涼,茫茫山野人煙稀少,獐狍野鹿成群,狼蟲虎豹遍野。這片原始、蠻荒,但同時也極為富饒的土地,在近代化的生產條件下不啻為一塊新型工農業發展的寶地,中國社會黨更不能任由它落入外敵之手。
跨過高山,越過那平原,
還把日本人趕出境,
完成我們的遠征。
正因為如此,北撤前的堅壁清野,才更顯得紅軍的決心深重。
黑龍江畔游擊隊員,
季方作為參謀人員,對這www•hetubook.com•com些軍事大地圖上的具體部署,已經全部刻印到了腦海里,隨問隨答,立刻回道:「從游擊隊偵察的情報來看,浦鹽軍目前在珠河一線還有三個常備師團、三個混成支隊和兩支獨立行動的步兵聯隊,總兵力在八到九萬人左右。」
直到太平洋的岸邊,
「命令各軍、各師、各團做攻擊準備,我們六兵團也是時候試試手了。上頭對咱們六兵團不能禦敵國門之外,可是一直有點意見呢。」
連綿起伏的興安嶺像一條神龍的脊樑錯落有致,原始森林中,蒼松翠柏在皚皚白雪中傲然矗立,形成一望無際碧波蕩漾的綠海,就像鑲嵌在白雪中的一片片祖母綠玉石。
紅旗走在最前面,
世世代代美名揚。
「六兵團各部隊要開始朝中東路南北兩翼做運動,我軍當前以阿城為最後防線,在這裏加強部署!」何貫中指著地圖上阿城縣的位置重重說道,「其他各部隊沿著鐵路做平行運動,要充分運用雪橇等工具機動,加強和游擊隊的配合……日軍大部隊在中國境內就已經分散在了六和_圖_書百多里的戰線上,如果算上境外,浦鹽軍這十幾萬人就是撒成芝麻在守著一條近千里的戰線,這怎麼受得住?」
何貫中吃完凍柿子以後,兩手在軍大衣上擦了擦就帶著季方等人返回指揮所。滾滾南去的黑龍江,黑濤奔涌,哪怕是北滿的冬天也不能把它完全封凍,在大江以北的俄國革命和內戰都愈演愈烈,在大江以南的中國革命軍則已經做好了痛擊日本人的準備。
除了中國境內有許多游擊隊在襲擊日本人的側翼和後方以外,自從進入1918年以後,隨著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威望的不斷加強以及俄國內戰烈度的增強,遠東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支持布爾什維克黨的紅色游擊隊,他們和紅軍一樣也在攻擊日本侵略軍的補給線。
其實何貫中的話還有些偏頗,在各方面意見中,邊司其實還是最支持六兵團誘敵深入戰略的一方。
我們消滅侵略者的首領,
黑黝黝的土地,皚皚的白雪,還有松花江上厚厚的冰層,這些在何貫中過去眼裡顯得新奇的東西,現在對他來說也成了故鄉的景色。
一道道白樺林屹立在六兵團戰士隊列的兩旁,雪白的裙帶在東北風中歡欣雀躍。
季方報告說和_圖_書:「從五常、朝陽川、延壽再到寧昌和額穆縣,紅軍游擊隊的行動都很順利。對了,司令,在虎林縣河口對岸,國境線之外,還有一支俄國境內支持布爾什維克黨的游擊隊為了躲開日本軍隊的彈壓,也撤到中國境內了。」
六兵團上下,誰又不愛黑龍江這裏的大山呢?巍巍興安,起伏婉轉,這裏礦藏豐富,金銀銅鐵錫無一不缺,想來就是中國的金山銀海,可以想見再建設十幾二十年,黑龍江一定會成為全中國、全亞洲和全世界頂富庶的一塊地方。

「喔!」何貫中提起興趣,他指揮國際縱隊期間熟練掌握了法語、德語和俄語等等好多種語言,所以很輕鬆就看明白了巴爾菲諾夫在信紙上寫的歌詞,「真不錯、真不錯,遠東遊擊隊之歌?這歌詞寫的真好,也很適合咱們六兵團。」
第六兵團的主力遲遲沒有南下和日軍作戰,這在兵團內部、黑龍江省的地方政府內,都已經引起了很是不小的爭議,更何況是邊司那那邊了。
只是日本軍隊的軍紀大家也都很清楚,放任敵人深入黑龍江腹地,那中東鐵路沿線這兩年來紅軍戍邊戰士和黑龍江老百姓千辛萬苦弄起來的一點建設,肯定是要損失慘重。更何況六兵團北撤以前和-圖-書,為了堅壁清野,為了不給敵人留下一槍一彈,也進行了徹底的破壞,紅軍戰士們要親手毀掉這兩年來他們自己親手搭建的住宅、糧倉、道路和工廠,心痛程度可想而知。
何貫中眼睛一亮:「游擊隊的領導人是誰?是咱們認識的朋友嗎?」
我們的威名傳播到四方,
「這支俄國游擊隊的指揮官叫彼得·謝苗諾維奇·巴爾菲諾夫,他送來的信件里說了他曾經在國際縱隊發行的幾份報刊上寫過文章。」
何貫中作為國際縱隊的政委,認識非常多曾在西伯利亞過著流亡生活的俄國革命家。不過彼得·謝苗諾維奇·巴爾菲諾夫名聲不顯,沒給何貫中留下過多少印象,畢竟能讓何貫中記住的人物,差不多都是在俄國有一定聲望的職業革命家了。
永遠不會被遺忘,
游擊兵團在前進,
何貫中擱下筆道:「跨過高山,越過平原……這正是紅軍今天要進行的大遠征,我們要南下消滅日本侵略軍,然後穿過冰封的高山、平原和大江大河,直到打到太平洋岸邊為止。季方,各部隊的作戰準備情況怎麼樣?浦鹽軍目前在珠河一帶還匯聚多少兵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