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革命時期,因為大量工人被機器而失業,這些失業的工人加速了社會動蕩,推動馬克思主義思想出現。
新美革共的主席叫尼爾森·蒙德,原本是一位大學教授,時危世亂,選擇投身洪流,重組美革共。
不知道是誰混在群眾里喊了一聲:「放你媽的屁!我們要『同工同酬』,要先爭取平等地被剝削,再談反剝削!如果不能平等地拿錢,我寧可大家一起都被解僱!白皮豬去死!削他!」
工廠高管的表態暫時緩和了一些群眾的怒火。但工人不接受改日再談的說法,他們深知工廠打的是拖字訣,因此堅決要求立即談判。
那些被拋出生產力體系的窮人,大批被強制沒收全家財產,全家一起送入濟貧院。濟貧院的貧民被分為七種類型,每種類型的人被安置在不同的房間或者建築里,丈夫與妻子,孩子與父母都被拆散。
「但是如果僅就美國而言的話,我現在看到的,卻有太多的痛苦。」
他對我說:『人人都說這是時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但我覺得,我被時代拋下了,我現在對於這個社會而言,是』不被需要『、「沒有用」的人。」
尼爾森遠眺遠處金紅色的太陽。
約翰終於回來了。
「哎呦!」一個暴脾氣的白膚工人後腦勺忽然挨了一記老拳,他立刻跳了起來:「誰!」撲進人群去揪打那個出手的。
而且更加當地人安心的是,這家工廠一直以來在本地都有足夠的利潤——這是家跟軍工相關的工廠,戰爭當中還賺了一筆。加上生產類型比較敏感,所以沒有跟美國的很多其他工廠一樣搬到世界上勞工更便宜的地方去。
「不能對外,可以對內啊。」科迪笑著這麼說。
因為美國的居民個人負債率在戰爭前就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五。
他們的爭論告一段落時,已經太陽斜斜西沉。
見群眾自相殘殺起來,場面亂成一鍋粥,有人心急如焚,從中偷偷溜走。
所謂劣等就是指遊手好閒者的狀況不應明顯好於收入最低層獨立勞動者的狀況。
尼爾森聽了約翰彙報的情況,沉默了好一會,半晌才長長一嘆:「唉。你說的對。如果科迪真的有意改良,那即使我們輸了,也至少民眾不用那麼痛苦。」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社會生產對勞動者的知識要求、綜合素質要求會越來越高。
而且這些被拋出來的勞動者,大多數年紀已經不小了,他們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遠比青少年更高。一方面是人超過25歲,體能和腦力就開始走下坡路,學習能力在客觀上下降了,這是生理上的學習的困難;另一方面是上有老下有小,經濟條件和生活壓力不足以支撐他們脫產學習。
「是。」約翰叫上幾個同志,連忙一起過去了。
工廠派出的高管一臉誠懇,但一開口就爆出了一個炸彈:「不是我們想裁員,是我們的資金流真的不足以再支撐這麼大規模的僱工。這是報表,我們放在這,大家都可以看看。但是我們也體諒大家的不容易,所以呢,我們願意頂著壓力,撤銷一部分裁員名額,保留一部分崗位。」
在服務行業也被自動化、智能化消滅掉大量崗位前,這能夠穩好一部分。
格林聽得膽寒。
「現代的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愈迅速,導致的被拋出生產力體系的人,只會比當時多,不會當時少。」
尼爾森的性格更激烈一點,抨擊道:「是起義、是革命搞亂了世道?顛倒黑白!分明是剝削者剝削率太高,以至於日漸地人民無法維持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最後大部分人要麼死,要麼成為流民,要麼成為盜匪。這些老爺們逼良為盜,逼得世界盜匪橫行,卻倒污衊說想結束苦難的起義者、革命者搞亂了世界!」
科迪能猜到他心裏都在想些什麼。
熊熊烈火將會焚盡罪惡的舊美國,染得天生紅雲,眾神從天而墜。
白人跟黑人鬥起來,新工人跟老工人扭打。
「我們要『同工同酬』,要先爭取平等地被剝削,再談反剝削『」,看到第一手現場反饋的資料后,美革共的負責人嘖了一聲:「偷換概念,扭曲主次,這個工廠里有高人啊。」
膚色各異的男女工人,人人臉上都是憤怒,聲浪震天。
