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這樣的。我當年可是負責了西條的面試啊,那時,她遞交的資料我全部都看過,家庭成員一覽里便有所有人的病史情報。如果她家有一個人有某種疾病,我自然能夠知曉。但我的印象是,她所遞交的表格上,所有人都沒有足以引起重視的病史。」
石井老師作為有著數十年經驗的教育工作者,對西條小姐這位讓他有較深印象的學生可謂是記得相當牢靠。只不過,事件的記憶是一回事,對事件的分析又是另一回事。比如之前,對西條小姐自身和她的母親的兩件事,她們做出這樣舉動的理由,絕不如石井老師所設想的那樣。這也恰好應證了那句俗話,知人知面不知心。
「從買蝦的人是西條小姐和她的父親,加上製作料理的人往往是家庭主婦的身份來猜想,被隔絕的人應當就是西條清不錯。但是,考慮一下他們的年齡差距:您和西條小姐在談學業,她自然還在您的執教之下,也就是還在國中的學齡。西條小姐的弟弟比她小六歲,也就是說,一定處在小學的年紀。而小學生會有一種強制性的配食政策,這種食物是和蝦製品有相衝關係的。石井老師,您已經明白了吧。」
「就算天均餅會分給他,但沒有刀叉,吃起來的吃相自然也很難看吧。不管怎麼說,西條清終歸是要在家人面前出個洋相的。」
我想起了我唯一一次製作天均餅的時候,吃到它的奈惠對我滿懷虔誠地說出來的話。「淵子大人,您是將我從十年的苦海中拯救出來的恩人!」宇野家同樣沒有任何病史或過敏史,這我能夠確認。我在那時曾經問過她:「難道你們家十年來就沒做過天均餅嗎?」
「是的,果然是嘉茂同學,我這個國中老師,到底是沒有注意到這個盲點啊。」
「那自然最好,是什麼理由呢?」
天均餅,同樣是堪稱霞浦特色的蝦料理之和-圖-書
一。具體做法比我之前所言還要繁複許多:先將蝦煮熟並去殼,得到的蝦仁泡在大蔥、料酒、醬油等等調製成的鹵液中入味,當然鹵液的配製各家不同,還有加入麻油、醋、生薑、桂皮等等的。另一邊,將糯米打成唐土所謂的「糍粑」狀態,再加上海鮮醬、油鹽、芝麻等等作為底料。最後將入味的蝦仁剁成糊鋪在底料上攤成餅狀,放在平底鍋上煎熟,當然也有直接將整隻蝦仁放在底料上的。
「按照西條小姐的說法,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但有一處讓我難以理解的地方,就是這一次,他索要那張照片時的執著態度。他自己也不記得箱子的密碼,說明那口箱子對他也不是刻骨銘心的重要。一個不甚有主見的人此次如此執著地索要一張本不是很重要的照片,又有什麼特殊的理由呢?」
我所指的配食政策,便是強制推行的牛奶配給政策。小學生在六年的生活中,午餐都會有牛奶的保障。牛奶和蝦是相衝的兩種食物,相隔不久一起進食,會造成營養吸收上的衝突。所以,無論是奈惠家,還是西條家,都從學校得到了相應的建議,不讓小學學齡的子女食用蝦製品。當然,奈惠家執行這個政策有點過火,直到她都快國中畢業,都還以為這條禁令依然生效罷了。
「這是我還住在城西,也就是和西條同一個小區時候的事情了。本來我注意到鞋子的尺碼全家類似,只是心裏隱隱有一絲預感,還難以確信。但接下來我注意到西條家的一些細節,卻讓我的預感更加得到印證。嘉茂同學,正好現在,我把這些事情告訴你,但願你能像之前那樣把我糾正過來,畢竟這個預感令我心底太不是滋味了。」
「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沒有因為疾病和食材的衝突,不能進食天均餅的可能,同時也沒有一個人對天均餅的任何一hetubook.com.com種食材過敏,是這樣嗎?」
在沒有任何忌食可能的情況下,為什麼要減少一人份的餐具呢?西條家這樣做,難道真的是像石井老師說的那樣,家庭中的一個成員受到孤立,被其他人聯合從中作梗嗎?
