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美利奸
第一百章 酣暢淋漓

啊……BBC記者對這個判斷極為驚訝,「難道現在PLA的合成營佔優勢?」
現場記者的手機全部趴窩,GPS信號時靈時不靈。常規通訊真的回退到靠「喊」的地步。
合成營是個完備的作戰單位。炮兵,裝甲兵,防空兵,裝甲步兵,裝甲偵察兵,後勤工兵和醫療等諸多兵種非常齊全。
美國陸軍的防空就是個笑話,早年間用「悍馬」搭載單兵用的「毒刺」湊合,性能差的沒法看,名字倒是很拉風,叫「復讎者」。
由於極其貼近實戰,在大廳後方的參觀席位上則是一大批駐美外交武官,專門來看看兩個大國的陸軍小規模對抗究竟誰更強。
只是對媒體而言,指揮大廳內的氣氛太沉悶了。巨幅顯示屏上密布的線條和光點也叫人看不懂,沒有任何戰鬥正激烈進行的意思。
但導演部很快宣布,M270打中的是偽裝出來的假目標。媒體對此有些驚訝,但雙方軍人都保持鎮定。
對軍改后的PLA來說,火力差點可以接受,防空差了絕對不行。
這款履帶式防空導彈車原本仿製毛子的「道爾-M1」,國產化后性能獲得大幅提升。防空距離最遠推到十五公裡外,單車可以在行進間執行任務。
法國武官點出一句,「PLA的『武直十』是帶對空、對地武器的。『阿帕奇』是很強,但它目前可只有對地武器。」
指揮大廳的後座還有幾十名來自各國媒體的記者,都在關注這場代表當前世界最高水平的陸軍對決。
BBC記者一頭霧水,完全不懂。
當兩架「阿帕奇」帶著「地獄火」,緊趕慢趕前來堵住防線漏洞m.hetubook.com.com,立馬被「紅旗-17AE」給幹了下來。其戰果只有一輛VT-4和一輛VN-17。
這種重型武直負載能力遠超「武直十」,其攜帶的「地獄火」增程型,在PLA防空連的火力圈外遊盪試探。
因為PLA合成營沒有任何武器可以夠得著一百多公裡外的M270,更別提這個火箭炮連發射后就轉移陣地,不在原先位置。
但很快,「阿帕奇」出現了。
特別是這次雙方還加上了三架武直。
不多廢話,夜裡八點,雙方開打——沒有任何意外,兩家的合成營都首先啟用了各自配屬的電子偵查和干擾欺騙設備。
因為老美空中力量強悍,陸軍現役的M109A6「帕拉丁」自行火炮還在用39倍徑炮管,數字化能力很強,但其射程是個硬傷,遠不如PLA用的PLZ52自行火炮。
「這種戰鬥的主力是火炮。」
全連眨眼損失一半人員裝備,被判定為退出戰鬥。
戰爭的慘烈就在這乾巴巴的文字背後浮現。
雙方都起飛了無人機,包括炮兵和偵察兵的,數量達到十幾架。除了導演部預留的聯絡頻道,對通訊和導航進行干擾和竊聽也是手段之一。
看到M270完蛋,法國武官就呆住了,「美軍失去最重要的火力支柱,大概率要輸。」
又耍賴了!
本著「實兵不實彈,實彈不實兵」的原則,雙方炮兵的對抗場地在別處,實彈攻擊的目標位置也由導演部提供。
作戰難度增加,對軍官要求更高,也更能體現雙方真實戰鬥力。
「美國空軍太強,導致沒誰可以對其進行https://www.hetubook•com.com空中打擊。但現在合成營級別的對抗,美軍失去了空中掩護,其地面防空火力太弱了。」
後來「復讎者」確實爛的出奇,波音總算給美國陸軍弄了個「斯得瑞克」加「響尾蛇」的方案,性能也就那麼回事,只能叫「不那麼爛」。
當PLA發起攻擊時,指揮大廳的屏幕上可以看到黑夜中在曠野狂飆突進的裝甲部隊。滾滾履帶無情的切入美軍防線,硬是強行從正面攻了進去。
「完了。」法國武官朝大廳顯示屏上的電子沙盤搖搖頭,「美軍指揮官是典型的進攻性打法,沒有遠程炮火的支援,他根本防不住。」
沒了空中威脅,PLA的合成營沖的更快,眼看雙方坦克就開始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鐵血大戰——導演部的美國佬又喊停了。
雙方的坦克和裝甲步兵謹慎的在攻擊陣地上機動,偶爾有遮蔽天空的防空連在驅逐對手的無人機。
導演部的中美雙方都緊繃臉,沒有接受採訪的意思。匆匆趕來的毛子武官也面色冷峻,頂多向媒體誇幾句PLA引進了自家什麼什麼武器。
在「紅旗-17AE」的野戰伴隨防空下,十四輛VT-4打頭,帶著兩個連的裝甲步兵,在兩公里寬的正面發起衝鋒。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PLA陸軍就喜歡用這招。不搞迂迴,不搞佯動,沒有任何花俏的招數,就是以勢壓人的硬碰硬。
這一般是用來對付弱者的打法,但今次對抗性演練,隆隆炮聲中挨這招的居然是美軍。
