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有商亦無價
第四章 得魚忘筌

「河內同學也想看看我們是怎麼料理這些山形大米的嘛。所以我就答應了她呀。」
「奈惠,憑著這個信息,你便拍我這的飯菜,恐怕並不是河內同學的期望。她想拍的,是你家的米飯。還是剛才的解釋:若是她想要我做的飯菜照片,直接聯絡我就是了。而她單獨聯絡你,隱藏的意思便是要你家的飯菜照片。你家裡我也去過,你的母親是果凍生產行業的老把式,這個我們之前已有見識。那麼,你的父母在飯菜一道上有什麼獨得之秘,甚至連河內同學都有所耳聞嗎?」
「對了,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坐在椅子上的我也拿起了自己的碗筷開始進食——因為這畢竟是山形大米,蒸熟后的清香連我也無法抗拒。我在先行用這清香的米飯稍解食慾后,我將心中所想的這件事說了出來。
「說老實話。」我索性走到她對面坐下,冷冷地看著奈惠道。顯然,若是河內同學真有這個想法,她又知道我是廚師,奈惠只是食客。那麼她直接聯繫我豈不是更加方便?
「奈惠,果然又是你乾的好事。」我的手腕忽地下沉,壓在了正拿著筷子夾走我餐盤裡飯菜的奈惠的手背上。同時,我的手心握著她的手機,展示給她看的是她與河內同學的郵件聊天記錄。在河內同學請她拍攝我們的山形大米料理的郵件的上方,是發出請求的緣由:宇野奈惠這個活寶,在厚顏無恥地賴在我家蹭飯的同時,還更加厚顏無恥地把這個事實告訴了遠方的河內同學。而河內同學也猜得到,我為了讓奈惠吃好,定然會加倍用心地製作飯菜,這才有了拍照的請求。
這時,奈惠的手機又一次響起了郵件的提示音。我們共同看向屏幕,郵件的內容是河內同學對奈惠照片的感謝及確認。並且,她還祝我和奈惠兩人周末愉快。看來,奈惠的照片的確符合她的意圖,這又是為什麼呢?
以我和https://www.hetubook.com.com奈惠兩人吃飯時的慣例,應該是我將兩份飯菜端上桌,然後收拾廚房和自己的裝束;在我整理完畢走到客廳時,奈惠自己徑自吃起來,隨後還不停從我這邊搶佔份額;最後又是我們一起把吃完后的餐具端回廚房,邊洗刷,邊聊天。所以,現在宇野奈惠的動作大不尋常,我甚至忘記了自己現在的動作,雙手撐在廚房的大理石桌台上問著她。
「這可就奇怪了,既然河內同學沒有從你家感受到高手藝,那她為什麼要單獨把這條聯絡發給你呢?」論起宇野奈惠與河內同學的接觸,也無非是我們都知道的這些故事。在這些機會中,河內同學也基本沒有見過奈惠自傢伙食的機會——因為奈惠從來是在學校食堂解決午餐。所以,我對這個問題有些不解。
「我的手機在做飯的時候就放在工作台上,有郵件的話整個屏幕就會亮起來。我做飯做菜的時候手機都在視野內,怎麼可能會看不到——」
「這可就奇怪了啊。」
好容易等奈惠將調味料買回來,我做好兩人份的飯菜,分裝在兩個餐盤之後,奈惠的饞涎已經快把擦過的桌子又用水清洗了一遍。不過,就在她拿起筷子,連「我開吃了」都打算省去的當口,她卻像忽然想起了什麼一樣,硬生生將右手和拿起的筷子放回原位,然後從裙子口袋裡拿出了手機。
這番話甫一出口,我便是一驚,因為在我順手指向工作台的方向時,我的身體動作讓我感到了異樣感。再低下頭看看此時的自己,才發現,果然還是我自己有所疏忽。
「奇怪?」
雖然爭端得以解決,但我想來也和這個糧油店結下了梁子,需要的鹽和味精想來是沒法在這裏買到了。人群開始散去之後,我不得不打發奈惠到更遠處的超市去買這些調味料,而我則回到家繼續照看自家的飯菜。
和_圖_書「你吃慣了家裡的飯菜,所以你對自家的飯菜總有些稀鬆平常的先入為主的扣分。若是讓我來說的話,我倒是覺得你家的飯菜比我做的要好吃許多。這麼一說的話,河內同學倒是有可能傾倒於你家的飯菜的。我記得,河內同學在我們結識之後,也偶爾去過你家幾次。她有沒有藉著那些機會在你家吃過飯呢?」
這件事情是:奈惠在體育祭上,唯一一次把家裡做的便當帶來學校。雖然她和我一樣是學生會的成員,因而得以享用統一提供的工作餐;但她的食腸寬大,工作餐的小分量顯然不夠她果腹,而我又在與她一起進餐的中途接到近藤前輩的委託調查配餐少了一份的問題,故而沒有完整地參与用餐的全程。
「嗚……是真的啦。」奈惠在手機上翻出河內同學單獨發給她的聯絡,上面的確是這樣的內容:河內同學請求宇野奈惠在收到大米后,把「煮熟的山形大米米飯」的圖片發回給她。這就奇怪了,奈惠自己並不會做飯,她的飲食只可能在父母、學校食堂、街邊店鋪和我家解決。宇野同學單獨發這條信息給她,有什麼深意呢?
