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韓國漢城,「三星」總部。
奧沙利文憂心忡忡。
馬可世作為共和党參議員競選人,被特邀和媒體記者坐在一起。他一改過去草莽英雄的形象,頭打髮膠,身穿西裝,像個文明的紳士。
有BOM表倒是簡單,一共21個大項,幾百個零配件。從屏幕晶元到邊框螺絲,全部都有。關鍵在可觸摸的屏幕和高性能處理器上。
等工程人員搞清楚一台iPhone具體有哪些零配件,等專利檢索人員查清「聖光」近兩年來在韓國申請的幾十萬件專利技術,等確定「三星」有沒有能力自己生產智能機。
馬可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一件「印鈔機」級別的產品不能只被中國人掌控,必須立刻予以打壓。
馬可世坐在國會議席的角落,提前體驗掌控權力的滋味。改當他副手的奧沙利文悄悄靠近,低語了一句:「中國那邊出了點值得注意的問題。」
「我們可以扶持韓國人來生產。」
奧沙利文說著說著也嘆氣,「現在唯一的好消息是『聖光』拿出iPhone是為了拉攏韓國方面。距離他們完成產線改造升級,正式推出產品還有半年。」
想到「快進八年」,馬可世就恨極了死在自己手裡的克拉克神父。那個蠢貨見上帝了,卻丟下這麼個糟糕局面。
但這些都是硬體,軟體方面沒有提及。
周青峰完全照抄了「蘋果」的供應鏈管理,細化了環節。其國內銀行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貸款,確保屏幕、晶元、存儲器、電池等等關鍵零配件的生產。
「聖光」在國內投資了一大堆晶圓廠,但最先進的製程產能嚴重不足,難以滿足每年全球供應上億台的需求,所以想用「三星」的晶圓廠投產自己的高端晶元。
視頻是從韓國企業家代表團流出來的,圖片則是對iPhone機體的拆解拍照,技術人員急於了解這台設備的元器件和成本。
「可韓國人的智能手機在很長時間也是在中國生產的。」
斟酌再三,「聖光」選擇了安卓系統,但暫時在技術層面不選擇開放。畢竟現在沒有競爭對手,先吃兩年獨食再說。
「為什麼?有專利壁壘?和_圖_書」
哪怕美國制裁了「聖光」及其總裁周青峰,可民眾該用iPhone還是會用,該真香還是真香。
「這套路毫無新意,一點不陌生。」
國會現場有多名參眾議員向總統提出質詢,有反對也有贊同。
但帝都的航班幾個小時就到漢城。見到實物后,整個「三星」高層集體傻眼——觸摸屏的科幻感太強了。
光聽電話,李健熙難以想象「聖光」搞出了什麼好東西。
2017年,有市場分析公司出了個報告,說「蘋果」公司在十年裡賣出了近12億台iPhone,獲得7380億美元的收入。
就好比「華為」的初代手機晶元,花了五年時間弄出個K3V1,綽號「熱得快」,被罵的狗都嫌棄。
對照已經拆下來的器件,技術部門研究老半天,給出很現實的難題——「三星」確實必須儘快跟上智能機時代,但目前落後至少三年。
「關鍵是生產能力。全球大部分手機產能都在中國,原歷史上『蘋果』的iPhone絕大多數就是在中國生產的。」
於是李健熙又給二女兒打電話,同樣問了幾句就掛斷。李敘顯呼吸不暢,說自己正在鍛煉身體,一會再聊。
「我們可以無視專利。」
在強調消費和享受的西方社會,沒誰會拒絕智能機。封鎖只會帶來猖狂的走私。
跟中國比拼產能,這個主意本身就很腦殘。
總的來說,一向積弱貧窮的中國突然躍升到世界第二,這確實讓整個西方世界大感不安,感受到價值觀在動搖。
現在么……媒體的關注點在中美突發的貿易爭端上。現在全球輿論都不看好中國,認為其經濟必然在美國打壓下遭到重創。
嘚……等一切準備就緒,不知是啥年月了。
李健熙陰著個臉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一會看看剛剛從中國用飛機送來的iPhone,一會抬頭看向窗外飄忽不定的雲朵。
「兄弟會」這幫人可是清楚的很。iPhone一出,「蘋果」盈利能力如日中天。全球高端手機市場被喬布斯打的落花流水。
寬敞的會長辦公室,兩三個技術總監帶著七八個資深工程師圍在hetubook.com.com一張工作台,忙的滿頭大汗。
「聖光」在河南有個十多萬員工的電子產品工業園,韓國方面發現這個工業園在快速擴建,目標是員工和生產線數量翻一倍,達到三十萬人。
前次時空逆流到2016年,周青峰就專註於半導體產業。這次回溯到2000年,他同樣強化了這方面的投資。在獲得『快進八年』的獎勵后,所有短板應該都被填補了。」
沒辦法,李健熙只能給三女兒打電話,還是聊不上幾句。叛逆期的李尹馨嗯嗯啊啊的敷衍,就是不肯好好說話。
此外這種巨型工業園在中國不止一個,韓國人說據了解至少還有四個。
總不能生產一堆過時貨等著被嘲笑,給「聖光」做代工是唯一出路。耗費巨資建立的生產線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收回成本,否則會被迅速過時。
奧沙利文在電腦上打開視頻和上百張圖片,沉聲說道:「『聖光』團隊把iPhone搞出來了。」
哎呀,這就很棘手了!