BBC記者還是一臉茫然,「怎麼會?雙方主力都還沒對決呢。」
雙方几乎同時和_圖_書發現彼此,PLA的裝甲步兵立刻試圖跟對手拉近距離,卻被美國佬召喚來的M270戰術導彈給覆蓋。
美軍合成營的炮兵強化了一個火箭炮連,九輛M270「鋼雨」朝無人機偵查確定的某個目標發射了一百五十公里射程的陸軍戰術導彈。
媒體就喜歡這種畫面,全世界都看到紅外鏡頭下滾滾涌動的鋼鐵洪流。綠色背景下每一個亮點都代表一輛無畏無懼的裝甲戰車。
歐文堡的訓練場上布置了大量的紅外監控攝像機,專門用於對戰事進行實況錄製和轉播。
美軍偵查連還沒離開戰場,正被火箭炮洗地的PLA裝甲步兵搶在最後關頭通報其位置,召喚後方的PLZ-52進行火力覆蓋。
接下來戰況變化極快,進入了慘烈的兌子階段。
但沒多久,美軍藉助熟悉地利的優勢,其裝甲偵查連開著M3騎兵戰車穿過PLA合成營的防線,找到了一個裝備VN-17步兵戰車的裝甲步兵連。
話沒說完,大廳內突然爆出消息——PLA的防空連鎖定一架進入防空圈的「阿帕奇」。鎖定時間超過十五秒,判定為「擊落」。
現場「觀戰」的各國武官頓時嗡嗡議論,對美軍這個反應速度和狠辣勁有了直觀感受。M270也算老裝備了,但不斷改進之下,依舊是極為犀利的進攻性武器。
而M270號稱「一百五十公里射程的狙擊步槍」,它不但使用制導火箭彈,還可以使用戰術導彈,其反應速度和打擊精度都極高。
但在私下裡,PLA的軍官們還是腹誹不已——美國佬耍賴,故意在戰前將自行火炮連換成了火箭炮連。
這邊PLZ-www•hetubook•com•com52剛剛給己方步兵報仇,對面的反炮兵雷達迅速鎖定其位置,又是該死的M270用戰術導彈遠遠打了個齊射。
但M270也算凶威到頭了,它的多次齊射暴露其大致機動位置。
PLA軍官們忍不住在私底下罵道:「操,得意啥。我們有射程四百公里的火箭炮,只是誰家合成營出門帶那玩意?美國佬真是不講武德。」
撇除一開始的喧囂,雙方對抗烈度高,反應快,戰事很快進入白熱化。從導演部的「上帝視角」來看,無人機在滿天飛,偵查連到處跑。
果不其然,PLA確定對手沒了M270「鋼雨」,立馬殺氣騰騰的發動了裝甲衝擊。
這擺明是在示威,欺負PLA的合成營沒帶遠程制導火箭炮,無法反制。
但老美不在乎,它真沒這個需要。
但主要部隊進入無線電靜默。
這次PLA合成營防空連裝備「紅旗17AE」,帶「E」字母的一般都是外貿貨。
作為美軍唯一的空中機動力量,剩下兩架「阿帕奇」急匆匆趕來充當滅火隊員。但PLA的新「三打三防」中,把美軍空中打擊列為最高威脅。
顯示屏上每分鐘都有一條新的戰況出現,每條文字背後都意味著某個排級或連級隊伍成建制退出戰鬥。
BBC記者還是不懂,只能傻愣愣的低語道:「美軍不是還有兩架『阿帕奇』嗎?『阿帕奇』不是坦克殺手?」
現在就看……」
在戰線後方五公裡外,一個完整的迫榴炮連和殘存的榴炮連提供火力支援,對任何冒頭的敵方火力點進行定點清除。
黑夜中的戰鬥很快變得焦灼。美軍打定主意,空中空不佔優,地面不出和-圖-書動。PLA的合成營則是穩如老狗,慢慢展開。
法國武官對此呵呵發笑,一點不給面子的說道:「PLA軍隊是針對美軍發展的,但美軍不是針對PLA發展的。」
法國武官也皺眉,朝指揮大廳的顯示屏上看了眼,「雙方目前都出現無人機的損失,在這種高烈度作戰下,無人機基本成了一次性消耗品。
三架「武直十」沒去找「阿帕奇」,反而低空迂迴繞到美軍後方,硬生生撕開對方弱渣般的防空,以「犧牲」一架為代價,換得對面的M270全滅。
沒多久,美國佬首先發威。
記者們則給中方將領的面部表情做個特寫,希望拍下些什麼。但讓媒體和全球觀眾失望的是……所有人都板著臉,沒有給出任何信息。
BBC記者更難以接受,驚訝道:「難道現在是PLA佔據空中優勢?那麼接下來戰局會如何發展?」
榴炮連跑路時慢了半步,眨眼變成了榴炮排。
只有英法這兩根攪屎棍的武官態度和藹些,能給記者們講解些戰局變化。BBC就找了法國武官,開口就問:「目前美軍是不是獲得了優勢?」
至於攜帶「天燕-90」和AKD-10的「武直十」則暫時不見蹤影,不知在什麼地方。
指揮大廳的巨幅顯示屏上,M270火箭炮發射的場景相當壯觀。黑夜中亮起火光,長長的尾焰沖向天空,幾分鐘后彈頭將命中一百多公裡外的某個點。
炮兵偵查是否判斷錯誤,火力奇襲是否命中目標,也是導演部認定。
歐文堡,戰役指揮大廳。中美將領和軍官構成的導演部在這裏控制兩軍合成營的演練過程。
這次對抗性演練已經沒有意義,可以中止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