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認同了這個判斷,可他並沒聽。因為台灣的登陸作戰如火如荼,大本營短時間內調集起來的快速戰艦數量有限。
局勢驟然糟糕。
國防軍打定主意要死守宮古島,盡一切可能阻止日軍反撲。為了贏得戰役勝利,剛剛定型的預警機都搬出來了。
岩本是第一批到美國學習飛行的飛行員,經歷過殘酷的遼東半島絞殺戰,以及朝鮮的空中對攻,東海的制空爭奪。
「宮古空指,我是鷹眼3號。雷達發現有大機群正從沖繩東面海域向南飛,懷疑是日軍艦載機群。」
小鬼子想辨識具體目標進行精準打擊,必然要靠近到二十公里內。畢竟其艦隊中其他裝巡和驅逐艦的火力可沒那麼強。
兩名高級軍官抱臂盯著沙盤上的宮古島,就想在此打一場改變歷史的海空大戰。
除了最早湊數的三翼機,他幾乎跟國防軍的所有種類戰機交過手。
陸軍馬鹿應該感恩。
此刻從七十公裡外飛來的是日軍海航「二航戰」岩本大隊,三十六架「三式艦戰」是美國「共和」航空公司設計的單翼艦載機,日本引進技術自己生產。
周圍值勤戰鬥機中隊受其指揮,迅速爬升到六千米高度,準備稍稍繞路,搶佔優勢位置從敵機側后發起攻擊。
在帝都的總參指揮中心,陳定和方博等陸海軍指揮官都盯著宮古島周邊海域。
加藤在上艦的那一刻就定下如此戰術——如果是艦隊間的對決,還有誘敵欺詐偵查之類的打法。可艦隊碰島嶼,就只能硬生生的碰上去。
豐島二郎少將作為航母指揮官,特意提醒加藤定吉這位炮艦指揮官,「閣下,中國海軍肯定會半路m.hetubook.com.com
攔截。我們必須規劃航路,多路突擊。」
經過三十六小時的緊急運輸,島上此刻有八千國防軍,超過一百五十架戰機。每小時有二十幾架巡邏機起降,監控島嶼周邊三百公里內的風吹草動。
宮古島失守,那霸海空基地遭連續空襲。駐台日軍正在苦苦抵抗,試圖將搶灘登陸的部隊趕下海。
它還無法測高,也就無法區分是空中目標還是水面目標。其探測誤差也大的離譜,正負一公里。
到30號下午五點,加藤艦隊抵達沖繩東面一百五十公里,再過一個半小時就要天黑。一百多架艦載機逆風起飛,分成三個波次,先行出發,準備護送炮艦編隊。
可當最後一個「八字圈」還沒轉完,機艙的顯控台屏幕上突然多了一大票密密麻麻的亮點。
「小鬼子的艦載機來了。」
一支由四艘航母,兩艘戰巡,外加十幾艘裝巡和大型驅逐艦組成的快速特混艦隊在九州島南面海域組建完畢,高速駛向沖繩方向。
特混艦隊要是再分散,兩艘「金剛」級連貼身保鏢都沒有了。它們跑到宮古島炮擊時肯定會碰到中國的軍艦,屆時別連個擋魚雷的替身都沒有。
「宮古島跑不掉,「暴支」在島上修建機場,白天很難靠近。我們只能在夜裡派高速戰艦對其進行炮擊突襲。
幸好,美國的戰機進化速度也挺快,「兄弟會」的援助讓日本海航的裝備不至於落後中國。可最近半年,美國新政府切斷了給日本的軍援。
機載雷達裝在「客-1」的機鼻下首,像個腫出來的肥下巴,丑不拉幾。用得是從英國走私來的磁控和*圖*書管來產生雷達微波,工作在三千兆赫頻段。
所以它飛在天上,需要雷達官自己判斷顯控台上是啥目標,或者說靠猜測。但它誕生后空軍如獲至寶,緊趕慢趕造了三架,全送到宮古島前線進行對海搜索。
「『金剛』級最快也就二十八節,從天黑到凌晨也就六小時,它頂多從兩百公裡外發動突襲。可島嶼周邊三百公里就是我們的防空圈了。」
美國佬的發動機技術確實無可挑剔,岩本對自己的愛機有絕對自信。他是中國空軍的老對手了,其「三式艦戰」側面印了二十七個飛機印記,代表其在過去數年的傲人戰績。
宮古島三百公裡外的海域面積非常廣闊,中國海軍不可能把守住每一個點——至少日本海軍是這麼認為的。
就在此刻,一架改裝的「客-1」從福建飛抵宮古島。
加藤中將登上「鳳翔」號就召集各艦艦長訓話,把當前決戰決勝的態勢說的極為悲壯。一票日軍將校無不沉著臉,大有不勝不歸的必死之心。
「不戰必定亡國,戰也許仍避免不了亡國。但不戰而亡是喪失國魂的亡國,只有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才有可能死中求活。」
「所以只要只敵人敢來,我們就敢收拾它。」
當加藤做完戰爭動員,十幾艘軍艦的艦長給自己腦門綁上膏藥帶,惡狠狠的叫嚷著「必勝,必勝」。
速度、爬升率、轉彎半徑、俯衝角度,有時候岩本上午看見某一款戰機還好對付,下午出現的相似款就變得棘手。
這超簡陋的預警機上,除了飛行員和領航員,還有六名專業雷達官,全部都是中尉以上軍銜。空情員是一名少校,www.hetubook•com.com
空軍高級指揮院校特訓的。
空情軍官在短波電台里報了個敵機出現的大概坐標,隨即讓「預警-1」掉頭轉向,撒腿快跑。
「比睿」「榛名」兩艦則帶著十幾個小弟,以二十五節速度,在海面劈波斬浪,氣勢洶洶的繞彎逼近宮古島。
如果是電子管來造雷達,耗電和體積都降不下來,以「客-1」的機艙和載重完全無法負擔。但幸運的是晶體管被中國突破了,這算是目前「聖光」掌握的獨門絕技。
對如此態勢,加藤定吉不是不知道。其特混艦隊的海空軍參謀更是心知肚明。
這五六年來,日本飛行員對中國戰機的最大印象就是更新速度特別快。基本上每半年就會更新一款,每次都強一點點。
這玩意還沒來得及被用於當電視,就被中國軍工人員拿去製造示波器等電子儀器,或者雷達之類顯控台。
周青峰笑海軍的預警機過於簡陋。但這玩意已經是集合全球各國最高科技水平,屬於中德美英法所有尖端技術的結晶。
只有摧毀『暴支』機場和戰機,我特混艦隊才能靠近台灣,利用四艘航母的載機擊潰『暴支』登陸部隊。」
「我們在宮古島周邊布置了二十多艘魚雷艇和驅逐艦,且在島上也布置了雷達。日軍若是硬沖,必然要衝到島嶼周邊。」
大隊長岩本徹坐在封閉的玻璃機艙內,駕駛四百二十馬力發動機的戰機,以三百四十公里時速帶隊飛行。
感恩,懂嗎?
