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5章 智者之殤

怒火衝天,恨意盈胸。這一刻,大梵天王渾身殺氣凜然,直令神懼魔驚,仙佛辟易。寒潭洞窟之內的所有人,包括武當七俠和三大金剛在內,赫然人人毛骨悚然,感覺活像遭遇雷轟電殛,渾身上下內外,每塊肌肉甚至每根血管,統統都撕痛欲裂。
至於大方真人,本身精通玄門道術。對兵法的研究,也極有心得。在這兩方面,他都足夠教導劉伯溫而有餘。
旁邊俞岱岩則深知大師兄的脾性,簡直耿直得過份。當下仰著脖子,大聲道:「亂世天魔是虎,你大梵天王何嘗不是狼?虎狼之性,全無分別,都是貪得無厭,企圖染指龍脈,謀奪中原,永遠騎在我們漢人頭上作威作福罷了。身為中原武林一份子,武當派絕不容你如此胡作非為!」
不過,劉伯溫卻認為,把九轉力量分開使用,效果不大,提升也有限。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把一輩子可能施展的「轉」數,集中在一或兩場戰鬥之內,盡情加以發揮。威力必定非同小可。
身為軍師的最高境界,自是「運籌帷幄之中,決戰千里之外」。但這隻是一種理想狀態。實際中,即使是軍師,往往也有親自上陣動武的必要。在這方面,大方真人的本身修為,卻頂多隻相當於武林中三流人物水準。劉伯溫若跟著他學,即使學得和大方真人一樣,也根本不濟事。
宋遠橋是位君子。君子可欺以方。聽得大梵天王的說話,宋遠橋居然覺得「倒也有理」。一時之間,倒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了。
很可惜,劉伯溫在對於人心黑暗面的掌握之上和圖書,終究有所欠缺,遠不如同樣身為軍師的李善長。他錯誤地低估了世尊之子的復讎心,以至於當世尊之子當真下殺手時,劉伯溫即使再想出手相救,也已經來不及了。
大梵天王神色陰沉,冷哼道:「大梵天宗和武當派素無瓜葛,可謂河水不犯井水。你們為什麼要喬裝改扮成唐門中人,來與本座為難?
白衣世尊之子,強奪波斯明教總教主大位,率領大軍回歸中原,向朱元璋復讎。長江水上一戰,朱元璋因為攻下應天之後,便耽於逸樂,武功退步,不敵世尊之子,生命垂危。這個時候,正需要劉伯溫動用飛星九轉之力解圍。然而……
要說有仇的話,愛猷識理達臘,也就是亂世天魔,才與你們更有仇怨吧?別忘記,少林叛徒不殺上武當山,就是亂世天魔派去的。你們不找正主兒報復,卻來與本座糾纏,難道是覺得本座好欺負嗎?」
然而,就在這神州龍脈之中,劉伯溫竟再一次體驗到了,因為自己的猶豫遲疑,而導致同伴與戰友在眼前慘死的痛苦滋味。劉伯溫無比痛恨作為兇手的大梵天王,但更痛恨自己。所以他已經下定決心,即使死,也絕不再退半步!哪怕代價是從此廢功,變成比普通人還更加不如的廢物,劉伯溫也要豁盡自己所有的「轉」,和大梵天王死拼到底!
殺聲起,身形動。大梵天王雙足一點,快如流星趕月,踏水破空,狂飆突進。矛頭所指,正是武當七俠。縱使對張三丰如何顧忌也罷,但這一刻,大梵天王殺機已動,哪怕三清道祖下凡,和-圖-書也休想能夠動搖他把武當滅門的決心了。
「劉基?呵呵,原來是再世諸葛。好,好得很。」大梵天王頓了頓,目光如電,向武當七俠身上掃去,喝問道:「你們又是什麼人?也是應天府蕭元亨的手下?」
雖然剛才品評天下人物的時候,大梵天王說過「張三丰已老,不足為懼」的說話。但張三丰是千年以來,武林中唯一一位,能與少林達摩老祖相提並論的絕代大宗師。大梵天王即使再怎麼自負,對於這位絕代大宗師,也絕不可能沒有絲毫忌憚。
再世諸葛早已下定決心,除非自己先死,否則絕不能再讓任何人,在自己眼前犧牲。電光石火之際,他搶先動身躍出,喝道:「狗屁天王,你的對手是我。飛星九轉訣,八八六十四轉!」
然而,究竟什麼時候才,而且是動用「轉」的最恰當時機?要對這一點進行準確判斷,實在並不容易。同時,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等人的武功修為越來越高,劉伯溫也基本沒有了動手的機會。
所謂「諸葛一生唯謹慎」。當年的諸葛亮,行軍打仗,從不願行險賭博。故此當魏延提出奇襲子午谷之策后,諸葛亮並不應允,寧願堂堂正正,出岐山北伐。
不過有效歸有效,因為這飛星九轉決的本質,其實是透支生命,以換取強大力量。故此存在著次數方面的限制。終其一生,九轉之境,只能分別使用。否則的話,將造成嚴重損耗,以至於折損壽元。
大梵天王仰天大笑,笑聲之中,殊無半分歡愉之意,只有無盡森然殺機。hetubook.com.com笑聲未落,他陡然圓睜虎目,暴射凶光,厲聲咆哮道:「既然如此不識抬舉,那麼本座就如爾等所願,把你們統統斬盡殺絕吧!」
這也是因為,劉伯溫認為,需要自己這位軍師走上前例出陣的情況,不可能有太多次。把畢生所有「轉」數量傾注於一、兩次的生死交鋒之中,應該已經足夠。所以他才有這種決定。
空澄方丈一手「大須彌佛掌」,在武林中也大大有名。但朱元璋乃天生的「日月雙王」,體內具有先天元陽真炁,和尋常內功相衝互斥,所以朱元璋不管怎麼努力,也練不成空澄方丈所傳授的武功,卻也籍此打好了根基。日後修練明教日月二宗武學,方能水到渠成。
武當七俠又傷又殘,大梵天王要殺他們,根本只是舉手之勞,什麼時候都可以,故此並不急在一時。剛才他之所以表現出針對武當七俠的行動,其實根本目標,就是困住劉伯溫,並且在結界內殺了他。劉伯溫關心則亂,竟然中計。這下子,絕對糟糕了!
