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復興之路
第七十二章 落後產能

可「淘汰」就意味著下崗,隨便一家廠子關停就是幾千乃至上萬職工面臨再就業難題——大多數職工都四五十歲,基本換不了工作的。
這個網站的財經信息確實很值得一看,朝鮮考察團一邊跟國內要更多貸款,商討接受多少「落後產能」,也重點研究「聖光網」的信息。
年產能五百萬噸以下就是一條紅線,紅線以下就是死。
沒兩天,朝鮮想要撿國內「破爛」的消息就傳揚開。
要展示社會主義優越性,對不對?
五百億如果全花在瀋陽,我市長帶頭做工作……
污染少,能耗低,效益還更高。
大不了把垃圾處理場放在東面日本海沿岸,按洋流走向,要污染也是污染日本人。
在原歷史中,這種小企業沒能得到控制,地方上為短期利益放任其發展,中央三令五申也得不到解決。
如果思路在開闊點,需要中國「落後產能」的國家應該不會只有朝鮮吧。我們是不是可以主動的搞點……「產業轉移」?
百萬噸級的尿素生產線,特別適合朝鮮的煤化工路線,花夠五億人民幣,全廠任意搬。
此外除了鋼鐵行業,基本上所有重工業都在搞產能置換。比如石油煉化產業,大量山東的小煉油廠最近就面臨年產五百萬噸的關卡。
新世紀初,中國加入WTO導致經濟飛速發展。地方上為了賺錢,上馬了一大堆小礦山,小冶鍊,小化工,小造紙之類的玩意。
發改委罵了一聲「滾」——這事輪的著地方上做決定嗎?不過崔副委員長這個「撿破爛」,不對……「勤儉節約」的想法是非常好的。
畢竟朝鮮的煤礦還是很豐富的,提升開採能和-圖-書力對朝鮮來說至關重要。
新聞上有配圖,是天津一家鋼鐵廠的兩座310立方高爐被認定為落後產能。滿臉皺褶的老工人苦澀的面對拍攝鏡頭,其背後就是90萬噸年產能的高爐被徹底破壞。
沒有電,就只能生活在農業社會了。
哎呀,真是沒想到啊。過去都是中國想著去歐美日韓撿洋落,今天居然有更窮的來撿我們的「垃圾」。
東三省離著近,動作最快。就連大慶都恨朝鮮沒石油,否則送它幾座油井開採和煉化設備,甚至可以打包賣掉些石油機械廠,甩掉包袱。
這還是初步的淘汰規劃。
文章表示國內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廉價原材料,進口和處理洋垃圾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補充。
處理洋垃圾正好合適朝鮮啊。中國不願意處理,但它又需要大量原材料。這處理過程可以讓朝鮮的大量無業人口來完成。
周青峰溜的不見蹤影,崔龍洙只能悻悻返回軍區招待所。他在招待所里依舊不忘輸出勞動力的事,並且覺著互聯網上應該還有金礦可挖。
崔龍洙氣得要死,可給周青峰打電話已經打不通,自己女己兒雖然電話鈴響,但死活不接。他只能按流程向中方陪同幹部表達自己的想法。
淘汰落後產能是為了用更新更好的技術和設備搞建設。這政策提前五年出現了,但什麼叫做「落後」就很有學問了。
還有鞍鋼近期準備兼并重組,把多家鋼鐵企業整合起來。整合過程就有大批「落後產能」要當廢鐵賣。
窮鬼么?
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是在「聖光網」上猛然看到一條新聞——中國提前搞淘汰落後產能,並和*圖*書且對規模以下企業進行嚴格審查。
陪同幹部一般只能表示向上級反應,然後一級一級的上報。大概需要等發改委審批,由中央做決定。
還真是耶!
洋垃圾?
沒有足夠鋼鐵,任何國家都別想進入工業化。
相比之下,從周青峰口中要一顆價值幾億的通信衛星可只花了那麼幾分鐘而已。
在發改委的遠期安排中,連一千立方以下的高爐都要被當做「落後產能」,必須全部淘汰。新建鋼鐵廠必須用三千立方以上的高爐,以便降低成本和能耗。
朝鮮要是能承接這些「落後產能」,國力能翻幾個數量級,不敢說推平南韓,至少能把南韓嚇的寢食難安。
「這麼好的鋼鐵廠居然給炸了。」崔龍洙腦袋都在發暈,「送給我們多好。我們不嫌棄它落後能耗高啊,在中國卻被炸了。」
「聖光網」上關於淘汰落後產能有個目錄,上面列舉了工信部關於全國要淘汰產能的具體目錄。總共有十八個行業,兩千多家企業要被關掉。
崔龍洙此刻的心情大概可以描述為——這就是土豪的世界嗎?不是說中國經濟不發達么?這他娘的都不發達,那麼朝鮮算什麼?
比如……
這話一出,北面吉林的「通化鋼鐵」表示不需要鞍鋼的兄弟幫忙——茂山鐵礦所需設備都已經準備好了。我們這裏的「落後產能」也挺多的。
這是個繁瑣的流程。
淘汰電力產能486萬千瓦、煤炭2·3億噸、煉鐵2823萬噸、鍊鋼3113萬噸、焦炭1853萬噸、鐵合金262萬噸、水泥8773萬噸、造紙547萬噸……等等等等。
現在正好趁著深入反腐hetubook.com.com,把地方上的資源集中起來搞大型的鋼鐵、水泥、化工、造紙、發電之類的項目。
目錄中動不動就是兩三百立方的煉鐵高爐要被撤掉並且徹底報廢——為了讓地方不可能玩花招重新啟用,中央直接派人下來把高爐給徹底炸掉。
呸!
