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金浪做個總結,「我們馬上開始輿論宣傳,反對日韓合併。政保局開始招募朝鮮人,我記得現在朝鮮是有不少「反日義兵」組織,可以拉攏。
周青峰自知問了個外行問題,笑笑便過去了。
目前難點是國內軍官素質差,越高級越差勁。團級參謀不會圖紙作業,師級軍官不懂步炮協同的比比皆是。
如此安排,中日間緊張的局面出現新戰場。
我們想了想,毛瑟的生產線運來就能用,漢陽兵工廠改造速度快,適合應急。德國佬還大甩賣的處理幾萬條二手毛瑟98,買過來立刻能裝備部隊。
兩款飛機目前生產超過一百五十架,飛行員培訓也跟上了。勉強能給幾個沿海重要城市提供對海防禦,外加每個主力師配屬一個十二架戰機的航空隊。
至於敵人重炮的威脅,只能指望每個師自己的航空隊去應付了。
輕機槍則沒辦法,只能選了捷克的ZB26,但取消了沒啥用卻加工困難的槍管散熱片,還該了導氣孔位置,增加氣體調節器,結構上更偏向于英國佬的「布倫」。
蕭金浪似乎有意嘗試,但參加擴大會的「老夫子」直接否了這個意見,「這太異想天開了,日共都是渣渣,日本社會卻又非常奇葩。
韓國人骨子裡的哈日情節是抹不掉的。
常委們一聽就知道「老夫子」的主意可行度更高。
日本有相對更高的文化和國力,在三十五年的日的據時期雖然進行殘酷盤剝,也和_圖_書給朝鮮帶去現代文明。
「現在我們唯一有優勢的就是憑藉還湊合的汽車工業,給每個師配裝甲汽車營和運輸汽車營。在東北平原地帶,主力師脫離鐵路還能有較強的機動性。」
幾百年來,日本就希望通過朝鮮為跳板進攻大陸。他們絕對不會接受朝鮮混亂的局面,一定要死保。可他們越是鎮壓,越是會激起反抗。
目前用於空戰的三翼機出了新改型,取消後座,機頭加兩挺氣冷機槍,機翼下掛兩枚二十公斤炸彈,既能空戰也能對地。
現在朝鮮王室丟人至極,簽了《日韓合併條約》不說,還要搬到日本居住,所謂「王室」還加入日軍,已然喪失統治合法性。
去年刺殺伊藤博文的安重根可以好好誇獎一番嘛,在民間小冊子上說安重根是我們派出的,日本人一定會跳腳。」
陳定彙報的內容在常委意料之中。
「老夫子」繼續道:「根據我手頭的史料,在1910到1913年,朝鮮人自發的組織了兩千多次反抗活動,幾乎每天兩起。
衝壓是比機加工更晚出現的技術,對設備要求更高,目前各國都在「研發」。英國能在槍械上大量使用衝壓零件,恰恰是它技術水平高的表現。
敵人卻打上門了。
行吧,打仗就不能捨不得花錢,花錢才能保命。千萬別跟日本鬼子似的,就為節省子彈,抱著栓動的三八式死活不放。
陳定最後還是希望常委們想想
和-圖-書辦法拖一年。一年後中國國力完全不同,就不怕日軍強行進攻,甚至能逆推。
「老夫子」唰的打開一把摺扇,十一月的大冬天,他在扮諸葛扇風。
槍械還是小問題,難點是火炮。
新成立的國防大學正將他們全部回爐重造。
若是換重炮,不但火炮貴,機動難,炮兵培訓也不是幾個月就能教會的,初中文化都搞不定。可現在國內連小學生都缺。
只要我們能在朝鮮民間找到支持者,大可以建立革命根據地進行土改,建立武裝力量,有很多找日本人麻煩的辦法。」
幾個常委交頭接耳,相互討論應對策略。秦清向蕭金浪提議道:「能不能考慮在日本內部下手?比如支持日共早期成員發動暴亂。」
比如取消所謂「白丁」「賤民」的身份,給底層朝鮮人晉陞的階梯,朝鮮文字都是日本人幫忙整理並推廣的。
春田公司同樣在甩賣他們的M1903步槍生產線,看樣子是想提前裝備「加蘭德」。
陳定道:「主要是應急,漢陽兵工廠的產能嚴重不足。總裝備部還看重那些造槍設備。比如給槍管鑽孔的鑽床改造后也能幹別的。
中國境內有大批逃亡的朝鮮族,帝都就有。把這些人組織起來比隔著大海支持日本本土的日共簡單多了。
但英國支援了日本兩個團的「小狗」雙翼機用於防空,讓馬鹿們大喜過望——這種木頭飛機可比戰艦便宜多了。
我們應該公https://m.hetubook.com.com開宣布朝鮮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反對《日韓合併條約》,並唾棄背叛朝鮮民眾的李氏王朝。
