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族長。」鄭五四說道。
其中一個老無賴在河邊調戲洗衣的小媳婦,掏出鳥兒在上游撒尿,被隔河一槍打爆了鳥——大冬天細菌感染都慢,他被抬回村裡痛了五六天才死。
高震招招手,一個瘦瘦的女人怯生生的走過來。但看到鄭五四,她又不敢靠前,畏懼的站在好幾米外。
周青峰站在兩具時常使用的豬籠面前,心想有多少女子的冤魂纏繞其上,想多了滿心戾氣。他回頭下令道:「燒了這兩具玩意。」
還有「倒騎驢」的刑具,專門用來欺凌女子——後世文字圖片上看到類似玩意,感受不深。可聽當前的女子配合實例說出來,會令人毛骨悚然。
有這等伙食,二十個「壯婦」吃飯時差點噎死幾個。她們跟餓死鬼投胎似的朝分餐的「協警」面前涌,同時在工地吃飯的新華村僱工要跟她們打起來。
家譜?旁支那幫窮鬼哪裡還顧著家譜哦。他們正在跟「聖光」制定的勞動規則做鬥爭,想盡辦法多吃多佔。
在這場殘酷的社會實踐中,有十幾名村民進行了反抗,卻被全身黑甲的軍事組「城管」輕鬆干翻——有人死於搏殺,有人被驅逐,大部分選擇當順民。
「看來我殺他也不冤。」周青峰語氣發狠。
高震勃然大怒,指著鄭五四的鼻子罵道:「老子受夠了你們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笨蛋。我好不容易找到教一遍就會的聰明人,你敢動她一根汗毛,我剁了你全家。」
海上朋友?來得好!
「天助我也。」鄭大善人聞言大喜,「快,快請進來。」
鄭大善人也沒什麼招,畢竟新華村的反賊越發強悍。硬碰硬,他也不樂意。
在這場社會實踐的第一天,兩百多的村民給修橋工地提供了一千多根合格竹子。第二天,他們獲得足夠工具后,砍的竹子翻倍。
周青峰下令砍竹子修橋,鄭五四隻當是變相徭役,蔫頭耷腦的應下,選了村裡二十個「壯婦」去砍竹子。
比如有新嫁的小媳婦因為穿了花布衣服外和圖書
出,引得左鄰右舍的男人風言風語,攔路挑逗,就被冠以「心思淫|賤」的理由,浸了豬籠。
只是話不能出口,管家還指望老爺出個主意。
「此事可當真?」
周青峰再問,「誰來判斷什麼是『不守婦道』?又是誰來下令浸豬籠?」
高震卻盯著鄭五四的後背,恨恨不休。再回頭看見只有十來歲的村婦跪在地上,他更來氣,「起來,去幹活。我看重的是你那顆腦子。」
只是打聽到的消息卻讓其他村子駭然——南灣村被新華村徹底給吞了,村裡的宗祠和祖墳都給刨了。村裡管事的不是死就是逃,剩下的……居然得意洋洋。
「什麼叫做不守婦道?」周青峰冷冷低喝。
鄭五四不明白眼前的老爺為何發怒,卻被嚇的跌坐在地。在他看來,新華村的老爺都很客氣,哪怕是最凶的周老爺也是文明人——動手施暴時都能笑呵呵。
小孩哭啼啼的回去,把修橋工地上大吃大喝的消息傳來。鄭五四得知后連忙跑到工地上看,親眼看到自己安排的「壯婦」吃的滿嘴流油,紅光滿面。
大冬天的,窮苦人都講究「貓冬」。全家躺在鋪滿稻草的漆黑屋子裡,不餓到快死不做飯,節省每一粒糧食和柴火,以求熬到開春回暖。
目前木材不夠,挖縉紳家宅祖墳之事尚未開始,於是竹子成了建材替代品。松江府不是竹子的主產地,但還是能找到的。
因為被周老爺辣手收拾過,周圍村子看著都挺老實,暗中抵觸卻是難免。尤其是掌握權力的宗族階層更是明裡暗裡搞事。
他正是前些日子和「萬公」對話的男子,原想召集青龍鎮周邊勢力來個先下手為強。沒想到「萬公」說的海上朋友遲遲不來,反倒是新華村的反賊動手了。
「給吃喝就行?」鄭大善人更是氣炸,「這幫寡廉鮮恥之徒,認賊作父,為虎作倀。他們以後別想被記入家譜,記入的也要劃掉。」
