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殺豬刀
第三十一章 長安

「若當真如此,我等豈不是要流落街頭?」
如果是在雒陽城,他大概會被埋在京郊的父母身側,年年歲歲,得享子孫祭祀。
那位熱情的,年少的,給她送糧送錢送妹子的張將軍,吃驚地睜大眼睛瞪著她,嘴裏還噴出了一串泡泡。
因此即使這樣的歸宿也算不得是最為悲慘的,還有些人連屍骨也沒有,悄悄便消失了,不知進了誰的肚腹里,至少能讓那人今夜得一個飽足。
她始終記得,當她攙扶著一位十分虛弱的老人,同東三道上的鄰里們來到長安城前時,是在臨近五月的一個下午。
「將軍究竟為何下河?」
「足下雖處市井,卻是真豪傑,我欲與足下金蘭相交,何必待我如此生疏呢?」
【我聽出來了,你在想什麼壞主意。】
但對於朝廷來說,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大問題——若是沒有住處,沒有衣食,只要將自己賣給世家豪強做了奴隸即可,到時總能分到一處立錐之地,也總能分到一碗飯吃。
過了潼關,離長安就近了。
自從赤眉軍攻入長安,致使長安殘破之後,數百年間東漢朝廷再未修繕過這座舊都,因而城中清冷,稱得上地廣人稀,房價自然是很便宜的,一處房屋不過幾千錢。
「那公卿們又居於何處?」
在這條通往長安的漫長道路上,死亡已經頻繁得令人感到麻木了。
那是未至及笄之年的渭陽君董白,雖然董白對此毫無印象,但陸懸魚永遠也不能忘記,初見這位縣君時的情景。
什麼東西突然落進了水裡,帶著沉重的響動,以及一股壓迫感向她襲來!
「算來路上大約再得十幾天,便至hetubook.com.com長安了。」他如此開了場,「諸位可曾想過,當選何處落腳?」
張遼似乎根本沒在乎她這點拒絕,嘴角一翹,小白牙在暮靄沉沉中還閃了一閃,「那是自然,愚兄決不會強求的。」
正好與那女孩兒的目光對上。
林間霧氣氤氳中,有人唱起了哀歌,很快便有人跟著唱和。
聚斂魂魄無賢愚。
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失去親人、知交、故舊,其中有的人死得略有一點體面,得以穿著衣服,裹著席子下葬;
但她仍然守住了最後一點底線,「即使如此,我這人還是膽小,不願從戎。」
「雒陽百萬之眾,皆被他遷至長安,他竟毫無謀算不成?」
……聽起來真是令人欣慰。
張遼來尋她,主要是為了之前張緡所說的那件事。
只要下水捉住兩條,開膛破肚,將魚腹里的東西清理掉,就能熬一鍋鮮美的魚湯。
人命不得少踟躕。
張將軍自己也是能游上水面的,水性還行,就是剛剛吃了一驚,嗆了點水,有點狼狽。
她想想還是作了個揖。
她沒注意到少年將軍悄悄將稱謂改成了「賢弟」,對她來說,這番處置實在誘惑力太大了。
「見笑了。」
張遼剛想開口說話,忽然眼睛圓睜了一下。
路邊的屍骨一具疊著一具,幾乎沒有多少是穿著完好的,可來到長安城下的百姓,仍然衣衫襤褸,許多人已近衣不蔽體。
「也無妨,」她想了一會兒,「車到山前必有路。」
【……他見到每一個落水群眾都這麼見義勇為嗎?】她有點不確定。
她的水性極好,守在水中如同靜止的死物hetubook.com.com,那些四散的魚兒不消片刻,便又遊了回來,小心翼翼,在她附近觀望。
見這樣的一支儀仗隊遠遠而至,所有人都立刻趴在了塵土裡。
少年將軍聽了這話,好像有點不太開心。
大家仍然有點發愣的盯著張緡看,終於李二第一個反應了過來。
……這太尷尬了。
張遼沒吭聲,還是換個話題吧。
一條小魚掉在地上瘋狂地蹦來蹦去。
雖說整個大漢江河日下,岌岌可危,但長安城中的奴隸貿易稱得蒸蒸日上,生意興隆。
……怎麼回事,這人怎麼說得越來越動聽。
那雙鹿一樣純潔清澈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帶著一丁點兒好奇,輕柔而隨意地望向了她。
【確實不見得每一個落水群眾都能當他兄弟,挖牆腳沒錯了。】
她的第一個反應是腳底猛蹬了一下石頭,游出去一丈開外后,再轉過身來,準備迎敵,然而她就萬萬沒想到——
【……言之有理。】
前有武士,旁有騎兵,御奴從婢,氣勢非凡。
「將軍高義,小人心領了。」
重劍這樣的揮砍武器不適合用在水下戰鬥中,她在緩慢下降的過程中,拔出了腕鞘中的匕首,靜靜睜開眼睛,注視著水面下的一切。
她轉開眼睛,假裝沒看見那一身肌肉。
小心謹慎的張屬吏從來不回答這麼危險的問題,但他用那張包子臉對著李二,無言地點了點頭,大家頃刻便明白了。
【這怎麼能稱得上壞主意呢?】她在心裏冷冷地說道,【這叫劫富濟貧。】
「將軍尋小人是有什麼吩咐?」
陽光漸漸升了起來,霧氣開始散去。
她自己從雒陽帶了https://m.hetubook.com.com七八千錢出來,途中又打了一次惡霸,雖說糧食分給眾人,錢帛留給同心,但她還有那輛馬車在,一匹馬可值萬錢,加上幾千錢的馬車,算一算她手中仍然有兩萬余錢的積蓄。
「我們走吧,」她說,「該上路了。」
長安城內其實房子不多,更多的是破落廢墟,有些被公卿圈起來了,有些則被西涼或并州將領給瓜分了。
鬼伯一何相催促?
