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大逃殺
第二十一章 核防工事

「我記憶已經不太好,很多地下工程的細節忘光了。但希望我繪製的這些線路能給你們提供一條逃生之路。」
「一戰爆發時,聖彼得堡還是俄羅斯首都,城市地下就開始構建防禦工事。到二戰時,德軍將「列寧格勒」圍困近三年,更是需要大量地下掩體保護市民以及作戰。
周青峰等人躲在養老院是非常冒險的,原本打算只暫留十二小時就換地方。
廢棄后的地下工事往往十幾二十年無人問津,沒水沒電連空氣都不流通,貿然進去就猶如進入巨大的迷宮墳墓,根本出不來。
手電筒照進台階,根本看本不到底。丟一根火柴進去,立馬會熄滅。站在台階入口會覺著頭暈,陳腐的氣息正在朝外涌動。
如果你還拍了視頻上傳到網上嘚瑟,惹得國家安全機關請你去喝茶——據說此類單位的茶不好喝,杯子還從來不洗。最後絕對是視頻被刪,賬號被封,興許人也會被封。
二戰結束,冷戰開啟,地下防禦工事不但沒有被廢棄,反而加深加寬更加複雜堅固,確保能防禦核彈打擊。
控制室的一面牆是軌道交通示意圖,還有一副小的圖是站台結構圖。富爾曼湊過來瞧了幾眼,「這裡有配衛生間的住所,還有廚房和浴室。」
伊利亞大嬸答道:「列寧格勒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這地下沒核防工事才叫怪。但這些工事只怕早就年久失修,貿然進去非常危險。」
「陸地勇士」的電源通過介面和防護門相連。周青峰再閉合電閘,整個地道忽然亮燈,頂部排氣扇呼呼轉動,有氣流吹了進來。
「你們可以下來了。」周青峰在通訊中說道。
病房裡沒人開口。但大家都看得到,氧氣瓶的指針已經快到底了。從半年前開始,市裡送來的氧氣瓶就開始缺額。
電閘閉合,地下通道亮燈,防護門上顯露出大大的編號「K13」。
小丫頭個頭不夠高,要靠周青峰抱起才能夠得著防護門旁的控制板。她朝個已經掉色的按鈕拍了下去。
波琳娜瞧了妹妹一眼。維娜聳聳肩https://www.hetubook.com.com,表示自己也第一次見周青峰的戰甲。
這老頭曾經跟周青峰經歷過「國會山暴亂」,也算是核彈襲擊下的倖存者。他懟一句,把伊利亞大嬸氣得夠嗆。
剛一進入,「陸地勇士」立刻報警,表明周圍空氣含氧量不到正常值一半,已經啟動分子篩供氧。
控制板內的繼電器接通,夾層內的電機嗡嗡工作。半米厚,兩三噸重的金屬大門隨之緩緩打開。
波琳娜接過老人給的圖紙,眼淚吧嗒吧嗒的掉。
伊利亞大嬸等蘇共人員也奇怪的很,他們沒見周青峰穿過這玩意,但也能分得出好壞——這種黑科技就像是末日裝備,密級必然極高。
周青峰讓團隊眾人去準備食物、衣服、飲水、照明燈具等等。他則去找地下工事入口——就在養老院的一座儲物間內,入口是嵌入水泥地面的鐵門。
控制室很好找,就在站台側面。裡頭是極為老舊的鐵路信號設備。維修室里則是六十年代生產的柴油發電機和配電設備。
「這扇門靠人力無法打開,必須接通供電,由夾層內的電動機將其拉開。電機採用三相供電,但地下電網可能已經被斷開,你必須自己想辦法。」
「這確實是個軍用站台。」伊利亞大嬸跟著進來,瞧了眼高大牆體上帶防護的燈泡,又指向燈泡旁邊的孔洞。
這個養老院過去是城市防禦體系的一部分,地下挖了防空掩體和交通道。你們可以躲到地下去。」
「這是蘇聯為核戰爭準備的。」伊利亞大嬸得意的說道:「有這些很正常。」
如果你探險后還能安全回來,請祈禱警察叔叔別上門找你。否則至少挨一頓臭罵外加寫保證書,或者進拘留所免費吃幾天鹽水煮白菜。
二戰老兵出生的比富爾曼還早,他此刻躺在簡陋的病床上,面容枯槁,要靠吸氧才能斷續說話。
而在聖彼得堡……
「維克多……這東西是怎麼來的?」小丫頭繞著黑色的機械裝甲轉圈,伸手摸一摸,極為好奇。www•hetubook.com.com
但養老院里的一位二戰老兵在新聞上得知此事,主動詢問養老院的醫護——波琳娜等人是否在院內躲藏,是否需要幫助?
