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四十二章 高加索

這就是因為這一地區的群山地形實在過於險峻、破碎和複雜,氣候變化多端,地形上非常不適於近代化大軍的展開,高山又阻礙著後勤運輸。
按照戰區統帥部的估計,白俄軍的防守主力肯定是集結在高加索山脈的各主要山口,以及最重要的裏海西岸平原地帶,所以紅軍的作戰方針,就是在裏海西岸的海岸平原地帶地,對白俄設在伊茲別爾巴什一線的部隊展開佯攻,主力則以精幹的裝甲師、摩托化步兵師和山地師為先導,大胆突進,快速突破大高加索山。
所以俄軍的戰線之中如果出現成編製的裝甲戰鬥車輛,不管是坦克還是突擊炮、自行火炮,那就說明當面俄軍絕不止一個步兵師數量,因為俄軍當中至少也要軍一級的直屬部隊才包括這類精銳的裝甲兵部隊。
但是沙皇俄國對高加索地區的征服,就要遠比他們征服烏拉爾困難的多,這雖然同高加索地區的文明發展較烏拉爾繁榮得多有關,可是高加索地區經濟、文化比較發達並且較早形成政權國家的地方,都是在高加索南部。
但這計劃風險巨大,而且就韓永正自己的具體感受來看,他也覺得戰區統帥部那裡並沒和-圖-書有真正感受到高加索地區的地形之破碎和氣候之極端,紅軍的先頭部隊根本沒有做足在秋冬季節快速突破高加索山脈的物質準備。
並且,烏拉爾山脈是一座相對高度比較平緩的山脈,從平地到峰頂,坡度較緩,所以從西伯利亞的苔原和森林去攀爬烏拉爾山,整個過程當中,環境變化、氣候變化是非常小的,軍隊可以在一個比較平穩的過程中跨過烏拉爾山。
北高加索地區歷史上深受哈扎爾、欽察等突厥遊牧民影響,除了諸民族混居的達吉斯坦部分地區之外,遲遲未能建立成型的政權,山民們傳統以部落形式組織,不受任何政權的實質管控,也並沒有形成強大的統一國家來對抗沙俄的征服。
雪山峽谷之間一段較為平緩的坡道上,白俄軍隊那邊也有不少完好的裝甲車和坦克開了上來,這讓韓永正的臉色又變得更加嚴峻了一些,他馬上修正情報:「按照白匪的編製,這肯定不光是一個步兵師的部隊,肯定還有其他部隊。」
而林淮唐之所以極其強勢的拒絕了捷爾任斯基和伏龍芝的建議,把蘇軍原定沿著伏爾加河攻向莫斯科的北線作戰計劃和_圖_書,改為主攻高加索地區的南線作戰計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只要拿下巴庫油田,就可以馬上削弱帝國公約集團的戰爭潛力。
士兵的冬裝、棉衣、大衣、被褥,甚至是加熱帳篷雖然準備了非常多,但是像槍支和車輛的防凍液這類細節,準備依舊不足。
如此重大的勝利,放在整個近現代的戰爭史上都是極為耀眼的,所以不由得戰區統帥部漸漸對白俄軍產生輕敵心理,作戰規模一再擴大,戰役目標也一再擴大。
高加索山脈卻極為陡峭,而且由於緯度的影響,還有高加索山脈處在黑海和裏海之間的特殊位置的影響,所以高加索的高山地帶和平原地帶,地勢變化極其突然,氣候的變化就更突然了,相距十幾公里的位置,由於海拔不同,可以由亞熱帶的炎熱天氣陡然之間就變成比西伯利亞都更加殘酷的寒冷天氣。
直到19世紀中期沙俄也開始逐漸工業化以後,靠著強大國力的支持,沙俄勢力才開始真正深入高加索山脈當中。這時期俄羅斯對高加索地區的征服便進入了最慘烈、最血腥的階段,北高加索的山民們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與俄羅斯人展開爭奪,雙方進hetubook•com•com行了大量低烈度,但是異常殘酷、血腥的戰爭。
問題在於這幾點削弱下來以後,紅軍突破高加索山脈的整個作戰準備便顯得嚴重虛弱,一旦白俄軍隊有所提防、多加調動和警戒,就完全有可能堵住高加索山脈上紅軍預定的幾個突破口。
但這其中還反覆不斷,在當時,俄羅斯吞併了達吉斯坦北部沿海地區,在相當大程度上降服了庫梅克突厥人,大致與此同時,俄羅斯還得到了主體信仰東正教的奧塞梯山民的歸順,初步平定了奧塞梯地區、印古什地區與巴爾卡爾地區,但是總體而論,沙俄並未對北高加索山區形成實質管控。
而亞歐大陸的分界線大高加索山脈呢?平均海拔可以達到三千米到四千米左右。
更要命的是,這種拉鋸戰還會浪費大量極為寶貴的時間。
紅軍就連西伯利亞那人類難以生存的苦寒之地都完全征服了下來,從上到下,統帥、指戰員再到基層官兵,哪一個人不是信心滿滿,那股子蔑視一切的高昂鬥志,幾乎是在還未渡過伏爾加河的時候,就已經把白雪皚皚、貫入雲間的大高加索山踩在腳下了!