「這種問題果然是難不倒地道本地人的嘉茂同學吧。那麼我再不自量力地問一句,天均餅的食用要用到一套特殊的道具,那是什麼?」
在我對石井老師的問題表示了毋庸置疑的肯定后,他接著問道:「在幾年前的海蝦節時,我在小區碰見過一次西條。她當時和她的爸爸走在一起,手裡是海蝦節特有的生鮮包裝袋。我和她聊了聊近來課堂上的事情,並藉此機會順帶注意了一下包裝袋裡面。那裡自然有依然鮮活的蝦、還有配套購買的麵粉、大蔥、芝麻、海鮮醬等等,不過最讓我上心的是一個小飯盒,裏面還透著熱氣。嘉茂小姐,你知道這是要做什麼嗎?」
「是十年來年年都會做,可是爸爸媽媽不讓我吃!」她說得相當憤慨。「明明五歲之前都有吃到,憑什麼上了學,就不讓我吃天均餅了嘛!」
至於為什麼不為了子女而放棄這幾年的海蝦節蝦料理,只能是認為,海蝦節的廉價蝦和美味獨特的霞浦蝦料理,實在對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有太強的吸引力了。
「抱歉,嘉茂同學。我雖然知道西條的弟弟,但也僅限於還住在城西,和西條在一個小區時曾見過幾次面。他當時給我的印象,只是一個膽子小,個頭小,躲在姐姐身後的孩子罷了。他當時還是小學,過了這麼多年,我也無法斷言他到底變成什麼樣子了。」
我家只有我一個人常住,所以這種繁瑣的料理我是只知其法,幾乎未曾嘗試。平日里的海蝦節,我買到蝦后也基本都是做成了天婦羅。得虧是國中的最後一年,結識了自來熟的宇野奈惠,才在最近hetubook.com.com的一次海蝦節嘗試著做了一次天均餅。那時,奈惠狼吞虎咽的吃相在我腦海中浮現,我不由得嘴角泛起了微笑。在她滿懷虔誠地告訴我,這是她有生以來吃過的最好吃的天均餅,足以彌補她十年來一直沒有吃到天均餅的遺憾,並央求我明年繼續製作之後,我藉此僥倖記住了這種食品的做法,得以在石井老師現在的考較中僥倖過關。
「情況未必是這麼絕對吧。我倒是有一種猜測:比如這個家族中的某一人,有著某種病史,這個人不能和其他成員共用餐具。所以,西條家早就備有這個人專用的一套餐具,其中就有刀叉。這樣一來,不也可以解釋少了一份的刀叉嗎?」
這是自然的。海蝦節是霞浦歷史非常久遠的一個地域性活動。古時,霞浦這一帶,包括霞浦、北浦這兩塊內陸水域,以及三陸灘沿岸都是盛產蝦的。其中,霞浦這個地方,由於三面環水,養蝦戶也非常多,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蝦製品的貿易集中地。在蝦成熟與收穫的季節,霞浦便會舉行全市規模的慶祝活動,一方面是將其當做其他地方的豐收祭一樣作為一個節慶,另一方面也是茨城縣和周圍地區蝦製品交易的標誌性活動。
我回想著這段過往,從中得到了一些旁證:奈惠也不排斥吃蝦,但她的父母也曾有明令禁止她吃天均餅的事情。奈惠的父母我也熟絡,對女兒絕不至於刻意作梗,所以這也斷然是有原因的。奈惠的父母不讓奈惠吃天均餅是在她剛進入小學時,那麼,這個時機有什麼意義呢?