「維克多,地下情況怎麼樣?」富爾曼抓著對講機站在台階通道的入口,「找到那扇門了嗎?」
氧氣瓶見底,病床上的老人逐漸窒息。他無力的掙扎幾下,胸肺劇烈起伏,又逐漸平息,隨即陷入無盡的長眠。
保證你以後見著白菜就繞路走。
等他們全部進入地下,養老院的人再將地面入口封閉,連灰塵都要撒回來,免得留下紕漏。
革命的事業出現波折,更需要年輕人堅持下去。現在無非是白匪復辟,還能比德國人更可怕?堅強點,繼續戰鬥。」
「沒氧氣了,是嗎?」老人問道。
等等,別響,我不想接什麼任務了。
根據門上的俄語,這是帶鉛質夾層的防爆門。
「找到了。」「陸地勇士」的數字化頭盔自帶通訊功能,為周青峰提供近距離話音服務,「我正想辦法打開這玩意。」
周青峰用掃帚把養老院儲物間的地面掃一掃,地下工事的入口就出現了。他靠蠻力打開遮蔽入口的鋼板,平地出現一道向下的台階。
「那是通風口,應該跟地面建築接通。養老院應該是個掩護,專門為地下工事配套。這地方早年必然是絕密,不知花了多少資金建造,現在卻廢棄了。」
「陸地勇士」的動力包在其後腰,外形略微鼓起。具體能源未知,但它提供外接電源能力。周青峰進入地下之前已經找來電線引出供電。
到了通道底部,莉莉婭從母親懷裡掙脫,噔噔噔的跑到周青峰面前。這是「陸地勇士」第一次公開展示,引發小隊眾人議論。
軍警上門,把周青峰等人躲藏的市郊養老院查了個底朝天。由於波琳娜曾經在此工作過,養老院的負責人因此有「重大嫌疑」,被抓去協助調查。
波琳娜從病床前站起,將幾頁圖紙遞給他。
沒誰能幫上什麼。
作為俄羅斯最重要的重工業城市之一,制取氧氣是很簡https://m.hetubook.com.com單的事,缺氧是不應該出現的。這情況背後只說明負責給養老院供氧的某家企業要麼停工,要麼私有化了。
病床前的看護瞧見了紙頁,訝然道:「我還是頭一回知道這養老院地下有工事。」
為核戰準備的產品就是皮實,十幾二十年沒維護也能正常工作。
「這裡有電加熱設備。」周青峰對控制室的鐵路設備沒興趣,倒是對配屬的生活設備很關注。
這決定了『歐洲意志』今後是否還能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所以別低估我們拚死一搏的決心。我們在駐聖彼得堡領事館等你,否則這個世界將沒有贏家。」
發電機還能用,但沒有柴油。周青峰還是用「陸地勇士」充當電源接入配電設備,讓控制室能正常工作。
被強塞任務后,周青峰直跳腳,他急著說道:「走吧,我們得趕在軍警來搜捕前離開這裏。」
提示音響起……
大雪,嚴寒。
聲音是從站台廣播系統傳出,整個地下空間都在回蕩這句話。話音沒有感情,只是不斷的機械重複。
「『聖光』的周青峰先生,請在夜裡九點前,把你從薩維利先生處獲得的物品歸還,否則我們將不得不對全市進行無差別的核爆打擊。
說話間,老人劇烈喘息,痛苦不堪。養老院的護士瞧了眼病床前的氧氣瓶,默默流淚。
地鐵站被圍牆封住,入口用鐵鎖關著。你如果翻過圍牆,砸開鎖頭,進入地下會發現一個神奇的世界。
台階足有一百多級,深入地下二十多米,盡頭是一扇大型金屬鐵門。周青峰上前敲了敲,聲音沉悶。
周青峰急的想鬆手。但晚了,他腦海中響起話語:「你獲得蘇聯同志的承認,帶領你所屬的蘇共小隊逃離追捕。距離俄聯邦軍警發現你當前位置還有三小時。」
「按照圖紙所寫,這個站台有個控制室和維修室。維修室里有備用的柴油發電機和蓄電池。」周青峰說道,「我們可以暫時在此地住下。」
幾名前「米-24」機組成員則在控制室內擺弄一套無線電設備。他們很隨意的和圖書調了個頻道,就聽有人正用英語法語俄語在反覆播放一條消息。
