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聖光時代
第四十二章 暗中支持

現場眾人哈哈大笑,非常滿意彼此的合作。
朱爾典憂心忡忡,他很清楚老歐洲人的貪婪本性,給中國人放貸的只怕不是德國人。比如在中國市場上放貸放的最歡的是比利時人。
指揮第三師的王信要求盤踞香港的英軍全部滾蛋。但英國佬還是想賴著不走的,不會輕易放棄這顆「東方明珠」。
現在的布魯塞爾是不亞於倫敦的歐洲金融中心,只要中國展現出自己能對抗大英的意願和能力,有的是人願意給中國政府提供貸款。
這傢伙厚臉皮,一直拖拖拖就是不走,還想佔便宜。直到朱爾典被免職,他才拖不下去,不得不跟著離開。
現在的美國財團個比個的野蠻,侵吞資產可一點不手軟。
日本缺乏鐵礦,美國的廢鋼鐵是日本鍊鋼業的重要原材料來源。現在多了中國採購,會給日本鋼鐵業帶來巨大麻煩。
「這是雙贏。」周青峰破例喝點酒,慶祝一下。「歐洲的資金需要尋找足夠高的盈利點。中國也正缺資金,願意和朋友共享發展成果。」
可這次英國在中國算是大敗虧輸,不但丟掉了日進斗金的長江流域,連珠江流域也變得岌岌可危。
最近的《字林西報》在報道,英國控制的泰國大米面臨美國小麥競爭,馬來西亞橡膠面臨巴西橡膠的競爭。
在原英國駐滬領事的辦公室內,周青峰揮揮手讓客人隨意些。他則跟蔡學斌一起校對手頭的合作文本,主要是價值幾千萬英鎊的貸款。
孔帕尼先生接過合同,大笑道:「周先生,非常感謝您,希望我們在這個重啟的時代能充分互惠互利。」
但也正因為美國條件好,其本身並不缺資本——美國佬自己都在想辦法搞「門戶開放」,要對外投資呢。
中英交惡后,英國駐上海領事館人員被強制驅逐。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交匯處的領和*圖*書事館建築被新的市政府徵用。
朱爾典招手喊來客輪上的侍者,詢問道:「這些設備是從哪裡來的?」
在一個貧窮落後猶如難民營的國度建造一座舒適享受的莊園,這是近代歐洲殖民者的特權。
考慮到中國東北還被俄國和日本蠶食,「聖光」團隊認為目前國內外局勢大大緩解,柿子還是要撿軟的捏。接下來要解決東北問題,不適合跟英國全面開戰。
英軍必然死保香港。
按理說,美國的條件更好,更容易吸納歐洲資本。
比如規定一半以上貸款必須購買歐洲產品。
而當時的中國國庫空虛,中央政府兜里壓根沒錢,必然要靠借貸來執行採購。巨額的資金從哪裡來?