考慮到競爭對手將長期不存在,「聖光」的iPhone說不定會比「蘋果」更成功。
遏制策略是這種不安的應激反應,難以避免。
「『聖光』在向我們示威,韓國企業界對這款產品非常震驚,對於中方提出的合作意向出現極大的動搖。
「三星」也剛剛突破90納米製程,還打算在自家最新產品上用呢——結果自家產品還沒亮相就被iPhone淘汰。
首先是專利壁壘,「聖光」申請的非常全面,「三星」想繞開很難。就算專利通過購買或交叉授權獲得許可,那麼一整套的智能機供應鏈又是難題。
就算『三星』被我們強令到越南開廠。等廠房建好,工人培訓完成,估計『聖光』的二代三代iPhone都出來了。天知道那時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最好的結果是中國經濟像日本一樣長期停滯,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最大可能是「拉美化」——貧富差距加大,城市裡遍布貧民窟,販毒賣淫之類惡性案件頻發。
「向中方商務部發函,表示我身體好轉,也希望能親自去帝都參加中韓企業界的交流。」李健和-圖-書熙回想去年周青峰跑來找自己大女兒,對那小子印象並不太好。
可惱可怒!
以傾銷為名,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加懲罰性關稅;以涉及國家安全為名,對多家中國企業實施長臂管轄;以威脅自由民主世界為名,對中國進行污名化。
馬可世希望利用這種不安。眼下2002年的國會中期選舉正如火如荼,他通過「兄弟會」的內部運作,應該能在年底成為參議員,並且地位不低。
當「三星」認慫,「聖光」搞出智能機的消息也隨之在業界傳開。所有大型電子廠商都在想辦法獲取樣品。
再朝深處想,這玩意能把「三星電子」搞死啊!
奧沙利文聳聳肩,「這要找專業人員來諮詢,我認為理論上是可以的。但通報消息的韓國人卻不樂觀。」
李健熙此刻一言不發,既不接受管理層的請辭,也不說責任在誰。他就站在玻璃窗前等著,等一個結果。
負責科技情報收集的高管差點被懷疑是內鬼,因為「聖光」如此大動作,「三星」居然一點不知情,陷入極大的被動。
哪怕投了錢和時間,也未必就能成功。因為「聖光」的先發優勢太大。
晶元還好說,但軟體系統就更麻煩了。「聖光」是複製黏貼的「拿來主義」,「三星」可沒辦法玩這種把戲,得從頭來。
韓國人目前只知道iPhone是革命性的產品,但對其在電子產品市場攻城略地的能力沒有具體感受。
可不等「三星」方面出結果,會長秘書處急匆匆來人,送上一疊厚厚的列印文檔。開頭是一份由「聖光」總裁發給「三星」李健熙會長的傳真。
會長辦公室內眾人面面相覷,誰也不說話,全都心驚膽戰。大家心想:「會長大概是糊塗了,傻子也知道我們肯定正在拆機啊。」
小布希在接受國會質詢中發表其新的外交政策——在沒發生「911」事件,又沒準備好殺入中東的情況下,一系列對華強硬政策陸續出台。
中方大氣的多,贈送iPhone當禮品,也不會少了李健熙的那份,委託李在鎔代為轉送。一送就送兩台,擺明了說——一台給你用,一台給你拆。
設計一顆專用的智能和_圖_書機晶元並將其投產,一切順利也需要三年。而且剛開始的產品性能只怕很差。
能怎麼辦?
