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復興之路
第三十八章 我永遠喜歡「長劍10」

卡赫維奇急的拚命掙扎,直到褲腿被扯爛為止。等他跑出洞穴,正好看到遠處有個快速靠近的光點在山巒間低空飛行。
好消息,看彈道,這次來的不是火箭彈。
卡赫維奇在只有二十萬人口的坎大哈啥也撈不到。
「兄弟會」已經在猶豫了,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兩千萬美元並不多,但看不到任何成效啊。
再想想美軍折騰二十年花掉的「兩萬億」,誰還願意朝這個無底洞里投錢?
卡赫維奇心中一急,轉身就朝山洞外跑。
追隨者又急道:「我們拷問過這傢伙,他已經在附近好幾個村子布置了這玩意,還盯上了我們的車隊,一直在打聽我們的行蹤。」
美軍也搞扶貧,但壓根不信任當地人,只喜歡高高在上的進行指導。
但現實無情的打臉了。
「拼多多」砍價的那些招數證明一件事——一個聰明人就為了砍個幾毛錢,能把自己認識的所有親屬朋友挨個喊一遍。
現在『衛士-1B』被一根粗粗的紅線花掉,換成「我永遠喜歡『長劍10』。」
於是雙方對峙,就「塔利班」窮的那副鬼樣,幾萬張口在半年內輕輕鬆鬆把「兄弟會」給的兩千萬美元援助吃干抹盡,一點渣都不剩。
所以哪怕每年賠上幾個億都不算啥。
卡赫維奇原本以為這位「信眾之長」能創造奇迹,畢竟美軍花了二十年也沒能消滅「塔利班」。但現實也給他重重一擊,因為這次的對手不是美軍。
追隨者手裡抓著個被拆開的鐵盒子,裏面是幾塊電路板,「我https://m.hetubook•com•com們抓到了一名販賣中國貨物的傢伙,他在附近的村子偷偷安裝這東西。」
兩名追隨者跟著跑出洞口,先聽到轟隆隆的雷鳴,隨即感覺眼前有什麼物體快速靠近,然後就被一枚八米多,超兩噸重的「粗長之物」懟回洞穴內。
卡赫維奇立馬扭頭,招呼奧馬爾的衛士道:「這裏不安全了,我們得轉移。所有東西都不要了,立刻離開。」
阿富汗的人工多廉價啊,阿富汗的女人只要給口吃的就能任勞任怨的幹活。她們紡織的羊絨土布又厚又結實,肯定要比進口貨便宜啊。
這麼一群人可以深居簡出,但不可能真躲在遠離城鎮之處,總有人會看到他們。如果「塔利班」群眾基礎好,這自然無所謂。
這「無欲則剛」的厲害可把卡赫維奇給折騰苦了。他開始盼著「北方聯盟」打過來,畢竟幾萬「塔利班」士兵日夜枕戈待旦是純消耗。
卡赫維奇如何破解這個難題?
「頭,我們有麻煩了。」一名追隨者從洞穴外急匆匆跑進來,他身後還跟著幾名「塔利班」的衛士,拖著個面目模糊,被揍到渾身是血的平民。
當燃料氣體灌滿整個洞穴並充分跟氧氣混合,第二步有氧燃燒反應隨即在千分之一秒內完成。
今天我之所以被你們抓住,不過是為了確認奧馬爾就在此地。五分鐘沒有回應,我的同伴就會……」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場爆炸案」后,卡赫維奇又策劃了數起誘殺式埋伏和自殺https://www.hetubook.com•com式襲擊。
「聖光」將中亞的棉花、羊毛、皮革用飛機運到喀什,在當地僱工培訓建紡織廠,生產的產產品再用飛機運回來繼續換中亞的牛羊礦產。
「但這還不夠。」卡赫維奇絲毫不憐憫無辜死者,只覺著死的太少。
卡赫維奇痛定思痛也想學「聖光」搞商隊進行自我維持。但只要翻開地圖看一眼,他就得哭出兩行淚來。
但現在……
被抓來的平民商販倒在山洞入口,感知有人從身邊經過,下意識抓住了卡赫維奇的褲腳,流血的唇舌間喃喃自語道:
唯有破壞了。
奧馬爾每天只讀經,其他的什麼也不幹。但極端人士也是要吃喝拉撒的,照顧這位「信眾之長」還特別費勁,既要保證他的安全和健康,還得足夠隱蔽。
追隨者的軀體離開化作離散的血肉。
喀什的工人能掙錢,阿富汗的民眾能省錢還能賺錢。正向經濟循環一旦建立,它自己就能持續發展。
追隨者一愣,沒能立刻回答。
因為極度窮苦的貧民無法在物資上得到收穫,必然選擇精神上的極端化,追隨「塔利班」成了某種無奈的選擇。
牧民的牛羊可以比過去賣更高價錢,獲得的商品也更耐用,價格更低。都是窮極了的人,誰能抵禦這種便利?