經過了數月激戰以後,紅軍指戰員現https://m.hetubook.com.com在已經較為了解俄軍的軍隊編製情況,俄軍的主力部隊只有步兵師、騎兵師,並不像紅軍這樣還有裝甲師、坦克旅和摩托化步兵師的編製。
所以當年沙皇俄國向東方擴張的時候,僅僅是沙俄麾下的少量哥薩克探險者,就能在十六世紀、十七世紀的技術條件下,很容易便翻越烏拉爾山征服了西伯利亞。
一旦戰況從快速突破的閃擊戰僵持下來,幾十萬紅軍部隊就可能在最為糟糕的冬季陷在高加索的群山之間,那時候高加索山脈的地形和天氣,都將嚴重限制紅軍裝甲部隊的發揮,說不定就會遭致紅軍主力集團軍極為巨大的傷亡……
加之坡度陡峭,還會帶來一個嚴重的影響,那就是氧氣濃度波動很大,士兵穿梭在海拔連續不斷變化的高山、峽谷、冰川和谷地間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因為空氣中含氧量的急劇變化而造成各種突發性疾病。
那種情形,很可能就會讓中國軍隊重演當年沙俄的歷史,不得不在高加索地區一個山頭一個山頭與俄軍拉鋸,即便最終取勝,也肯定會損失大量兵力、裝備和物資。
畢竟,高加索山脈既高且險,天氣又極為嚴寒,但是難道烏拉爾山脈就不高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險了嗎?高加索地區再怎麼寒冷,難道能夠同西伯利亞的極寒相提並論嗎?
其實,單純從地理上來講,烏拉爾山脈和高加索山脈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這個截然不同,並不是說烏拉爾山脈所處緯度要比高加索山脈高得多,所以烏拉爾山脈的環境就要比高加索山脈嚴酷多少。
從時間上來說,沙俄勢力在十六世紀初就抵達了捷列克河流域,和沙俄勢力抵達烏拉爾山脈的時間差不多,但這以後沙俄遠不像征服烏拉爾地區那樣容易,沙俄勢力在北高加索的擴張可謂舉步維艱,直到十八世紀末期時才真正談得上是開始征服高加索的山民部隊。
不得不說,烏拉爾山脈東麓和西麓的一系列戰役結束以後,北方戰區獲得的勝利實在太多了,中蘇聯軍在兵力差距最為懸殊的時候,僅僅用幾十萬人的部隊,就在烏拉爾山東麓打敗了白俄軍兩百多萬軍隊,自身以不到十萬人的傷亡,換取了白俄軍至少五十萬人的傷亡。
其實正相反,從平均海拔來講,烏拉爾山脈實在是一座非常平緩的山脈,它的平均海拔只有五百到一千米左右。
此外,紅軍自己的冬季山地師部隊數量也嚴重不足,不過這點還可以靠蘇軍的協助彌補。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