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浮世繪
第十章 菊與盃

藤本其人是在兩周前找到她的,提出要承租一個套間畫室。他實地查看並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以還算合適的價位說定了。於是,雙方簽了一份一個半月租期的合約,藤本同時提了兩個條件:一個是他會再請一個人在外邊的小套間駐紮看守,另一個是在他創作期間,也就是早上七點至晚上九點之間決不允許外人進屋。在以往的租客當中,也有一些保密和隱私意識強得過剩的人,這一點房東主婦也能充分理解,便允可了藤本的要求。這一周來,藤本果然是每天早上七點到來,下午七八點鐘離開,他不在的半天里,就由他的跟班坐在外邊的小套間里看畫室門。房東主婦並沒有多少好奇心,除了在他搬進去的時候檢查過一次,也沒再去攪擾他們。
所幸,那個對碳酸飲料有排異體質的美術練習生並沒有因可樂而遭受太重的麻煩。在專業的醫護人員調理一番后,她便恢復了平日的狀態。她母親陪同她返回,路上免不了又是把她臭罵一通。儘管母親對女兒非常嚴厲,但她對外還是個講禮數重情義的人,女兒那自來熟膽子大的特質也足以看出其遺傳。在我下午趕到土浦的途中,我便接到了這位母親的電話,她向我表示對第一時間施以援手的感謝。
「賀茂小姐方便透露在水戶的地址嗎?」對方道。
「哦,那不就是我們對外面租的嗎?」這外向的中年女性對事情是如此湊巧表現得非常開心。你是要探訪那個叫藤本的人對吧?
至於我重點關注的兩個時間段,則具體是這樣的:在兩周前藤本第一次來到這個畫室的時候,聲勢很是浩大:那天他帶著那個幫閑跟班,加上若干物流公司專門的卸貨員,把許多板子模樣的大件東西給搬了進去,大約有二十幾個。我猜測那是三十六景的畫板。除此之外,藤本還搬了若干打包的箱子進去,m.hetubook.com•com這裏面到底是什麼錄像上無法判斷。在這些粗笨活忙完之後,樓道方才恢復了寂靜。
我逡巡于小道的目的便是找尋「造酒」的作坊。因為我的身份並不適合直接向房東女士直接詢問「這裡有無造酒作坊」,所以我也只好靠自己的腳程去發現。雖說我不是個經常走動的人,但我想到「藤本這個生人都能聯絡到這樣的作坊」,那這樣的作坊也不至於特別隱蔽,多少會張揚一些吧。而且,也如一些動畫里所反映的那般,一些造酒作坊也是晚上才擺出幌子,白天基本看不出其中的端倪。
這位中年女性對我這層「女兒的救命人」非常恩重,我到土浦之後,立刻便得到了她這一家的接待。那個冒險喝了可樂的藝術生女兒這一下午在家裡休息,而她則將我所希望知道的,關於藤本的情報都告訴了我。
現在,我們做飯依然是直接煮熟米粒,所以普通人家見到米粒毫不奇怪。但麥粒就不一樣了,我們購買大麥或小麥大多是直接購買其成品,家裡是絕對不會有給麥粒脫粒並精加工的設備的。同時有大量米粒和麥粒的地方,第一反應是糧倉。但糧倉必須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供車輛往來運送,自不可能建在深巷之中。故如此說來,出現在這裏的大量麥粒(只有零星掉落在地上的麥粒會便宜螞蟻,而零星都到了這個規模,足以說明原本被利用起來的麥粒更加龐大)就只能歸結為「制曲」這一個用途了。
