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援共援共
第十七章 開掛的T-34

周青峰送來一千噸物資。除了電台、藥品和火炮,還有不少實驗性的強化裝備。比如坦克用的紅外大燈和紅外夜視儀。
可這對於還在幾百米外的志願軍坦克來說根本無濟於事。
對手每次都是在黑暗中冷不丁開火,卻猶如白日一樣準確。
進攻的道路上又出現另一輛T-34,車體停穩后就鎖定對面的目標。其車長是志願軍,但炮手是人民軍。
可這場反衝擊一開始就不順利。中校剛剛集結己方裝甲部隊,就眼睜睜看到防線上數個掩體被摧毀。
早在二戰末期,納粹德國就搞了「雀鷹」夜視系統安裝在「豹」式坦克上。甚至還生產了大口徑的紅外探照燈,專門用於戰場照明。
這支部隊出發時只有二十七輛T-34-85和三十五輛SU-76M。但因為沿途拋錨和遭遇空襲,抵達瑞興郡時坦克只剩二十三輛,自行反坦克炮還有三十輛。
面對美軍目前裝備的M26坦克,T-34-85已經落後,85毫米主炮打不|穿對手的正面裝甲。但如果能有夜間優勢還是能搏一把的。
美國佬佔領了瑞興郡的主要道路,並且在道路兩旁的山丘上布置火力點,不停的朝天空打照明彈。
有坦克都不會用。
順帶加裝電台和車內通話。
沖,恐怕還是挨打。
仁川登陸后,105裝甲旅幾乎丟掉所有裝備,亡命北逃。但收容一下還是能找到不少有經驗的坦克兵,至少受過兩年訓練。
於是周青峰搞來了五十套改裝件——將一台大功率紅https://m.hetubook.com.com外大燈裝在坦克炮塔上,夜視儀直接替代T-34炮手用的晝間光學瞄準鏡和測距儀。
人的肉眼看不到紅外線,但由銀、銫製成的光電管可以看見它。在炮長面前的火炮瞄準鏡上,就能看到模糊的影像。
76毫米口徑炮彈的裝葯可比步兵用的57毫米大多了。挨了這一炮,山頭上的工事爆開漫天碎屑,後頭的美軍立馬報銷半個班。
扒著坦克來的志願軍步兵迅速向前進攻,摸黑爬上這個監控道路的山頭,他們要將炮擊后暈頭轉向的敵人幹掉。
因為美國佬在二戰後就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它不缺技術,但其紅外大燈在原歷史還得過好幾年才會在坦克上裝備。
「把照明彈打到一千米外。」觀察哨的指揮官對配屬的迫擊炮班下令道。
坦克改裝后,經金胖子同意,三百多名被收容的人民軍坦克兵加入PLA的裝甲部隊。
有門M20無後坐力炮是卡拉威中校臨時布置的。可炮組還沒在黑暗中挖好工事,對面就一炮轟過來,連炮帶人轟了個稀巴爛。
爭奪制高點的美軍不得不退回來,稍加清點就發現出去的兩個排不到半小時就損失一半人。
黑暗中的炮聲並不密集,但對正遭受攻擊的美軍而言卻是單方面的屠殺。三輛前出的「謝爾曼」分別成為燃燒的火炬,車體殘骸上的亮光照亮周圍十幾米的範圍。
黑暗中不但出來美軍大兵,還有三輛M4A3「謝爾曼」跟著https://m.hetubook.com.com出來提供近距離直瞄火力。
「謝爾曼」的炮手連忙調轉炮口,可濃濃黑夜中連幾十米外的物體都看不清。其駕駛員開著艙蓋駕駛,摸出一支信號槍朝天空發射照明彈。
照明彈「嗵」的一聲出膛,可不等它在空中釋放降落傘,也可不等觀察哨看穿黑暗,判斷對手具體方位召喚己方火炮,半米厚的工事就挨了一發76毫米的榴彈。
相比被困在山區的第八團,第七團控制的區域較為開闊,適合美軍坦克和重炮部隊展開和攻擊。但偏偏就是這種有利地形,他們同樣遇到上門找茬的剋星。
中校對此不相信。他親自帶了營部的坦克排,並且調來一個M26坦克連,準備進行一場反衝擊。
其夜視觀察距離就達到一千五百米。
總共十八輛坦克,外加一個榴炮連的支援,還有配屬的自行高炮和機槍車。卡拉威中校決議要把對手逆推回去。
一個觀察哨遇襲,激活了道路上整個美軍防禦網。
現在開戰還不到一小時,整個騎一師還尚未進入狀態。如果二營這麼快扛不住攻擊,只怕後面的七團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被召喚來的SU76外形低矮,隱蔽性高。它歡快的朝前跑,在距離美軍觀察哨五百米的距離上抬起炮口,于黑暗中轟出一炮。
照明彈打在五百米距離,美軍炮兵觀察員並沒有發現道路和山嶺上有什麼異常。但黑夜中的隆隆聲卻是實實在在的。
