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這個真正的外交部這些年來表現平平,甚至還比不上過去的那個「秘書處」。
但是隨著德國的高速發展,尤其是上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本身已經讓德軍總參謀部擁有了遠超俾斯麥設計的權力,德國的行政體系也自然迎來大規模的改革。
不過當馬德里方面從最初兩天的驚慌失措里反應過來以後,尤其是當西班牙政府軍的總參謀部「敏銳」判斷出法軍最多只有兩個師下場參戰以後,德里維拉就迅速下達了最新指示,他要求軍政府控制下的新聞媒體,以及西班牙所有親政府的報紙,全部發動起來,要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去抹黑、攻擊和謾罵法軍。
帝國圈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創建的制度,當時帝國成員的共同事務不斷增加,帝國圈就是負責管理鎮壓農民起義,防備強盜,處理鑄幣、關稅事宜,確定各諸侯為對外戰爭向帝國應提供的具體兵員額,選舉帝國上訴法院中陪審員的區域性機構。
因為俾斯麥建立德意志帝國的時候,就從沒有想過讓德意志帝國完全取代普魯士王國,某種意義上來說,俾斯麥建立的德意志帝國體制其實和林淮唐創建的東共聯體制非常相似,本質上都是一種超www•hetubook.com•com國家機構,而非國家機構。
過去德國的外交部門,其實就是一個外交國務秘書加上他雇傭的一群文書人員而已,到二十年代的德國行政體系改革以後,德國的外交部門才真正成為一個固定的「外交部」機關。
可西班牙的局勢失控,馬上就讓施萊歇爾受到了軍隊方面的巨大壓力。
再加上歐洲歷來的傳統,外交部門是貴族的自留地,所以德國外交部就成了一個充斥貴族子弟的遊樂園。這群貴族子弟又在東歐國家做人上人,趾高氣揚,囂張跋扈,以至於東歐各國沿用了一個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舊詞彙「帝國圈」來形容德國的外交機關。
4月11日,自上次世界大戰德國取得勝利以來,一直被德國人戲稱為「貴族部」、被東歐各國稱為「帝國部」的德國外交部終於姍姍來遲做出表態,德國外交大臣康斯坦丁·弗萊赫爾·馮·諾伊拉特向媒體宣布了德國政府將對西班牙予以最強有力的支援,幫助西班牙「抵禦來自巴黎工團匪徒的侵略行徑」。
現在,帝國宰相施萊歇爾的面前就坐著一大群「帝國圈代表」。
「……眾所周知,法國人天性如此,他們生來就是歐洲秩序的
www.hetubook.com.com破壞者,一貫妄想統治所有歐洲民族,但我們將積極同侵略者作戰,西班牙政府軍將在全國所有地區同法國侵略軍戰鬥到底,而且在國際國上也有許多國家支持我們,法國人很快就會再次收穫1814年的恥辱性失敗,到那時候我們將跨過比利牛斯山脈,跟隨惠靈頓的腳步回到巴黎……」
沒辦法,取得大戰勝利以後的德國,在外交政策方面非常粗暴,尤其是對德治歐洲體系下的附庸國,德國的外交官在波蘭、白魯塞尼亞、烏克蘭、芬蘭、亞塞拜然等國,儼然是一副太上皇的做派。
從這點就能看出,施萊歇爾雖說也是容克出身,但他還是一個很有魄力的政客,能夠推動一定程度的社會改革,頗為適合做一個經濟大危機以後收拾殘局的人物。
施萊歇爾參加過歐戰,父親是普魯士官員,母親是船主的女兒,名字裡帶有馮字,也是容克貴族出身。雖然他抱著普魯士式的權威態度看待秩序、紀律,但施萊歇爾在經濟政策方面比較溫和,接近自由主義,他反對為易北河以東、同為容克的莊園主提供經濟援助。
