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邙山
第二十八章 君若雲中月

轉眼之間,一年就過去了。大統六年春正月,西魏以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獨孤如願治扶風右衛騎兵。獨孤如願下令征隴右軍千騎下隴,又征岐豐為開府中郎,給階從五品伏波將軍、通直散騎侍郎。
阿咒看著他肩頭的傷疤,愈合之後與其他地方的皮膚明顯不同,創口不平而且很猙獰。觸摸皮膚,薄薄的一層皮下面就是被肩頭射穿的骨頭。
君若天上雁,
眼看夏去秋來,西邊黃河源頭高原的凜冽寒風順著河谷席捲而來。昆莫公的吼疾又開始發作了,他沒有兒女,就由岐豐等世侄輩輪流伺候。他雖然說話困難,但喜歡聽岐豐等人高談闊論,時而用拂塵擊打胡床,以示不悅,時而又揮舞拂塵,表示嘉許。m.hetubook.com.com
儂似翅底風,
阿咒悵然道:「今年不下隴,明年也必下隴。」岐豐無言。過了一會,阿咒站起來說:「我們隴西有一首女兒別離歌,是上遠的年代傳下來的,我唱與你聽。」
但願君心如儂心,
岐豐寬慰阿咒,對她說:「東西兩雄經河橋一役,各自損傷,都知對手非是可以急於吞噬的。後續幾年都需休養生息,今年斷不會有合戰。如果無事,冬雪下來之前,我必可以上隴趕回來的。」
岐豐則終於在三月下隴去岐州赴任。春雪消融,隴上群山都露出了青黃和圖書的顏色。他與辛氏並轡而行,直到河源山谷之中。兩匹馬纏繞廝磨,似乎就像馬上的主人一樣不忍離別。
影卻永不離。
使者所到之處,無不怨聲載道,不僅人數遠遠少於預期,而且征來的子弟也素無騎射經驗。獨孤如願不得不下令暫緩下隴,就令各州郡挑選壯丁,加強訓練以備他日所需。
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岐豐在沙苑之戰中留下的肩傷又開始隱隱作痛。阿咒想起娘家有叔公粗通醫道,常常煎制各種療病療傷的草藥,就讓侍女去要。要來的是一個酒瓶大小的陶罐,拔開蓋子,裏面撲鼻而來一股濃烈的藥酒氣味。
君若隴頭水,
阿咒就用這個藥酒給岐豐擦肩頭,每次都擦到皮膚發紅髮燙為止。擦了個把月,她問岐豐好點沒有。岐豐不忍讓她失望,就說:「只要不再中箭,就沒事了。」
相攜共白首。」
阿咒說:「但願如m.hetubook•com•com君所說,請不要忘記『女兒歌』才是。」
母親不高興了,默念菩薩說:「南無觀世音菩薩,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就算做到辛尚書那樣的大官,說沒命就沒命了。這樣的亂世,夫妻倆恩恩愛愛平平安安比什麼都好!」
使者風塵僕僕上隴去往各郡徵兵,隴西素來出青羌騎兵,但自從大統二年李虎調集隴右騎兵征討曹泥開始,此後戰事頻繁,潼關、弘農、沙苑、河橋各戰之後,羌、氐等善和_圖_書騎的部落精銳一時都凋零殆盡。使者上隴,不得不下令州郡漢家豪強各姓出善騎子弟從軍,狄道李氏就被指派出六十人、兩百匹馬。
戎車萬里作歸期,
水兒東去波四起,
說罷,她立起身來,將長袖捲起,兩手相扶,開始唱道:
歸啊歸去來兮,
儂似泉石聲,
雁兒寥廓無邊際,
她取下頭上玉簪交給岐豐,岐豐則解下香囊交換。兩人依依不捨而別,這個時候天上飄下來小雨雪,隨風飛舞。辛氏立馬坡上,目送岐豐一行策馬從坡上奔下,向群山的深處而去。
到了春日踏青時節,岐豐與阿咒結伴而游。他們騎上黃灰色的母馬,沿著洮水岸邊的草地向山坡騎行,山坡上的狗舌草正在瘋狂地迎著日頭生長。踏春的男女不少,岐豐戴白色幞頭,一身鮮卑獵裝,著鹿蹄皮靴,背著弓,馬鞍旁立著箭囊;阿咒頭戴褐色斗笠,垂下紗網遮住面目,身上穿上白hetubook.com.com下紅的連褲裝。兩人騎于馬上,自在飄然,頗有鮮卑和漢家混合之氣息,惹得行人往往注目觀看。
月兒出沒彩雲間,
儂似水底影,
夏日天氣炎熱,兩人極少出門。插上門扃,岐豐在院落柳樹和楊樹樹蔭下讀書為樂。沒有昆莫公監管,岐豐讀佛經不輟,梵文也日漸長進。史書幾乎都讀遍了,倒是漢晉古書,自從五胡十六國中原戰亂以來,飄零上隴的中原士子帶來了不少,在狄道世家囤積,有數千卷之多,岐豐得以瀏覽檢閱,受益頗多。
聲聲不停息。
「君若雲中月,
按禮,阿咒回娘家小住。她母親問她:「李家少年對你如何?」阿咒不答。催促過急,就說:「他每天耽擱在讀書之上,不是太多話。」
長風映日邊。
岐豐說:「今年看來沒有戰事,父親也沒有叫我下隴。」
她看著傷口,嘆了一口氣,說道:「除非不下隴打仗,不然怎能不中箭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