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天部隊拿下金門西側乳山陣地,掃清外圍,將其防守核心的太武山團團包圍。此外馬祖守軍不足,已經投降。
胡璉頭頂落滿了灰,勤務兵上前幫他拍打,卻惹來怒氣沖沖的冷哼。旁人只道他生氣,卻不知他內心複雜的心思。
因為後世特朗普搞貿易戰時,有好事者翻出了一樁舊事來瞎扯淡。國民政府跟美國簽訂過《中美友好航海通商條約》,被認為是地地道道的賣國。
「原本還指望堅守一個月,以拖待變,讓美國人看看金門的價值。現在……四十八小時不到,防線全崩了。」
商談一小時后,總理覺著事關重大,又把老蕭和秦清拉到菊香書屋見主席,還請了政治局其他委員一同開個小會,通報最新的美國政局走向。
因為條約里明確寫著「由此方運往彼方的任何商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哈哈哈……這條若是一直得到執行,美國佬得天天罵中國傾銷。
而此刻……胡璉在其山體指揮部無知無覺。他正跟李良榮討論「共軍最新動向」,判斷會不會是國軍增援快要抵達?
老蕭自己就是學過《毛選》的,治國理政的經驗也非常豐富,說話一套一套的,邏輯合理,環環相扣。
蕭金浪對電報原稿做了刪改,和秦清聯手寫了份意見書,一起前往中南海西花廳見主管外交事務的總理。
金門周邊,包括廈門附近的官兵和居民只要抬抬頭,就能看到這幕前所未見的奇景。連福建前指的首長都走到戶外仰望稱奇,驚嘆科技偉力。
「動用吧,早點結束戰鬥可以少死點人。」主席親口批准了。
書屋內,政治局的大佬們說說笑笑,氣氛輕鬆。你一言,我一語,大家對中美接觸都報以樂觀態度,也非常開明。和圖書
投降后又會有何等待遇?
胡璉正琢磨要不要跟李良榮討論形勢不妙的投降事宜,火球般的衝擊波灌入作戰室,摧毀一切有生目標。
主席寫《論持久戰》就強調「日本強而中國弱」,但日本還沒強到不可戰勝,所以抗日戰爭既不是失敗主義的亡國論,也不是理想主義的速勝論。
國內不管是領導層還是民眾,對外國勢力是高度警惕。
馬列信徒是最現實甚至是最無情的。他們尊重客觀現實,承認世間所有不公和不平等,並研究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去建設更美好的社會。
現在面對美國也是如此,無非是一場更加漫長曲折的鬥爭。
要不要投降?
這種背景下,敵人若是打來「糖衣炮彈」,那真是「糖衣」吃下,「炮彈」丟回去。
朝鮮戰爭之前,英國就向我們接觸,表示願意出售軍艦在內的二戰剩餘物資幫我們拿下台灣。這些帝國列強不是鐵板一塊。」
五百公斤級的航彈本身就具有一定鑽地能力。東德技|師幫忙改進延時起爆引信,可以讓航彈鑽進土層七八米再爆炸。
「接觸和談判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兩三年內都談不出結果。但只要能談就是好事情,我們可以在談判中學習嘛。」
「美國肯定會以建交為誘餌,逼我們接受苛刻條件,比如國民政府簽訂的賣國條約。那些能接受,那些不能接受,需要政治局具體討論。」
但現在么,老蔣享不了這個福,鑽地彈的實戰首秀就要交給胡璉來完成了。
「可以允許美國人來考察嘛,畢竟當年美國軍事考察團都去過延安。不用擔心自己家醜曝光會如何,倒是可以展現新中國的新面貌。」
這話剛說完,指揮部頭頂傳來巨響,洞壁嘩啦啦hetubook.com.com的掉沙土。顯然是正中一枚大威力航彈,爆炸威力猶如地震一般。
就當胡長官開始瞎想,廈門內陸幾十公裡外騰空而起兩道耀眼的流星,直飛上天。
跟西方國家接觸會有什麼好處,什麼壞處,大家都討論的非常清楚。蕭金浪個人覺著提前打開國門利大於弊。
「雙方接觸過程肯定要通報蘇聯,並獲得對方理解。畢竟蘇聯還是老大哥,我們還靠老大哥幫忙才能在朝鮮打仗,才能搞工業建設。」
「中美接觸乃至建交勢必會對國際政治產生巨大影響。」
簡單講,美國想擺脫朝鮮戰爭的泥潭,但絕不會放棄遏制中國的戰略。
天黑前,福建前指得到帝都命令,動用溫壓彈和汽油彈等之前禁止使用的彈藥,並允許前線使用加裝鑽地彈頭的改進型V-2導彈,實戰測試其鑽地性能。
胡璉得知情況,心裏又騰起一絲希望——難道蔣公雄起,在此危難關頭出兵來援?還是美國憐憫,已經動手干預?金門還有救了不成?
