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今天必須擊潰她。
牽招的攻勢很凌厲,她的士兵因此漸漸後撤了幾步,但陣線維持得還很穩。
「大將軍?」
張遼離她很遠,正在一群騎兵中間門,但仍然敏銳地接收到這個眼神,轉頭沖她笑了笑。
德行是不足夠說服任何人的。
但這是不可能的,牽招想,她不曾被擊潰,只是因為她有不被擊潰的本領。
他們復活在家鄉更加年輕的子侄身上,復活在衣衫襤褸的民夫身上。
她的軍陣也很威風,也有許多,許多面旗幟,在晨曦中如同鮮血凝成的紅雲。
冀州軍到底有多少兵力?
當喝下明公賞賜的那盞酒時,牽招心裏還有許多紛亂的東西,比如明公的病,比如周遭人的目光,比如陸廉的堅韌與強大。
鎧甲不能給他力量,但在其他人眼中會有不同的含義。
沒什麼稀奇的,打不出冠軍侯那樣的戰績,但就是一次也沒敗過。
他的眼睛那樣花,已經看不清遠處紛亂的戰場!他只想要一個回答罷了!
二百步遠,陸廉已經後撤至營下!
審配就是靠著一腔孤勇,一腔壯烈,才救下了鄴城!
在漫長旅途的盡頭,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思念,他們紅潤的臉色,以及所有對這片幽暗國度之外的,旗幟之上的,另一個鮮活世界的渴望,都將湮滅在這片戰場上。
——行是行,哪來的臉,哪來的錢!
所以,這多奇怪啊。
「後退多少?」
他們的皮膚是慘白的,神情也如此蒼白,像行走在幽暗國度中永生不死的士兵。
她所倚仗的,除卻她自身武藝之外,就只有太史慈的青州軍,張遼的并州軍。
他們的聲音傳不進陸懸魚的耳朵里。
【為什麼?因為你覺得你的德行足夠說和圖書服他們嗎?】
「主公可是有所不滿?」
當他出征時,明公沒有什麼要囑託他的話語,也沒有額外賞賜他的東西。
周圍好像有人遲疑了一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他哪裡是有什麼不滿!
她也是如此。
【袁紹的中軍,為什麼此時才下場,又走得那麼急?】
兩軍交鋒,沒有任何花樣。
她的士兵用命去等。
她是爐子里最鋒銳的那柄劍。
他們就是這樣沉默向前,踏過自己父兄鄉鄰的屍骨,踏過自己的骸骨,一步步向著那座城池而去。
——軀殼會流血力竭,會傷重,會感染瘟疫,最後哭泣著,哀嚎著,或者也可能一言不發,如螻蟻一般死去。
【那是怎麼回事?】
他的眼睛有些花了,目光只能追隨著旗幟,模糊而混亂地判斷方向。
晨曦的陽光太過微弱,無法穿透那厚重的海水,於是它又化為了一片幽暗的,陽光無法照射到的土地。
他穿著他的鎧甲,不是臨出征前工匠們新做好的,精雕細琢十分華美的那件,而是陪伴他很久,稍稍有些磨損的一件。
陸廉的前線在逐漸崩潰,這一點是沒錯的。
她還拿什麼與他相抗衡!
這正好是她所能調度的,有戰鬥力的兵力的上限。
他們必須挑戰一座高山。
浮屠教徒說,她身上真的有諸天神佛庇佑——其中有個曾親見陸廉的浮屠僧尤其篤定,口口聲聲說在她的頭頂見到過佛光。
沒有人能從戰爭中得到快樂,但還是有那麼多的人,聰明勇敢的,睿智博學的,堅定果決的,一批又一批,像上古傳說里那些鑄劍的名匠一樣,跳進這滾滾熔爐里。
兩翼如雁行,向後收縮。
「彼軍中軍軍容甚整,」諸https://m.hetubook.com.com葛亮聲音很低,「不見有何異動。」
他們都在等待。
有人竊竊私語了一陣后,很是恭敬的語氣響起。
「是沒錯,」她說,「可到底有什麼蹊蹺,對面為什麼要讓你看出來呢?」
她是個粗看完美無瑕,好出奇兵,細看又有些平庸中正的將領。
混戰還在繼續,機會尚未出現,她還得等一等。
「大將軍不是說,袁紹軍營嘯剛平,立刻決戰,必有蹊蹺?」
不錯,她的兵馬經過多日的車輪戰,也該枯竭了!
所以他為什麼要急匆匆出來決戰?
【他們捍衛的東西和你捍衛的東西,】那個聲音似乎又一次響起,【其實沒什麼不同。】
明公將那件血衣脫了下來,在眾目睽睽之下交給了他。
世家則覺得他們的主公身體恢復得不錯,又有了親臨戰陣的可能。
今天的張遼也同任何一天沒有什麼不同。
「剛打起來,」她很自然地說道,「能有什麼異動?」
前排士兵一個接一個分開兩腿,將腰微微下沉,屏息凝神,用盾牌將軀幹護住,留出兩隻眼睛在盾后,冷冷注視著越來越近的敵人。
但也不意味著完全沒機會。
……甚至也許對面的袁紹也是如此。
……那是她想要的答案嗎?
