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二百三十八章 1925年革命

這時,一支逃出來的軍隊在一個名叫鄭信的將軍的帶領下,7個月後趕走了緬甸侵略者,建立了吞武吞里政權,但由於缺乏權威很快瓦解了。1782年,一位叫做昭丕耶卻克里的將軍藉助叛亂推翻了具有中國人血統的吞武里王朝,那個沒有權威的國王鄭昭被抓后也以瘋癲理由被處死,開始了卻克里王朝的統治。
「萬一政變背後是中國人,事情就糟了。」
主要是一些大臣的警衛同政變軍隊交火,但他們人數很少,僅能做很小規模的抵抗而已,大部分大臣還是很快就選擇了向政變軍隊投降,唯一讓陳家樂感到棘手的只有此時擔任暹羅陸軍總參謀長的五世王之子扎克拉彭親王,還有就是四世王的一個兒子是相當於暹羅佛教界最高領袖的僧王,他也指揮部分僧人依託寺廟負隅頑抗。
在陳家樂的催促下,以披耶帕鳳為首的這批中層將領們終於下定決心,開始派出部隊兵分四路進發,除了率先控制大王宮和逮捕王太后以外,御林軍還要在起義工人的配合下控制全城要點,切斷曼谷對外的交通和通信,更關鍵的是要把在政府、軍隊和宗教界里根深蒂固的五世王一m.hetubook.com.com系諸王子全部抓走。
此後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朱拉隆功大帝時期,暹羅也推行過嚴厲的排華政策,六世王尚活著時自然也是如此。只是六世王自己沒有後嗣,絕望之中才不得不找來陳家樂為首的這批暹羅華裔政治家和軍人,只有指望這些過去遊離在體制邊緣的人為自己出力了。
陸軍部的警衛力量比其他大臣的官邸都要強很多,並且暹羅老百姓普遍虔誠信佛,即便是起義工人和政變軍的士兵,也不太敢進攻由那些僧人防守的寺廟,如果局勢變為僵持,那麼外地的大量軍隊就會迅速趕回暹羅鎮壓政變。
只是從拉瑪一世開始,暹羅就訂下了限制華人的潛規則。
貝特曼憤憤罵著「這些該死的洗衣工」,一邊趕緊把相關消息彙報給柏林方面,而在德國使團駐地外面,政變者的行動卻非常順利,曼谷大部分駐軍此前都已被調到邊境地帶,政變軍隊又有起義工人的協助,一路上完全暢通無阻,鐵路局、火車站和兵工廠,都是由當地工人直接起義佔領,只有在電台以及部分大臣的官邸處才爆發了小規模戰鬥。
跟著陳家樂一www•hetubook.com.com起發動政變的御林軍將領,也多是華裔或者擁有不少的華人血統。
德國代表團不像中國方面那樣提前得到消息,當時貝特曼還在河邊釣魚遊覽,突然間聽到城市街巷中槍聲大作,一時亂了陣腳,還以為是中國軍隊發起突然襲擊,直到有一隊由人民黨組織參与政變的武裝工人,把人民黨政變發布的「革命綱領」交到德國外交團和奧匈帝國外交團駐地的時候,貝特曼才恍然大悟,暹羅這是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樣,青年軍人發動軍事政變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自歐戰以來全球經濟蕭條,我國素來是以稻米出口維繫國家財政,這幾年世界糧價下跌最少達40%,最高達80%以上,此次政變雖是奉先王之命行事,可同樣也是為了抓住機會改革國政。」
初夏時節,曼谷大皇宮的金頂上就已被烈日晒得蒸汽氤氳,市區內的縱橫水道,十幾條河流蜿蜒穿行其間,直至注入湄南河中。往常這些小河上到處可見搖著木船槳的小船,漁民或小販舟輯如梭,貨運頻繁,但今天的情況卻很不一樣,數隊御林軍的皇家士兵已經控制了河口要津,他們全和圖書都荷槍實彈,給人以極其強烈的肅殺感。
