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七十九章 中德談判

其實對德國政府而言,日本和美國奪取的那一系列德屬太平洋島嶼經濟價值和軍事價值都不大,全加起來也沒有一個青島重要。
「大使先生您的分析對我們來說也很有幫助……」林淮唐坦言,「看來是中國政府多慮了,相信法國公社在柏林會議上絕不會吃什麼虧。」
中德的外交關係也是在歐戰結束以後才正式被提升到大使級別,哈豪森在中國多年,和林淮唐、林時爽等人都並不陌生,他升格為德國駐華大使以後也在中國積極活動,像這次海原大地震的救災活動里,就是由哈豪森大使出面才招募了十幾名駕駛技術出色的德國僑民到寧夏幫助中國訓練卡車司機。
林淮唐自是不相信在德國戰勝協約國集團以後形成的世界秩序能維持多長時間,這種秩序簡直比另一個時空一戰結束后戰間期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還要脆弱上十倍。
林淮唐和林時爽相視一笑,林淮唐很清楚德國政府和英國人都只能達成不割地、不賠款的「光榮和平」,那又有什麼實力從未受戰爭直接打擊的美國嘴裏咬回這塊肉呢?結果只能是在其他方面進行利益交換,繼續扯皮。
傅樂猷大使雖然是第三共和國時代的外交官,但他現在已經完全為公社政府的利益而行事:
「尊敬的主席https://www.hetubook•com•com閣下,歐洲已經通過凡爾賽和會與哥本哈根和會兩場會議,解決了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之間絕大多數的歷史遺留矛盾,在歐洲的和平實現以後,全世界的永久和平也大可以期待。」
可是青島現在已經被中國完全控制,還成為了東亞聯盟的總部所在地,德國當初又是自己出於一時的軍事戰略需求考慮,主動把青島交還中國,現在再想聲索回來,于情于理都很不合理。
不管怎麼說,1921年年初的中國,形勢已經是和另一個時空截然不同。林淮唐派人送走哈豪森大使以後,又很快和林時爽接見了法國大使傅樂猷先生,雖然沒有明說,但林淮唐還是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給法國公社政府表明了德國政府目前的外交態度,他希望值此關鍵時刻公社政府能夠早做準備。
林淮唐含笑道:「我個人也同樣持此立場,那就等待您的好消息了,哈豪森先生。」
法國人不聾也不瞎,傅樂猷大使對德國方面想要召開柏林會議的風聲早就有所耳聞,他靜觀其變道:「主席先生,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你的敵人。作為德國長久以來的主要對手,同樣沒有誰能比我們法國人更了解德國上層統治hetubook.com.com者的心態和德國的政治傳統、外交戰略……也沒人會比我們法國人更了解威廉二世是一個什麼樣的凱撒。」
和平到最後能維持多久,只是要看俄國、英國和法國的國力恢復需要多長時間而已。
林淮唐直勾勾地盯著哈豪森大使看了一會兒以後,才放鬆的說道:「大使閣下分析得很好,我也贊成歐戰的另一個名稱——世界大戰。」
林時爽又為林淮唐補充道:「中國政府可以儘力說服法蘭西公社政府參与柏林會議,也可以儘力說服日本政府參与柏林會議,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全部主要大國均參會的情況下,美國置身事外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降低。只有這樣辦,才能確保會議達成一個世界各國都比較能接受的新秩序……您知道的,就像維也納和會那樣,至少可以給全世界帶來一百年的和平。」
中國政府對歐洲戰略形勢的預判肯定不如法國的職業外交家,林淮唐自己雖然有把握確信德國人不可能締造出什麼長期和平來,但在具體細節上他也難以做出像傅樂猷大使這樣鞭辟入裡的精湛分析。
哈豪森大使還沒有獲得威廉二世或興登堡、魯登道夫元帥那麼高的授權,但林淮唐所提出的幾個要求並沒有觸及德國的核心利益,應該屬於可以和圖書談一談的條件。