老人的語氣一直虛弱,卻嚴肅道:「波琳娜同志,別哭。當年德國鬼子圍困城市,幾十萬人死於飢餓和嚴寒,我們可沒哭。
周青峰穿上「陸地勇士」,其兩肩位置亮光提供照明,走進黑黝黝的地下台階。
周青峰斜了眼,示意富爾曼別開玩笑。病床上的老人倒是看見了他,開口問了句:「你是中國來的同志嗎?」
老人點點頭,「社會主義陣營曾經有很多國家,可惜能堅持的沒幾個。蘇維埃倒下了,將來只怕就剩下中國支撐。」
這代表周青峰的來歷也必然極為神秘,還有其他力量在背後支持。
老同志季米特洛夫留下的圖紙上寫著,周青峰遇到的第一個麻煩就是打開這扇門。
「這下面像個墳墓。」富爾曼不得不把儲物間的門打開,讓外頭的空氣能流通進來。
只一句話,四十好幾的伊利亞大嬸眼淚奪眶而出,心頭所有委屈爆發,泣不成聲。和她一起的另幾名蘇共黨員也眼眶濕潤。
「陸地勇士」拖著根電線,邁步進入防護門后巨大的冷清空間。映入周青峰眼帘的是個十幾米寬的站台,站台後是向左右延展的鐵軌,通往黑漆漆的深處。
門后黑洞洞的,但通風扇開啟,有空氣流動,但很冷。這裏的設備是分散式運作,一處損壞不影響別處,又可以單獨供電,確保冗餘。
地下防爆門的控制板就在其側面,伸手拉開,露出類似保險箱的結構。上頭保留了外接電源的介面。
哈……周青峰就知道帶著小隊逃跑不是件容易事。光是打開一扇門就能把普通人愁死。這養老院里壓根沒三相供電,更別提牽根電線進入地下了。
聖彼得堡的交通變得極為不便。
你真是了不起的姑娘,我為你感到驕傲。現在,我相信你的信仰依舊堅固。你在這支小小的隊伍里,這讓我無比欣慰。」
其實帝都也有類似的建築,比如市郊的某條地鐵延長線上會突兀的出現一座被封閉的廢棄地鐵站。
病床前幾人讓開,周青峰得以上前兩步,「和-圖-書是的。」
富爾曼在房間一角,低聲道:「一群為理想而堅持的人真是太讓我感動。我忽然覺著自己尋求的那點感官刺|激變得非常低俗。維克多,你覺著我能入黨嗎?」
老人扭過頭,看向旁邊另一張空病床,「其實華西列夫同志更適合來畫這些線路圖,他是局裡的總工程師,比我更熟悉城市地下網路。但前幾天我醒來,發現他沒了呼吸。」
富爾曼呵呵一笑,「美國也有,設備還更好。」
這樣的老人目的很單純,他把周青峰等人喊道床邊,抓起幾張圖紙遞給波琳娜。
隊伍里所有人面面相覷,只有富爾曼抬手瞧了眼腕表,嗤聲發笑,「法國佬要拚命嘞,但時間快到了。」
「現在只需按下控制板上的電鈕就好。」周青峰抬起手想按。莉莉婭卻大聲喊道:「讓我來,讓我來。」
小丫頭轉了幾圈又繞回母親身後。她抱著波琳娜的大腿,低聲道:「媽媽,我得承認,你的運氣一向好。無意間碰到個壞蛋,現在看來也很厲害。」
莉莉婭更好奇,又跑出來喊道:「我們要怎麼打開這扇門?」
周青峰在手頭的圖紙上找到這個編號,低語道:「這扇門背後是個戰時軍用火車站。我們所在的通道是用於疏散的。一旦發生核戰爭,這裡會成為地下防護掩體。」
富爾曼在入口看到通道深處亮起光,還能感受到氣流吹動。他招呼拎著大包小包的波琳娜等人,慢悠悠的沿著台階向下。
「放心,我們撐得住。」周青峰跟跟行將就木的老人握握手,彷彿完成某種儀式,偉大的使命從一國傳到另一國。
地下工事確實危險,尤其是像前蘇聯在其存在的幾十年間在各大城市修了無數的核防工事。這些工事有大有小,經常修好或修一半就廢棄。
老人又看向伊利亞大嬸,「伊利亞同志,我記得你。「紅星報」刊載過你的事迹,你作為女飛行員的代表,駕駛「米-24」飛過紅場。
地道內的含氧量迅速上升。
我叫季米特洛夫,曾經是「列寧格勒」軍事工程設計局的總設計師,戰爭期間就開始地下工程的建設。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