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大國崛起
第三十三章 大國支持的游擊戰

M7的原形是老舊到家的「紅旗-2」,「紅旗-2」又是仿製的「薩姆-2」,本職工作是防空導彈。
目前,以色列以兩個主力裝甲師為箭頭,動員了十二萬大軍跨過約旦進入伊拉克境內。他們踏足的是個荒涼乾旱又貧困窮苦的地域,安巴爾省。
不過M7有個很大缺點,它還使用液體燃料,接到作戰命令到發射的時間論小時計算。
在這十五分鐘內,主體11小隊釋放的微型四軸無人機飛出一段距離后乾脆降落在沙地上,等「蒼鷺」離開后再飛。它的偽裝色和操控者的謹慎是最好的保護。
說是「攻佔」有些誇大,因為根本沒發生任何交火。伊拉克軍隊直接後退,以軍則長驅直入一百三十公里,彷彿是來郊遊的。
四軸無人機的操控同樣不使用普通的無線電,同樣是選擇定向性高的微波,只要波束不直接對準以軍營地,被發現的可能性就很低。
哈桑罵了幾句,讓自己手下向外進發,至少要讓警戒線布置到五公裡外。無人偵察機更要監控周邊上百公里範圍。
這其中,油罐車很好辨認,電子戰營有大量帶天線的方艙,裝甲營則有大量坦克。可惜第七旅其他幾個主力裝甲營不在此地,以及推進到其他方向。
朝鮮軍官瞄了眼,點點頭。他抓起話筒向後方的砂礫7號通報道:「激光制導準備就緒,目標已鎖定,請求發射。」
「繼續。」亞裔隊長負責盯著通訊。
就在距離哈桑中尉十多公裡外,一個穿著迷彩的三人小隊正在低矮的山丘后布置一台微波通訊機。
就算被發現,微波直來直去的特性也難以追查操控者的具體|位置。
沙丘上還有一個三人小組正在操控小型光電雷達。
選定目標后,伊軍軍官不太確定自己是否完全正確,轉而問同來的朝鮮軍官,「我這樣就可以了嗎?」
關鍵它不發射電磁波,只接受光學信號。靠普通電磁手段是沒法發現它的。它的唯一缺點就是太貴了。
至於什麼路邊炸彈,人肉炸彈之類的,以軍也m.hetubook.com.com見識多了。
導彈發射的動靜不小,負責發射的人員一旦幹完活就得趕緊開車離開陣地,躲到備用陣地躲著去,順帶準備裝上第二枚彈藥。
倒是在天空巡航的以軍戰機在看到一條條騰空的導彈尾焰,驚愕中在無線電內發出了示警。
至於運輸線,那都是由無人機和坦克守護的,誰也別想輕易斷以軍的後路。總之在中東這塊地方,啥招數是以色列人沒見過的?
伊拉克軍官負責在一塊軍用平板上操控。落地的微型無人機再次起飛,晃晃悠悠朝十多公裡外飛去。
十五分鐘過後,主體11小隊接到砂礫7號發來的信息——以軍無人機已經離開,距離下一架無人機過頂還有十二分鐘。
什麼路邊炸彈,自殺襲擊,這些都太low。是沒背景的窮鬼才用的手段。真正大國支持的游擊隊有更高級的技術。
此外它價格很便宜,畢竟是老舊防空導彈改的,賣給薩達姆也就是個「成本價」后加個零,真的沒把貨幣單位從人民幣換成美元。
因為薩達姆很清楚,一馬平川的安巴爾省根本守不住,對手的重裝甲部隊一捅就穿。但這個省不能輕易放棄,因為它將是以色列人脆弱的後勤線。
慣導負責在起飛段和上升段糾正導彈偏差。飛出一百公里開始俯衝的時候,自然有激光指示目標。
只要不搗亂,鎮上的居民可以從以色列人手裡獲得糧食和鈔票,或者別的什麼。鎮上的部落首領若是願意合作,至少能拿幾百萬美元的酬勞。
以色列人也知道自己槍炮下的伊拉克人假裝馴服,但他們也不在乎。魯特拜的進出通道已經被封鎖,任何人都別想跑出去當游擊隊員。
哈桑中尉特意去看了看那些殘骸,結果發現七輛所謂的發射車都是假的。外表看著是巨大的發射車,可實際上是充氣玩具。
這其中距離魯特拜二十公里範圍內的目標更是被重點關注。
哈桑發現這些殘骸時還高興自己空軍摧毀了一個導彈發射連,上去一看和_圖_書才知道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美元一發的精確制導炸彈就炸了些騙人的廉價貨。
