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答讀者問

「加林王子,我想作為學者,思維會隨實際研究情況而更新是基本素質……」
5.作為一個立志復國的人,加林是不是太優柔寡斷膽小怕事?
總之,會覺得「七處權力太大」「老人完全獨斷」是很正常的,但如果縱觀全文各方面,尤其是細節,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剩餘的問題來自於讀者個人閱讀意願和作者創造意願之間的不同。比如說這位讀者強調加林的人品應該更正直,對地位不如自己的人的時候應該更驕傲。既然說到這裏了,那麼我舉再兩個例子,來說明我為什麼覺得可以這樣來寫一個「國王」(不僅僅是為了回答上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不是關於七處的,因為在提到七處地位的時候,這位讀者假定這裏描述的暴風城是皇室集權。在《夢的輓歌》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有這麼一段說明——
他的外觀給人有古怪和多少有些不舒服的感覺……驟發性的肌肉痙攣……疾病的疤痕……氣質很不健全……當他行走的時候,走起來恰像掙扎著的上著腳鐐的腳的步態;當他騎馬的時候,他就不能駕馭和指揮他的馬匹,好像在氣球里一樣發狂顛倒……多少有些頭腦閉塞……脾性急躁……他多少可能有點喜歡聽恭維話。

6.加林有沒有容忍勞倫斯對他指指點點?
結合前面七個問題后,顯然不會有這個結論。或者單看我剛剛更新的這一節就行,看https://m•hetubook•com.com埃林如何無法影響加林。
沒有原文可以得出這個結論。我非常理解讀者會有這個想法,因為全文完完全全是以七處為核心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故事說的都是小地方的小事情,或者僅僅是講七處的內部矛盾(尤其是《河流》,看起來規模大但實際上只是個人化的故事)。例外的只有《西瘟》和《激流堡》兩章。在《西瘟》里,重點強調了喬貞行動處處遭到主教尼赫里的限制。而《激流堡》則可以參看第十卷第二四一章,喬貞的心理活動:


8.七處地位遠遠超過了激流堡?
「你們要教明白這傢伙到底應該做什麼。」加林看著喬貞說,但手指卻指著勞倫斯。
1.暴風城的政治體制?

傷了一兩個衛兵或者七處探員,可以說是小衝突,但稍微進一步就會成為激流堡和七處,甚至是暴風城之間的問題。考慮到激流堡和七處雙方都想對外界隱瞞實驗計劃,一定不能讓事情發展到這地步。
記住,我是你們的國王,是法定的國王。仔細想想,你們企圖審判國王,這是多麼大的罪惡啊。記住,上帝才是這片土地上真正的審判官,我說在你們犯下更大的罪之前你們真該再仔細想想……

說起「嫉妒」這個問題,這和圖書位讀者引用的是諸葛亮和周瑜的例子。那是關於個人能力的嫉妒,也正是本文里的情況。一個國王當然可以嫉妒其他人的能力,這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人心就是這樣,A覺得B有超過自己的地方,於是暗地裡希望自己也能像B一樣,很自然的反應。加林又沒有在喬貞面前立志說「你是我的偶像」,相反,他對於喬貞在行刑場上率先下令的事非常在意,對他發怒。正因為他是國王,所以他因為自己的嫉妒而發怒。
可能引起「低聲下氣」這種感覺的,我想主要來自於第十卷第一一一章描述兩人初次會面的時候,加林相當有禮貌。那是一開始,他認為喬貞給他帶來的是好消息。但是很快他的態度就發生了轉變,全文後面完全成了他和喬貞的鬥爭。「低三下四」絕對是不至於的。
某位讀者的幾個問題蠻有意義的,原帖說得比較散,所以我整理成幾個要點來回復。