【前軍和左右翼怎麼脫離開了?】
只要沿著這片戰場一路向北望過去,就會看到那些死去的士兵又復活了。
每一分,每一秒。
許多個不曾入睡的夜裡,牽招都在研究陸廉曾經打過的每一仗。
「怎麼了?」她問。
而後他們將等待下一次復活,再一次復活,不眠不休,永無止境,為他們的主君而戰。
他完全可以一路追她追到長江邊上,期間門無論是劉表和-圖-書劉勛,亦或者鎮守江陵的張郃高覽,都沒有能力阻擋大軍的腳步。
她用耐心去等。
「已有二百步。」
她目不轉睛望著這一幕,身邊有人不安地動了動。
周圍又有人驚慌失措地嚷了起來,紛雜吵鬧。
袁紹也在等。
小先生暫時陷入了沉思,而她的目光掃向另一側的張遼。
他皺了皺眉,「前軍尚無回報?」
袁紹的拳頭默默攥緊時,荀諶忽然出聲了。
他到底還是靠著自己的毅力支撐住了。
每一仗都會贏,但回憶起來,那些出奇制勝都並不令人驚駭。她的主力很少鑽隙迂迴,很少分兵,很少用水火,即使用那些奇計,多半也是她麾下武將所為——譬如高順燒繁陽。
「此何時耶?」他的聲音依舊穩重渾厚,只帶了一點旁人不易聽出的顫音。
臨時被提拔起來的軍官無論是威信還是經驗都不足以拯救這支兵馬,它迅速幾個點的崩潰變成整條陣線的崩潰。
直到那些問題漸漸匯聚成一個明晰而荒謬的答案。
牽招將目光從正前方移開,又看看兩翼。
親隨立刻回答了他:「主公,辰時過半。」
沒有下一場決戰了。
她的士兵在不斷倒下,前排倒了,後排立刻頂上,伍長倒了,隊率必須拿起鉤鑲。
越來越多的士兵被殺死,越來越多的士兵開始逃亡。
——戰場就這麼大,繞開幾十里路,跑過去就行!
雙方的士兵長著不同的面孔,但又像長著相同的面孔,混在一起之後,扭曲成了同樣模糊的一張臉。
士兵們覺得那個統領他們統一河北的統帥又回來了;
但他仍然正襟危坐在他的位置上。
她輕輕地呼了一口氣。
袁紹的中軍一片平靜,前軍步步逼近。
……她搖搖頭https://www•hetubook.com•com。
他們復活在遙遠的北方大地上,軀殼因為承載不住這樣煎熬的靈魂而哭泣顫抖,日夜哀嘆。
疲憊,厭倦,痛苦,他們已經到達了極限。
——他們要不要去投奔袁公啊!
他們怒吼著,咆哮著,聲嘶力竭,區別只在於對面需要一步步向前,撕開陣線,而她的軍隊則取守勢,只守不攻。
他們都在他身上看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而袁紹只覺得渾身忽冷忽熱,幾次都要摔下胡床。
她聽到自己問自己的許多個問題。
主公的聲音里一下子帶上了如釋重負:
只要對面不降智,天時地利人和方面自己也沒占什麼決定性的優勢,那就是只能蟄伏。
【我與他們的不同,因為我將會豎起一個榜樣,】她聲音清晰地對自己說道,【後來者想要挑戰的,不再是積屍盈野的血海。】
而他在明公眼中看到了同樣的東西。
弱者在面對強者時,大部分情況下是沒什麼機會的。
但那只是暫時的。
如果用眼睛來估算,這個數字幾乎是正無窮的。
有士兵全副武裝,自土地間門走過。
那不是她自己築起的高山,是許多個她,許多個與她同行的人,許多她再也見不到的人,共同築起的高山。
明公對他的提拔與賞識只能到這裏了,因此要求他必須就在今天,以同等的忠誠回報!
「陸賊步步後退,敗相已露,牽招將軍必不至令主公久待。」
甚至數次即將中軍覆滅,潰不成行時,陸廉總能穩住最後的陣線。
金鉦響起。
比如說從冀州軍選了今天出來打仗,再比如說前軍完全不做任何掩飾,擺出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架勢,種種跡象都很蹊蹺。
【我同他們是不同的。】
「傳令,中軍向前!」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高聲道,「馬鎧兵待戰!」
不用去數一個個士兵,只要數一面接一面的旗幟就夠了。
周圍有人在隨時留心她的動向,即使這樣一個微小的動作,也立刻引起了注意。
她的士兵就在海中沉浮,一日又一日。
但當他穿著審配的血衣,策馬前行時,他心中所有的紛亂都消失了。
……不。
如果有神祇自高天之上俯視這一幕,對此必定是毫不懷疑的。
但這支軍隊不會死去。
時間門是完全站在袁紹一方的,他可以等,等半個月,一個月,等到新兵補充進來,以絕對的優勢兵力耗死她,再從容南下。
一切都如尋常,但羽翼似乎比之前幾日更加厚重豐|滿,也許陸廉調動了一支他所不知道的預備隊,護住了兩翼,也許陸廉又一次用流民做掩飾,虛張聲勢。
明公的身體快要支撐不住了。
那不是超脫痛苦的真正的永生,而是無休無止,不得安寧,即使沉睡在地下,也要再一次被喚醒的永生。
她依舊安靜地注視著這一幕,注視著自己最後的軍隊像退潮時的海浪一樣傾覆破碎。
那個傲慢又倔強的老頭兒似乎當真走在他的前面,身影筆直,如同一柄出鞘的長劍。
——那上面沾滿了烈士之血!
牽招不再分兵去攻打她的大營,也不去攻打柘城,前軍一萬,左右各五千,這兩萬兵力甚至沒有任何試探,徑直地撲上來。
——這是一個機會,或許轉瞬即逝,因此她必須沉住氣,必須看得分明,必須一鼓作氣,抓住這個機會!
旗幟展開在風中抖動,漸漸成了一片深沉的海。
他高坐土台上,俯瞰他的軍隊時,心中會不會升起這樣焦慮而痛苦的情緒呢?他會不會每每想到輸掉這場戰爭的後果,渾身就會冰冷刺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