「也就是說,西條小姐家刻意在避免一個人吃到天均餅?」
「從購買的物品來看,普通的米飯,家裡的電飯煲就能製作,要論新鮮和溫熱沒必要特意去買。如果是醬拌飯,那是成品食材,並不能再用作原材料。所以,飯盒裡應該是溫熱的糯米飯吧。用新鮮且有溫www.hetubook.com.com
度的糯米飯,自然是回去以後打成米糊,再兌上以蝦肉為主的食材,做成天均餅了。」
「是啊,海蝦節的天均餅,在這個時間點上算得上意義重大的料理吧?一個家庭做這種大型料理,卻不讓一個家庭成員吃到,這其中肯定有些讓人產生聯想的猜測吧?」
「嘉茂同學,你知道我們的海蝦節吧?」
「刀叉。因為天均餅主體上是油炸的糯米餅,在切割和啃咬時非常容易滲出油來污染桌面。所以在進入近代之後,我們普遍選用西餐餐具來食用天均餅,只讓滲出的油落在天均餅的盤子里,就不用擔心污染桌面了。」猶記得那次的宇野奈惠,看到裝盤的天均餅,沒等我拿來刀叉便直接用筷子下手,十年的口水頓時化作了一桌的油。
在海蝦節上,漁戶們會集中展銷新鮮的蝦,而顧客既有附近的海鮮加工企業進行大批量收購,也有霞浦的普通人家小規模地購買一點。魚蝦都是傍水而生的霞浦人普遍喜愛的食品,霞浦本地對蝦料理的研究也可謂獨具一格。且不必說全國各地都有的炸蝦球、天婦羅等等,霞浦自有特色的蝦米餅、鮮蝦飯等等,也可謂獨擅勝場。
「那麼,是怎樣的一些細節呢?」
但是還有一句俗話同樣具有相當的道理,那便是「事出必有因」。就拿西條小姐母女來說,她們所做的兩件反常的事情被石井老師注意到,但在一番分析之後,這種「反常」一樣是出自合理的原因。所以我同樣堅信,這件事情中的另一個人所做出的反常舉動,一樣有其內在的合理性。這個人便是西條小姐的弟弟,正在宇都宮攻讀大學生物學系的西條清。他的反常是這樣的:按照西條小姐的敘述,他是個悶葫蘆的性格,受了委屈也不聲張,總是自己憋著,更別說提什麼要求了。可這一次,他卻以一個很堅決的態度捎信給姐姐,要求她寄去一口玩具箱m•hetubook.com•com子里多年前的一張照片。這種事情在石井老師眼中,足以看作是一個反常,但他對西條清畢竟沒有太多的接觸,在我向他詢問時,他表示在這裏很難幫上忙。
「很對。接下來我注意到的事情就和刀叉有關。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會有常備刀叉的,我便在西條的購物袋裡發現了塑料的一次性刀叉,看來他們還順道去了賣這種東西的蛋糕店一類的地方。不過,這個事實讓我很在意:塑料刀叉都是一套用一個塑料包裝封裝的,我數來數去,也只有三副刀叉。然而西條家可是有四個人的吧?」
海蝦節由於有種種優惠政策,所以銷售時提供的購物袋都需要印有特殊標記,每年都不一樣。因此可以反推,這個購物袋裡的蝦定然是在海蝦節上購買,不會來自普通的超市。而在海蝦節上買蝦,購買量定然不會小,加上配套購買的一系列食材,石井老師顯然是在觀察我是否能推知這些食材是用來幹什麼,同時也考較我是否真的熟悉海蝦節。
「石井老師的意思,難道是西條家有意排斥西條清?」
「哦……嘉茂同學,看來你也感覺到了。」石井老師若有所思地點著頭。「說實話,你之前不是從西條口中聽說過我注意到她家鞋子尺碼的問題嗎?我倒是從那件事里,對西條家這個家庭有了些理解。現在聽你這麼說,感覺你所說的事情也和我注意到的端倪挨上了一點邊。」
「哪會有這種事呢。哪次祭典我吃炸蝦球還不是風捲殘雲……當然,第二天會因為吃得太撐身體不舒服,這倒是經常被爸爸媽媽說就是了。」
「是什麼情況呢?」
「難道是上了學體檢之後查出你有什麼不宜吃蝦的問題?按說天均餅里的其他食材你都吃得毫無顧忌,能想到的危險食材也只有蝦了。」
「沒錯。」
「石井老師。事情的原委我或許已經有了猜想,事情並不像石井老師所想象的那般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