但這些赤匪所依賴的那些群氓都已經被拋出了生產力體系,那美國政府就完全可以大規模地把這群不識好歹,不肯乖乖去死的、危害社會安定的傢伙直接消滅掉,卻不影響美利堅的社會生產生活。
也就是大部分美國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有債務在身。
但他愈加不安:「那如果是在當下的社會呢?如果我們的革命不成功,比如現代的美國呢,這些『不被需要』的人,會怎麼樣?」
不少經驗老到的老工人看情勢有些不對,立刻站出來:「https://m.hetubook.com.com都嚷嚷什麼!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什麼?別輕易就被人幾句話給挑唆了!」
美國某地。
尼爾森抬起頭,凝看落日:「千秋萬代?」
然後新一代會在國家的培養下得到最好的教育,慢慢頂上老一輩。」
有這份工作,當地的工人雖然也免不得在戰後的蕭條中勒緊褲腰帶,但總能勉強果腹,供養家庭、償還債務。不至於家庭離散,淪落為流浪漢。
他還有一點疑問:
人群手中的標語、橫幅等要一同落在血泊里。
西爾問:「約翰,軍工廠的情況怎麼樣了?」
咄咄聲勢震得透過鏡頭看到這一幕的工廠高管、工廠所有人都心有戚戚然:「警察呢?不是叫你們報警了嗎?這群酒囊飯袋,拿了錢居然現在還不來?」
「因為美國現在沒錢。」
「快給我想辦法,否則連你一起開掉!」
這也是大量流浪漢的成因之一,大批美國人只要一失業,根本撐不了多久,就會被重重債務壓垮,失去住所,失去車子,失去一切,淪落街頭。
高管說:「不過,還有一段錄音,查爾斯你應該也聽聽。」
我接觸的那些流浪者、失業的勞動者,都跟我不停地抱怨機器是怎樣讓他們失去工作,而不是感受到美好。」
高管笑道:「我也看過不少工人運動的訴求,一直以來都要同工同酬吧?可是你們群體里有些人可未必想同工同酬,他們平時佔盡了便宜,現在我們想優先留用弱勢群體,他們卻還心裏不情願,想繼續佔便宜。」
軍警遲遲不來,眼看工廠情勢快失守了,終於出來一個管理,對工人說:「你們的要求我們都聽到了,共事多年,我們也理解大家如今的處境、心情,所以我們願意開誠布公地跟大家談談,可以雇回一部分人來。就讓工會做中介人吧,我們另選個日子好好談談。」
無論改良還是革命,改良者從國外弄不到錢,就必須宰殺一部分肥老爺。
蕭條的世道、逐漸飢餓的生活、對未來的憂慮,對工廠所有者和管理層無端裁員的憤怒,使得工人群情激奮,跟吃了炸藥包一樣。
在爭執不下的情況下,兩人打算各自召開黨內高層會議,聽取各自黨內的意見,再做出決定。
「各行各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推廣,確實能解放勞動力,取代掉大部分低端的、重複的、辛苦的工作,提高生產效率。
這種辦法是不動生產資料,但是上層主動改良,改變分配,用大量的社會財富,給被拋出生產力的前勞動者托底。
格林想起了當時的情景,嘆了口氣:「我不知道,為什麼生產力提高了,科技發展了,生產效率也提高了,卻反而人們更加痛苦了。但是,我又覺得,其實自動化、智能化的推廣,本身沒什麼問題,它們解放了人的艱苦工作的說法,明明也沒有問題啊。那到底是什麼出了問題?」
可是這些人呢?他們雖然還活著,可是他們與這個社會毫無干係,也不掌握生產力。
而且這個數字對於一般美國人的收入來說,堪稱天文數字。
「你聽說過新濟貧法嗎?」
這下白人也不幹了,反過來罵道:「黑鬼就是賤皮子!下賤!」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工業革命期間,機器生產大規模發展,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廠,同樣地產生了大量被拋出生產力體系的平民。」
一家大型工廠。
人群里有人被波及到,然後你推我擠,你一腳我一拳,場面登時徹底亂了。
西爾說:「唉,如今政府對內正在不遺餘力地大力推進自動化、智能化,簡直昭然若揭。尼爾森,如果我們不加快發展自己的步伐,把握住大好時機,那隻怕將來民生多艱啊。」
只是此時夜色中,家家閉戶闔門。
在黨內,尼爾森也一直大力栽培他。
最差的情況就是大部分人都將被拋出生產力體系,成為「不被需要」的人,既沒有錢去消費,也沒有創造社會價值的技能,也沒有重新上崗的機會。
而往往越低端的工作需要越大量的人力,能提供越多的就業。
根據工人們間的彼此串聯所知的信息,廠里起碼要裁掉超過一半的人數!