普通百姓對官府的厭惡和對抗不會在短時間內消除。大喇叭的怒斥和漁民的抗辯夾雜,最後變成摻雜俚語的彼此叫罵。
上個月,中國寧願不賺錢也要控制生絲出口,導致東亞絲織品價格價上漲。這已經給日本經濟帶來不小的影響。
簽協議的朱爾典事後評價道:「這根本不是平息衝突的協定,它是一場約架協定,能保持三年就算上帝保佑了。」
為了應對中國暫時的空中優勢,英國在三月份就開始對軍艦進行改裝,加強防空火力,同時從本土向香港運輸一個全新的航空團,裝備二十四架最新「小狗」式雙翼機。
我前次看到有運輸鐵軌和枕木,還有大量廢鋼鐵。聽說是美國鐵路過剩,很多鐵路公司虧損,於是把車頭、車廂等等通通低價賣到中國。」
但英國海軍用雙翼機對己方戰列艦進行協同演練后,也很明智的放棄了在遠東跟中國大打出手的想法。
來自比利時的孔帕尼先生站在窗口,隨意的望著窗外英國人打造的花園,意有所指的說道:「日不落帝國真享受。」
由於「聖hetubook.com.com光」降臨,導致中國鋼鐵產量暴增十多倍。這給目前只有十幾萬噸鋼鐵產量的日本帶來不小壓力。
「聖光」保證五十年內不許改變香港狀況,繼續遵守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部分條款,承認英國在外交上擁有特殊地位。
英軍在東亞的中國分艦隊有「老人星」號前無畏戰列艦和兩艘重巡洋艦作為主力,這種厚皮鐵王八裝備305毫米口徑主炮,一艘船就可以封鎖珠江口。
這年月,一艘「無畏」級戰列艦才178萬英鎊的造價。超過五千萬英鎊的貸款足以給中國打造一支超豪華的海軍。
但一戰的陰雲是所有歐洲被選者無法避開的夢魘。德國希望能藉助中國強化自己的國力,其他國家被選者也不願意整個歐洲被戰爭毀滅。
「因為中國政府開了高價,是嗎?」伊集院彥吉急問道。
理由是作為有三十多年對華外交經驗的職業外交官,朱爾典在對中國軍事實力判斷上出現重大失誤,導致了大英帝國利益受損。
德國人更是掌握中國政府訂單,機械設備潮水般湧來。
汽笛聲響,一艘遠洋客輪緩緩駛入黃浦江。江面上船流如梭,來來往往。小小漁船和兩三千噸的貨船在爭搶河道,非常忙亂。
對於中國在長江擊沉擊傷英國艦船,倫敦吵了兩個月,給出的懲罰是禁止進口中國商品,封鎖中國船隻通過馬六甲海峽等英國控制區。
衝突看似消弭,那麼被迫退出長江流域的責任總要找個人來背鍋。倫敦的官僚找來找去找到簽協議的朱爾典頭上。
朱爾典為大英恪盡職守,卻不得不卸任離京,他從天津上船,特意要來上海看看,想看看那艘載入史冊的「冒險」號。
考慮到中央政府對南方統治力度不夠,靠王信一個沒啥重武器的輕步兵師配幾架弱雞和圖書三翼機,還真打不下敵人的堅固工事。
後世經驗表明,「以市場換技術」這條路走不通,只會培養「聯想」一類的買辦。況且現在中國不缺技術,就缺將技術變現的人才和資金。
若是鋼鐵業也再遭災,天皇也要過苦日子了。
「中國還是這麼亂啊。」日本公使伊集院彥吉出現在朱爾典身後,滿懷惡意的嘲諷道:「這根本不是個文明國度。」
但周青峰就可以,他除了在金融領域限制外資進入,在製造業領域非常開放。只要合法合規,外資都可以來。
德皇?
面對持續改進且不斷增多的中國空中打擊力量,英國海軍在咬牙硬撐,死活不肯拱手讓出了香港這塊風水寶地。
現在是中國國防軍還沒能力攻下香港,英國海軍又沒膽撕破臉找茬。雙方只能在深圳河附近對峙,等待下一次戰力平衡被打破。
合同生效,受扭曲時空確認。這也是某種特權,有充分的利益保障,比國家合同更有效。
現在海路運輸大多是千噸級的貨船,運輸效率遠不如後世普遍的萬噸乃至十萬噸貨船高。貨物從美國到中國需要一個多月,從歐洲過來要更久。
比利時雖然國家不大,但其工業還是非常不錯的,在鋼鐵和化工領域非常有優勢。國內正在大規模擴產建廠,需要大量技術工人和工程師,正好可以從歐洲聘用。
畢竟……大家都不喜歡大不列顛這根攪屎棍。
外界猜測中國人會將其拆解,但中央政府要求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今後將其拖上岸放在南京,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展品。
客輪駛向外灘碼頭,此地實現客貨分流。好幾艘貨輪在貨運碼頭卸貨,貨艙里是兩台碼頭用的蒸汽吊機,還是二手貨。
公務船上伸出帶鉤長棍,勾住漁船要將其拖走。漁民則使出玩命的姿態,拿出兩支火槍朝管理船上轟鐵https://m.hetubook.com.com砂。
這座華麗建築的建材、內飾、傢具、管材全部來自英國。只有全球帝國才能在十九世紀擁有這份奢華。
這幫老歐洲別的沒有,就是錢多。
這是建於1873年的文藝復興式2層磚木結構建築,佔地近四萬平米。外觀樸素,建造考究。臨江一側有近三公頃的寬大草坪,綠草茵茵,參天大樹環抱四周。
很多美國商人把廉價糧食和原材料越洋運過來。因為中國政府控制海關后財力暴漲,有能力全部吞下。」
至於伊集院彥吉,中國外交部早就將其列為不受歡迎的人,要求他立刻離境。
此外英國還從印度和本土調來七個步槍團,總兵力超過一萬人,裝備大量火炮。這些人員和裝備都已經駐守香港,構建防禦陣地。
但背鍋嘛,不找駐帝都公使,又能找誰?