不同政客在不同時期的立場可以是完全相反的,此類狀況屢見不鮮。孫洛基較為細緻的講述幾點,寫的非常明白。
在朝鮮的美軍可是嘗夠了戰術彈道導彈的苦頭,離著前線老遠的機場經常毫無預警的被幾發不可阻擋的大威力彈頭炸上天。
每次爆炸,整個太武山坑道內都會巨震,岩體工事的頂部沙沙落下碎石。待在裡頭的國軍自然惶惶不安。
當太陽逐漸西落,金門上空的戰機紛紛返航。地面戰鬥也稍作停歇,登陸部隊主動收縮,給了島上國軍喘息之間。
傅作義投降后可是受到禮遇的。陳明仁當初也是把共軍打的夠嗆,可現在混的也不錯,還能帶兵掌握實權。
總司令簡單介紹和-圖-書道:「昨天福建前指發動金門馬祖登陸作戰。根據前線報告,昨晚已經有兩個步兵師登陸金門。
島上守軍副司令李良榮看胡璉屁股長刺般坐不住,只能耐心勸道:「我們這指揮部深入山體,頭頂上有三十幾米厚的土層和岩石。共軍炸彈絕對拿我們沒辦法。」
老蕭是干過紀委書記的,知道該怎麼說話才能讓大佬們聽得懂,也知道各種禁忌和顧慮。他能說出關鍵要點,避免誤導。
盯著沙盤和地圖瞧了一整天,胡璉做奮臂螳螂的能力都沒有,只能活生生挨打。他在指揮部內來回踱步,可傳到他面前的軍情就沒一個好的。
主席、總理、總司令都還在,根本不可能有「姓社姓資」的爭論,國內亂不起來。
「英法等歐洲國家肯定會跟隨美國的步伐,我們同樣可以爭取建立相應的外交關係,擴展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在廈門內陸,一支火箭軍發射團接到命令,開始進行導彈起豎,加註燃料——液體導彈反應慢,發射準備必須一絲不苟,否則就會原地化成大火球。
談及國民政府簽訂賣國條約這事,蕭金浪忽然想笑,建議重新簽訂合理的貿易條約作為讓步和妥協,沒必要完全禁止。
討論數小時,確定基本方針和底限。唯一的小麻煩就變成金門到底幾天能拿下?能不能讓美國徹底放棄插手台海的念頭。
鑽地彈是專門用來對付敵人混凝土加固的地下堡壘,確切說是專門給老蔣準備的。為求保密,導彈雖然運到前線但原本沒打算用。
共軍太凶了。
作為西面屏障的乳山陣地也玩完了,共軍已經把坦克和重炮拉上島,對太武山陣地直瞄炮擊。
孫洛基過去可是「帶路黨」來著,經過這麼些年的改造,對中美的思想認識反而比
hetubook•com•com尋常人更深更透徹。畢竟他當年真下功夫仔細研究過如何才能成為「美國人」。
我胡璉在金門也讓共軍磕了滿嘴的血,現在投降算起義還是算投誠?總不能是被俘的。事後應該也能繼續帶兵掌權吧。
蕭金浪和秦清被特許旁聽會議,並在有需要時接受中央委員們的諮詢。畢竟當前中國搞國別研究的人幾乎等於零,少有人能說清楚美國政治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胡長官,不用怕的。」