不打仗,乾耗著,吃喝可一點不少。
毛毯上的奧馬爾睜開獨目,由貼身護衛扶起來。他的三個妻子連忙收攏孩子,卻還是下意識的要去帶上些生活用品。
喀布爾有兩三百萬人口,「聖光」的商隊能在北方的和*圖*書山谷里採購到皮革、乾果、牛羊,還能抽空搞點水利發電啥的。
「塔利班」目前對正面作戰完全喪失信心,反而對恐怖襲擊上癮。就當卡赫維奇翻開自己口袋裡的筆記本,從字裡行間搜尋下一次襲擊的目標……
目標包括「聖光」商隊,喀布爾的修械廠和機場,昆都士的中方礦場,還有購買中國產品的民眾。
劇烈的火球憑空出現,洞穴內瞬間充滿了熱力滾滾的超壓氣流。整個山洞彷彿在爆炸中膨脹,其澎湃的氣勢不可阻擋,朝每一個可以擴張的空間和縫隙釋放自己的能量。
奧馬爾有三個妻子,一堆孩子,外加負責安全的衛士以及卡赫維奇等人,有二三十張嘴要吃要喝。光是每天用水的量就不小。
壞消息,對手動用了更先進的巡航導彈。
這是一台地面基站,通訊只是其附屬功能,暗中提供導航服務才是要點。它可以先獲得GPS定位,組網后利用自身定位就可以對手持端進行三角測量。
這也是為什麼國內很多老年人會信教,因為精神極度空虛和失落。
陰暗的山洞內,通風扇在嗡嗡轉動,弔掛的電燈呼呼亂閃。單調的環境下只有某個低緩的聲音在誦讀經文,聽久了令人昏昏欲睡。
如果是美軍佔領阿富汗,卡赫維奇有信心保護好奧馬爾,因為當地居民心向「塔利班」。但「聖光」挖牆角的方式和速度超乎想象。
南方除了少數綠洲,大片是沙漠。「塔利班」的地盤裡除了沙子,真的啥都沒有。
卡赫維奇心頭冒出一股涼氣,追問手下道:和_圖_書「你們在什麼地方抓到這傢伙?到現在為止多久了?」
「塔利班」的高層很不願意相信一個事實,從遙遠中國運來的商品能比阿富汗當地的商品更便宜?這不可能。
奔涌,震動,巨響,洞內化作高溫地獄,洞外猶如火山噴發。無數的煙塵衝出,裹挾大量炸裂的碎石溢滿洞外山谷。
工業化規模生產的質量要遠超阿富汗婦女的手工產品,價格基本持平,甚至能再便宜些——「聖光」確實不掙錢,甚至還會賠點錢進去開發市場。
卡赫維奇剛剛處理洞穴外的發電機故障,邁步進洞就皺眉抬頭,詛咒賣印度劣質貨的巴基斯坦商人。
可「北方聯盟」也是菜雞,壓根就沒想南下。
「聖光」可沒美軍那麼有錢,反而主動了解當地文化,大量招募當地人,壓根沒想過要去改變什麼。
一聽是「電台」,卡赫維奇也急了眼。他連忙接過鐵盒子,很快發現這不僅僅是電台,裡頭有GPS的解碼晶元。
被拖進來的平民已然奄奄一息,口齒不清的爭辯道:「這隻是方便大家相互聯繫的電台,我並沒有做任何壞事。」
導彈的光點看似還在天邊,但彷彿下一秒就在眼前。卡赫維奇哇的一聲叫,就從洞口前的斜坡滾了下去。
「聖光網」對這次攻擊提前五分鐘做了預告,並且進行現場直播。——網頁頭條上原本的圖片是「我永遠喜歡『衛士-1B』。」
這隱蔽點內,發電機是中國的,煤油爐是中國的,對講機同樣是中國的。好不容易換幾個印度產的燈泡,三天兩頭的壞。
為了在複雜多和*圖*書變的洞穴內製造足夠殺傷力,導彈採用了溫壓戰鬥部。在百萬分之一秒內,戰鬥部進行了第一步小威力的無氧爆炸。
而在山洞附近的村落,往來商販出現的更加頻繁。
暴力襲擊導致兩百多死傷,死者大多是「聖光」在阿富汗的僱員和當地民眾。這麼做的後果就是「聖光」的武裝護礦隊在吹氣球似的膨脹,目前人數已經超過兩千。
奧馬爾之所以能成為「塔利班」首領並不是因為能力,而是因為其「虔誠的信仰」。說白了就是一根筋。
「聖光」沒能在農牧產品中賺錢,它也看不上那仨瓜倆棗。只要當地民眾不干擾它修路開礦就行,工業化才是賺錢的大頭。
洞內的人死定了。
雙方經濟基礎就不對等。
跟奧馬爾待久了,正常人也慢慢受其影響。他開始蓄鬚留大鬍子,對衣食住行的需求逐漸淡化,對女人和異教徒報以極端蔑視。
「來不及了,你們已經來不及了。我昨天就來過你們洞穴外拍過照,發送了精確坐標。
「聖光」的商隊無法進入「塔利班」控制的核心區,但阿富汗自己的小販填補這方面空白。
洞穴內,瞎了一隻眼的奧馬爾坐在地毯上,正在教自己的孩子閱讀經文。三個妻子來回伺候他,有一個還是「本·拉登」的大女兒。
阿富汗的大多數人口不在南方的沙漠,而是在北方的山谷中。山谷中還歹還有點積雪融水,可以搞點農牧業。
靠競爭是不行的。
裝葯以氧化還原反應釋放大量富含燃料的高壓氣體。氣體在封閉的洞穴內迅速擴散,猶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