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整個中蘇聯軍的部隊卻很安分地暫停了大規模行動,以至於法公社駐莫斯科的大使以及駐基輔的軍事觀察團,已經幾次三番心急火燎地衝進張雲逸和捷爾任斯基的總部辦公室里抗議了。
敖德薩戰役結束以後,全歐洲都在關注著中蘇聯軍的動向,這支兵力正在不斷膨脹的二百萬人大部隊,不管是沖向哪個方向,都會立即改變歐洲戰場現有的格局,並對帝國公約左支右絀中越來越脆弱的防線形成重大考驗。
政治上的問題解決以後,再加上蘇軍不遺餘力的清剿,烏克蘭土地上的極端民族主義武裝已經減少許多,雖然烏軍還控制著東加利西亞地區的一片土地,但已經難以對紅軍造成直接威脅,這時候中蘇聯軍就開始頻繁調動兵力。
以方聲洞一貫的做法,他應該不會採取先攻塞普勒斯這樣保守的策略,最終選擇了這一方針,恐怕多少還是因為他開始執著于將來做東地中海邦聯國父的想法了。
也有人提議先把空降部隊和登陸部隊運到希臘,再從希臘直接登陸拿下克里特島,這樣就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和兵力來進攻塞普勒斯。
還有人認為m.hetubook.com.com,克里特島和塞普勒斯島兩座小島都不是關鍵,應該像太平洋戰區那樣,沒有必要在幾座小島上花費這麼大功夫,只要直接把部隊運到義大利,然後進攻德國本土就好了。
捷爾任斯基和斯大林都化了很大精力在烏克蘭的政治和群眾工作方面,經過過去幾個月時間烏克蘭各種民族主義武裝的暴動,捷爾任斯基也很清楚認識到了,即便今天蘇俄已經重新強大了起來,但蘇俄也不可能再完全恢復到沙俄鼎盛時期的版圖了。
馬本齋按照方聲洞的囑咐,重點還是要儘快從沿海平原進攻土耳其的哈塔伊省,這裡在方聲洞的規劃中,未來將成為庫爾德共和國唯一的出海口。現階段紅軍解放貝魯特和哈塔伊以後,就能獲得多個良好的軍用港口,印度洋艦隊開過蘇伊士運河以後,也總算可以在東地中海海域獲得落腳點,紅海軍、紅空軍則準備開始利用這一落腳點解放塞普勒斯。
紅軍在蘇伊士河戰役裏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海陸空協同作戰經驗,方聲洞手中可以調用的空降師和陸戰師兵力,相比他可以指揮的地面部隊兵力https://m•hetubook.com.com來講,非常富裕,所以印度洋戰區很快就決定了利用貝魯特作為基地,迅速發起空降和登陸相結合的突擊作戰,解決塞普勒斯問題。
在沙俄的廢墟上,已經誕生了若干個獨立國家,如果要強行統一他們,實際上就是在試圖壓迫和摧毀其他國家,這註定將導致幾個友好兄弟民族反目為仇,甚至導致綿延數十百年的仇恨。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塞普勒斯島沒有克里特島重要,它並不處在紅海軍從蘇伊士運河向義大利大規模運輸軍事物資的主要航線上,德國人雖然也在島上駐紮了大量海軍轟炸機,可是跟克里特島上的駐軍相比,顯著少了一個數量級。
另外,根據這些空中偵察以及各項情報來源,紅軍對島上守軍的兵力評估也出現了很大問題。方聲洞認為的德軍兵力,是德軍真實兵力的三分之一,同時對當地德軍的重火力水平,也錯了太低的估計,這些因素幾乎就要釀成一場軍事災難,還好這時候歐洲大陸方面的局勢變化緩解了方聲洞需要面對的軍事壓力,德軍開始被迫將大量航空兵從克里特島和塞普勒斯島一線調回歐洲。
協和_圖_書議的目的是通過邦聯而走向聯邦,但捷爾任斯基和赫魯曉夫都在簽字協議上強調了,聯盟國家將保留俄烏兩國的主權,不建立統一的軍隊,烏克蘭也在這天正式成立了將要配合中蘇聯軍作戰的烏克蘭紅軍。