「這個,」他手裡的動作滯了一下,「我原是去營地處尋你,聽說你來了河邊,卻未曾見到,後來又見你在水中,以為你不慎落水……」
她那烏黑柔軟的長發里插著珠玉的髮釵,襯得肌膚潔白如玉,不似凡間之人。
她沉默不語地盯著他在河邊擰髮髻,擰衣服,擰完似乎覺得穿在身上到底不方便,又脫了下來。
然而在潼關腳下,所有人都疲憊至極,沒有力氣去為他送別,甚至也沒有力氣為他多流幾滴眼淚。
誰會在意這魚之前都吃過些什麼東西呢?
這些日子以來,河裡的魚兒將自己吃得肥美極了。
鹹魚想了一會兒,「長安現下購置房屋可還便宜?」
……也沒有關切和同情。
蒿里誰家地?
這樣體面的葬禮,誰不誇他好命呢?
黑刃似乎在想什麼說辭,準備警告她一下,但她的注意力已經放在了營地旁的那條河上。
【不見得每一個落水群眾都值得他挖牆腳。】
於是平民百姓的住所便成了大問題。
再差一檔的,衣服也會被人剝了去,屍骨也會隨意丟棄在路邊或是水裡,看那赤條條的,被魚兒或是野獸咬壞的模樣,有人會覺得心酸,但也有人覺得眼饞和-圖-書極了;
雖然心裏這樣嘀咕,但她想了想,還是換了套更高情商一丁點兒的言辭。
陳定死了。
傍晚安營紮寨時,一直在押運官府物資隊伍中的張緡抽空跑回來一趟,問了大家一個十分重要,但誰也沒想過的問題。
「以在下之見,長安城中魚龍混雜,城尉恐難一一看顧,不若賢弟與親鄰都搬來城東,與軍眷合在一處,豈不便宜?」
……他到底是把裡衣脫了下來。
畢竟按照董相國這個套路,以後長安就是基地了,這些并州的將領要將家小搬來長安,自然會在城內購置宅邸,下面的小軍官們也會有樣學樣,因而城東的一片地就是這些并州人的蓋房子的地方。
水是冰冷而輕柔的,也是有阻力的。
路過的百姓衣衫襤褸,骨瘦如柴,有些駐足看了一會兒,甚至還有人跟著低低的唱和。
因此能如陳定這般,不僅穿著衣服,裹了席子下葬,親戚們甚至能湊出一段麻布給蕃氏和三郎,為他披麻戴孝,落在許多人眼中,簡直羡煞人也。
蕃氏最後看了一眼丈夫的墳墓,她那張憔悴而蒼白的面容上帶著誰也看不懂的神情。
但更多的人只是麻木地一瞥,繼續背著包裹,一步步走自己的路去。
似乎察覺到她的猶豫,張遼立刻又加了一句,「營中已有士兵先至長安,興工動土,賢弟不若同鄰里商量一番?只消買些磚瓦,再給兵士們些工錢,省下這一筆錢仍能再置田產,如何?」
還有些人沒那麼體面,撂在林間的淺坑裡,只有孤兒寡母為他灑一捧土,但也還算過得去;
但形勢沒她想的那麼理想,自從朝廷西遷至長安后,有那等公卿不僅不愁自和*圖*書家的住所,還要多購置些房屋,力求趁著這場浩劫再發家致富一次,因而如她當初所購置的那套小院子,又要數萬錢才能買得起。
「貴人們自然有所安排,我等怎能與其相提並論呢?」
於是張緡那張因為路途顛簸也瘦了一圈兒,但仍然顯得十分珠圓玉潤的臉就皺成了十八個褶的名牌包子。
當他們互相攙扶著,倚靠著,抬頭望向這座陌生的大漢都城時,遠處傳來了鼓吹金鉞之聲。
……終究還是沒控制住自己的貪慾,可悲。
當車輪聲十分臨近的時候,鹹魚悄悄抬頭,向上看了一眼。
她看起來一點也沒有對這些流民的輕視與鄙薄。
因為她們看起來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啊。
在他忙忙碌碌地脫掉罩袍,似乎想要繼續脫裡衣的時候,鹹魚覺得忍不了了。
一條肥美的草魚大概是見慣了這樣的食物,徘徊了幾圈便一甩尾巴,遊了過來。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住在鹹魚斜對門,之前在十常侍之亂時差點被盜匪打劫的一位街坊開了口,「董相國將我等遷來,難道不是早有安排?」
說干就干。
「相國他……」他斟酌了一下,「他可能……可能日理萬機……他……」
「既如此說,將軍尋在下到底何事呢?」
草魚的血液帶著腥味,污濁了眼前這一點視線,但她不以為意,用繩索將它穿起來,掛在腰上,準備繼續尋覓下一條獵物的時候,變故突然發生了。
中間的軺車上坐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兒,身姿嬌小,一襲綾羅蜀錦在陽光下爍爍生輝。
待那柄輕薄而鋒利的匕首在魚眼中反射出一點微弱的亮光時,它已經來不及逃走,一瞬間便被刺穿了魚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