可特混艦隊能做的就是在距離宮古島五百公裡外釋放艦載戰鬥機,在天黑前撕破島上防空圈,掩護炮艦突襲。
按加藤的預想,夜裡十一點應該能到炮擊和*圖*書位置,用艦炮發射照明彈點亮島嶼機場位置,打兩個小時就撤。
海面上,四艘航母都在起飛戰機布置防空圈,且有一艘航母支援艦為損失大量戰鬥機的「鳳翔」號補充戰機和飛行員。
「敵人正全速趕來,肯定會趁夜間突襲炮擊宮古島上的機場。如果小鬼子還有點理智,肯定是天黑前加速而來,凌晨就要轉身逃跑。」
這是日本海軍第一艘航母,艦上作業人員素質最高,便於協調作戰。原破襲艦隊指揮官豐島二郎少將擔任其副手。
現在的顯控台屏幕就是陰極射線管製造的曲面顯示器。它原本在十年後出現,被「聖光」在美國招募的科研人員提前孵化出來。
加藤定吉將自己的指揮部放在「鳳翔」號上。
考慮到各艦動力不一,特混艦隊拉開十幾海里的間距,以二十五節的均速編隊航行。艦隊司令由吳鎮守府司令長官加藤定吉中將擔任。
大海那麼大,桅杆瞭望頂多四十幾公里。
由於天快黑了,「預警-1」已經趕著要返回宮古島,否則就回不去。至於夜裡的警戒任務只能交給海面的驅逐艦和水下的潛艇。
潛艇都朝沖繩方向跑,算準了小鬼子的反撲艦隊必定從北面來。它們構成狼群編隊,彼此拉開十海里距離,在水面以十二節速度航行,由水上飛機協助監控周圍海域。
四艘航母會繼續高速南下,移動到宮古島西面,搶在日落前抵達約定陣位,為接收艦載機降落做準備。
第一島鏈岌岌可危。
岩本默默嘀咕著,「天照大神保佑,這可是我大日本的國運之戰。希望碰到的是跟『三式艦戰』差不多的『殲-2』,不要突然出新飛機。千hetubook.com•com
萬不要!」
可加藤萬萬沒想到,就在他的炮擊分隊狂飆突進時,一架「預警-1」就在沖繩附近海域轉八字圈。
此外,還有三十多艘潛艇以宮古島為基地朝周圍擴散,以及五十多艘巡防艇和小型驅逐艦在周邊兩三百公里範圍內活動,進行戰場巡邏。
雷達天線是中國自己搞定的,顯控台的屏幕是美國貨。德國佬做了機身修改,且為這架改裝客機提供了最新的加強型發動機,代價是大修壽命只有五十小時。
為了救駐台日本陸軍,日本海軍已經拿出四分之三的主力艦,冒了極大風險進行突襲,夠意思了。
機上的空情軍官嚇一跳,根據亮點移動速度判斷是有超過三十架的大機群正從七十公裡外朝自己撲過來。
此刻距離中國國防軍在台灣方向發起強行登陸已過去三十六小時。
中國的機場壞了還能再修,戰巡若是沉了可撈不起來。加藤的打算是讓艦隊稍微繞點彎,從宮古島南面突襲。
它的雷達不能轉動,只能掃描機首正前方六十度扇形角,最大探測距離八十公里。
由於亮點太多,以至於擠滿了顯控屏幕的一角。
「金剛」級裝備356毫米45倍徑艦炮,最大射程超過三十五公里。但夜裡宮古島肯定施行燈火管制,甚至可以是燈火欺騙。
顯控台上無法區分目標類型,島嶼、帆船和軍艦都是一個亮點。
1917年5月30日。
按後世眼光看,這預警機性能爛的出奇。
為了重新奪回宮古島,加藤艦隊後頭還跟著十幾艘運兵船和登陸艦,裝了近萬日軍步兵。這要是反擊不成功,半個師團就得餵魚。
「『暴支』的戰機應該還是『殲-2』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