穿越已經半個月,「聖光」團隊的人員已經探查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自己所能抵達的地理邊界,再朝外走就要脫離短時通訊範圍。
一級又一級的壓迫中,底層女子的境遇是最苦的。
五十多米的臨時浮橋由此獲得了足夠的建材,並且在五天後建造完成——如此速度讓「聖光」團隊非常滿意,雖然高壓政策殘酷了點,但它有效。
隔天,南灣村成了「聖光」統治下首個施行配給制的地區。老人、成年人、孩童、健全者、殘疾者,按不同的勞動能力獲得生活物資。
村裡點著火把,來鎮場的「城管」身高兩米,黑黢黢的像個門神。為了在冷兵器時代佔據優勢,軍事組的人特意選了高大強壯嗓門粗的類型,極具威懾力。
鄭五四跌坐之後暈頭暈腦,不分東西的掉頭就跑。
古代宗族權力之大,大到何種程度?今日周青峰見識了一番。
當天夜裡,「聖光」團隊討論后認為當前環境下啟發民智,授予民權是件脫離現實的事,實施簡單的軍事化管理才能有效利用資源。
新華村的中央廚房用小船運來伙食,滿桶滿桶的糙米飯,開蓋冒著熱騰騰的白氣。
「新華村那邊新建一座鋸木廠,能用吳淞江的水流來鋸木頭。我偷偷過去瞧過,實在了不得呀。
原本都要魂飛魄散的,熱湯下肚就能滿血復活。
「又有什麼奇物出現不成?」鄭大善人也煩。新華反賊隔三差五搞出些讓他看不透的事,每次都能攪的他坐卧不安。
能幹活的就能吃飽飯,幹不了活的就只能獲得有限補給,孩童必須依靠父母才能活下去;鰥寡孤獨者要麼靠子女,要麼靠自己。
軍事組的兩名「城管」穿著黑色甲胄,帶著一隊「協警」進入南灣村,宣布鄭五四被罷免,村裡兩百多號人改由所謂的「外來媳婦」管理。
鄭五四正被今日境遇弄到心如亂麻,垂頭耷腦的跟著,抬頭瞄了眼,說了聲「是」。但說完他又覺著不準確,加了句:「男的亂棒打死,女的才裝進豬籠浸入河中淹死。hetubook.com•com」
「對面的周老爺好闊氣,竟然捨得給幹活的僕婦吃這麼好的伙食?整個青龍鎮都沒這樣的。」
和祠堂其他落灰的擺設不同,這兩具豬籠挺乾淨。周青峰進祠堂,一眼就看到這兩具玩意。他扭頭問道:「這是用來懲戒姦夫淫|婦的?」
鄭五四找到還在修橋工地的建築組成員,表示要換掉送到工地的二十個「壯婦」,他可以親自帶隊給老爺們砍竹子。
太眼饞了,地主家僱工割麥子也沒見這麼好伙食啊!
這簡直是太陽從西邊出來。
鄭五四張了張嘴,又不言語。
周青峰又問,「浸的多嗎?」
新華村周邊村落的心態大抵都如此,知道這幫外來老爺實力太強,有錢有勢還動輒殺人——周青峰搞「治安整頓」,最先倒霉就是南灣村的幾個無賴。
他們發現自己面對的社會環境極度惡劣,是發展到極致,完全沒被清理過的封建社會巔峰。
要不是鄭五四集合村裡青壯逼迫,誰家也不會在這個時節跑出來干重活。這是要死人的。
水流沖的什麼齒輪,又帶動什麼飛輪,最後力道匯聚在鋸條上來回動作。兩尺胸徑的巨木也能被鋸開。這可比人力省事多了。」
二十個「壯婦」要麼矮,要麼瘦,沒幾分力氣。她們手裡缺乏趁手的工具,砍了一上午只向建橋工地運送了三十幾根粗大的竹子——運輸全靠拖,能快才怪。
按照內部討論,想快速發展,想實施周青峰的拆屋平墳計劃,就必須實施權力高度集中的威權軍管體制,任何個人都必須服從集體。
南灣村兩百多號,男女老幼都出來接受登記。周青峰統計村中人口、住所、餘糧,隨後命令道:「雖說大冬天的,但你們也別閑著。
對於周圍的村落來說,南灣村變了個樣。這個窮到死的村子居然能在大冬天吃飽飯,還每人都穿起厚實的冬裝。
管家低頭彎腰,心裏倒是嘀咕一句,「老爺,你也就參加過一次縣試,頂多算個童生。連秀才都不算,真比詩書還未必能https://m.hetubook.com.com強得過那幫反賊。」
好些「壯婦」被逼著上工,連禦寒的衣服都不夠,被凍的手臉發青,暈倒好幾個。她們逆來順受成了習慣,只當自己命該如此,直到被工地上幾碗熱湯給救了過來。