這麼一想,我又在這一片建築當中的羊腸小道逡巡一番。這種不當街的地方開不出大門面,但一些不仰賴大規模吸引生客,只在熟客和主顧當中口耳相傳的「作坊」卻得以在這裏棲身。這些作坊不以營業收入為生計,更像是憑著興趣使然,聽天由命的經營。比如說我家附近也有一位修理機械表hetubook.com.com的老師傅,他平日里大多是和其他老人坐著下將棋,家裡一樓的作坊平日里都關著。只有我們這些知曉他底細的鄰居們,手裡的機械表壞了,登門求助時,他才會打開作坊們,拿出傢伙什,以精湛的技藝讓我們感慨「姜還是老的辣」。
「不不,我也不至於要讓您被藤本先生責怪不守信用。」我擺了擺手。「儘管我現在需要弄清楚藤本繪畫的秘密,但我也不是非得進畫室去確認,我可以採取旁證的方法。比如說,你們這一層樓的樓道里應該是設置了監控的。藤本不是二十四小時全泡在畫室,總得出現在樓道里。觀察你們的監控里藤本的身影,也可以猜到藤本在畫室里幹了什麼了。」
唐土的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一路走來,若是附近有口碑甚好的清酒店鋪,我早能發覺。在確認過能通行汽車的一路上都沒有任何店鋪賣酒之後,我鑽進了小巷子里。畫室所在的房子位於深巷之中,用於長途運輸的卡車開不進來。當時工人們把畫搬出去,藤本隨之跟出去,手裡拿了清酒回來,這段「離開,到重新出現在監控里」的時間,我也利用此次步行估算了他的行動範圍,發現他並不能離開這片密集的建築群。
「這不是更好嘛。我們就住在土浦啊,你預定到土浦的什麼地方呢?請一定要抽時間讓我們見一見,表達一下我們的感謝之情啊!」
「沒有。畫家可以帶酒進去,也可以不飲酒。」
「現在,賀茂小姐你要去看看藤本的創作過程,是嗎?」
「這裡有對於酒的規矩嗎?」
若是說清酒作坊定然飄出酒糟濃烈的氣味,這未免說得有些武斷——因為不拿機械進行大規模的釀製,僅是一次做個十幾瓶供自己與友人消遣,這樣的小打小鬧是不至於弄出驚動四鄰的氣味的,更不至於飄散到捲簾門外。但造www.hetubook.com.com酒需要酒麴和大量的大米,這是跑不掉的。我在捲簾門外的水泥地面上,發現了無數徘徊的螞蟻,這說明附近的確就有它們充足的食物來源。再仔細觀察螞蟻所搬運的食物,有米粒,也有麥粒,這就足以說明這群螞蟻並非只是看中這附近的米。
「套間畫室的外邊是只有五六個平米的小房間,設了一張桌子兩張椅子,給畫師會客用;裏面的空間大約是四十多平米,繪畫會共用的那些笨重玩意,比如畫架畫板、石膏像、儲物櫃等等都具備,還有個沙發供一些有徹夜創作需求的人們休息。我們只要求租客們保證衛生,其他我們都不太管的。」
的確,我就是考慮到此行接下來是探訪土浦,才有意接納這麼一位土浦人的幫助。否則,我在電話里就是直接說「我其實住在霞浦」之類的話推脫掉了。有意傳出「前往土浦」的信息后,我們再在電話里謙遜和推辭幾個回合,我便將我的目的完全暗示給了對方:我要前往一座土浦對外出租的畫室。我先前通過明石宮司,在他延請的幫閑人那裡問過畫室的具體地址,並且在地圖上早已做好了標記。
估算好藤本的步行極限,在這個圈子裡走過一遍之後,我注意到這麼一個地方:一棟在高樓群體中同樣是很不起眼的高樓,其一樓朝向小巷的一側開了一個佔滿整面牆的樓門,這一側只剩下承重的柱子支撐。樓門被捲簾門所把守,不能隨意進入。但我在這棟樓的捲簾門前發現了若干痕迹,足以讓我確定這扇捲簾門背後藏著「造酒」的事實。
再加上,讓捲簾門佔去大半的這面牆上,還能找到若干大釘大鉚打進水泥的痕迹,也就是牆體上突出一個鐵鉤子,大概在我們普通身高伸手平舉的位置,大約一米三四。這般有礙觀瞻的痕迹若是沒什麼用,早也有人嫌它礙眼或者稜角容易刮傷而向和*圖*書這個門面的所有人建議撤去。那麼,它又是幹什麼用的呢?答案是「用以在某些時間里掛出別的東西的支撐物」。這個高度是就手的位置,想來這東西是要常換常取的。我想到的,便是晝夜轉換功用的場所,而釀酒小作坊正好也符合這個條件。