哈豪森大使繼續說道:「主席閣下,歐戰擴大到亞洲的表現,就是德中兩國作為事實上的軍事同盟一起參与的青島戰爭。這場戰爭一樣對東亞和太平洋的領土歸屬造成很大的變遷,包括青島被我國轉交給貴國,也包括太平洋上屬於德國的一系列島嶼先被日本侵略佔領,再被美國以武裝中立的名號非法奪走……」
哈豪森大使猶疑后回道:「涉及到更高級別的問題,我需要向柏林方面報告以後才能做出答覆。但從我個人意見出發,我認為貴國的要求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德國召開柏林會議的最重要立場,就在於希望為全世界締造永久或盡量長期的和平。」
林淮唐大笑:「是的!德國和英國最好繼續像戰前那樣大搞造艦競賽,花上幾十億幾百億去造巨艦大炮,我們就可以好好發展國力了。」
德國人屬意在柏林召開這場盛大的戰後國際會議,在走了馮施佩伯爵的非正式渠道以後,德國駐華大使哈豪森先生也在林淮唐返京以後,前往了新近落成的中執委書記局辦公樓求見,他給林淮唐提交了另外一份更加官方和帶有正式性質的國書文件,暗示著德國希望獲得中國的支持以召開這場柏林會議。
俾斯麥群島、德屬馬紹爾群島、德屬薩摩亞……這幾座太平m.hetubook.com.com洋小島正因為沒有多少經濟和戰略價值,所以才更適合作為德國人在柏林會議上對協約國和美國施壓的工具。
傅樂猷大使笑道:「主席,中國人不是有一句俗語嗎?吃虧是福!德國越是肆無忌憚的擴大其利益範圍,就越會引發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全力反對。在我看來,協約國也不會那麼愚蠢,當德國直截了當擺出要和中國、日本、美國聯手瓜分日不落帝國勢力範圍的時候,您到時候就看看吧,英國人難道會坐以待斃嗎?德、英的持續對抗,最有利於我們。」
首先日本在歐戰之初是以現在已經戰敗的協約國集團名義佔領的島嶼,在歐戰結束以後理應就該吐該出來還給德國。至於日本革命期間,美國海軍打著武裝中立的旗號強佔這些德屬太平洋殖民地,那就更加缺乏合法性了。
「威廉二世或者德國現在的首相貝特曼,軍隊的獨裁者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亦或者是德國海軍和海外戰略的執行者提爾皮茨,他們都擁有比俾斯麥更勝一籌的雄心壯志,卻沒有俾斯麥的耐心。俾斯麥召開的1878年柏林會議上,德國政府沒有為自己爭取任何利益,這才獲得了仲裁者的地位,今天德國政府想要重演一邊俾斯麥的外交勝利,可在我看來這場新柏林會議的結果只會是給德國人脆弱和圖書的霸權埋下徹底毀滅的種子,他們要的越多、得到的越多,毀滅就會來的越快、來的越徹底。」
哈豪森大使深諳林淮唐的性格,說話便也直白:「有一部分媒體把歐戰又稱之為世界大戰,也不無意義。我們若將歐陸戰局擴延至全球,就能發現歐洲的戰後和平已經實現,但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還有大量問題亟待解決。」
林淮唐答道:「中國支持通過一場重大的國際和平會議來解決亞太地區的大戰遺留問題,同時我們也希望將事關中國國防根本的俄國內戰問題,也交付大會討論解決。據我所知,貴國與當前的俄羅斯白衛政府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貴國政府是完全有能力讓俄國白衛當局坐到談判桌上來的。」
四十年前中國的國際地位,甚至都比不上當時被歐洲列強當成盤中餐分食的「西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今天卻儼然世界爭霸格局的新棋手,時勢的變化確令人意想不到。
德屬太平洋島嶼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林淮唐沒有做出直接回答,差不多四十年前俾斯麥曾經邀請歐洲各國召開過另一場柏林會議。那場會議同樣決定了此後將近半個世紀的歐洲秩序,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黑山獲得獨立,保加利亞擁有了自治地位,波黑被划入奧匈帝國的管轄範圍內,最終釀成了歐戰爆發的導火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