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則更慷慨,提供了超過600億法郎貸款,相當於24億英鎊。花這麼多錢就為了保證德國一直處在受兩面夾擊狀態,不能隨便亂動彈。
強大的外資流入讓普大帝有了一展身手的巨大空間。他從英法美引進了大量工廠,擴大就業,提升沙俄的工業能力,並進行更深入的社會改革。
他們佔據了一截車廂,衣著簇新,容光煥發,帶了大包小包的行李,安排好座位后便擺開了糖果零食,望著車窗外飛退的德國城鎮和田野,談論歸國后的工作。
這個回答讓列寧大為訝然。
為了保住沙俄政權別垮台,英法這幾年可沒少給普大帝提供貸款。光英國每個月就提供兩千五百萬英鎊,總額超過五億英鎊,比給小日本大方多了。
普大帝瞪大眼睛,怒視面前的調查官員。可這些傢伙全都耷拉腦袋就是不說話,誰也不肯開口。
普大帝覺著自己的智商受到侮辱,氣得火冒三丈。他實在忍不住了,當場下令將鐵路部門的一批官僚抓起來調查。
哪怕是尚未徹底消除農奴制的沙俄,普大帝的「神聖聯盟」也推動了技術革命,極大強化了官僚和資產階級的勢力。
黨組織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摸清楚基層狀況才好針對性的施政。我的父母就是農民,我很清楚家鄉父老有多麼需要改變,我不能為了個人享受就迴避自己的責任。」
生產力在進步,軍隊、工人、農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糧食多了,鋼鐵多了,煤炭多了,社會商品數量提升十幾倍,商業流通變得更頻繁。
「啊……這些是我們同學的未婚妻。」
當列寧為革命事業而憂心,作為他對手的普大帝則在聖彼https://www.hetubook.com.com得堡的市政廳內咆哮大罵,「那些貪污犯能不能別這麼明目張胆?連做個假賬都不會嗎?」
留學生的隊長能說一口流利德語,法語俄語也難不倒他。再細一問,這批人是中國教育部人才篩選計劃的首批,屬於拔尖中的拔尖。
駐德使館定期召開黨組會,也希望留學生為加強中歐友誼做貢獻——在大學里找個西方老婆等於多拐個人才回來。
好半天了,才有個上年紀的老官僚低聲道:「弗拉基米爾閣下,這種事情沒法查清的,只能算正常損耗。您直接讓機車廠再生產兩千個火車頭吧。
列寧稍作沉思,得出的結論是中俄兩國革命環境完全不同。他轉而聊些別的話題,發現中國留學生中還混了十來個西方面孔,且全部是女性。
因為俄國革命者,不管哪個黨派,都不怎麼在意農村。哪怕是俄共「布」的關注點也在城市工人身上。
「你們還帶了朋友會中國?」
因為沒有組織的工人很容易被掌握先進生產力的資產階級用小恩小惠腐蝕拉攏,無法成為有戰鬥力的工人階級。
德皇引以為傲的裝甲部隊並沒讓列寧感到什麼震驚,反倒是330千伏高壓輸變電網給他帶來巨大震撼。
列寧問留學生隊長,「你回國后能擔任什麼職位?」
俄共「布」必須在官僚和資產階級徹底聯合之前,阻止其掌握壓倒性優勢,儘快發動起義,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否則沙皇的執政只會越來越鞏固。
手法還這麼糙,一點遮掩都沒有,直接就在賬目上寫個報廢,隨後產品屍骨無存。
談的越多,列寧等人越是感到世和圖書界局勢複雜以及資產階級的強大。
很意外的,車上還有百來名中國留學生和工程師,都很年輕,四分之一是女性,最大的也沒三十歲。
普大帝為此焦頭爛額,不得不親自跑到鐵路局從其他地方調火車頭提升鐵路運力。同時,他還查了下……
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和管理崗位,哪怕社會底層也有了鬆口氣獲得階層躍升的機會。
國家發展需要新鮮血液。教育部召喚一部分留學生回國,填充到公務、科研、企業管理、工礦建設、農田改造等諸多領域。
這使糧食和燃料運往城市變得更加困難。
向德皇告辭后,列寧等人搭乘火車離開德國,準備返回沙俄。和他同行的足足有七八百人,是近些年德國為俄共「布」培訓的武裝人員。
列寧近些年在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時也時常困惑,直到他去年遇刺受傷不得不前往德國接受醫治。他看到的是另一個發展更加迅速的國家。
宏觀上,近年德國經濟增速雖然不像中國似的以百分之二十起跳,但百分之十總是有的。「德意志」被選者也注重改變社會分配,避免大資本對底層過度吸血。
沙俄鋼鐵年產量飆升到一千萬噸,看上去很美。可現在一查,兩千多蒸汽機車居然能因為一場低溫而報廢,且不見蹤影。
火車飛馳,列寧等人卻沒閑著。他們在一個個車廂走動,親切會見受訓的軍事種子,跟軍官和士兵交談,一來鼓舞士氣,二來了解情況。
俄共「布」的社會研究一直乾的不咋地。其原歷史奪權太輕鬆,長期忙於清除混進革命隊伍的異己,對農村更是壓根沒怎麼研究過。
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看來https://m•hetubook•com.com,自己更受國民愛戴,國庫收入增加了幾倍,官僚貪腐似乎減少,運作效率更高,軍隊也更強大。
告訴我,這些該死的火車頭到底跑哪裡去了?」
官僚和資產階級靠攏,一切都在變得更美好。
壞了得火車頭呢?