在意外發現「落後產能」這個金礦后,崔龍洙很快又找到一個過去從未想過的寶藏——網站刊發署名「維克多」的文章,《嚴格管控洋垃圾進口》。
要知道朝鮮的鋼鐵年產能才幾百萬噸,還因為焦炭不足導致難以滿負荷生產,經常一年只能生產一百多萬噸的粗鋼。
相比封閉的朝鮮,「聖光」獲取信息的能力強幾百上千倍。不但有獲取能力,還有很強的分析能力。
臟點累點污染大點,這算啥?都要餓死的人那裡會在乎這個。
中國別的沒有,「落後產能」是真的多。「淘汰落後產能」也是為了逼著國內企業進行產業升級,不要老是在低端領域搞價格戰。
但失控的洋垃圾進口帶來許多負面情況。
中央巡視組在到處做工作,要求省市一級重視這類問題,下壓任務,不許一窩蜂的亂上項目。發改委提前改組成立,統籌規劃產業發展。
只是這次有些意外,瀋陽的領導得知消息,主動跑到招待所找到崔龍洙,拍胸脯表示——老子這裏就是重工業基地,要淘汰的工廠和設備一大堆。
老崔更氣的渾身發抖,都要犯心臟病了。在他想象中,此刻中國正有幾十上百座高爐正在被拆掉。
還有污染嚴重的火電站。
看到這個消息,崔龍洙哇哇直叫,手腳哆嗦的去找周青峰——周大爺帶著妹子開房和圖書去了。
朝鮮的鋼鐵廠好些還是日據時期建設的,最先進的設備也是蘇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售的。
在瀋陽沒待多久,崔龍洙帶著考察團去了帝都。他近段時間除了會見國內領導層,就是時不時的上「聖光網」。
會餓肚子的那種。
不等瀋陽市領導班子把崔龍洙哄住,遼寧省的領導班子也派副省長趕來,表示要全省一盤棋。
設備都還在,幹了幾十年的熟練工人就等米下鍋。只要很少錢就可以完成搬遷,保證能把朝鮮同志手把手的教會。
只要崔副委員長能把五百億貸款多多花在瀋陽,那些設備白送。
朝鮮茂山鐵礦不是要擴大開採能力么,鞍鋼的「廢鐵」完全可以白送嘛——只要把五百億花在遼寧省就好。
天津被炸掉的310立方高爐放在朝鮮就是無價之寶,國之重器啊!
國內突破了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技術,立馬就對熱效率低下的次臨界機組看不順眼。而朝鮮空有大量動力煤,卻面臨嚴重的電力供應不足。
看完整篇文章,崔龍洙腦子裡更加興奮。
2000年,中國鋼鐵產量1·3億噸。為迎接日後十億噸的產量,確實有必要提前進行技術升級,既節省煤炭也降低成本。
三個省最後一琢磨——五百億人民幣怎麼夠用啊?五千億都不夠啊!中央是不是應該加大對朝鮮的貸款力度?搞個東方「馬歇爾計劃」。
錢沒賺到,人累個半死,環境還受到污染。
雖然朝鮮已經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了。但至少表明中國這個老大哥很靠得住嘛。
被炸的不僅僅是高爐,連帶部分軋鋼設備也被認為技術落後給淘汰了。由於地方上經常搞「當面停產hetubook.com.com,背後復工」,所以中央下狠心直接把生產線炸了。
發電廠要不要?20萬千瓦以下的燃煤機組,只要花夠兩億人民幣,拿走拿走!
崔龍洙被發改委的想法嚇一跳——「落後產能」有多大,「聖光網」可是列舉的清清楚楚。那可不是小數目。
「四百立方以下的煉鐵高爐居然就是落後產能?」崔龍洙在網吧時就驚的一腦門子汗,「哪怕年產兩百萬噸鋼鐵的大廠也要被淘汰?」
國內官員總給人一種錯覺,明明是你求著他,但面對面就是感覺他求著你——只要你是外國人或者是港澳台人士。
反正那些工廠都是要被淘汰的。要不把一些工廠整個搬遷到朝鮮去?只要朝鮮能解決原廠的職工就業,國內就輕鬆了。
水泥、造紙、玻璃、化纖,瀋陽別的沒有,就是各種破產的國企一抓一大把。
不知是不是跟周青峰待久了,崔龍洙總感覺有種受壓制的鬱悶。可現在面對一堆討好自己的國內官員,他總算覺著恢復幾分權威和自信。
比如河北山西等地有大大小小几十家鋼鐵廠被列為「落後產能」,必須在2002年中關停——逾期不關,直接拿掉當地政府一把手的官帽子。
而朝鮮的鋼鐵企業卻飽受設備落後,技術老舊的苦。
比如撫順的煤礦差不多都開採空了,偌大的礦區設備難道就全部報廢?送給崔龍洙同志也是可以的嘛。
這些企業水平低,污染大,能耗高,只能簡單解決些就業,反而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開頭或許能賺個幾百萬,十年後要花上億去治理。
省內的困難企業和職工那麼多,不能光顧著兜售瀋陽市的「落後產能」。
這得花兩三年時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