美軍第七團因為佔據的地勢開闊,用坦克充當固定火力和_圖_書點,構建了嚴密的防禦體系。志願軍在偵查時就發現這塊硬骨頭不好啃,「志司」決定把殺手鐧用上。
成像儀重量輕,帶的數量夠多,還可以給其他裝甲車輛乃至單兵使用,跟帶紅外大燈的坦克配合作戰。
「謝爾曼」上的機槍手對此渾然不覺,直到坦克中彈的那一刻,他只覺眼前多了一團光,隨即四分五裂。
草草創建的PLA裝甲兵也派骨幹抵達丹東,拿著周青峰提供的改裝套件和說明書,拆掉T-34原來的觀瞄,換紅外大燈和高檔貨。
美軍第24師的少將師長迪安因此被俘,吃夠了苦頭。
於是周青峰把目光盯上了朝鮮人民軍——那時候,金胖子的裝甲部隊比中國還強,其105裝甲旅就駕駛T-34在戰爭早期把美韓軍隊爆扁了一頓。
兩個美軍榴炮連朝山頭連續狂轟,連帶還有大概兩個排的美軍從黑暗中殺出來,試圖增援至關重要的制高點。
卡拉威中校感到深深的惡寒,他明白對手這是在黑暗中也能看見,才會打的如此輕鬆。這仿若擁有魔法般的技藝叫美軍完全無法抵擋。
只有十來噸的SU76通過性更好,可以在坑坑窪窪的道路上更加靈活的機動。但它只裝了紅外成像儀,必須跟T-34配合才能打黑槍。
看到對面那輛發傻的「謝爾曼」,人民軍的炮手興奮的大叫道:「我能看見它,我能看見它。」
一支中朝混編的坦克部隊星夜賓士,十五日從丹東搭乘火車抵達平壤,十六日抵達沙里院,並立刻投入戰鬥。
如此和*圖*書炮擊絕不是步兵能做到的。
混編部隊僅僅訓練不到一周就搭乘火車南下,目標是當今世界最強的美軍重型裝甲師。
營長約翰·卡拉威中校為此坐立不安。他詢問逃回來的士兵,想知道對手有多少兵力。敗退的士兵只說對手兵力並不多,但配屬的炮火非常精準,每次都打在他們人多的地方。
在斯大林開放武器庫后,蕭金浪要求從蘇聯遠東軍區調一批T-34等裝甲車輛來,用鐵路運輸,幾天功夫就能到丹東。
當騎一師第八團陷入重圍之際,堵在沙里院東面瑞興郡的第七團同樣遇到麻煩。
黑夜中的照明彈可以將數百米範圍內的戰場全數點亮。有任何風吹草動,美軍炮兵就會毫不猶豫的進行覆蓋炮擊。
山頭上頭就美軍一個班,聽到了夜風中傳來隆隆的發動機聲,雖然聽不真切卻明白對手在靠近。他們瞪大了眼睛,拿出了「超級巴祖卡」,搬出電台,並把照明彈也打出去。
不沖,絕對是挨打。
但這支混編的裝甲部隊在黑夜中卻氣勢如虹,殺氣騰騰的朝美軍騎一師第七團沖了過去。原因只在於一點,它們被強化了。
通行的道路有大量坑坑窪窪的彈坑,跟隨前進的志願軍步兵從坦克上跳下,迅速填坑。領頭的一輛T-34-85在道路上冒頭,大功率紅外大燈照亮了前方兩千米距離。
朝鮮戰爭前期,美軍還保留不少二戰時裝備的「謝爾曼」,其火力不差,但裝甲遠不如M26「潘興」,黑暗中被T-34打一個爆一個。
另外還給車長和駕駛員https://m.hetubook.com.com配上大視場的紅外成像儀,方便指揮和駕駛。
SU76將自己的車體藏著道路邊的陰影中,專註于轟擊幾百米外的伴隨步兵。它身後的T-34將85毫米口徑的炮管對準「謝爾曼」,轟了一發被冒穿甲彈出去。
一枚105毫米口徑的炮彈落地爆炸,將上百平米範圍內的無裝甲目標全數炸死。輕步兵根本無法通過火力封鎖網,但這無法阻止裝甲部隊的前進。
美軍部屬在瑞興西面的是騎一師七團二營,面對突然出現的志願軍,其外圍火力點被挨個敲掉,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混編的裝甲部隊帶著飽滿的熱情抵達戰場外圍,按同路通行能力被分成三個戰鬥隊,帶隊的PLA指揮官在電台中獲知最新敵情。
大概八百米外的山頭上有個美軍觀察哨,正在賣力的朝天空上發射照明彈。領頭的T-34沒動手,反而用無線電喊來一輛SU76。
另一輛「謝爾曼」上的機槍手大驚失色,掃了一眼被擊毀的同伴戰車,衝著炮塔內大聲喊道:「注意對面有反坦克炮。」
夜視儀中可以清楚看到這種高大坦克的炮塔上站著個機槍手,操控點五零口徑的重機槍嗵嗵嗵的進行掃射。
猶豫不決的中校已經將此情況上報,可他內心的痛苦無法得到緩解,「對面的黃猴子什麼時候能看穿黑夜了?」
當初周青峰鼓搗這玩意時,戰史專家就指出個問題。當時PLA的裝甲兵初建,壓根沒裝備T-34,只有一堆繳獲來的日美雜牌坦克。
現在擺在卡拉威中校面前的困境是究竟要不要反衝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