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一百九十章 受降

此外,紅空軍還損失了差不多50架各類戰機,紅海軍損失了2艘艦船,其中有一艘艦船還是進入馬尼拉灣時不小心觸礁損失的。
黃公略在非常安全的情況下著落,他一下飛機就和蔣先雲握手,並向他通報了紅軍在科雷希多島上驚人的繳獲:「……科雷希多島上的坑道、炮台都非常多,美國人還在上面積蓄了大量物資,可惜在我們紅軍空降兵的英勇突擊之下,這些東西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就讓我們一併笑納了!」
今天呢?美國的人口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一億三千萬,在全世界所有的獨立大國中,只有中國的人口數量高於美國,南北戰爭時的美國人口只是1937年美國人口的一個零頭罷了。
一種人世間最為可怕的災難。
此前已經帶領空降兵佔領了科雷希多島的黃公略,這時候也帶著紅軍的部分空中突擊部隊返回馬尼拉,他們在小島上同樣取得了輝煌的巨大勝利。
美菲聯軍這邊就十分慘淡了,總計損失各類戰機三百多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還有26艘商船沒有來得及逃往澳大拉西亞聯邦,被紅海軍直接繳獲,可謂損失慘重。
美國人說不定很快就會理解到一個詞彙是什麼意思m.hetubook.com.com了,一個多數美國人生來只在書本上看到過,而從來沒有真正意會過的詞彙——飢荒。
從這裏,也足以見得紅軍重點建設的空降兵部隊,確實是一支在特殊戰況下能夠發揮驚人作用的「奇兵」。
而且科雷希多小島上的美軍火力支柱是300mm以上口徑超級大炮24門,包括305mm口徑20門,356mm口徑4門,其中356mm口徑的炮塔三層地下化,主炮和副炮彈藥庫位於第二層和三層,被包裹在厚重的鋼筋混凝土側壁內。
整個戰役過程之中,尤其是最後合圍馬尼拉的階段,紅軍從頭到尾俘虜了近十萬美菲聯軍的俘虜,佔到了美菲聯軍戰前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可見美菲聯軍的士氣和戰鬥意志確實不算太高,只有少部分美軍部隊堅決頑抗到底,給紅軍製造了一點麻煩,但總體而言,美菲聯軍多數部隊都在紅軍的海陸空立體打擊之下迅速潰敗。
當然了,其他幾支紅軍的地面部隊,還是能夠在抓獲俘虜方面贏回很大面子的,紅軍地面部隊在整個菲律賓解放戰役中俘虜了一萬多名美軍士兵,還有八萬多名菲律賓士兵也向紅軍主動投降hetubook.com.com
自然的,這雖然是一場稱得上是集團軍級別的大規模戰役,但結果紅軍自身的傷亡相當輕微,紅軍自身僅僅付出了不到7000人的傷亡代價,其中相當一部分官兵還只是因為不適應菲律賓群島的熱帶叢林氣候而病倒。
僅要塞外壁的鋼筋混凝土就厚達7.6~1米,4門356mm大炮以雙聯裝全部安置在M1909炮塔中,它的防禦力極強:正面裝甲厚達18英寸,也就是460mm,側面和後部裝甲達14英寸也就是356mm,頂部也有4~6英寸的裝甲防護。
現代國家驚人的人口數量,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完善的工業體系,以及在這個工業體系下伴隨運作的現代農業體系。如果戰爭摧毀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又破壞了農業體系的產出,那光是城市的斷水斷電都不知道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美國那些動輒就聚居了幾十萬人的大城市,說不定慢慢的一個一個都會成為所有人都想逃離的圍城。