胡長官還在心裏打小算盤,殊不知十幾架原本圍著太武山俯衝的「斯圖卡」正緩緩飛離,只在遠處監控。
「斬首」成功,直接進入遺體告別階段。
現在外戰內戰剛剛結束,國家整體向上,民族凝聚力空前爆發,錢學森之類海外學者寧願放棄西方優越條件也要回國。
考慮到政治形勢的變化,可以命令前線加大對金門頑敵的攻勢,動用之前不被批准的武器,儘快結束戰鬥。」
胡璉在其指揮部內猶如困獸一般,無線電一直被|干擾,根本沒法跟台北聯繫上。有線通信也被炮火切斷,島上五萬部隊已經有過半聯繫不上。
「中美接觸,台灣問題勢必是個難點。但誰讓老蔣自己不爭氣?只要美國不公開下場,以國內目前的發展速度,保守點,三五年內解決它並非難題。」
能聚攏在菊香書屋的這群人都非常現實,既靈活變通又保持底限。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妥協,什麼狀況必須寸步不讓。
經過幾個月的實戰,改進型V-2已經有了更多性能上的提升。原本用無線電制導,圓誤差精度五百米,這也就只能用來對付機場這樣的大目標。
「聖光」團隊進副本前對美國政壇做過不少功課,但具體認識上還不如常駐美國且經歷多個時代的孫洛基。
但和-圖-書巨震過後,他又歡笑道:「看,沒事的。這世間沒有什麼炸彈炮彈能炸穿這麼厚的防護。原子彈都做不到。」
八九十年代打開國門,擁有戰爭苦難經歷的老一輩基本故去。新一代面對國內經濟和治安的困境,面對西方的誘惑難以把持,才會「全盤西化」的危險。
歷史上不乏腦子發熱就喜歡意氣用事的所謂「革命者」,但他們早就在殘酷的革命鬥爭中被淘汰了。
胡璉此刻還待在他的太武山南面南防守指揮部呢。但大批國軍軍官被俘后,其指揮部的位置已經被曝光。白天就有十幾架「斯圖卡」盯著其指揮部的出入口投擲航彈。
其中一枚彈頭正中胡璉頭頂位置,打穿其指揮部上的岩土,砸在其電台通訊室爆炸。彈頭內還有幾百公斤炸藥和幾噸的燃料,爆炸威力極強,將洞頂直接炸塌。
兩枚幾噸重的加固彈頭接連砸在太武山南面的指揮部頭頂上。三十幾米的土層岩層也沒能阻擋其巨大的貫穿能力。
導彈走了個高彈道,基本是直上直下。三分鐘后彈體重返大氣層開始俯衝,速度逐漸逼近五馬赫的最高速,從天而降。
其政客的傲慢一如既往,內心既看不起中國又擔心中國發展。其黨派間雖有矛盾,但都希望能用小恩小惠進行拉攏,讓中國服從美國利益。
太武山陣地又能堅守幾日?
為了打擊敵人的地下指揮部,必須使用貴得要死的機械慣導裝置,還必須進行精準的測地工作,知道導彈和目標的具體方位,才能把圓誤差精度提升到百米左右。
孫洛基的電報好幾千字,光是完整譯電就把老蕭和秦清累個半死。這其中除了周青峰的「提醒」外,就是孫洛基對於當前美國政局的詳細論述。
指揮部的參謀都被嚇的忍不住縮脖,李良榮自己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