回顧暹羅的歷史,嚴格說來,暹羅的主體民族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南端的傣族不斷遷徙在那定居后形成的。遠在公元七世紀那塊土地上的泰族人主要接受著高棉帝國的統治,直到1238年泰族人開始建立自己獨立的國家是為素可泰,這時佛教已經普及。這個短命的王朝統治了40年就被另一個崛起的大成王朝所代替,直到1776年被緬甸消滅。
「諸君……」陳家樂站起來說道,「北方大國出於外交上的考慮,在政變成功以前不可能直接支持我們,但君漢先生沒有反對,就說明只要政變成功,中國就一定會保護暹羅!諸君放心,政變成功以後,我國與大國就是軍事同盟,即便是德國人和美國人也不能輕舉妄動。」
披耶帕鳳的軍事履歷算得上豐富,可這時候也滿頭大汗,畢竟他們都不是卻克里的王室,手裡也沒有控制住任何一名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卻克里王室成員,想要挑戰王太后和諸王子的權威肯定沒有那麼容易。
還有,在暹羅高級將領里頗常見的「鑾」也不是姓氏,而是子爵爵位。
陳家樂鄭重道:「將軍,暹羅特權和圖書階層的專制腐敗,必須一掃而空,請立刻行動吧,不要遲疑了。如果御林軍不行動的話,人民黨就要單方面發動工人起義。」
拉瑪一世就是卻克里王朝的締造者,從華人鄭信手中篡奪王位,多少有些得位不正,但他將首都從都城遷至曼谷,建立現代性質的政府與軍隊,大力發展泰國經濟,減輕農奴賦稅,數度打敗緬甸進犯,並征服了馬來半島的一些地區,也算一位雄主。
霍爾蒂連忙詢問貝特曼的意見,德奧兩國現在該如何是好?是要繼續留在曼谷,還是大家先撤去由德軍實際上控制的吉隆坡等地?
拉瑪六世感到身體再也支撐不下去的前一刻,又召陳家樂入宮,並再次把御林軍的指揮權交到了他的手中。在六世王的要求下,一場自我政變已經不可避免,御林軍的指揮官披耶帕鳳、披耶嵩、披耶立和帕巴塞等人,此時也都在大皇宮中,在暹羅昭披耶是最高的官職爵位,相當於是公爵,披耶則是次一級的侯爵爵位,泰人習慣以爵位作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名字前帶有披耶二字足可見其身份。
暹羅的青年軍官,大多都有在法國或是中國留學的經歷,所以他們大多都十分崇敬中法和圖書兩國的革命領袖,法國的革命領袖主要是像饒勒斯這樣的知識分子,欠缺軍事上的威望,所以暹羅軍隊里傾向革命的進步軍人當然多以林淮唐為政治上的偶像。
事態緊急,御林軍全員按照陳家樂的要求,在手臂上戴上紅色臂套,全員出動。而上午還艷陽高照的曼谷天氣,此時也驟然發生變化,陰雲彙集,曼谷大雨不期而至,雨水淅淅瀝瀝敲打在河邊的芭蕉樹葉上,士兵們的軍靴在滿是雨水和污泥的小路上踩踏而過,一場震動了曼谷會議所有與會國家的政變終於爆發了。
「總書記,披汶頌堪回來了。」御林軍司令披耶帕鳳同樣有華人血統,雖然不像陳家樂那樣是華裔的第二代,而是已經在暹羅紮根好幾代人,可現在也一樣是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中國外交團沒有直接表態!君漢先生也沒有給我們明確的指示。」
「總書記,醫生說王后至多一兩個月就會生產。」披耶帕鳳又遲疑了一下,「不如等到王後生產以後再行動。」
陳家樂此刻就在大皇宮中。
陳家樂就坐在六世王的靈柩前,國王在昨夜才剛剛駕崩,現在消息還沒有傳出去,王太后和五世王一系的諸王子應該都還沒有掌握情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