國防軍第三師抵達廣州,政保局隨之而來,只會嘴炮的革命黨頓時樹倒猢猻散,紛紛經香港逃往東南亞或日本。
這場火拚極為熱鬧。朱爾典就站在客輪船頭,和航道上許許多多的過路水手和船客一起觀望許久。
實際上朱爾典猜對了,當外界認為是德國給中國的發展提供金融保障,實際上德意志銀行不過是擺在前台的障眼法。
侍者是個安南人,端著餐盤,瞧了岸上幾眼,聳聳肩說道:「抱歉,閣下,我也沒法分辨。但最近運抵上海的貨船特別多。
德國財力還沒雄厚到可以隨便拿出一大筆錢來支援中國的程度。但歐洲能放貸的勢力卻很多。
此外,同為勢力頭領,馬可世不可能為幾千萬英鎊就跑出來親自接待歐洲被選者,並且給與一大堆優惠條件。
周青峰正在此地接見幾名歐洲被選者。有些文件必須有他這個「聖光」頭領來簽署,蕭金浪都無權。
當然了,這筆貸款並不是一次性支付,要分好幾年。這些錢也不是hetubook.com.com來自一家,而是來自歐洲被選者私下的金融聯合體。
安南侍者卻搖搖頭,「暴利時代過去了。最開始中國願意開出幾倍價格吸引西方客商,但他們現在跟德國和美國商人關係非常好,進出口價格趨於平衡。
「馬克沁」機槍雖好,但還沒好到可以撐起艦隊防空網的地步。只需一個團的雙翼機發動兩波次空襲,艦隊防空必然被撕開漏洞。
朱爾典沒興趣接這句,不說話。
周青峰確認文本無誤,抬手在合同尾頁簽上自己的名字,並且用自己的時空戒指當合同的騎縫章,蓋了上去。
相比國小民貧的日本,中國的發展潛力可大多了。
最後中英外交人員重新溝通。英國同意退出長江流域,且不再干涉中國內政,雙方軍隊保持克制;
航道管理的公務船拿著大喇叭,驅趕小漁船離開主航道。可當地漁民卻偏要見縫插針的亂竄,完全不聽管理人員的警告。
這艘船沒有修理價值,已經被拖到上海的江南造船所。
應對的辦法很簡單,要麼儘可能避免或推遲戰爭,要麼把自家財產轉移。轉移的目的地有兩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
丟了上海,若再丟香港,英國海軍在東亞的母港就要退到新加坡。這中間有兩千六百多公里的距離,其對東亞的話語權驟然下降。
其實查爾斯一世很清楚,這跟朱爾典沒屁關係,完全是「聖光」的加成讓中國國力驟然提升十倍以上,且擁有一個不可能投降服輸的中央政府。
確切說是英國人的特權。
「歐洲意志」被周青峰拆散后,法德兩國各搞各的。但歐洲又不止這兩個國家,還有不少國家的被選者選擇獨自發展。
可這協議是廁所里的紙,就等著哪天拉完屎后擦屁股用的。
目前運到上海的貨船肯定是一個月前就起運的。說明在拿下上海沒多久,中國政府就開始大採購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