這是很早以前的想法了,不過大部分還是適用的。暴風要塞內的核心貴族就包括皇室。但即便這麼一段早期設定,還是沒有說明皇室到底發揮多大的作用。全文不是否認這個問題,只是不去涉及它。《夢的輓歌》里體現得很明顯,七處是政府機構,有稅收,但是也有一些黑色收入。這裏說的「互相制約」很重要,比如《夢的輓歌》全章都在講述七處和教會的矛盾和鬥爭,回答下面幾個問題的時候我還會提到這個互相制約。
沒有原文和圖書可以得出這個結論。七處的成立還不是那麼久,這裏直接沿用了官方的從第一代到孫子馬迪亞斯的設定,而只有兩代首領是不能確定七處就是世襲制的。更何況我這裏的劇情還沒有發展到馬迪亞斯成了首領。
4.七處是不是世襲機構?
7.加林是不是對喬貞太低聲下氣,而且嫉妒他?
第二個例子。英國17世紀的查理一世因為暴政罪而受到法庭審判的時候,他說:
「我給你提供地點,屍體,藥材,不是為了讓你追求什麼學者的基本素質,勞倫斯……」
「沒有具體要求?」加林說。「你以前不是這麼對我說的,勞倫斯。」
為什麼七處會有超越地方治安局的職權?我的設定是,它的成長伴隨著暴風城王國的建立,潘索尼亞·肖爾具有開國英雄一般的地位。暴風城有三大政治勢力互相制約:一是暴風要塞內的核心貴族們,一是聖光大教堂,還有一個就是肖爾領導的七處。在暗處活動的他,手中的王牌並非經濟或者兵力,而是大量獨佔的情報,有對另兩方勢力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此外,大量接受刺殺訓練的特工也成為他的重要威懾工具之一。

第一個例子。塞繆爾·約翰遜是英國民族聖賢,第一部英語大辭典的編纂者。鮑斯維爾為他寫的傳記普遍被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非虛構文學作品之一。在這部偉人傳記的最後www•hetubook•com.com幾頁,作者的結語里包括下面的內容:

另外,雖然送葬人計劃看起來很像一個個人意志搞得很大的工作,但文章也強調了兩點,一是大部分參与者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涉及了這個計劃,二是事實上根本就沒有多少成品送葬人。
……
2.七處風頭是不是超過了暴風城?
這位讀者應該是從激流堡的歷史背景考慮,希望我給加林一個更正直、更高大些的形象。要這樣寫也行,但是遊戲里關於他的設定實在是太單薄了,並不能限制我對他的描述方式——他是個怪,沒有台詞,是個40級的任務鏈,部落小隊殺死(還是打暈?)他,拿走了托卡拉爾劍。很多聯盟玩家根本就沒有見過他。是不是還曾經從精英降成普通怪?
事實上完全由老人下令引出事件的只有《激流堡》一章。也許還有《秘密榮耀》,但是老人並沒有直接要求喬貞要在藏寶海灣做出什麼事來——
我記得前面也有讀者提出這個問題。當寫到加林的童年和mother issue的時候,我意識到這會給人一種「這樣怎麼做國王」的印象,所以我事實上沒有對加林在治國和作戰方面做任何描述。從另一方面,他繞過暴風城和七處做有風險的合作,其實也正是他決心的證明。一個內心不太健康的人能不能做立志復國的國王?當然是可以的。
另外從這裏可以順便說一點,大部分讀者應該已經注意到了我一直在避免採用遊戲里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重頭歷史角色。這樣是為了有更廣闊的自由創造空間。在前面鮑西婭的外傳中,我寫過她在塞拉摩偶然見到了吉安娜。這個段落雖然只有百來字,還沒有給吉安娜台詞,但最後還是刪除了。加林是走在「歷史人物」和「你是誰啊我沒見過」邊界上的稀有人物,所以很不幸地被我採用了。
協議雖然訂立,但老人並不急於實行這件事。這一次派喬貞孤身前往藏寶海灣之前,他對喬貞說:「做你能做的事。」除此之外,不發一言。


這裏說明了這件事必須瞞著暴風城。七處知道這些事一旦暴露,會招致不妙的後果。而最近的更新里,喬貞也說過了首要目標是保護七處「不成為任何人的目標」。這裏「任何人」當然也包括暴風城內可能對七處不利的人。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上面的互相制約。
3.七處是不是大多數情況由老人個人意志決定工作內容?
描寫加林和勞倫斯直接交流的,是第十卷第二二五章。摘錄如下:
這是絕妙的一段話。它粗聽起來不可一世,充滿對其他人的蔑視,彷彿表示他隨時可以以上帝的名義赦免這些人的罪過。但是後人可以從中輕易讀出他的恐慌,畏懼死亡,喪失自信,以及嫉妒——對於法庭竟然凌駕于皇權之上的嫉妒。這是一個真實的國王。

當然,假如我把從馬迪亞斯以後的繼承人寫成順序是傑克·肖爾,約翰·肖爾,大衛·肖爾,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