雖然方聲洞使用了很多的地面消防設備,試圖消除這些飛揚的塵土,但是效果並不大,而且因為是跨海作戰,紅軍的各級部隊並不能隨意地對島上的德軍陣地進行戰前偵察,所以各級部隊的情報只能來源於空軍的空中偵察以及共產國際情報部門的一些情報。通過這些渠道,方聲洞的參謀們只能了解一個大概,具體的那些細節是否真實他們並不知道,因為德軍也在島上做了很多的偽裝,這些偽裝能夠輕易地誤導紅軍的空中偵察。
中蘇聯軍的主要精力,在1943年最開始的幾個月里,正忙於政治方面的工作。捷爾任斯基本人也從莫斯科來到了基輔,張雲逸把戰區統帥部的總部從莫斯科搬到了距離前線更近的哈爾科夫,紅軍正忙於清剿烏克蘭本地的極端民族主義武裝,同時蘇共也正在努力實現和烏克蘭真正意義上平等的政治合作。
一個新的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的政府
https://www•hetubook.com.com班子,已經在基輔成立,烏克蘭社會黨的總書記赫魯曉夫成為了新生「蘇烏」的最高蘇維埃主席,這個蘇維埃共和國不是蘇俄的一部分,雙方剛剛在基輔簽訂了一份合作協議,協議規定了烏克蘭和俄羅斯均是主權國家,保留各自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但在經濟方面實行效仿東共聯模式的合作關係,並且開放邊界,允許兩國人民自由遷徙。
為了更加詳細的偵察,紅空軍的偵察機還冒險的採用了低空飛行,結果為此在偵察階段就產生不小的傷亡,而且他們雖然挖空心思的去偵察,並且確實發現了一些德軍的防禦陣地,但實際上這些被發現的陣地都是德軍製作的假陣地,目的就是為了誤導紅軍的空中偵察。
軍隊開始大規模調動起來,海陸空三軍相互配合,空軍方面,印度洋戰區從摩蘇爾一線調來兩個航空師參戰,另外抽調兩個空降師到貝魯特待命準備負責空降突擊作戰,海軍方面交給印度洋艦隊負責,他們會提供海上的支援。起初,陸軍並沒有參与,後來經過方聲洞的努力,中央親自協調,又從高加索地區調來一個山地師給印度洋戰區指揮,也是調至貝魯特一線待和圖書命。
但馬本齋暫時是無力干預這些問題,埃及作為共產國際的軍事同盟,已經準備以民族解放者的身份,從紅軍手裡接管所有大敘利亞地區的土地,黎巴嫩的這些政治問題,只能留待將來的埃及人自己來解決了。
東共聯的成立,無疑是給了全世界各個爭端地區、兄弟民族一個很大的啟示,至少在現階段來看,東共聯這樣平衡節制的邦聯制統一方式,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所以不止捷爾任斯基這樣想,其實在華盛頓,美工團也正醞釀以東共聯模式統一北美,英法意西四國,同樣正計劃在二戰結束以後,就立即效仿東共聯模式成立歐洲共同體。
不過德軍在塞普勒斯駐軍較少,正適合做紅軍的島嶼登陸樣板,印度洋戰區還很缺乏在地中海進行島嶼登陸作戰的經驗,這不比蘇伊士運河,還有西奈半島這樣一個陸地上的跳板,小島孤懸于大海之中,就要全看空降兵和登陸部隊的努力。
貝魯特本地的機場過於簡陋,如果在這裏集中大量的飛機,並且起降特別頻繁的話,飛機在起飛時掀起的大量塵土會影響到後續飛機的視野,導致這些飛機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起飛,進而影響到對塞普勒斯的作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