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援共援共
第五十二章 「自由輪」到港

為了保護這支船隊,PLA空軍集中了手裡兩個重型轟炸機團,總共48架「圖-4」,利用自己能在夜間進行無線電導航的優勢對台灣多個機場進行了夜間空襲。
「你們怎麼能弄到十二套三十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陳部長覺著這種設備價值千金,能買到一套就非常了不起。
蕭金浪咧咧嘴,還是提醒道:「一批只怕不夠。因為接下來每個月都會有十艘遠洋船隊會從美國出發,第二支船隊其實已經上路了。
國軍缺乏夜間作戰能力,雷達發現目標也無法攻擊。他們頂多起飛幾架P-51也到空中投擲照明彈,試圖點亮來襲的「圖-4」,但效果不佳。
「唉,慚愧。我又有什麼資格在老前輩面前得意?」蕭金浪也算當過大官的人,此刻心裏默默自嘲,「跟他們在一起,很自然的會爆發出強大的活力和鬥志。」
戰爭期間,美國不惜工本的把工業生產能力發揮到極致,不單單造了一大堆軍事裝備,同樣也包括大量工業設施。
松山,桃園,清泉崗等十多個軍用機場被炸了個遍。跑道、機庫、油庫,乃機場附屬設施都遭到嚴重破壞。
其中兩艘自由輪抵達上海卻沒去外灘碼頭,反而沿著長江向上去了南京,卸下了兩套30萬千瓦的燃煤發電機組。
台北原本夜裡燈火通明,轟炸一來,自動進入燈火管制。後來燈火管制沒必要了,因為「圖-4」把台北變電站給炸了。
事後大陸一直想知道轟炸效果如何。但國https://m.hetubook•com.com軍倒是嘴硬死不承認有損失,只說共軍戰機來襲,但夜間轟炸大失準頭,並無任何損失。
我們不但弄來了發電設備,還有一座大型修船廠,兩座年產五十萬噸的鋼鐵冶鍊和型材加工設備,兩套礦山開採設備,以及幾萬部車輛和機床。
為分散風險,避開國民黨海空軍對沿海的封鎖。船隊一部分向南,穿過巴士海峽前往廣州;另一部分北上穿過宮古海峽,向北方港口進發。
辦工人夜校,建電力中專,動員城市的知識分子,聘用外籍技|師,各種土洋結合的辦法紛紛冒出來,想法更周到更有可行性。
可就算如此也必須修,因為國內不能造,又無可替代。
蕭金浪忍不住帶著點高高在上的態度,想表述一番自己的功勞。可看到郭部長爆發的工作勁頭,他便停止了虛榮的自我炫耀。
農業上可以驅動水泵灌溉,讓更多土地種上糧食;工業上可以驅動機床,生產急需的產品;礦業上能驅動挖掘機和輸送帶,讓生產效率百倍千倍提升。
老蕭呵呵嘆了聲,大概猜到周青峰幹了什麼——那缺德小子絕對是把美國人在二戰期間搞的戰備庫存給洗劫了。
這兩個團的「圖-4」是蘇聯半賣半送的,在東亞範圍也算極其強大的轟炸力量。當他們亮著夜航燈在天空飛過,黑暗中能聽到如死亡靠近的發動機嗡鳴。
「聖光」團隊運來的燃煤發電機組雖然是美國來的二手貨,但https://m•hetubook•com•com運行狀況卻還不錯。兩艘自由輪運載量近一萬五千噸,帶來的發電變電輸電配電設備很齊全。
電力用於學校、醫院、政府,可以成倍的提升社會運行效率。光是在村頭弄個電喇叭,就能給鄉村帶來外界的知識和信息,打破思想上的壁壘。
如此PLA空軍才算狠狠的出口惡氣,報復了這麼些年來受老蔣空軍的欺負,以及遭受的損失。
不過每轟炸一次,台灣空海軍就要瘋狂報復,只是報復力度越來越弱,也讓靠近東南沿海的自由輪船隊平安抵達預定目的地。
但沒人能像轟炸德國日本一樣進攻美國本土。這些工業設施就排不上用場,只能轉做戰備庫存。
3月份的第一次空襲,炸的全島國軍驚怖不已,在大陸被PLA陸軍支配的恐慌再次布滿心頭。原本還以為到了島上能喘口氣,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年惹來跨海爆擊。
以周青峰的職位,低價弄走這些戰備庫存是輕而易舉。只是現在國內不單缺設備,更缺合格的工人。
陳部長咧嘴大笑,「肯定的,我們打算從幹部和軍隊中抽調一批勞模進行強化學習,在上海和帝都各建一座燃煤燃電廠。」
今年全年,將會有至少十台三十萬千瓦以上的燃煤發電機組運抵。也就是說你們可以規劃十二座中型電廠,需要招募好幾萬名懂電力技術的工人。」
陳部長已經沒空聽蕭金浪後面的話,振奮之餘急著跟隨行人員討論,要把之前的電廠建設項目通和_圖_書通推翻。
陳部長原本挺開心的,已經把建設兩座大型燃煤發電廠當做今後兩年的工作重點。那曉得周青峰這個傢伙在美國壓根不是撿破爛,簡直就是搶劫。