「你什麼時候也成了拍照黨了?」 奈惠硬是忍住了自己的食慾,而是打開攝像頭,將品相尚未破壞的飯菜一頓拍攝。她對口腹之慾的忠誠可以說深入骨髓,我與她相識這麼些年,從未見她有過飯前拍照的動作。所以我才會有此一問。
「沒有發給我而發給你,只能是河內同學期待你家的手藝吧!難不成你用我做的飯菜照片當成你家的?」
「等等!」我突然又想到了什麼。在檢查完自己的手機之後,我順手又拿過餐桌對面的,宇野奈惠的手機。她圖省事,並沒有給自己的手機設置麻煩的鎖屏。我激活屏幕後,直接便進入了操作畫面。
「奈惠,你當時是在學生會的工作區吃的配餐。至於你自己的那和*圖*書一份便當,你是將它一起帶到了工作區呢,還是留在了咱們班上的位置?」
「那就應該是兩回事了。可這樣一來,發給你的簡訊又要怎麼解釋?河內同學是從哪裡知道你家的便當手藝超群的?」
「沒有,淵子也知道我連保溫杯都沒有的啊。」
的確有這個可能,因為江之島同學的這個發現同樣在河內同學那裡得到過印證。在我們五人同行,于霞浦四處探訪美食的時候,河內同學提到,我們當時所嘗試的一味「香鍋雜煮」,雖然冠以「香」的名頭,但還真不如那一天在班裡的席位上聞到的味道香。當時,河內、江之島、明石同學三人三方圍坐著吃午餐,她與江之島同學一併確認了這定然是班上有一位同學,她的家人有著極其出彩的廚藝。那麼,這個被確認的人,會不會就是宇野奈惠呢?彼時,她們還互不認識,就算是相識后,也一直沒有回憶起那時的話題。
「對了,奈惠。你那份便當里,有沒有配上裝在保溫杯的熱水或熱湯?」為了讓飯菜重新有溫度,有人會用雙重夾層的便當盒:在內層放著飯菜普通地帶入學校,在中午午休的時候,往便當盒夾層的注水口加入裝在保溫杯里的熱水,這樣便能加熱飯菜。也有人採取另一種方式:用保溫杯裝著熱湯帶入,就著冷飯菜一起吃,同樣能獲得溫度。若是奈惠的那次便當採取了這兩種方式之一,或許也能從奈惠的口中散發出若干味道吧。畢竟炸豆腐在加熱之後,散發出的香味也與肉香有若干相似之處。
「我印象里是沒有。」她搖了搖頭。這倒足以令人相信,因為父母也不至於在自家兒女不在的時候留自家兒女的友人吃飯。奈惠自己沒有這個印象,那就是真沒有了。
「留在班上。」
糧油店的老闆娘,想藉著這個一口氣買了三桶食用油的外人再敲一筆竹杠,畢竟三桶油的價錢完全成為利潤,足https://m•hetubook.com.com夠抵得過糧油店一日的營收。然而,出於公心和道義的大多數人並不認為她的做法是正確的。在證據的支持下,我們證明了那位僵持的大漢其實已經為這些油付過了錢。
「奈惠,你在和我一起用餐的時候,並沒有帶著你從家裡帶出來的便當盒;但你在當天,卻是吃了兩份便當。後來,我聽江之島同學說,她在運動會那天似乎感受到了一股『強烈的氣場』。說得詳細一些,就是她感受到了高製作水準的飯菜散發出的味道。她也是個嗜好吃食的老饕,這種敏銳的探知感官和判斷力絕不會錯。我想,河內同學有沒有可能從江之島同學那裡得知了這些,然後發現是你家父母的手藝,並且記住了這個細節呢?」