為了『穩定社會』,也為了『減少浪費』。以英國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國家,曾採取了馬爾薩斯等人的理論,認為之所以世上有貧困,就是因為沒有用的窮人佔了上帝給予其他人的太多資源。
「不過,目前美國做不到。」
【「重新簽訂合同!」】
格林喃喃:「可、可這是現代,不、不至於吧……」
經過雙方協商,談判的地點選在了工廠的露天廣場。
但是新誕生的崗位跟被廢棄的崗位比,不過九牛一毛。
黑人開始低聲咒罵「艹,沙文主義白皮豬!」
不知道是誰在人群里喊:「挑唆,和圖書挑唆個屁!我昨天還看到你私下去找高管呢!我可都聽到了,你說『那些知道磕大麻的黑鬼、沒力氣的女人、什麼都不懂的小屁孩能比我們幹得快,幹得多』?我看你們就是想裹挾我們,讓我們跟老闆斗,你們好留下來繼續占我們的便宜!」
到那時,無論他改革的計劃成功還是失敗,這些毫無用處的渣滓的生死,還是全然掌握在美利堅手中。
原來一份工作需要一百個人分工完成,但現在只需要十個人加上自動化的機器,智能化的ai。而且十個人只需要負責機器所不能的部分,工作量會減輕許多。
在戰爭前的一次採訪中,負債者中的大部分人都表示,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清債務,超過一半的人表示自己到死都還不清。
約翰臉色不大好看,搖了搖頭:「我們趕去時,軍警已經趕到了,他們直接驅了坦克過來。然後廠方當即翻臉,他們宣布自己已經進購了一大批的自動化、智能化的新機器,他們要裁的根本不是一半的工人,而是百分之九十的工人之前那些什麼留用的標準之類的說法,原來全都是拖延的計。而且我們查出來,那些挑唆工人的所謂錄音,根本沒有那回事,全都是根據工人平時的工作視頻而電腦合成偽造的。」
也因此,超過八成美國人都是月光族,收入一打到卡里,就基本上立刻被各種各樣的自動扣款扣得乾乾淨淨。近一半的美國人拿不出400美元的應激款項。
人群推搡起來了,原本一股繩的氣氛開始瓦解,工人彼此之間頗有些劍拔弩張地分成了幾個小群體。
「最後的結果是廠方當場在軍警和坦克的暴力威懾下,宣布當場裁掉百分之九十六的工人,直接撤廠,將機器另送他地,設置無人工廠。」
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英國搞出了新濟貧法。並在新濟貧法下,設立了濟貧院。
聽了老師的話,格林有些明白了。
查爾斯驟然色變,他聽出了其中幾個黑膚工人代表的特色嗓音。
並且,傑米幾乎原封不動地把科迪對他說的話向兩黨領導人轉述了一遍。
如今全美的失業率飆升,居無定所的流浪漢在街頭排成長龍,近一半的美國人都面臨斷炊的危險,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時常飢一頓飽一頓。
也就是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會越來越高,那就需要更長的教育年限,更高的教育投入。
然後耐心地等待他們變老,自己死去,消化掉這些被拋出的人群,相對溫和地完成換代。
沒有崗位就沒有工資,這些被淘汰出來的、百分之九十的人,沒有工資怎麼生活?