要租給不同租客的房產,房間內是個人隱私空間不便窺探,但樓道里便有充足的理由進行監控了。房東依我所言,調出了這兩周來樓道里的錄像。我主要關注的時間段是兩個,一個是兩周前藤本第一次正式進入這間畫室的情形;另一個是過去一周后,藤本依約交付四幅三十六景浮世繪的時候。其餘時間段,由於藤本離開畫室的時間不固定,我一時間無暇去翻找,所以我只看了看每天早上七點左右的時段,這是藤本固定來到畫室的時候。他在這些場合基本上都是一身簡單的裝束,非常休閑,手裡也沒提著什麼大件惹眼的東西。每當他到畫室之後,他另聘的那個幫閑很快便退了出來。這與那個幫閑之前所告訴我的情況也是一致的。
更何況,捲簾門的透氣孔里,此時正飄出來白汽。這分明是在裏面進行加溫作業,左右一圈又沒見到排煙裝置,我總算是相信,這就是一間不對外經營,只是熟人間口耳相傳的造酒作坊。而藤本這個生人,也很快掌握了這條情報,進而能在白天就鑽進這間作坊,在結束差使時拎一瓶酒回來。這般小作坊,藤本作為生人要打聽到,也是要費一番功夫的。他只有創作時才會來到這片區域,卻在這裏也進行了三次元的社交,著實讓人懷疑了。
據她所說,她這一家也是個有些家底的人。除了他們自己住的這一套房子,尚有若干房產對外出租。由於家主是在藝術投資這邊起家的,他們對外出租的也都主要朝向藝術方面,比如說租給藤本的畫室,租給藝術科學生的廉宜宿舍,提供給藝術行https://www.hetubook.com.com當的門面等等。於是,這一家就固定了家主在外經營,女性則承擔主婦兼包租婆的角色。
「我也是到偕樂園遊玩的外地遊客罷了。此時的我已經在去往土浦的路上……」
第二個時間段則是這樣的:藤本同樣引著三四個精壯漢子來到畫室門口,但這次他並沒有把人引進畫室,而是站在門口指揮起來。這些壯漢只消失在門內一會便兩人抬著一幅畫走出,想來完成的畫作已經搬到了畫室外邊的小房間里。藤本跟著最後一幅畫走了出去,不多時又轉回來,手裡則多了明顯能分辨的東西——大瓶的清酒。
畫室設在這個富人家自己所有的一棟房產的一樓。我聽對方說起這一點時,曾表示出了「希望透過一樓的窗玻璃看一看裏面情況」的意願。但這位房東遺憾地告訴我說,畫室所屬的這棟房產,是深巷裡比鄰而建的,窗戶基本派不上用場,在開闢畫室進行內部裝修時就已經全部撤去,所以也沒辦法從建築外部打探到畫室內的情況。
藤本在畫室里半天,一日三餐怎樣解決呢?他可以早點吃早餐,晚點吃晚餐,但中餐要怎樣解決呢?但我又注意到他在第一次交稿后帶進去的那瓶清酒:白天那個幫閑跟班已經回去休息,周圍是比鄰而建的建築開不了門面,他在出門時並沒有拿著清酒。所以這瓶酒是哪裡來的?他是否藉助酒興創作?
「那麼,這個套間畫室里原本的陳設是怎樣的呢?」
費解的事情紛至沓來,我在這裏看到這些錄像后,越發按捺不住去畫室一探究竟的衝動。我表面上辭別了女房東,準備回歸霞浦,但實際上我依然是向著那間畫室所在的房屋走去。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些對採光沒有什麼要求的設施,比如錄音棚、畫室、小旅館等等,它們所棲身的建築往往也不考慮留出採光距離,就這樣緊靠在一起建造,彼此間大抵就留下一條兩人擦肩都要側身的窄巷。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