「嗯……我感覺沒有啊。」
「那一份便當有哪些菜色呢?」我深知,奈惠對美食有著極強的記憶力。對於印象深刻的某一餐,她甚至能精準地複述出其中的菜色。這是奈惠高中生涯中唯一一份帶入學校的家庭便當,對她來說也有足夠的意義記住了。
「可是,河內同學是在聯繫不上你的情況下才發給我的啊。」奈惠爭辯道。
「有燒鮮筍、炸豆腐、包菜絲、炸魚天婦羅和雞蛋。」
按照往常的習慣,我應該是將飯菜端上桌之後,再將自己的廚娘裝束——三角巾和圍裙收起來,再開始用餐。至於手機,則是在做飯時放在廚房的工作台上,在吃飯時移動到餐桌上。然而在這一次具體過程中,這些慣例卻因為一些插曲而都有所變化:在奈惠遇到糧油店的糾紛需要我去解決時,我將手機放在了圍裙的口袋裡,圍裙的口袋開在裙擺中央,手機就算在那裡振動,也難以通過圍裙讓我察覺,遠不比放在裙子口袋裡那種緊貼肌膚的感受;再是做完飯菜,和奈惠理論「河內同學為什麼單獨發信息給你」的時候,我為了也能儘早吃上山形大米,也索性沒有再整理裝和*圖*書束,就保持著做飯時三角巾加圍裙的裝扮坐在了餐桌上。於是,整個過程中,手機也就一直躺在圍裙的口袋裡。河內同學發給我的郵件本來會有聲音加振動作為提醒,但那時我正在做飯,油煙的聲音掩蓋了提示音,振動又難以通過圍裙讓我感知,於是我就這麼忽略了她的郵件。得虧是當時正坐在餐桌上玩手機打發時間的奈惠看到了同時發給她的郵件,才得以完成河內同學的請託。
「我也正奇怪,河內同學自己也不是個拍照黨,憑什麼就生出了這樣的念想。看來,果然還是要限制你的飲食質量才行啊。」
「這些飯菜都是不往外飄味道的。更何況,便當是冷食,味道還能更加壓抑。這樣一來,河內同學和江之島同學,感知到的就定然不是你的這一份便當了。」河內同學和江之島同學向我說起那份便當的時候,提到的是「濃香、馥郁的肉味」。若是剛出鍋、熱騰騰的紅燒肉,散發出這個味道並不難。冷食中,若是有浸透了肉汁濃香的香菇,又或者醬汁淋得足夠的羊肉,倒也可能發出這般味道。可奈惠那份便當里的肉食是炸魚天婦羅,冷的天婦羅裹著面衣,味道散發不出去;雞蛋的味道是特有的,不至於和肉類弄混;而燒鮮筍與炸豆腐又不適合與肉菜搭配,干筍還差不多……
於是,我終於享受了一次飯後的安逸——躺在客廳的沙發上悠閑地看當天的報紙。而此時的奈惠,正穿著不合身的圍裙,做著她一個月都難得做一次的活計:洗碗。
那是高中一年級體育祭的時候,我和奈惠的二人團體,尚未和河內、江之島、明石的三人團體有深入的接觸。而且那時是剛進入霞高不久,就算是奈惠也無法迅速熟悉並建立人際。我在那個時候已然加入了學生會,在那段時期處理過「光速」飲料的停售和配餐缺了一份等學生會遇上的問題。但我所回想起的這個記憶,與那些故事倒是不相干。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