十多年前,尚處於貧賤之中的劉伯溫和朱元璋,在濠州城相識,並結為莫逆之交。因為朱元璋得罪了蒙古權貴,兩人被迫離開家鄉逃亡。途中,他們和化身為少年,自稱「軍」的張三丰相遇。
厲聲斷喝之間,大梵天王陡然運轉神功,令佛輪法相乍現。緊接著,豪光迸發,形成強悍柔韌的真氣牆,把自己本身和劉伯溫兩人一起,同時籠罩在內。正是龍藏大心經的又一驚世絕學:空滅無界。
劉伯溫外號「再世諸葛」,智計與諸葛亮差相彷彿,性https://m.hetubook.com.com格之謹慎,同樣和諸葛亮如出一轍。雖然朱元璋形勢危急,但劉伯溫卻認為,世尊之子頂多只是狠狠羞辱朱元璋一番罷了,不會立刻就取了他性命的。故而始終有所保留,不願意輕易把這張最後的底牌打出去。
武當七俠之中,以俞岱岩和張松溪兩人修為最高。其中,俞岱岩的金剛石身,又讓他最為硬朗,最能捱打。剛才火拚四大金剛聯手,雖然內傷不輕。但只是片刻之間,俞岱岩便已經回過氣來,恢復了六七成左右的戰鬥力。
眼看大梵天王來勢洶洶,俞岱岩更不假思索,立刻挺身站起,強行運功,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但劉伯溫卻知道,以俞岱岩這狀態,絕對擋不住大梵天王三招。
置身結界之內,雙方便只能作貼身肉搏,猶如困獸死斗。除非殺掉大梵天王,又或者被大梵天王殺掉。否則的話,這結界是絕對不會消失的。
只要張三丰還活著一天,在這世上,任何人都沒有資格輕視他的存在。
被許多人都認定是真龍天子不二之選的朱元璋,就此隕落。劉伯溫對此,感覺無比懊惱後悔,甚至極度自責,長時間一蹶不振。直至蕭昇接掌應天府勢力,又擊敗了張士誠,吞併東南,統一江浙等地,又聯合韓琳兒,中興白蓮教之後。劉伯溫才好不容易地重新振作起來,決定改為輔助蕭昇,繼續反元復漢的大業。
飛星九轉,一轉一星,九星之象,分別對應人體四肢及五臟。每發揮「一轉」的力量,都能讓自身的戰鬥力,得到短暫提升。一轉復一轉,功力便能反覆增強。這對於本身武https://www.hetubook.com.com力比較弱的劉伯溫而言,正是在緊要關頭之時最有效的應急手段。
「來得好,本座正等著你呢!」
劉伯溫拚死的決意,令大梵天王也不禁為之動容。他微微點頭,凝聲道:「看不出來,氣魄還真不錯。剛才,你居然能夠接得下本座全力一掌,倒也實在不容易。有這份本領,有資格讓本座記住你了。報上名來吧。」
劉伯溫沉聲道:「大梵天王賀摩,記住吧。今日殺你者,應天都元帥府軍師,劉基。」
此時此刻,唯一還能夠在大梵天王面前挺立者,就只有劉伯溫。他咬住牙關,緊握拳頭,絕不低頭。縱然一言不發,卻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不肯退讓的堅定決心。
張三丰看出了這兩人皆非池中物。但又因為當時身有要事,無法親自加以教導。於是張三丰分別推薦二人前往皇覺寺和空空洞,分別拜在空澄方丈與大方真人門下,學文習武,不斷努力自強,為日後干大事而做準備。
「武當弟子,張三丰的徒弟?」
天王一怒,竟是恐怖如斯!瞬間,死亡的恐怖感覺,便活像一團揮之不去的濃重陰影,沉甸甸壓在心頭。讓在場所有人都最徹底地明白,究竟什麼才叫做真正的——絕望!
「好,說得好!哈哈,哈哈哈哈~~」
宋遠橋深深吸一口氣,勉強站起身來,大聲道:「武當門下弟子宋遠橋,見過天王。這幾位,都是我的師弟。」
張三丰早已預料到這一點,並非針對性地作出了彌補。他從萬象真藏之中,取出一套名為「飛星九轉訣」的奇異武學,提前交給大方真人,讓大方真人轉而傳授給劉伯溫。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