這座聞名世界的大都市,依舊亮著璀璨的燈光,輝煌如昔。
停止?不可能。
錄音里果然是那個老工人的聲音:「那些知道磕大麻的黑鬼、沒力氣的女人、什麼都不懂的小屁孩能比我們幹得快,幹得多?」
然後濟貧院中強制、人為地設置了極為惡劣的生活環境,比如饑寒交迫,比如強迫禁止外出或會客;禁止吸煙;強制從事體力勞動;對違規者進行體罰。沒比當時十九世紀的監獄好半點。很多貧民都在濟貧院里被折磨至死。
人群一片嘩然。
「等等!」一個工人代表站起來:「你們這標準是什麼意思?」他是個高大的、絡腮胡的白人成年男子,叫做查爾斯馬倫,也是資深工人里的一員。
格林恍然大悟,忽然又心生憂慮。
「第一,之所以不同工同酬,並非是工人之間相互『佔便宜』,工錢是資本家發的,造成同工不同酬的,是資本家,而非勞動者彼此。」
他們活著只會消耗糧食、消耗資源,他們大量死去也不會對生產力體系產生任何影響,社會生產和社會的技術發展不會因為這些人的死去而受到影響。
武裝到牙齒的軍警正駕著大型殺傷武器,毫不猶豫地衝著人群掃射。
工廠和工人各自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其他工人就圍著廣場站著,虎視眈眈。
格林想了想:「就是要解放人,走向自由王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如果各行各業都自動化、智能化,人們就可以用ai、機器這些輔助生產,那些低端的、辛苦的工作就可以給機器人去做,大部分人只需要做一點輕鬆的、高端的工作,勞動者可以不那麼辛苦了,大家會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學的事,發展自己。這不是很美好嗎?這不就是人被進一步解放了嗎?」
但就算我們失敗,剝削者們又能『千秋萬代』多久?幾十年?幾百年?」
地上流了一地的鮮血,屍首越來越多。
手下卻從他的笑里察覺到了一股極度的嚴酷,不禁打了個寒顫。
「罵你又怎麼樣!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背地裡說我們是黑鬼還說少了?」
一旦出了血,現場將更加控制不住,他們會馬上迎來工人們更加激烈的報復:工廠所有人和高層管理者不在現場,還打不死你們幾個狗腿子出氣?
格林聽明白了:「那不劫掠,就沒有辦法了嗎?」
「第二,所謂的等到平等的被剝削之後再反剝削嘛呵呵。」
——即使他們佔美國人口八成以上。
留用標準本來就讓工人群體里的一部分開始面露喜色,報表在工人里傳閱起來,人群騷動漸起,漸漸有人嘀咕起來。
但工人們自己就在工廠里生產了這麼多年,哪裡不知道?收益根本沒有下降!反而是因為戰爭發了好一筆財呢!
黃昏,科迪負手站在高樓上,鳥瞰其下的城市。
不過他也無意解釋。
這段錄音里是另外幾個聲音,這些聲音帶著明顯的、黑人特色社區的音色:「我們願意主動集體降薪,只要優先留用,明天配合……」
與之相比的是美國的辭職率更低了。能有正經工作的,不至於太累的工作,就很少有人會辭職。
因為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他們也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所以即使很多大部分人脫離了生產體系,有國家社會托底和調配,他們不會出現經濟問題,吃穿不愁,養生喪死無憾,生活安然,生活水平不會降低。
這位出身最高學府,卻毅然投身革命的前知識分子深深地嘆了口氣:「格林,其實自動化、智能化在各行業的推廣致使大量民眾失業的事情,並不新鮮。
「如果我們失敗了,或許幽靈今日不能出世。
【「憑什麼裁我!」】
「停!」白種的工人代表查爾斯喝道:「我是問你們打的什麼壞心思!你當我不知道?你就是想分化我們!別嗶嗶那些有的沒的!」
工人騷動起來,不少也在裁員名單上的資深工人鬆了口氣:如果保留一部分,那怎麼也輪不到我吧?我是資深技工,經驗豐富,又是社區主流種族、家庭穩定、精神也穩定、身強力壯的成年人。
尼爾森冷笑:「怎麼,這就害怕了?這都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法西斯?哼,『法西斯』其實是資產階級政府一貫以來的老傳統了。只不過一個正大光明搞種族滅絕,一個打著『濟貧』這些光明正大的口號對窮人實施人道毀滅。」
但場面已經有些混亂起來。
科迪轉過身,說:「別的辦法有當然是有。」
