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二十八章 兩條腿走路

十十艦隊的進度如此之快,決定性的因素還是仰賴於中國工業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進入30年代以後,中國的鄉鎮集體企業和城市的國有大企業迎來了雙線的全面繁榮,農民通過合作化以集體形式擁有了改進農業生產方式的餘力,隨後鄉鎮集體企業的發展,則使農村合作社擁有了使用和維護各類農業機械、化肥農藥的基礎。
美國國內也有許多大資本家為此憤憤不平,說:「……英法搞貿易談判,最重要的條件竟然是什麼社會主義經濟地位!美國很多企業的股份也是由普通平民持有,這不是集體經濟嘛!政府在貿易談判中應該再努力一些,為什麼不能讓第三國際承認美國的集體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地位?而且因為意識形態不同,就限制我們做生意,未免太不公平。」
來自英、法的技術轉讓,則比日本的技術人員援助還要更加重要,因為這使得中國在極短的時間以內就完成了全方位的工業升級,使城市的大型國有企業相對鄉鎮集體企業,迅速擁有了驚人的技術優勢,也使這兩類產業生產的工業品迅速分化成了完全不同類型的產品。
城市工業更偏向于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鄉鎮https://m•hetubook.com•com集體企業則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城市工業生產的是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這些大型農業機械,鄉鎮工業則更多是為這些設備提供維護的服務。
美國人為了走出長期的經濟蕭條,一直都很努力和德國為首的中央同盟集團以及中英法為首的第三國際集團,進行貿易談判。
「潤寰,這些人的工作需要調動一下,他們不是對農村、農民問題研究的很透徹嗎!最近有一個機會,就是讓他們到印度去活動,正好可以設法去實踐一下思考出來的理論。」
並且東共聯國家由於都擁有相對安全的國防環境,所以整個經濟規劃中對重工業和輕工業、軍用工業和民用工業的協調,相對而言都比直接面臨德國威脅的英法以及直接面臨白俄威脅的蘇俄平衡得多。
但結果不論是法蘭西公社,還是不列顛聯盟共和國,都更多選擇和中國合作,哪怕中國這裏給出的貿易條件其實是遜色於美國,這就是意識形態帶來的作用。
他想的很多,中央政府遷到青島以後,很多政府高官都住在觀海山和觀象山的高幹小樓里,林淮唐一家則住在市區,那種無形的隔和-圖-書閡是存在的,雖然還不致命。
中央工作太多,國內、國外林淮唐都要管,千頭萬緒之下,即便是鋼鐵鑄造的革命超人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全。近一段時間智利革命、印度革命一個走向勝利的高潮,一個又深陷低谷之中,也讓林淮唐有些懷疑起來,中國社會黨還要不要堅持不去指導其他國家革命的基本方針?
最早期來自日本的大量技術人員,粗略估算最少也有幾十萬近百萬人之多,幫助中國進一步培訓了更多可以操作現代工業的熟練工人。
五百萬噸以上的鋼產量,也就意味著中國成為了僅次於美、德、英、法四國的世界第五大工業國,再考慮到今天的日本也擁有二百萬噸以上的鋼產量,整個東共聯的工業實力已經開始逼近革命后的法國。
如果英法需要,美國甚至願意同英法進行賒賬貿易,不需要現款,缺乏現金流的話美國還願意給英法提供數額達到百億美元規模的貸款,幫助他們解決工業轉型期需要的原料和工業品。
從1927年開始,在獲得不列顛聯盟共和國的大規模技術轉讓以後,中國又開始了一輪更為高速的經濟增長,到1931年,以工業產值中最為重要的一項鋼產量而和_圖_書言,中國的鋼產量已經超過了五百萬噸,超額完成了國家計委制訂的五年時間鋼產量翻一番的目標數額。
革命以後,大量資本被沒收為國有,過去用於投資的海外殖民地也全部瓦解,英法在本土進行經濟轉型的同時,也急於將手上積累的大量過剩資本儘快轉化為第三國際陣營的工業實力。
第三國際集團的工業實力雖然弱於中央同盟集團和美國,可是外交上的形勢在近幾年內幾乎可說是完全打開局面,智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大獲成功就是一個具體的表現,英法已經擺脫了歐戰戰敗以來民族危機深重的局面,國民普遍朝氣蓬勃,全國上下都洋溢著青春活力,在法國則還盛行著針對德國的民族復讎主義氛圍。
過去的十年間,全球經濟版圖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是德國的快速崛起,德國逐步整合了東歐衛星國的勢力範圍以後,將「咆哮的二十年代」籠罩全歐,即便是立場不同的白俄和英法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德意志帝國景氣」的紅利影響,整個歐洲在過去的十年中經濟都蓬勃增長。
在兩條路同時發展的情況下,還能擁有這樣亮眼的經濟數據,也是林淮唐最終說服全聯盟通過十十艦隊計m•hetubook.com.com劃的底氣所在。
英國和法國在革命以前,都已經是進行資本輸出的高度工業國,已經發展到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後期階段,並且因為英法兩國都擁有著幅員遼闊的海外殖民地,所以他們還向殖民地進行大規模資本輸出。
林淮唐對今天中國的發展大體上還是比較滿意,無論國內的政治形勢有哪些具體而微的變動,甚至他自己也很難確保自己的身後事,但至少有一點是實實在在的,那就是中國工業化的發展,不管林淮唐的身後中國革命將走向何種方向,那時的中國相信都已經在經濟方面擁有了全球範圍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就在中國最為痛苦的工業化原始積累階段,先是來自法國的資本輸出,繼而是在1925年英國革命以後又獲得的第二波英國資金援助,就幫助中國大大減輕了原始積累階段的全民痛苦,在投資、生產、消費三駕馬車的第一階段,以比較小的代價就獲得了今天驚人的工業化成就。
而且他也想培養一些不太一樣的年輕幹部,給中國未來的政治生活留些新鮮空氣,這樣想著,林淮唐就在草稿紙上又勾起幾個名字,等到隔天回到新華宮辦公時,他就把那張草稿紙上的名單交給秘書。
www.hetubook.com.com但不管這些洛克菲勒和摩根們怎樣抱怨,也改變不了英法更願意在第三國際小圈子裡進行貿易的做法。
相對於歐洲的全面繁榮,美國的經濟則長期停滯,以至於出現了「停滯十年」這樣的說法,這裏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過去美國幾乎碾壓于德國的鋼鐵產量,現在已經被德國步步緊逼,至1931年,美國鋼產量已經跌落下兩千五百萬噸的高位,德國的鋼產量則超過一千八百萬噸,雙方工業實力的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
接著是來自法國,繼而是英國的技術援助,雖然中國也為此向英、法同志提供了數量極為龐大的原材料、初級工業製成品和勞務輸出,可是這些東西英法如果花錢,總也可以從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那裡獲得,比如說自從歐戰結束以來,就陷入「停滯十年」的美國。
鄉鎮工業和城市工業並非衝突,至少在這時代的中國並不衝突,在這背後林淮唐認為還是很有必要感謝日本、法國、英國這些國際主義同志提供的大量幫助。
美國雖然依舊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國,可是其絕對優勢的國力地位,相比另一個時空已經沒有那麼穩固和遙遙領先。
英、法在革命以後,還都出現了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資本過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