鐵路部門的官僚馬上報告說壞的火車頭大部分無法修理,已經被送去鋼鐵廠回爐煉成鐵水了。
普大帝被氣樂了。
這種社會變化讓搞資產階級改良的俄共「孟什維克」勢力大漲,連帶沙俄國內其他政治團體也歡呼般圍攏在尼古拉二世身邊唱讚歌。
不是說蒸汽火車頭被凍壞了?
好傢夥,不查賬則以,一查到處是窟窿。
上位者更加富有更加強大,他們手指縫裡漏出一點就讓底層感恩戴德。近一兩年,俄國上下階層的矛盾有緩解趨勢。
俄共「布」的受訓軍官在德國專修了國際軍事科學的發展,必然提到近些年因為冶金機械電力化工等技術不斷獲得突破,武器裝備和戰略戰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革。
類似火龍燒倉。
唯物主義者必須思考這張電網將引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生何等變化。
「就因為鐵路沒有運力,工人在挨餓,孩子在挨凍,礦場的煤卻運不出來,農場的糧食在腐爛變質。
另外,煤炭和糧食其實是有的,但需要些特殊渠道以及稍微高點的價格。普通民眾忍耐一下,生活也能過下去。」
「我是研究社會管理的,按說能進部委。但革命戰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留學生隊長推了推眼鏡,「我打算去鄉鎮,再到農村,到田間地頭去改變我的祖國。」
列寧頗感好奇,詢問這些中國人的來歷。
19
和圖書10年,教育部就篩出一批七八歲到十幾歲的好苗子。等統一全國后,四億多人口中能篩出上萬的優秀英才。
從前朝繼承的老舊官僚越來越跟不上時代,還時時拖後腿。
英法滿世界坑人,跑到沙俄卻被坑。
按巴澤爾一世的說法,只需要七八張高壓電網就足以覆蓋德國,工廠能生產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每個德國人都可以因此受益。
貴族意識和血統論在西方流傳千年,是不可能輕易扭轉。哪怕是列寧也覺著研究社會管理的知識分子在農村待著屬於埋沒人才。
哦……就是說已經消失了。
「我們是公派德國留學生和工程師,已經在漢堡、柏林、慕尼黑的學校和工廠待了六七年,現在終於要回國啦。」
俄共「布」高層必須承認自己沒這方面的經驗。
日啊,未婚妻?學習、工作、生活三不誤啊!
農村、農業、農民,很長時間是被各國統治者忽略乃至蔑視的群體,被認為是極端落後愚昧的象徵。
總得給我看個屍體吧。
普大帝更是怒極,「難道我們每年一千萬噸的鋼鐵產量就是個好看數字,只在報表上是真的。實際上根本經不起查,是吧?」
1916年,聖彼得堡的冬天特別寒冷。鐵路部門上報說因為低溫有超過兩千部蒸汽火車頭被凍壞,鐵路運力隨之暴跌。
俄軍拿到更多薪水,本就不足的革命意願也在瓦解,俄共「布」暴亂成功的可能性在降低。
在富麗堂皇的市政廳內,幾名負責審計的官員瑟瑟發抖,生怕自己下一秒就被弗拉基米爾閣下送進監獄。可他們真的有苦難言,因為賬目上的漏洞大到無法遮掩。
現在德國老百姓對德皇的愛戴快到狂熱程度,hetubook•com•com任何外部勢力都難以撼動。普通人只要過得下去,誰也不願冒著殺頭風險去造反。
就連傲慢狂妄的沙俄官僚也放鬆了一貫的高壓政策,變得更加寬容,願意接受來自底層的批評,並且時不時的抓幾個民憤極大的貪官,展現自己的正義和統治合法性。
婦女們在寒風中排幾個小時的隊也無法領到配給的食品,在飢餓的驅使下她們公然搶劫麵包店。
留學生隊長看出對方意思,笑笑說道:「歐洲各國進入工業時代已經兩三百年,哪怕是俄國的主要人口也在城鎮。
但中國不一樣,大部分人口在農村。
當火車賓士,列寧在自己的軟卧包廂內陷入沉思。中國的現狀告訴他,無產階級確實可以當家做主。但執政后如何應對紛亂的國際局勢?
哪怕在首都聖彼得堡,許多工廠因缺乏燃料而停工。工廠主怨聲載道,工人們無法獲得薪水,又冷又餓,充滿了憤怒。
當前的中國留學生個頂個的優秀,負責社會科學和企業管理的更是需要多多接觸不同人群,有高智慧和高情商,勾搭妹子是順手的事。
騙誰呢?
因為推動工業建設和社會改革,普大帝深受尼古拉二世信賴,目前職位是內務大臣兼聖彼得堡首都市長。
老官僚「唉」了一聲,「生產是有一千萬噸的,這點毋庸置疑。但是……損耗有點大。閣下,您真不需要發這麼大火,英法會給我們補償的,他們需要我們。」
列寧坐不住了,他必須回去,挽救自己創立的黨,挽救革命事業。
這是典型的國有資產流失啊。
這些人大多被送往國外學習和實踐。經過五年左右,他們有的擅長組織管理,有的精於科學應用,有的思辨敏銳,有的博學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