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特曼低下頭說:「提爾皮茨元帥估計德國軍隊必須出動最少二十萬陸軍和公海艦隊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才能從亞洲人手中奪回青島。」
興登堡元帥也說:「日俄戰爭中俄軍共計動員五十萬軍隊到遠東作戰,德國軍隊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俄羅斯的灰色牲口,但要征服人力資源無窮無盡的中國,動員二十萬軍隊已經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估計。」
「政府會做出正確決定的!」
看來,貝特曼首相和提爾皮茨元帥這些人,對魯登道夫這個波蘭暴發戶今天在德國的統治地位並不怎麼滿意。
德國社會民主黨在歐戰爆發以後轉向沙文主義立場,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裂,大批持國際主義立場的黨員或是脫黨,或是乾脆離開德國遠到中國參加革命,德國社會民主黨因之元氣大傷,雖然還是德國政壇第一大黨,但相對各右翼政黨的優勢已經越來越小。
「很好。」魯登道夫頷首沉吟,「青島問題、太平洋屬地問題……帝國政府都要通過外交交涉方式解決,那就不需要德國的劍去為德國收回我們的土地。」
左翼的社會民主黨、進步人民黨和右翼的中央黨、帝國黨、保守黨,都在德國政界擁有強大的影響力,興登堡元帥和魯登道夫這對坦能堡雙子星則和-圖-書以軍事統帥的身份凌駕左翼和右翼之上,充當著德國政治的仲裁者——由於興登堡元帥很少關心實務,所以魯登道夫就成了德國實質上的最高統治者。
白軍各方被德國肢解俄羅斯的行徑激怒,但處境艱難的協約國提供的支援越來越少,白軍痛苦地意識到尋求德國幫助的必要性,去年年底彼得·弗蘭格爾男爵最先走向了同德國合作的俄奸道路,彼得·弗蘭格爾男爵指揮下的烏克蘭白衛軍開始和烏克蘭「蓋特曼」軍政府組織聯軍,並在頓巴斯戰役中打敗了布爾什維克和烏克蘭無政府主義者馬赫諾「黑軍」的聯合部隊。
大家都很清楚,現階段德國忙於重建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新秩序,公海艦隊還要用來接收法國崩潰的海外帝國,根本沒有餘力再陷進亞洲的另一場戰爭。
魯登道夫聽聞此言,不再多說什麼,只是補充一句道:「我們更不能允許左翼的社會民主黨竊取德國的勝利果實。」
法國國民政府在凡爾賽和約里將法屬印支殖民地割讓給德國以後,殖民地當局就熱切盼望著德國軍隊可以早日趕來河內——這群法國殖民者對內要鎮壓農民起義和越南社會黨策劃的赤衛隊暴動,對外還要抵抗暹羅和中國在邊境製造https://m•hetubook.com•com的種種摩擦事件,已經焦頭爛額,有心無力之下當然急於把爛攤子交給德國人處理。
在俄羅斯,情況類似,但是相對法國卻反了過來。自從列寧同志遭到暗殺意外去世以來,蘇俄政府在央俄地區的戰況越來越不利。
「那些事情暫時都和我們無關吧!」老元帥興登堡伸了個懶腰,「還不如多多關注法蘭西內戰和俄羅斯內戰,他們到底打得怎麼樣?不知道巴黎和莫斯科分別能堅持多長時間!」
在戰爭期間中國紅軍曾經在青島和德國軍隊攜手作戰,德國還把東亞分艦隊幾乎免費送給中國,所以意識形態雖不相同,但中、德兩國的外交關係實在不能算差,興登堡對魯登道夫那副野心勃勃、充滿攻擊性的模樣,從內心深處感到幾分懷疑。
魯登道夫的臉色有些鐵青:「那不可能,二十萬人?可笑。他們到亞洲吃什麼,難道公海艦隊要每天從漢堡往中國運麵包、香腸和炮彈嗎?」
貝特曼首相和興登堡元帥二人相視苦笑,青島問題是皇帝陛下輕率的決策釀成,但誰能指責威廉二世呢?