站在尼爾森身後的年輕人也是美革共的,他原本是尼爾森的學生,叫做格林。
高管反而笑了:「真的是造謠嗎?」
老工人氣壞了,立刻扭過頭去:「誰?哪個龜孫造謠,給我站出來!」
為了美利堅的再次偉大,也只能請一部分老爺們犧牲犧牲了。
高管賠笑解釋:「我們這個標準不是臨時起意,是早就想好了,而且是出於公義定的標準,進行過調研。在廠里,黑人的貧困率最高,家庭也往往最困難。我們廠里的女性很多人都是單身母親,要照顧家庭、孩子,情況也很需要照顧;拉美裔也……」
看學生如此說來,尼爾森道:「格林,其實你說的這些痛苦都是真的。你說的那些美好的情況,也是真的。這並不矛盾。只是,你說的美好的情況,都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被消滅,無產階級專政情況。
而與此同時,推動社會保障體系,給這些沒有足夠知識和能力參与新生產的貧困人群托底。
保安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只是朝天鳴槍示警裝裝樣子,實則卻縮著脖子,根本不敢對著群眾真正開槍。
有白膚工人聽了不舒服,立刻推了他一下:「你說什麼呢!罵誰呢?」
「boss,今天市區鬧大遊行,情況很糟糕。所有能抽調的警力都調到那邊去了。我給市長打了個好幾個電話也沒有人接,打給警察局說讓我們再等等……」
他停了一刻,望著落日,說:
保安哪怕能打死幾個工人,但他們人數相對現場工人數量十分有限。
自動化、智能化的擴張如同浪潮,沖刷著世界。能夠在這個浪潮不被沖走的、可以穩妥的,要麼是跟自動化、智能化的時代相吻合的職業,要麼是行業金字塔的高級技能掌握者。
說自動化、智能化會帶來新的職業、新的崗位。
他說:「尼爾,你搞錯了一件事。我們並不怕失敗。
「新濟貧法?」聽到科迪忽然說出這個詞,手下想了想:「您是說英國的那個?」
相對來說,這家工廠附近的小區情況比如今美國的大部分地區都要好得多。
新黑豹黨的領導人原來的姓名不詳,加入新黑豹黨后,隱名換姓,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當年的黑豹黨創立者的名字,西爾。
尼爾森搖搖頭:「格林,你學的不夠深入啊。你覺得最近世界上主要工業國家在推行的,比如美國在推行的各行各業的自動化、智www•hetubook.com•com能化如何?」
那待到幽靈重生日,它只會更加猛烈。
一來,如果美國主動停止革新技術,那等別的國家率先完成,國力猛增,就勢必將美利堅打得丟盔棄甲,偉大的美利堅將變成二流國家。他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年輕的他抬起頭,問老師:「可是,老師,如果我們失敗了,科迪那群人也失敗了。那美國會怎麼樣,會不會民眾受盡苦難,在黑暗裡死去一大批,而剝削者真的能千秋萬代?」
太陽高懸天際,它曾照過滄海桑田,也將繼續照著下一個人間。
他一口氣報了一長串的標準,很多工人,尤其是資深工人都懵了。因為按照這個標準,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被篩出去了。
「老師,那那除了革命,就真的沒有別的辦法嗎?」
家庭負債率更是早就超過了百分之八十,平均負債超過十四萬美元。
服務業也逐漸會不斷地篩選,只留下高端服務者。
這個地區新美革共、新黑豹黨發展的比較多,地下總部也在這裏。一直在重點關注著總部附近的勞動者,這個大型軍工廠也在他們的重點關注之中。
先不說為了利潤,企業會自發地這麼做。
工廠的管理層遮遮掩掩,工會拿了好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說是收益下降。
而革命者不對外侵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但他不敢問出口,連忙拍起科迪的馬屁:「為了大部分人而做出這樣的犧牲,聖徒也不過是您這樣的了!」
「但是東方沒有給這群劫匪機會,現如今,印度的內戰如火如荼,日本西附故宗,韓朝鐵路也正在建,東南亞已經服了,在中國的主導下,東方如今幾乎要連成一片,壁障堅實,阻擋著美國劫掠之路。」
「只怕是,到時候,平等是平等了。是無分種族民族男女老少,一起平等地被送進新濟貧院,一起平等地被人道毀滅!」
那才是,天下為公日。」
此時,只要保安們敢開槍,現場的氣氛只怕會立刻激化!
