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養豬都要養大肥豬,瘦肉價格遠不如肥肉貴。從美國搞來的油脂目前作為最好的營養補充品,用來給重體力勞動者做獎勵,非常受歡迎。
這種觀點能讓「楊總師」鬱悶到吐血。
「這裡是用還原法生產粗硅。」蕭金浪也只能站在透明玻璃窗外看,簡單介紹生產狀況,「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比如大功率特種電爐就來自英國。」
「這是什麼車間?」
周青峰的「爛片」賺到錢后,極大緩解了「聖光」團隊已經枯竭的財力,可以購買一些改善民生的貨物。
美國已經造出實用化的晶體管,但他們還沒有實用化的產品。第一款晶體管收音機要在54年上市,售價近50美元。相當於後世一台iphone。
近幾個月,從美國到中國的海路貨運量越來越大。
老蕭和「楊總師」在彼此訴苦,倒是離開的維辛斯基帶著獲贈的晶體管樣品回到蘇聯大使館。他要寫當前中國國力現狀的報告,科技方面也是需要涉獵的。
對半導體研究所的參觀還沒在發電廠時間長。畢竟這裏就一棟兩層小樓,除了耗電大,設備嗡嗡響,也看不出什麼新奇。
粗硅從電爐出來就需要再提純,這就需要用到最近從美國弄到冶鍊提純設備和化學藥劑,讓相關研究進展神速。
「聖光」團隊不但從蘇聯採購低價糧食,還想方設法翻檢美國的庫存——美國佬的食品浪費之多是觸目驚心的。
這可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收音機,想弄個漂亮點的外形和色彩吸引顧客,最後和*圖*書發現技術不夠做不到。你說這憋屈不憋屈?」
收音機太沒分量,老蕭繼續道:「晶體管能生產更輕便的電台,能改進當前的縱橫式電話交換機。能讓雷達看得更遠,濾波更好,又更省電。」
能拉出硅晶圓並造出晶體管,這是58年才有的技術。現在被「聖光」團隊作弊般提前七年進入生產化。
毛子的第一代噴氣式發動機就是英國給的技術,否則造「米格」系列戰鬥機就面臨大麻煩。美國也就很容易形成一家獨大的狀況。
再萬用表之類的工具拿出來測量一下電壓和耗電。哪怕喇叭最大聲,電流也不到電子管收音機的十分之一。
使館參贊坐不住了,急匆匆跑去找部長的辦公室詢問更多內情。
英法算是西方國家最雞賊的。
這都是公式化的打官腔。讓希望一鳴驚人的蕭金浪很是失望,也沒能以此為籌碼再要點什麼。
一台晶體管收音機被交給使館的科技參贊做測試,另外還有從半導體研究所拿來的器件樣品——這些都是想用來打開社會主義陣營市場的利器。
但在維辛斯基眼裡,幾個罐頭而已,不值一提。至於工地上的熱鬧景象,蘇聯建國時也曾經如此,也稱不上多驚人。
「呃……能造更輕便的收音機。」蕭金浪曾經問過「楊總師」,做出晶體管后是不是就可以有高性能計算機了?
有晶體管跟有晶體管計算機,中間差的十萬八千里呢。
「楊總師」哈哈一笑,「假設有天你去非洲,當地土著帶你走進m.hetubook•com.com
一間茅草屋展示『瓦坎達』的振金科技。你是啥感受?覺著自己碰到騙子還是傻逼?」
全世界的軍工人員都想造出省電的電台,這將極大減輕戰鬥時的通訊負擔,提升便捷性。在朝鮮的志願軍自己就有這方面需求。
「這東西能幹嘛?」
當前的電子產品實在太有限了,老蕭憋了半天,能讓維辛斯基有所觸動的只有電台和雷達。後者「嗯嗯」了幾聲,大概知道中國同志搞出一種「更好用的電子管」。
這還是有大量實踐經驗做提示的情況下,依舊碰到各種各樣難以解決的問題。畢竟在當前的中國搞科研真是要啥沒啥。
這是「聖光」團隊里「楊總師」牽頭搞的。人家原本設計「殲二零」,但現在搞飛機設計太複雜也沒條件,弄些比較簡單又來錢快的項目比較好。
最早的晶體管跟後世的不一樣,算得上粗苯。但這劃時代的器件相比電子管優越性太多了——省電、小巧、穩定、廉價。
再考慮到外交部長要求測試樣品時隨口說的幾句,這是中國同志在電子技術方面的最新成果——這成果也未免太新了。
老蕭頓時失笑,「這個比喻真是太傷人了。我們有這麼差么?」
重新上車,蕭金浪陪著蘇聯客人去下一個參觀地點。他大概能揣摩維辛斯基的想法,悄悄讓司機改變路線,要給客人看點帶震撼性的高科技。
目前中蘇有大量科技援助項目,使館的參贊對收音機這些小玩意還是很懂的。他拿到收音機就覺著這玩意小而輕,仔