來建國初也大半年了,「聖光」的十幾號人深入到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蕭金浪更是看到了土共強大的組織能力。
在如此周密安排下,第一批自由輪抵達各自目的地。為了保密和安全,它們靠岸時選擇較為偏僻的碼頭。港口都要戒嚴,禁止任何無關人等靠近。
相比美國佬用昂貴的陀螺儀進行慣性導航,無線電定位雖然較為粗陋但對機載設備要求不高。
「燃煤鍋爐、高壓電泵、汽輪發電機、主變壓器。」在碼頭邊的倉庫里,陳部長一邊清點,一邊直樂呵,「這些設備很全啊,只要組裝起來就是一家電廠。」
一次夜襲,就有近五百噸炸彈落向地面。雖然比不上老美的千機轟炸,但對國民黨來說已經是天罰般的末日景象。
被炸的發電汽輪機是瑞士產的。由於沿海被封鎖,土共不得不將其用鐵路運到歐洲去修,費時費力。
蕭金浪已經提醒總理要加快工業人口的培訓,必要時從國外吸收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華裔歸國,又或者送一批人去蘇聯和東德留學,乃至外聘一批社會主義陣營的技術人員。
「十二套,怎麼可能有十二套?這得花多少錢啊?」
只要把這兩套機組按照好,一次性就能把國內發電能力提升百分之三十。為了伺候好這兩套機組,燃料工業部的陳部長親https://www.hetubook•com.com自帶隊前來保駕護航。
國軍地面高炮更是等於零,做不到像志願軍防空部隊的統一指揮,只能漫無目的的打點零星炮彈,還要擔心被轟炸機報復。
這句話一點沒錯,新中國的發展對此做了最好的證明。比如國民黨三十幾年也沒修好的成渝鐵路,共產黨掌權后兩年就修好了。
燃料工業部的幹部相信會有十二套三十萬千瓦發電設備在今年內運抵。如果設備到了卻沒人用,這就是黨員幹部的巨大失職。
49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也就185萬千瓦。國民黨轟炸上海楊樹浦電廠,一次性就摧毀了全國近三分之一的發電能力。
新中國實在太窮了,全國只有極少數大城市才有電力供應,還時斷時續。居民用電壓根無法保障,燈泡都是稀奇物。
蕭金浪作為這批貨的「貨主」,也跟著從帝都來南京。看著巍峨如山的萬噸自由輪停靠碼頭,他既欣喜又感嘆,「陳部長,你們得抓緊時間培訓和擴編人員了。」
51年3月10日,老蔣一邊忙著給大陳島送補給,一邊給胡宗南開追悼會——胡壽山好慘啊,屍骨無存,只能建個衣冠冢。
陳部長不清楚蕭金浪背後的想法,他只震驚于自己即將要面對的十二套燃煤發電機組,一時間腦子嗡嗡響。
與此同時,十艘自由輪組成的船隊偽裝成前往台灣的運輸船,在菲律賓以東洋麵分成兩部分。
十二座?
主席說過,「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箇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沒有「聖光」和*圖*書這批人,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這些東西都將在今明兩年從海上運過來。這些產業至少能支撐三百萬的工業人口,讓我們的國力在五年後增加三四倍,甚至更多。」
「圖-4」的十門23毫米口徑機炮比「B-29」還強,誰靠近誰知道。
現在可是美、蘇、東德,幾個工業國在聯合「伺候」國內的建設。只要膽子夠大,超越式發展是完全沒問題。
可蕭金浪這批人一口氣弄來十二套,還都是配套極其完整的電力設備。這能力過於強大,完全是給新中國送上十二粒十全大補丸。
「圖-4」在飛抵目標上空后先投擲照明彈確認地面狀況,然後再進行千米高度的低空轟炸。
有了電力供應,才能運用電力設備發展生產。
嘗到甜頭后,PLA空軍時不時就要組織一次夜間轟炸,專門盯著台灣的機場、電站、軍港等重要目標進行襲擊。每次都能有些收穫。
這聽起來過於神奇,但新中國底子太差,稍微在工業上有些投資,初期增長都是爆髮式的。郭部長覺著不可能,但有周青峰在,這絕對可能。
總之不要怕欠債,先把工業建設起來比什麼都重要。以後還債也不用可憐巴巴的從農民身上弄糧食,工業品價值比農產品高得多。
特別是蘇聯輕重工業畸形,生產些家電和紡織品都能很輕易賣出去。對於中國這樣的農業國而言,用糧食還債實在太虧了。
「不花錢,這都是我們贈送的。國內只管拿去用就好,儘快讓設備造福人民,就是對我們所有努力最大的回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