新黑豹黨的負責人也在,他們兩黨已經聯合行動了很久,最近有合黨發展的打算。新黑豹的負責人也聽得直搖頭,叫一個戴眼鏡的黑人青年:「約翰,你帶友黨的同志一起過去看看這個軍工廠的情況吧。」
而街上卻分外人頭涌動,街頭幾成堡壘。情緒激動的人群再次上街了。
金紅的陽光穿過美利堅的高樓大廈,照不到被高樓所蔭的街道上。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是,如果技術革新推廣得夠快夠足,那即使這一次的「改變」不成功,被那些赤匪反噬一口,抓住了機會。
查爾斯見勢不妙,壓抑中心中的疑惑,他學歷最高,資歷最老,一向在人群里聲望高,馬上說:「大家!我們現在的主要目的是反對工廠裁員,爭取最多的留用崗位,反對剝削!『同工同酬』我們也要同步爭取,但要團結在現在主目的、主目標當中,絕不能顧此失彼啊!」
兩位領導人就科迪的轉信開始了討論,但雙方的意見出現了分歧。尼爾森對合作另有想法,西爾傾向於跟科迪合作。
等散了會,格林好奇道:「蒙德主席,您為什麼聽到約翰彙報的,忽然改了意見?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技術的改革,與我們的革命有什麼關係?」
【「給我們賠償!」】
至少保證他們有基礎的存款、衣食住行的最基本能得到保障,有一些可有可無的事情做著。
「頂多是方式更溫和而已。什麼叫不至於呢?換種相對濟貧院更溫和的方式而已。」
「這套改良的做派需要大量的實打實的社會財富和龐大完整的工業生產做基礎。但美國別看現在外表還腫著,其實內里早就空了。資產階級政府都只是舉債度日而已。如今債台高築,急需填補。」
濟貧院實施劣等處置原則。
但服務業的大量低端工作,在如今的時代和將來的社會發展中,也正在被智能化、自動化的機器取代。
可問題是,不再被『需要』的那九十個人怎麼辦?
「哎喲,可不帶這麼說的。你們過去暗中多領了這麼多工資,現在到了危機關頭,照顧照顧人家真有困難的嘛總不能嘴上喊著工人弟兄們,實則自己佔盡便宜,一到這時候真叫你讓讓弱勢群體、老弱婦孺,你就不願意了。」高管說:「這才不公平呢。」
美國真的沒錢沒東西嗎?不,美利堅吸血全世界這麼多年,怎麼可能沒錢?只是錢不在美國,而在掌握美國的那群人手裡而已。
「但是從哪裡補呢?」尼爾森說:「美國的這筆債,如懸崖高起,非滔天財富不能補天。美國想要填補這筆債務,也曾想要往富庶的東方走。」
這種思路就是把『沒有用了』的窮人圈禁在一起,給他們一點吃的,然後慢慢通過惡劣的生活環境,將他們慢慢折磨死,一生苦役,男女www.hetubook•com.com隔離,親緣斷絕,斷子絕孫,從而『絕育』貧民的『低劣種』,將被拋出生產體系的勞動者,以相對屠殺顯得更溫和的方式去人道毀滅,以減少這些『毫無用處的窮人』對社會資源、糧食的浪費,把資源和糧食讓給更『有用的人』。」
兩黨的負責人就繼續商談收到的重大訊息——傑米剛剛跳躍過來,給他們傳了一條極其重要的信:美國特安部事實上的話事人科迪有意跟他們合作。
誰知道,一大早起來,工人們就得知了一個晴天霹靂:這家大型工廠要大裁員了!