https://www.hetubook.com.com細翻閱說明書,發現居然是用電池供電。
毛子么,大國沙文主義是根深蒂固的。想讓它看得起且平等相處,得展示點實力才行。
維辛斯基經過層層安檢,走進帝都西城不起眼的兩層小樓。進入一樓就發現裡頭是封閉的,正壓設計,空氣流動必須進行過濾。
「這居然不是玩具,而且靈敏度很高。」蘇聯參贊更驚訝了。
「所以我們想靠這個賺錢也難?」
「這是在做什麼?」維辛斯基還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參觀什麼車間。他對大多數設備都看不懂,倒是一台拉晶體的電爐很吸引人。
維辛斯基在工地上看到的只是庫存肉罐頭,大鐵皮桶的罐頭一般用來供應工廠食堂。食堂大師傅見了都感嘆美國人太浪費,都是去皮去骨的好肉,就是不成塊而已。
蘇聯參贊拿著輕飄飄的收音機,差點以為這是一台玩具。可當他按說明書裝入電池,扭動旋鈕進行調頻,還真收到了帝都的人民電台。
「聖光」團隊中除了蕭金浪和周青峰這類在外打拚的,進入副本的十幾人中有一半都是技術人員,集中起來搞半導體。
這個用的量不大,採購一批就能用很久。
十厘米的晶柱從液態的高溫硅溶液中緩緩拉出來,只這一個動作就從去年十一月研究到現在才成功。
維辛斯基對這窗明几淨的地方還是感興趣的。對比熱火朝天的發電廠,或塵土飛揚的工地,這地方顯得高檔。
朝鮮戰爭期間,蘇聯買不到橡膠,但英國商人愣是能把幾千噸天然橡膠賣給和_圖_書中國進行轉手。所以在「楊總師」搞的半導體研究所里,來自英法的設備特別多。
天老子嘞,這器件用來生產收音機簡直是暴殄天物。
參贊卻猛的搖頭,「不,美國也沒體積這麼小,功耗如此低的晶體管。中國同志這次獲得了突破性的科技發明,它讓晶體管實用化,是要改變世界的。」
維辛斯基在保密車間走了一圈,最後在展覽室見到一些成品。除了三極體和二極體,還有電容電阻之類的不起眼卻必不可缺的小玩意。
除了肉,還有油脂,數量更多。畢竟很多「豬下水」連做肉罐頭都難,但熬成油就便於運輸和存儲。
維辛斯基離開后,老蕭找到坐鎮此地的「楊總師」,嘆聲道:「好像蘇聯人對我們的科研突破不感興趣興。」
最早抵達大陸的幾批「自由輪」再次返回美國跑運輸。近期從美國運來的動物油脂從海路上岸,一來就是幾萬噸。
為了節省成本,一個罐頭就五十公斤,非常重。
「楊總師」翻了個白眼,表示不懂科技和生產的人請不要隨隨便便出來瞎搗亂——外行指揮內行是要出亂子的。
晶柱出來后在切成晶圓,後續又是難點——摻雜。
「摻雜」的晶圓再切成小片就能生產封裝成二極體和三極體。這看著簡單,其實中間有數百道複雜工序。
除了用電池供電的特點,送給維辛斯基的晶體管收音機也太輕太小了。
法國也是只要能賺錢,啥事好商量。毛子的很多高科技來源都從法國整體引進,能活活氣死老美。
「這是事實,現在非洲很多國家的人均https://m.hetubook•com•comGDP可比中國高。」「楊總師」也無奈,「我們造了一批收音機樣品,外殼只能用木頭的。
帝都半導體研究所。
為了加工這些豬牛羊之類的「下水」,孫洛基特意雇了不少廉價老墨辦食品加工廠,專門生產肉罐頭。
「摻雜」需要的高純度單晶磷和單晶硼是從美國偷偷採購,借前次錢學森等科學家回國,一起帶回來的。
電子管要工作需要加熱陰極,會有一個短暫預熱期。晶體管直接工作,根本沒這方面需求,其工作頻率可以輕易做到很高。
維辛斯基還不以為然,「晶體管么,我知道。美國那邊的最新技術。我們國家也有同類產品。」
「是我們自己設計的單晶硅直拉爐。」蕭金浪對此很得意。造這台爐子可費勁了,但其功效很強。
維辛斯基顯然不識貨。他祝賀中國同志獲得的成果,並表示只要價格合適,願意採購一批,用來抵消貸款,緩解中方財政壓力。
「先得上產量,另外當前最賺錢市場在美國。社會主義陣營的市場太小,購買力遠不如西方國家,這是戰略上的缺陷。」
其中不但包括工業設備,還有些陳年軍需食品,甚至包括從美國各大食品公司廢棄的「下水」。
蘇聯參贊忍不住把好好的樣品直接拆開,想看看裡頭的奧秘。結果他沒看到燈泡似的電子管,反而是一塊走滿各種飛線的小小電路板。
電子管耗電大,用它做的收音機都帶電線。野戰電台要機動,不得已要用電池,於是必須配手搖發電機。
所有生產設備和材料全靠「進口」,但成果無疑是突破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