蔣先雲輕輕一笑,眉間舒展,然後向前走了一步道:「我代表紅軍南洋戰區一兵團,接受菲律賓美軍的投降,現在只要你們放下武器,就將獲得紅軍的人道主義保護https://m.hetubook•com•com,我們將遵循日內瓦會議確立的交戰守則,保證所有放下武器的軍人以及俘虜的人身安全。」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1937年之前,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擁有過對抗空降傘兵的經驗,美國人會猝不及防也在意料之中。
如果按照相同比例,那麼光是美軍的傷亡可能就要超過四百萬人,平民傷亡?以近現代化戰爭的破壞性來看,更加是難以估量。
只可惜,如此強大的炮台火力,按說都可以對海軍艦隊造成巨大的威脅,然而面對從天而降的空降兵奇襲時,這些炮台卻毫無反抗之力,全部都一炮未發便被黃公略繳械。
美軍在1922年到1932年期間,曾經耗費巨資在科雷希多小島上挖掘了通往島中馬林塔山底縱橫交錯的地道網路,主坑道長282米,寬7.6米。
某種程度上來說,美軍在科雷希多小島上的表現,簡直比甲午戰爭時清軍在旅順口要塞的表現還要更為拙劣。
黃公略的空降兵部隊,還在科雷希多小島上繳獲了美軍殘餘的8架飛機,83門中重炮,54門野山炮,30門高射炮……還有可供數萬人半年時間消耗的各類軍用補給品,可謂真正的和-圖-書繳獲無算,在考慮到黃公略所部兵力之少,這次空中突擊堪稱是一次奇迹般的戰術模範,為全世界都開創出了一種全新的作戰範式。
跟隨蔣先雲和「馬尼拉戰鬥群」進抵馬尼拉的其他紅軍部隊,還將在這之後陸陸續續又繳獲到美軍的4架飛機和45輛坦克,還有中重炮282門,野山炮9門,高射炮50門……這些武器裝備的繳獲數量也不能算小,但說實話,這跟黃公略那麼一支小部隊的繳獲數量比起來,也只是差相彷彿。
南北戰爭時還是19世紀中葉,美國的總人口只有三千多萬,但一場內戰打下來,光是南北雙方的軍隊就付出了高達75萬人的陣亡數,如果再算上受傷的人數和非戰鬥傷亡的人數,那麼南北戰爭中僅僅是兩支美軍傷亡就已經上百萬,這還沒有計算其他不計其數的平民傷亡!
只是估計很快吧……蔣先雲想到,很快、很快,美國人可能就不會多麼在乎美軍在菲律賓的這麼一丁點損失了,他們的第二次內戰,很可能會付出比南北戰爭還要慘烈十倍、百倍的傷亡……
黃公略是搭乘飛機直接在馬尼拉市區內的機場降落,這時候「馬尼拉戰鬥群」的紅軍官兵們已經差不多控制住了舊王舊城區的局勢,和*圖*書大部分美軍士兵在阿爾蒙德下達停火命令以後,也不再抵抗,只有很少數的一百多人選擇了抗命繼續和紅軍作戰,不過如此少的兵力,眾寡懸殊之下,當然也是迅速就被紅軍官兵消滅。
馬科斯向阿爾蒙德翻譯完蔣先雲的話以後,兩位美國將軍都在痛苦的掙扎中低下了頭,自美利堅合眾國獨立以來,即便是在當初的世界霸主英國面前,以1812年戰爭的慘狀,美國軍隊也從未在外敵面前如此屈辱低頭,阿爾蒙德和布里爾頓開此先例,不管今後主政美國的將是哪一派政治勢力,他們兩人肯定都只會落得一個非常慘淡的身後名。
美軍在菲律賓的重大損失,已經直追美國軍隊在獨立戰爭時的傷亡情況,僅僅次於美國軍隊歷史上最沉重的那次損失——南北戰爭,嗯,美國的第一次內戰。
要如何理解美軍這種規模的傷亡?美國人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僅僅陣亡432人,在1812年對付英國人的第二次獨立戰爭中,連華盛頓的白宮都被加拿大民兵一把火燒毀,但也僅僅陣亡3721人而已。
正是空降兵奇襲佔領了科雷希多島,這才使得了阿爾蒙德只得放棄了逃往巴丹半島據守的打算,只能在馬尼拉市區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