這些人將再也無法回到生產力體系當中去……最好的情況也頂多是得以進行再就業培訓,進入第三行業,服務業。服務社會生產的關鍵崗位上的勞動者,輔助生產力體系運行。
而僅剩的那些服務業崗位,競爭也會十分激烈。
圍住工廠的群眾也有槍,而且怒火滔天的人群腎上腺素激增,根本不怕黑洞洞的槍口。
自動化、智能化的全面推廣,會淘汰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崗位。而且隨著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被淘汰的低端崗位已經延伸到了過去傳統的所謂白領職位,那些以為自己一輩子不會失業的人,比如醫生、律師、教師、翻譯、文書、設計師這些職業中的較低端的也會被拋離出去,只留下行業金字塔的中高端。
廠區被工人里三層外三層地封鎖住了,全副武裝的保安緊張地拿槍對天鳴笛示警,但沒有用。
萬一這次的計劃失敗怎麼辦?
失業者里還年輕的,能培訓的大部分都出錢給培訓。
尼爾森點了點他:「傻小子。」
手下沒明白:「為什麼目前做不到?」
那為什麼不幹脆停止自動化、智能化的推廣嗎?
但人頭聳動,烏壓壓的都是人,壓根看不到是誰在喊。
他們氣還沒喘勻,就聽高管說:「但是呢,時事艱難吶,我們公司也講情義和公平,所以我們優先留用的標準是:1、黑人;2、婦女;3、拉美裔;4、其他少數族裔;5、來廠工作三年以下……」
西爾見他激動,勸道:「冷靜一點,雖然科迪確實是在扭曲黑白,但是他說的也不是完全不可行,我們目前確實有資金跟人手的困難,在美國處處受限。他想利用我們。那我們又何不反過來利用他呢?」
他點開手機,放了一段錄音。
還年輕的,願意再次工作的可以在國家的支持去脫產深造,重返崗位。年紀大了的可以去追求自己感興趣的事,比如養花弄草,含飴弄孫,或者去娛樂旅遊、繪畫音樂,做什麼都可以。
高管笑了,拍拍手,身後的手下遞過來一份資料,遞給工人代表裡的一個黑膚工人:「這是大家這些年領的工資數據的分析報表。我們現在公開了啊,人人都能看到啊,可不是我們胡說啊。你們白人領了這麼多年的高工資了,現在輪到自己了,就不願意自己犧牲了?」
星條旗的美利堅,從此可以萬萬代矣。永遠偉大。
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之後,在共有制下,大家都是山河的主人。這時候,自動化、智能化的推廣對廣大勞動者來說,才是真正地幫助他們從繁重的、重複的辛苦工作里解脫出來。
黑膚工人本來聽到留用標準的第一條是黑人時,臉色已經好了許多,拿到那份數據分析表一看,眉頭登時擰起來了。雖然他讀書不多,但這最簡單的文字配上形象數據的圖表並不需要多高的知識水平:確實如高管所說,工廠里老資格的白人男工拿的工資比其他少數族裔的、黑人的、婦女的、新人的工資都高了不少。
尼爾森神態越冷:「哼,有些腦子不清不楚地人,說什麼『先爭取平等地被剝削,再談反剝削』,這在美國怎得行?」
人群里的騷動聲更大了。
高管義正詞嚴:「我當時覺得你的話太歧視了,所以錄了音。」
「生產力發展難道不好嗎?但是,我接觸的一個因為自動化而失業的流浪者對我說的一句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至今都還記得。
因為這家大型機械工廠在本地雇傭了不少工人,許多的家庭和男女老少都是依賴這份工資而活。
工廠的防線逐漸收縮,保安拿著盾牌不斷地往後退。
亂起來后,立刻有傾向於他們的進步工人來通風報信了。
【「明明今年還盈利了,為什麼裁員!給我們說法!」】
美革共的負責人露出個冷笑。
查爾斯的臉一下子漲紅了,絡腮胡下都看得出來:「你、你胡說什麼!」
一部分年紀稍大的。沒法通過學習而再就業的,但是還能勞動的,就依託本國龐大的市場和工業基礎進入第三產業服務。
我們只是怕如果今日我們不想辦法盡量行動,會有一大批民眾在時代中被犧牲。
而新南北戰爭之後,這些數字都更加可怕。
在歷史上,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