「帝國在東歐擁有數不勝數的廉價穀物,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帝國政府已hetubook.com.com經付出了巨大的資金代價和政治代價,支援東普魯士的容克莊園主去烏克蘭經營大型農場。我們為此還推翻了好幾屆烏克蘭政府!如果都這樣了,容克們還是經營失敗、破產,需要帝國浪費本可用於軍備重整的寶貴資金去補貼他們、拯救他們,那隻能說明容克莊園主已經完全不適合我們這個時代,註定被時代所淘汰了。」
這二十年來,德國政府內部倒也不算毫無作為,最起碼經過了二十年代的行政體系改革以後,德國的外交部雖然依舊是一個顢頇無能的機構,但好歹外交大臣真的是「外交大臣」了,而不是僅僅在翻譯上被翻譯成外交大臣,這比過去的德國外交部門負責人只是一個「國務秘書」強了很多。
二十年代期間,威廉二世順著「歐洲咆哮」的經濟景氣,總算把普魯士王國的行政系統和德意志帝國的行政系統合併到了一起。
從4月10日那天開始,還在軍政府控制下的所有西班牙城市街頭,就都被寫滿了謾罵「侵略者」的報紙刷屏。大量媒體還重新刊登起有關1808年到1814年間拿破崙入侵西班牙的內容,弗朗哥將軍在接受西班牙國民報採訪的時候,也故作姿態說道:
要仔細論下來的話,德意和_圖_書
志帝國那套扭曲的行政體系,問題的根源就出在俾斯麥的身上。
俾斯麥故意沒有建立屬於德意志帝國的中央官廳,他不願意讓普魯士從屬於新生的德意志國家,所以他只讓自己作為普魯士總理兼任帝國宰相,而他的各種政策都儘可能依靠普魯士王國自己的機構和官署還有普魯士政府的官僚來進行,帝國宰相只有一個對他負責的帝國宰相辦公廳,然後每個普魯士大臣再兼任一個職能的帝國國務秘書——除了較晚創建的德意志帝國海軍部門以外,德國的行政體系都是如此扭曲。
尤其是在這次經濟大危機中,施萊歇爾就強烈反對浪費帝國國帑去補貼那群行將破產的容克莊園主。
施萊歇爾又是一名陸軍出身的德國宰相。
弗朗哥所言非虛,軍政府確實在極力爭取「國際支持」,而且在經過了頭兩天的大規模潰敗以後,隨著西班牙政府軍暫時在薩拉戈薩和昆卡「抵擋」住了法軍,國際上的聲援也終於來到。
法國人對西班牙赤衛軍的支持力度很大,而且幾乎全部進入西班牙國境線內的法軍軍人都表現出了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他們嚴守軍隊紀律,真誠地致力於西班牙事業,在政工人員的努力下,直到開戰兩天的時間過去,法軍和西班牙本https://www.hetubook.com.com地民眾還沒有發生過任何一起不愉快的事件。
「德國政府必須要在西班牙有所作為。」施萊歇爾向他的大臣們說道,「這也是陛下的意思——我們要讓法軍永遠陷在西班牙,就像一百年前那樣,讓拿破崙在西班牙流干法國人的血!」
施萊歇爾能上台做宰相,就是因為他曾經是軍隊的一員,所以才得到了德軍總參謀部的鼎力支持。現在德國政府對西班牙事務的忽視,已經引發了軍隊內部高層的憤怒,已有好幾個將軍找到施萊歇爾,要求他儘快宣布一攬子支援西班牙的計劃,否則總參謀部就會想辦法讓他的內閣垮台。
這些外交官們一個個穿著打扮的光鮮亮麗,風度翩翩、儀錶堂堂,可是實際能力全是酒囊飯袋,偏偏每個人的背後又都是貴族乃至於諸侯家族,就算是宰相施萊歇爾都這夥人都沒什麼轍。
東歐各國這麼形容德國的外交部,也是默認了本國早就成了德國帝國統治體系的一份子。
他在威廉大街的宰相府怒不可遏,面對外交部這群廢物又實在說不出幾句重話,拳頭握了半天,最後還是說道:「你們都給我滾回去吧!拿好你們的工資、津貼,負責西班牙和南歐事務的官員,全都給我滾去烏克蘭度假,直到戰爭結束以前誰也不許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