原歷史中,美軍干翻薩達姆后在伊拉克駐軍,安巴爾省是反抗最激烈的。這裏的人太窮,因為窮而極度保守。
兩個伊拉克人布置好微波天線,從背囊里取出幾公斤的微型四軸無人機,操控其起飛。隨後他們開始布置偽裝網,將三人連同設備都用防紅外探測的土黃色布料蓋住。
「明白。」
但強指向性的微波具有極高的抗干擾能力。雖然它只能在視距範圍內工作,但難以被截獲被|干擾,在複雜電磁環境有很高生存能力。
這玩意就是一台上億像素的巡天望遠鏡,擁有高清藍寶石鏡頭,自帶可見光和紅外兩種模式,只要不是沙塵天氣,就能掃描周邊五十公里天空的任何情況。
第七裝甲旅攻佔魯特拜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
中國生產了近萬枚這玩意,但很快就發現它落後了。生產這麼多,淘汰了又不能隨便廢棄,只能想辦法改進。
一件是把安巴爾省出生的官員和軍官進行重點甄別。有確鑿證據勾結境外勢力的,堅決處死,並將證據向其所屬部落展示。
但以色列人沒探測到周邊有任何可疑的電磁信號,感覺伊拉克人安靜的過分了。
如果是短波通訊,以軍很容易鎖定位置。
一處人工構建的沙丘洞窟內,同樣在光電雷達確認周邊空域安全后,五輛運載導彈的卡車依次駛出。
目前看來,以色列人對傳統招數都有防備。「兄弟會」把當年美軍在伊拉克駐軍遭遇的可能和對策都提前用在以軍身上了。
就在這些發射車不遠處,哈桑還發現一架被擊落的以軍F16C戰鬥機。這明顯是對假目標攻擊時,被設伏的防空導彈擊落。
需要有發達的半導體和光學技術才能製造,隨便一台價格上百萬美元。普通小國根本用不起。可現在它就落在伊拉克的游擊隊手裡。
精度提升后,M7的裝葯都能減少些,使其最大射程達到200公里。雖然不是太遠,但也夠用了hetubook.com.com
萬一攔不住,損失不會小。
第二則是把地方實力派放出去的同時,開放武庫把安巴爾省的一百五十萬人口武裝起來。除了輕武器外,還有不少好東西發下去。
但畢竟是恩怨糾葛幾十年的「老鄰居」,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太清楚對方什麼德行了。
十五分鐘后,一架以軍「蒼鷺」偵查無人機在三千米高度掠飛,其搭載的光電探頭來回掃描地面,所有信息傳回在魯特拜紮營的以軍第七裝甲旅電子戰營。
但就在一個個以色列的「哈桑中尉」進入伊拉克境內,他們的對手也準備好了打擊的手段。
鎮內的無線電也處在管制狀態。除以軍自己的電台,有專門的電子戰車輛干擾任何對外通訊,嚴禁信息傳遞。
這裏年降雨量只有110毫升,蒸騰量卻有兩千多。太陽照射下,地面溫度能達到五六十度。瞭望遠處只看到受熱的空氣扭曲了光線。
這句話在微波中不斷傳遞,經過四五個三人小組的接力,在不驚動以軍的情況下送到一百五十公裡外的某個隱蔽點。
在後方操控的伊拉克軍官為此緊張的手在抖,從未想過游擊戰能這樣打。他以為「游擊」就是埋地雷,打黑槍,拿命去跟強大的對手拼。
它乾脆停在一個離地兩三米高的土堆上,一面用微波和操控者通訊,另一面用高清鏡頭拍攝以軍營地。
以色列人不指望從這個落後的鎮子上獲得任何補給,他們寧願利用後勤線從約旦運水運油運彈藥,也不想從鎮子上獲得什麼,只為控制鎮上幾萬伊拉克人。
因為這玩意就不是正兒八經的彈道導彈,它叫M7,出口編號B610。
這是個面積近十四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一百五十萬的省份。此地居民以強烈的部落和宗教情節知名,連薩達姆都很頭疼。
經過兩次隱蔽再起飛,四軸無人機終於抵達距離魯特拜三公里的位置。
