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天野蒼茫
第二十九章 以硬敵硬(上)

周軍前排並無戰馬,將士都披了鐵甲,頭戴擋箭用的鐵兜鍪。他們並不退卻,也用弓矢回擊,紛飛的箭雨射入黃塵之中,就消失不見,也不知道是否射中。
而突厥人則是依照周軍的布陣,在對面形成的對戰陣型。全軍身處低處,而且縱深更長,說明並沒有將數量優勢用於交鋒接觸面上。突厥人全是輕騎,旗幡極少,目力所及,極為壯觀。可以說他們軍陣的每一處都是相似的,都是馬上騎士,而不像周軍所形成的分工和組合。
周軍整隊之際,突厥人的馬隊分多路縱隊自東北方向追蹤而來,一路黃塵滾滾而起,也不知其人數多少。見周軍已橫向列陣,背南面北,突厥人就將縱隊向西展開和圖書,一直朝前延展,試圖從側背包抄周軍。但到最後,才發覺周軍的左後側是高低不平的河岸,地上生長著一叢一叢的灌木,夾雜著一些枯矮的樹木。視野上沒有大大阻礙,但騎兵卻很難快速地通過。向東可以看到周人的旗幡,說明周人在左側已有了防備,並準備利用灌木阻礙突厥人的包抄,再用周人擅長的弓弩形成打擊。
周軍的陣型不僅嚴整,而且層次分明,背靠高處,依託天然障礙,有利於防禦騎兵的進攻。
拒馬後的周軍披甲下馬騎士,早已準備好用弓矢射之,又備有長矟大刀近戰。歷經多日奮戰,將士臉上再也看不到任何緊張和懼色,只待突厥人來了好廝殺。和_圖_書
使者聞聽,也不急惱,答覆說:「既然如此,某要後悔,我鐵馬立即踏來!」說罷撥轉馬頭絕塵而去。
兩軍陣型雖然形似,實則並不相同。周軍位於地勢更高些的地方,將所帶的拒馬扔在前方阻礙敵騎。前排騎士都下馬,身上已披了擋箭的鐵鎧。更后的陣型與前方隔有一段距離,並有馬上輕騎組成。周軍沒有立帥旗,遍布軍陣的都是黑底虎幡,在黑色旗幟綉上紅色虎身,這是涼州軍固有的標示。至於唐公的本陣,就在西側左翼,靠近那些阻礙突厥人包抄的灌木叢附近。周軍本陣百余騎,包括李岐豐的長子李澄及親信騎士。
不久,周軍地勢稍高的後排騎陣中分出一www.hetubook•com.com騎,穿越由下馬騎士組成的前排軍陣,也來到陣前。他用突厥語告訴突厥使者說:「告與爾特勤得知:我大周中原正朔,正欲雄圖天下,不暇前來經略北塞,暫任爾等北塞為王,且行羈縻而已。唐公乃上邦柱國,豈能背棄祖宗,屈身戎狄?話不多說,速速來戰!」
過不多久,突厥騎果然來犯,頓時塵土衝天而起。突厥人當先兩騎,持狼頭旗而進,其後騎隊呈縱隊緊隨旗幟前行。
當日天空放晴,空氣極為乾燥,雖然無風,但是寒氣凜凜。李岐豐與突厥特勤交談完畢,立即回營整軍,將營壘中的輜重物品均置之不顧,全軍輕裝騎馬出營,牽走的從馬背上馱著弓矢鎧甲以及少量食物https://www•hetubook•com.com和飲水。全軍西移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來,正好位於一處河岸的北面緩坡上。該河坡南高北低,緩緩向北延展,地勢逐漸開闊。周軍背靠河坡,向北列陣以待敵。河坡接近河岸處地勢驟起,且有灌木連接河邊蘆葦,可作為後背屏障。周軍北向列陣,是考慮到太陽光耀眼,搶先佔據背光地利。
整個午前,突厥人就用這種方式發起了數次進攻。突厥人射來的箭,密密麻麻散落在周軍前排的地上,並也給周軍造成了一些人員上的損失。而周軍拒馬前的空闊大地上,更是橫七豎八星星散落著被射死的突厥人屍體,還有更多中箭倒斃的馬匹。失去主人的馬兒停在原地,低頭嗅探地上的草根,彷彿置身戰陣之外。m.hetubook•com•com
接近中午,突厥陣中奔出數騎,捲起一路黃塵,朝向周軍奔來。剛開始周軍以為是來約戰單挑的突厥騎士,隨後才發現是突厥信使。信使立馬陣前,高聲宣讀特勤口信,大意是誇耀武力,並再度勸降。
哪知突厥人的騎兵逼近射程之後,並不再朝前策馬,當先旗手撥馬橫向跑動,後面的騎兵都緊跟著轉向,平行於周軍戰線,自西向東裹挾滾滾塵土飛馳而過。黃塵形成一條屏障,使得北邊的突厥軍陣完全不可見了。突厥人邊橫向跑馬,邊搭起連發的快箭,飛蝗般射向周軍軍陣。
看到了這樣的情形,突厥人考慮到橫向過長,容易從中間切開,就放棄了包抄的想法,將已經伸展的右翼收了回來,形成與周軍橫陣正面相對的陣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