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日不落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

「怎麼了?出什麼事情了嗎?」屋子裡傳來一個溫柔的問話聲,溫泉水面升起的縷縷白霧彷彿一道屏風,將後院分成兩部分。周可成沒有回答,平躺在水面上,雙眼微閉,讓自己盡量放鬆,直到雙足接觸到某個硬物,他才睜開雙眼,發現自己已經到了浴池的邊緣,印度花崗岩石階在月光下顯示出一種特有的暗紅色。
「老成?」周可成嘆了口氣:「怎麼說呢?作為個體來說文長是很老成,但作為一個群體來說,他們還是經歷太少呀!」
「好,好,我說!」周可成無奈的嘆了口氣:「我是說文長他們胡鬧!」
「那你打算怎麼辦?」
「原來如此!」聽了周可成這一番解釋,由衣點了點頭:「也許徐相公沒有想到這些吧?」
「嗯!」周可成沒有解釋:「我的肩膀和頸部有點酸,可以幫我按摩一下嗎?」
「哪裡還www.hetubook.com•com來得及?秋糧登市從頭到尾也就個把月功夫,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六七天,從淡水到金山衛最快也要四五天,一番折騰下來早就過頭了!」周可成嘆了口氣:「也罷,我手下這幫人原本就是貪得無厭。估計文長他此番不光是想賺錢,還想著藉機吧江南翻個天,換成自己當家作主!」
「知道一點!」由衣點了點頭:「兩三年前今井宗久等幾位在堺建立的,好像是用定金與各藩農民交易大米,以平抑米價,降低風險,怎麼了?」
「怎麼了?」
「他把江南的米價打到了兩錢一石!」周可成苦笑了一聲:「這個米價,當地的農夫估計有不少要破家。這也還罷了,最要緊的是他這麼一搞,今年朝廷的金花銀估計都要出問題,他銀子是賺到了,可鬧出這麼大的事情,朝廷肯定要hetubook•com.com過問的!」
「有事?」周可成看了妻子一眼,感覺到對方的緊張,他拍了拍自己身旁的坐墊:「什麼事,坐下說!」
在浴池邊緣有一張柚木長椅,椅子上堆放著四五個絲綢靠枕。周可成趴在靠枕上,由衣將香油塗抹在他的肩膀上,然後用力揉捏肌肉累累的肩頸,使其鬆弛。周可成閉上眼睛,享受著這一切,不時發出舒適的呻|吟聲。
「那要不要提醒他一下?」由衣緊張的問道。
「靜觀其變吧!」周可成笑道:「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這件事情朝廷不可能不管,可朝廷只要管,就是為淵驅魚。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誰都打不得,這件煩心事還是讓朝廷去操心吧!」
「胡鬧!」周可成丟下信箋,口中嘟囔道,他懶散的翻過身,平躺在水面上,赤|裸的身體帶起一片漣漪。
聽了周可成這番話,m•hetubook.com.com由衣還是有些懵懵懂懂的,她這些年大半時間都住在堺,對於大明的情況也所知不多。不過她此番來淡水,卻是另有事情。她看此時丈夫的心情還不錯,咬了咬牙,大著膽子問道:「可成,我有件事情想要和你說!」
原來明初賦稅主要是以實物的形式徵收,唯有礦冶銀是徵收金銀,主力稅種夏糧和秋稅只有陝西、浙江兩地偶爾折為金銀,考慮的也是明初市場上金銀太少,若要徵收金銀,對於百姓等於是多了一層盤剝。永樂遷都以後,北京的官員必須拿著俸貼去南京支取祿米,由於運輸極為不便,不得不將祿米變賣為便與攜帶之物,其間損耗很大。因此宣德年間,朝廷就將一部分百姓稅賦按照四石糧兌換一兩白銀的比率折為白銀,主要用於支付官員俸祿和賞賜之用。1436年,明王朝將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和-圖-書福建﹑廣東﹑廣西之夏稅秋糧四百余萬石折銀徵收,米麥每石折銀二錢五分﹐共折銀一百零一萬二千七百余兩﹐于北京內承運庫繳納﹐每季分進二十五萬余兩。入內承運庫,謂之金花銀。不難看出,隨著明中葉以後大量白銀流入,米價的不斷上升,實際上對於東南地區來說,以白銀的形勢代繳賦稅實際上是減輕了民眾的負擔,但經由徐渭這麼一搞,今秋米價暴跌,百姓在秋糧的負擔無異於翻了一番。
說到這裏,周可成感覺到肩膀上那雙手又停住了,他無奈的拍了拍躺椅,坐起身來,一邊穿浴袍一邊說道:「由衣,你知道大米會所的事情吧?」
「怎麼可能!」周可成冷笑道:「他那心生七竅又怎麼會想不到?說到底了,還是缺乏擔當統治階級的經驗呀!無限的擴張自己的利益,卻不知道其邊界,早晚要吃大虧的!」
「其實這件事情是我請https://www.hetubook.com.com今井他們幾位在堺搞起來的,準備在堺先運行個幾年,等到差不多了,再在大明那邊推廣。主要的目的也就是為了你剛才說的那些,平抑米價漲跌,降低風險,將米價控制在我們手中。我讓文長先搞一個試點,第一年也不要太在意賺不賺錢,先把攤子搞起來要緊,可結果呢?」
「可成!」由衣的聲音從背後傳來,周可成轉過身來,只見自己的妻子站在浴池旁,正疑惑的看著自己。
「你剛剛是在叫我嗎?」
「徐相公?」由衣的手又重新動了起來:「他怎麼胡鬧了?我記得他辦事情都很老成的吧?」
東番,淡水。
「可成,我剛剛好像聽見你說在說胡鬧,你這是說誰呀?」由衣的手指突然停下來了。周可成口中嘟囔了兩句,想要矇混過去,但由衣早已了解丈夫慣用的戰術,她用力掐了一下周可成的後頸,嬌嗔道:「你要再不說話,我就不按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