可現在,只需無人機操控平板上選定幾個點,一切就OK。被選定的還有裝甲旅的油罐車停靠區,以及電子戰營的和_圖_書營區,還有旅直屬裝甲營。
侵略者也沒打算搞什麼「軍民魚水情」,軍隊根本沒進駐鎮內,而在鎮外構築堅固營地。任何當地人試圖靠近營地,都會受到槍擊警告。
一旦發現有敵意的群體,第七裝甲旅的自行火炮,或者天空巡飛的戰機乃至在「哈比」無人機都會立刻發起攻擊。
旅直屬裝甲偵查連的哈桑中尉坐在自己的RAM裝甲偵查車上,舉著望遠鏡瞭望四周,眼中的魯特拜四野全是起伏不平的漫漫黃沙。
十多個三人小組就蹲在魯特拜周邊二十公里範圍內。
十個反抗者能換一個侵略者就算贏了。
但這次襲擊,組織者大概預估了時間做些提前準備。
這些導彈顯得細長,遠不如「飛毛腿」那般粗大。其發射載具也不是「飛毛腿」專業而昂貴的「運輸-起豎-發射」三用車,就是很普通的卡車。
RAM裝甲偵查車停在公路上,不遠處的野外遺棄了七八輛「飛毛腿」導彈發射車的殘骸。魯特拜是伊拉克朝以色列發射彈道導彈的陣地之一,近日連續遭到空襲。
第七裝甲旅不管來發什麼生活物資,鎮上的男人都不會露面,但會讓女人和孩子來領。拿了物資后,該幹嘛還是幹嘛,絲毫不影響。
真的導彈發射車極貴,一輛就以百萬美元計價。可那七輛假髮射車加起來估計還不到兩萬美元,欺騙性太強。
在以色列人的野戰方艙內,幾塊液晶屏幕上顯示周邊上百公里的地理地貌。其中有大量人員活動的痕迹,計算機會分辨其中威脅程度。
這些三人小組由共和國衛隊或更精銳的薩達姆衛隊組成,臨時會增加一兩名當地民兵作為嚮導。他們全部輕裝,只攜帶步槍和簡單補給,卻活躍在以軍的後勤線附近。
幾十枚彈道導彈發射,場面頗為宏大,但以軍無人機和電子偵查人員的反應明顯慢了半拍,沒獲得任何預兆。
細長的導彈帶有巨大的彈翼,看著就射程不遠,甚至只能向一側傾斜發射,沒辦法豎起來。這就顯得很落後了。
在以色列入侵之前,和*圖*書薩達姆幹了兩件事。
3月11日,作為以軍先鋒的第七裝甲旅攻佔了伊拉克西部重鎮魯特拜。
「砂礫7號呼叫主體11號,以色列人的無人機會在十五分五鍾后從西南方向經過你們頭頂,請注意規避。」
為了提升精度,適應這次在伊拉克的作戰,使用慣導的M7導彈特意再加激光引導頭,確保能在末端衝刺階段打出米級的殺傷效果。
前方負責目標獲取和制導的信號一確認,分佈在魯特拜周邊十幾個人工沙丘的幾十輛M7發射車在四十分鐘內陸續駛出。
主體11號的亞裔隊長用手臂上的單兵PDA設個十五分鐘定時,同時催促身邊兩個伊拉克同伴道:「快點十五分鐘后,以色列無人機會發現我們。」
小隊中的隊長有一張亞裔的臉,他抬頭看看天空,抓起手持話筒發出簡單詢問。微波通訊機會把語音發射到十公裡外的另一個沙丘上。
幾分鐘后,一道制導激光照射在以軍第七裝甲旅的指揮帳篷以及野戰防空營的「愛國者」發射車上。
M7的發射車就是普通拖掛卡車,不用精確測地,只要大致朝魯特拜方向發射就好。
把無線電指令制導改成慣性制導,幹不了防空就干對地這活吧。
戰鬥機的座艙蓋已經彈飛,飛行員跳傘,應該是被俘了,凶多吉少。
但急切間,戰機飛行員也無法知道發射點位置,更難以知道這些導彈要襲擊誰?現在只能指望野戰防空系統,能不能攔截這些導彈了。
這玩意最早是改出來打算賣給伊朗的,但伊朗也吃不下近萬枚。原本它就只能在家裡落灰,這次中東開戰,周青峰借朝鮮的手賣給薩達姆。
在地方上有威望的官員則給他們授權陞官,並讓這批人返回各自部落備戰。
這玩意比單純的充氣假目標要逼真的多,它可以用卡車拖著跑,也可以放氣后快速拆裝。別說在上千米高空飛行的戰機,就是地面百米外拿著望遠鏡都難以分辨。
沙丘后的三人小隊就是巡天的眼睛,為整個行動提供安全保障。
「這些該死的阿拉伯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