對於當前國內工業能力,陸軍暫時放棄自產重型火炮,打算普及輕型60毫米和82毫米兩個口徑的迫擊炮。
日據時期的朝鮮,歸化度相當高。日本把朝鮮當做本土來經營,進行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且徵召二十萬朝鮮人蔘軍。
這些反抗沒有領導,沒有綱領,很容易就被鎮壓了。
此外想要快速給三十萬步兵提供槍械,總是要付出些代價的。國防軍擴編太快,現在很多士兵可是空著手啊。」
「聖光」還有個天生亂德的頭領。指揮打仗他不行,背後破壞他最棒。扯旗拉杆子這事,再沒有誰比他更擅長了。在朝鮮山區組織鬥爭,非他莫屬。
只要我們的支持不中止,別說拖一年,拖個十年八年都沒問題。絕對能讓日本人吃不了兜著走。」
從玩即時戰略遊戲的角度來講,就是礦還沒挖夠,工廠也沒建好,手裡只有少量初級兵種,高級裝備尚未研製出來……
反正迫擊炮膛壓低,炮管要求不高,炮彈用鑄鐵就行,填充黃色或栗色炸藥,國內可以大批生產。炮兵培訓也簡單。
「這主意聽起來不錯。日本在朝鮮的統治肯定只能在城市站住腳,對廣大山區鄉村比如毫無辦法。
但在日韓合併初期,朝鮮人還是激烈反抗過的。伊藤博文就是被朝鮮人安重根在哈https://www•hetubook.com.com爾濱幹掉的。裕仁天皇一生遭過三次暗殺,兩次是朝鮮刺客所為。
1919年朝鮮爆發「三一運動」,兩百萬人遊行要求朝鮮獨立,被日本駐軍殘酷鎮壓,近五萬人被捕,七千多人被殺。
花費不多,見效特快。
美國人聯繫過日本,但日本人顯然沒打算更換他們的三八式步槍。於是他們也找了我們,想出售一批半成品步槍和生產線。」
現在朝鮮猶如一堆乾柴,民間反抗意志非常高,就等有人去點把火。我們想辦法提供一批武器,讓周青峰帶隊殺進去。不提別的,幹掉日本的朝鮮總督總是沒問題吧?」
再則槍管是沒辦法衝壓的,必須靠機加工。
日軍幾個主力師團基本騾馬化,比國防軍的徒步步兵要強不少。但日本目前沒啥汽車工業,反而是共和國在大量進口汽油,拚命爆汽車產能。
別看中日人種看著差不多,可文化差距太遠。中國人遇到亂世就想造反,但日本人遇到亂世卻只考慮苟活。
國防軍應該收容朝鮮反抗者,訓練朝鮮游擊隊,宣傳朝鮮自古屬於中國的思想。這絕對能壓制日本所謂的「日朝同源」說法。
「陸軍原本想要半自動步槍。但德國也在搞半自動步槍,順手淘汰了幾條毛瑟98式步槍的生產線,半價出售。
國防軍唯一出彩的還是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
周青峰也覺著「老夫子」在出毒計方面很有天賦,不愧是飽讀詩書的文人,見多識廣,殺人不見血。和*圖*書
既然步槍用了德國貨,整個步兵槍械都向德系靠攏。衝鋒槍用MP18,重機槍用MG08,航空機槍上MG15。
中華這桿大旗在朝鮮知識分子眼裡還是很有號召力的,不能忽視。共和國是跟前朝做切割的,大可以宣布重新介入朝鮮。
我們也可以宣布所有朝鮮人平等,偉大祖國從未放棄朝鮮人民,並將支持朝鮮族反抗日本侵略者。
周青峰插了一句,「陸軍要裝備兩種不同口徑的步槍?」
「如果能拖一年,我們至少有三千輛乘用車,兩千輛卡車進入部隊服役。這至少能讓六個主力師實現半摩托化,就不怕敵人沿著鐵路線來進攻了。」
此外,搞槍械改革的可不止德國,英美都在搞。
周青峰又提問,「衝鋒槍為什麼不選英國佬的『司登』?據說那個便宜,加工也簡單。」
六個缺乏重裝備的主力師,三十個剛剛完成新兵訓練,連步槍都沒湊齊的步兵師,這就是當前國防軍的全部武力。
陳定的報告在繼續。
共產主義在日本的傳播度很低,日本政府對社會的控制力度卻很高。臨時抱佛腳想靠暴亂來阻止日本動員,太想當然。
陳定頓時苦笑了,「能用電腦打字,誰還想用毛筆寫字?可造電腦比造毛筆難多了。『司登』是簡單,可『司登』的衝壓工藝可不簡單。」
我倒是有個主意,與其搞日本,不如搞朝鮮。
有迫擊炮在,連排級部隊就不怕被對手的重機槍壓制。甚至可以說迫擊炮專門克制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