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明夷
第四十六章 魏主被廢

經此一事,宇文泰有了廢帝之意,數次秘密同幕僚討論。同時,他加緊了宮中禁衛,並將天子身邊宮人全部換掉。自此以後,以身體有恙為由,天子再未有臨朝。除了一些法事之外,天子少有露面,更很少再見臣僚。
新年剛過,也即新帝四年(公元554年)春正月,春寒正盛。清河公李基、義城公李暉(李弼次子)、常山公于翼三人聯合告發天子元欽,稱其謀誅宇文泰。
歧豐聞言,立身而起,見天子臉色慘白,舉手間袍袖微微戰抖,卻又似欲言又止之狀。他於是藉著走近御座,拜伏告退之機,低著頭,輕聲對天子元欽說:「龍雖不武,仍為神物。陛下垂拱珍重,萬物不侵!願千秋萬歲!」說罷,眼圈不僅有些發紅。天子凄然笑道:「日後門庭冷落,恐怕你hetubook.com•com也不會來了!」歧豐抬起頭,見天子眼中也隱隱含淚,只能用眼神向天子做告別。
十一月某天傍晚,西魏納言大夫王秉突然投奔丞相府,告發尚書元烈,稱其正在密謀襲殺宇文泰。王秉字君楷,是已故雍州刺史王羆的侄子,戰死邙山的王君冀之兄。由於他的突然告發,當夜,京師禁衛都督于翼帶兵包圍了元烈在城南私置的一處住所。于翼是柱國、常山公于謹的兒子,也是宇文泰的女婿。
他本來還想說:「爾朱謀逆,敗亡旋踵。」轉念一遲疑,沒有說出口來,立即被武人擁出門外。
外面有犢車一乘,兩武人挾廢帝上車,兩側數十騎一齊擁出宮城而去。
清河公李基帶兵入宮,宣讀廢帝詔書,並命人將廢天子挾https://m•hetubook.com•com離皇宮。天子聽罷,並無慌亂,反而問李基:「說我謀誅丞相,口說無憑,何以置信?」
因為元烈和天子過從親密,宇文泰懷疑天子參与了此事,命李基、于翼等人詳查,勾連宮人若干,不少人都被拷掠至死。有人供出天子同尚書曾深夜密談,但是否是幕後主使,查無言語、詔書等實據。
天氣極寒,廢帝衣著單薄,頭上也無頭巾,門外寒氣襲來,他不僅瑟瑟發抖。門下大夫、突騎都督侯莫陳凱於心不忍,就把頭上的皮帽摘下,為廢帝戴上。侯莫陳凱是柱國侯莫陳崇的幼弟,大統年間,曾任東宮侍書、東宮洗馬、太子庶子等職,侍衛當時還是太子的元欽多年,今日見故主如此,未免心生唏噓。
出門時,歧豐見房遠廬只有一和-圖-書蒼頭牽馬等候,他便走上前去,讓蒼頭拽住韁繩,自己扶著房遠廬慢慢上了馬。上馬後,房遠廬扶著歧豐的肩膀,久久不願鬆手。嘆息良久,才說了一句:「我老了,快走了!」蒼頭掉轉馬頭,牽著馬上將死的老人漸漸遠去。雪地上,留下一串孤獨的腳印。歧豐一人原地佇立,回頭看晦暗天空下的西明門,竟然一個人都沒有,連守門衛士也不知哪兒去了。晝昏交接之際,掉漆的木門黯然立在皚皚白雪之中,寂寞異常,四周也絲毫看不出新年將至的景象。
宇文泰一面以禁兵幽天子于寢宮,一面與諸柱國和元氏諸王合議廢帝之事。諸柱國都持贊議,而元氏諸王只唯諾應聲而已。宇文泰就命擁元欽之弟元廓入宮登基,而廢魏主為庶人。元廓是大統天子第四子,受封齊王。
又過了一會m.hetubook.com.com,有數名宮中武人佩刀而出,為首的當日值宿都督徑直說道:「快申時了,外臣速速告退!」
廢帝的同時,這邊齊王元廓已接受百官朝賀,正式登基了,史稱恭帝。恭帝被置之宮內,一切軍政之事,全憑宇文相府裁奪。恭帝元年,西魏朝廷連下詔書,復元氏之姓氏為拓跋氏,其餘鮮卑九十九姓,凡是改為漢姓者,全部恢復舊姓。西魏文武凡為漢姓者,多改姓鮮卑姓氏,功高者用三十六大姓,次者為九十九小姓。有規定,統兵將領受賜鮮卑姓,則其所統率將士也全改此姓。
至此,太和漢化的最後一點遺迹,也從長安朝廷消失了。這與東邊繼承漢魏以來傳統,璀然於世的北齊,卻形成鮮明之對比。
事發突然,元烈及其同謀相繼落網。除了元烈外,還有:散騎常侍元吉、元烈的兒子奉和*圖*書騎都尉元秀、御正中大夫周尊、銀青光祿大夫令狐羡、尚書郎中鄭子儀、沙門曇恩等人,另有西域胡僧三人。元烈住所中,搜獲弓矢鎧甲等物若干。
新年臨近,按例皇帝應大饗群臣,此事也取消了。只有少數臣屬獲准向天子賀歲,新年前一天,守孝期的隴西郡公李岐豐就獲准覲見。巧的是,司會中大夫房遠廬也在座。房遠廬身染重疾,頭頂都禿掉了,身上披著皮裘,好像還有點瑟瑟發抖。歧豐見天子憔悴面容比往昔更重,不甚欷歔。兩列都是新換的宮人,雖雲侍奉,實則監視諸人言行。坐了不過一刻,相對不過隻言片語。
李基不答。天子接著說道:「況且自古天子誅臣,何罪之有?」
以上諸人,以謀逆大罪棄市,家屬沒官為奴。元烈刑前高呼:「為天子除賊,怎為謀反?」隨即被割掉了舌頭,才被斬首。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