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白色的風雪中,驟然冒出好幾條長長的火蛇亂舞,漫天風雪中,有一輛紅軍卡車被俄軍坦克的火炮命中,馬上就爆炸起來變成一團火球。
只是,在中東戰爭、俄羅斯第二次內戰、歐洲戰爭都全面爆發以後,不管過去德國與土耳其之間存在多少齟齬,兩國現在又都在帝國公約的旗號之下重新靠攏。
在群山之間酷寒的疾風吹拂之下,韓永正已經能夠聽到雪坡對面俄軍衝鋒時吶喊的「烏拉」聲了,好幾名使用配備了高精度瞄準具的紅軍神射手,嘴裏都忍不住嘟囔起來:「他媽的,白匪上來了!」
這條鐵路將漢堡與波斯灣的最西端連接起來,不管是軍事戰略方面還是經濟、商業方面的價值都非常重大,只是因為受到一戰的影響,所以2B鐵路的修建計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暫時擱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德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外交關係又由於巴庫油田和蘇伊士運河問題,急速惡化,跌入谷底,所以柏林——巴格達鐵路的計劃便一拖再拖。
如果土耳其也加入高加索戰局,紅軍的處境可能就會更加困難了……
有這個經驗在先,所以哪怕德國在後來的戰後利益分hetubook.com.com割中極為不公平的對待土耳其,土耳其國內還是始終洋溢一股非常濃厚的親德情緒,這也是土耳其如今迅速加入帝國公約陣營的民意基礎所在了。
直到進入三十年代以後,德土關係逐漸好轉,加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東方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起來,在凱末爾的努力推進下,柏林——巴格達鐵路才在1930年重新開工,大部分鐵路線被重新修復、連接起來,到1936年時,凱末爾總算在他的有生之年內基本完成了2B鐵路的全線通車。
亞佐夫做出手勢,快速迂迴到山坡側面的滑雪兵們最先開槍射擊,然後位於山頭高處的幾挺機關槍跟著開火掃射,一連串的子彈打在了雪地上,立刻便掃倒了一片灰色牲口,不少流彈射到了俄軍坦克的鋼鐵軀殼上,發出一陣清脆的迴響聲。
等到1919年英國的疲憊之師無力發動攻勢的時候,德國人也開始從西線騰出手來,土耳其則終於堅持到一切塵埃落定,跟隨德國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來說,不幸的地方在於領導這個西亞病夫成功前行的領袖凱末爾,實在去世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過於不湊巧了。
畢竟埃及、阿拉伯和伊朗三國,都嚴重缺乏本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武器裝備乃至於是普通的彈藥都高度依賴進口。而土耳其的重工業比起歐洲列強確實很差,可是在一戰期間,奧斯曼帝國還是在遭到英國海軍全面封鎖的情況下,依靠德國的援助和本國的基礎軍工業,維持了百萬大軍長達數年的高烈度作戰需求。
反坦克炮特有的短促而沉悶的射擊聲正響徹著山野,而俄軍的坦克部隊這時候也加速起來,發動機隆隆作響,一邊朝紅軍陣地衝來,一邊用那門長管的50炮接連不斷開火。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個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改變,一戰末期土軍損失慘重,當時土軍面臨著大英帝國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勢,幾乎丟失了自己在中東的全部領土,巴勒斯坦、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全是如此。
「不要著急開火……」
巴格達和大馬士革失守以後,土軍主力最力終被迫在一戰末期撤離到安納托利亞附近,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堅決拒絕了塔拉特帕夏防守阿勒頗的直接命令,而是有序地撤往北方構建防和圖書線,這以後土軍又在安泰普遭遇重大損失,凱末爾試圖在塔爾蘇斯一帶重建防線的努力也以失敗告終。
但是德國在歐洲的勝利,確實給土耳其帶來了很大的信心,起碼土耳其在那時候覺得只要德軍完全騰出手來,他們就一定可以獲得同盟國的支援,然後土耳其就一定能夠贏得大戰的最終勝利。
1939年的秋天,由德軍將領法肯豪森領頭的軍事代表團正式抵達伊斯坦布爾,同時大批的武器裝備、輜重彈藥,也正在沿著德國人在一戰前就修建的2B鐵路送往土耳其境內。
土耳其需要德國的軍事援助來抵抗中東聯軍的進攻,而德國也需要土耳其出兵幫助保護巴庫油田。
凱末爾是在去年年底去世,不過他患上重病事實上失去執政能力的時間,則還要更早一些。
戰士們現在已經清楚地聽見了白俄軍隊坦克和步兵前進的聲音,反坦克炮炮手和那些拿著反坦克槍或操縱戰防炮的士兵,此刻眼睛都一眨不眨地用望遠鏡盯著前方,他們不時地擦式著落在望遠鏡片上的雪花。
土耳其生產的鉻鐵礦是製造合金鋼的必用材料,也是德國軍工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這些鉻礦石同樣是經由2B鐵路運往www.hetubook.com.com德國。不然的話,考慮到德國和土耳其之間的巴爾幹山區地勢崎嶇不平,局勢動蕩,戰火不斷,沒有鐵路帶來的大量橋樑、隧道和嶄新道路,德國和土耳其的軍事合作肯定不會多麼順利。
紅軍來不及在阻擊陣地前挖掘反坦克壕,而且炮手們的觀察視野也因為漸漸下大起來的飄雪受到極大限制,俄軍的坦克履帶向前轉動,一點一點將山坡上的積雪壓實,不斷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那些俄軍步兵則高喊著「烏拉」、「烏拉」便一大片地沖了上來。
這直接導致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1938年、1939年這兩個關鍵年度無所作為,除了放任埃及牽頭組建了中東聯軍以外,土耳其也沒有提前準備好和德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的軍事合作,甚至就連一般性的軍事準備工作都做得非常糟糕。
只是凱末爾病倒、去世的過程中,奧斯曼帝國的政府領導班子一直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外交上前恭后倨,軍事上舉棋不定,這才給了埃及以重大戰機,造成了土耳其軍隊在中東戰爭爆發前進四面漏風、處處被動的形勢。
更多反坦克炮、戰防炮一起開火,反坦克炮彈不斷擊中俄軍那些德國產四號坦克https://m.hetubook•com.com的正面裝甲,然後穿甲彈就在坦克的金屬車身上碰撞齣劇烈的火花。
這條鐵路現在也就成為了土耳其最重要的生命線,如果沒有凱末爾力排眾議在德土外交關係不和睦的情況下,依舊力推2B鐵路計劃,可能土軍在中東戰爭的處境還會更為被動,最起碼調兵速度不會像現在這樣快。
所以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爆發的時候,土軍的各項準備都嚴重落後,不然以土耳其軍隊的實力,即便同時面對埃及、阿拉伯和伊朗的挑戰,理論上來講應該也是可以較容易應付過來的。
土耳其的這種軍工生產能力比起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很遜色,可是比之埃及和伊朗則要出色的多。
土軍肯定不會白白出兵,這中間免不了又是一番複雜且微妙的外交博弈。但土軍同樣也肯定很不希望中蘇聯軍打到土耳其的邊境線上,那無疑會對宗教氛圍和封建殘餘濃厚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構成重大威脅。
可以說,凱末爾麾下的軍隊幾乎就是靠著這股信念才堅持了下來,此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將原本派去佔領巴庫的高加索方面軍也投入南方戰場,凱末爾親赴前線指揮作戰,土軍付出了巨大的傷亡,終於在馬拉什城附近把英國的遠征軍牢牢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