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
就好比「無畏艦」一出,立馬宣布「前無畏」時代重金打造的那些「鐵王八」全部被淘汰。
李健熙想了許久,隔天給大女兒打電話問問情況。可聊了幾句,李富真說自己身體不舒服,過會再打。
周青峰當初扛了PB存儲容量的磁帶進入2000年,包括蘋果的iOS系統和各版本的安卓系統。這其中安卓系統還有源代碼。
馬可世隨即離席,跟著奧沙利文走出國會大廈。兩人選擇在一輛車內進行保密談話。
小布希總統還在國會信誓旦旦要通過貿易制裁讓中國遵守規則,停止損害美國商業利益,可接下來美國利益只怕要大損特損。
「那是二十年後的越南。現在的越南的基礎設施極其薄弱。電力、道路、港口、工人,啥都沒有。
目前半導體最先進的製程是90納米。
「所以我們只能跟「聖光」合作,對吧?」李健熙心中其實已有定論,只是等屬下完成論證,他還是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被中國人超越,真是很叫人不服氣啊。」
「我記得『三星』不是把手機生產線轉移到了越南?」
智能機的軟體要比功能機複雜的多,光是編製成熟的操作系統就不是一兩年能搞定的事。
現在這件打破市場的利器居然被中國人提前搞出來了。不但「兄弟會」為此措手不及,就連其他幾家被選者勢力也深感難以招架。
現在不但國際輿論幸災樂禍,中國國內輿論也人心惶惶。「跪地投降」的論調比比皆是,「快進八年」也沒能把公知群體清理乾淨。
章家敦的「中國崩潰論」再次炒的火熱,這位壓根不懂中國的「中國問題專家」修正了自己的預言——2003年,在蘇聯解體后,又一個紅色帝國將要崩潰。
中方邀請韓國企業家來訪,少不了請「三星」會長。但李健熙端架子,他自己不肯挪屁股,只讓自己兒子去。
「『聖光』可以自產iPhone的所有部件?有沒有我們可以卡住其生產的渠道?」馬可世想到特朗普打壓華為的手段。www•hetubook.com•com
有驚訝的,有氣惱的,有憤怒的,有痛恨的,有畏懼的,總之業界即將迎來大洗牌。
馬可世瞧了同伴一眼,明白半年內如果攔不住「聖光」,半年後也就不需要攔了。全世界都會被浪潮般出現的iPhone淹沒,美國也無法例外。
「三星」戰略企劃室的一票高管集體向會長請辭,表示因為自己的大意和過失,讓財團在事業上升期突然面臨如此困境。
可現在形勢比人強,不低頭都不行。
「聖光」近兩年在全球申請巨量專利的事,李健熙有過耳聞。韓國專利局就為此手忙腳亂好一陣。有些專利到現在都沒能完成審核。
手機還沒到,李在鎔的電話就打了回來,向李健熙通報跟中方談判的狀況,外加iPhone帶來的震撼。
「專利是一方面。」
「猜李會長應該真在拆我公司的產品。不用那麼累了,我把產品物料清單的BOM表發給你,直接看就好了。另外還有產品涉及的專利技術編號,以供查詢。」
「既然無法阻止『聖光』的生產,我們可以自己生產搶市場嗎?」馬可世又問道。
李健熙得知后氣的七竅生煙,怒聲大罵:「『聖光』怎麼知道我們在拆機?」
可更糟糕的情況出現了,韓國人正在拚命收集目前「聖光」的半導體產能以及成品生產能力,發現中國整個電子產業正在搞一場動員式的產業升級。
奧沙利文更悲觀,「我們有個初步的判斷,在接下來的三年裡,「聖光」將獨享智能手機市場。唯一能制約就是它自身的產能。
按照技術部門的預估,「三星」如果想從頭開始做,沒有五百億美元和三年的投入,什麼都幹不成。
奧沙利文搖搖頭,「韓國人表示,「聖光」明確說他們可以完全自產iPhone。工程人員正在對這句話進行驗證,但我覺著很可能是真的。
我們正在儘可能穩住韓國人,但這產品一旦大規模上市,其巨大的盈利能力和產品形象會給我們造成巨大麻煩。」
此外『聖光』還決定從日韓企業採購零配件,這更是解決了很大的產能問題。我們很難對其進行禁止,因為禁止也無效。」
傳真用漢語寫的,翻譯過來大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