和南灣村相對,幾裡外的北灣村,同是鄭姓的鄭大善人正在自家院落內來回踱步。他的管家剛剛前去打聽消息,回來印證了事實。
南灣村周圍有幾座竹林,你們選粗大的砍了,送去建橋。等橋樑建起來,兩村可以合併成一村。」
擔任秘書長的蔡學斌每天想的是如何制定更好的法西斯規則,既要激發勞動者活力,又要不能讓偷奸耍滑者佔便宜——最後發現996制度挺好的。
瘦瘦的女人被鄭五四的指責嚇的兩腿癱軟,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她急的都開不了口,只能擺手發出哇哇的聲音,示意自己絕對沒有「不守婦道」。
就因為能吃飽飯。
南灣村就那麼兩百來號人,村內有座鄭姓祠堂。進祠堂的門廊上掛著兩個大大的豬籠。其用竹篾紮成,呈圓柱形,作網狀,網口頗大,一端開口。
去打探的管家跺腳嘆氣,「老爺,確實如此啊。能逃的都逃到我們北灣了,剩下的不但不逃,反而覺著現在也挺好。新華反賊給吃給喝,他們的心思就變了。」
「每隔四五年總是要浸那麼一兩個。」鄭五四點頭道,「其實偷情的不多。但不守婦道的,妒忌撒潑的,有辱門風的,也都浸了。」
管家看鄭大善人焦慮,又低聲道:「老爺,南灣的事不大,可新華反賊又搞出新東西了。」
鄭五四不敢違抗,卻也沒太在意。他只覺著周老爺大概覺著處死太多女人的刑具晦氣——燒了就燒了唄,以後再扎兩個就好。
資本家經歷幾百年的迭代進化,壓榨員工勞動潛力的管理制度非常完備,抽取其中一部分用來管理當前的農戶完全足夠了。
村裡中農富農的孩子聞到香氣,拚命的想朝食物跟前湊,伸手討要。護食的僱工和「協警」可沒「聖光」老爺那般客氣,又和*圖*書
罵又打,把他們趕走。
鄭五四見到這女人,當即怒道:「這是嫁到村裡的外姓媳婦,她怎麼有資格來管我們村的事?老爺,你可千萬別被騙了。她這是不守婦道,要浸豬籠。」
滿清末年,中國社會被太平天國和外國殖民勢力反覆摧殘,給新文化革命提供土壤。但現在的大明真的是社會極度固化,極度保守。
明史專家對青龍鎮的民間軼事記錄頗多,特別是團隊招募一批年輕女子后,更是增加了許多鮮活記錄。
是豬籠,不是燈籠。
就在夜裡,軍事組給村裡剩下的人吃一頓飽飯,然後要求他們做一次選擇……
怒了,怒了!
又是什麼省事,快速,精密,鄭大善人聽得心頭火大,「反賊就是反賊,奇技淫巧,不是大道。有種讓他們跟我比詩書。」
按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可得知族中旁支居然被全滅,鄭大善人只覺頭皮發麻。
炒的青菜里有豬油渣,噴香。外加管飽的蛋花湯,蔥花和咸鹽放的十足,還飄了一層亮晶晶的油水。
臨近中午,河邊工地開飯。
要麼連夜拆掉村裡象徵族權的祠堂和墳塋,留下來接受「聖光」的統治;要麼收拾細軟逃亡,去往別處。
「有任何不服的,一律鎮壓。」
眼前的高老爺卻為個女人發怒,難不成他看中了這個小媳婦?
建築組的組長高震負責修橋,瞥了眼積極表態的鄭五四,四搖頭道:「我認為你不行,南灣村的村長改有汪阿妹擔任。」
正愁苦間,門房從外頭進來,通報了一聲:「老爺,外頭來了個客人,自稱是老爺的『海上朋友』,萬老爺介紹來的。」
和南灣的旁支相比,北灣自認鄭姓主房。其村裡人口上千,是附近有數的地頭蛇。
結果把周青峰給招惹來。
此人還是沒意識到「聖光」眾多老爺急切要動員人力的想法。哪怕村裡耆老被處死,他也只當是忤逆了老爺,倒了霉運。
「南灣的剩餘族人竟然不願意逃?」鄭大善人好生不解,「反賊毀宗祠,拆祖墳,如此奇恥大辱,他們難道也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