一戰末期,內憂外患中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大大增強了它對法屬印支殖民地的巧取豪奪,榨取了更多賦稅和徵用更多人力。超過https://www.hetubook.com•com
十二萬名越南、柬埔寨和寮國民工被強行帶到歐洲參戰,法國戰敗以後,印支殖民政府暫時還控制著越南等地,可是失去本土的援助以後,當地的舊式農民起義逐漸風起雲湧,暹羅也對法屬印支虎視眈眈。
只要右翼政黨能組建政黨聯盟,就能壓制住德國社會民主黨。
戰爭期間,左翼把某種改革的希望寄托在貝特曼身上,但是,右派泛德意志派、保守黨人和國家自由黨人黨不信任這個臆想的使人掃興的人,認為他欺騙了人民,把德國在戰爭期間一切失利和不好的事情都推到了貝特曼身上。
「青島呢?」魯登道夫問道。
在法蘭西,布雷斯特抵抗政府凱歌高奏,靠著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口號,再加上沒收大資本、大農場的社會主義武裝革命政策,由讓·饒勒斯和馬塞爾·加香領銜的國民自衛軍已經佔領了法國本土四分之三的地區,國民自衛軍已經包圍了巴黎和馬賽兩大城市,內戰已經進入最後的決戰階段。
在德國近代史上,幾乎沒有一個人物得到過比帝國首相馮·貝特曼·霍爾韋格更為矛盾的評價。在歐戰爆發之前,社會民主黨人和進步人士把他看作是反動派,而對保守黨人來說,貝特曼卻也被算作他們的危險敵手,
和_圖_書認為他威脅帝國的霸權地位以及普魯士德國的社會基礎。一部分人視他為遲鈍而緩慢的農夫;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他有哈姆雷特的天性,還是個抓著權力不放的官迷。
魯登道夫很敏銳地注意到,他眼前這位捉摸不定的首相似乎已經和威廉二世的親信寵臣、公海艦隊總司令提爾皮茨元帥達成了一個私下的政治聯盟。
不得不說歷史的巧合十分微妙,法國內戰和俄國內戰都走到了最關鍵的勝負十字口——
貝特曼首相站起身和魯登道夫握了握手,準備離開:「將軍,德意志帝國銀行總裁魯道夫·哈芬施坦先生集結了一批經濟學家,包括卡爾·赫弗里希和亞爾馬·沙赫特,他們都不約而同得出結論,只有極大的增強帝國政府財政能力才能在短期內緩解債務問題,為此必須將一直屬於各邦的直接稅權收歸中央……我們要做的事情還非常多,德國的劍暫時還不能出鞘。」
現在,德國人想要再要回青島便極為棘手。
自從德國強佔膠州灣以來,十余年間德國在青島僅僅用於青島港和市政建設的投資就高達1.82億馬克,膠濟鐵路沿線地區德國人還另外投資了5400萬馬克的工礦企業,在津浦路北段德國人則投資了1.2億馬克。
在薩文科夫、鄧尼金和尤登尼奇的激hetubook.com.com烈抗議下,科爾尼洛夫也中止了和英國的聯繫,以換取德國支持,頓河武裝就此和彼得·弗蘭格爾領導的烏克蘭白衛軍合併為南俄白軍。
今天的德國看似是拔劍四顧心茫然,好像已經是一派世界霸主的模樣。實則國內經濟形勢極為糟糕,短時間內不能得到法國和俄國的戰爭賠款,德國馬克的幣值隨時可能崩潰,極為嚴重的財政和債務問題也不允許德國再隨便挑起一場沒有太大好處的戰爭。
魯登道夫等到貝特曼離開以後,才向老長官興登堡元帥說:「不徹底打垮英國,德國的安全就還是不能獲得可靠的保障。而且我也不相信,僅靠外交交涉就能讓中國、美國和日本屈服。」
歐戰期間,這些德國資產全被威廉二世皇帝輕率的「送」給了中國人。在當時看來,德國人在歐陸前途叵測、自身難保,不可能在日軍攻擊下守住東亞的殖民地,可是威廉二世肯定沒想到中國會那麼乾脆利落的打敗日本,並且迅速崛起為亞洲的一個強國。
「我們在凡爾賽和約里得到了法屬印支殖民地。」貝特曼說道,「提爾皮茨元帥的意見是,公海艦隊應當優先鞏固德國在法屬印支的地位,將那裡建設成德屬東亞殖民地的中心,如果可能,我們需要趕在中國人、日本人或暹羅人之前接管法屬印支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