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人問起斯蒂爾女士她本人是否是作者,她的回答是自己一位朋友寫的。況且作為一位到了美國之後才正式開始學習英語的成年女子來說,可以確認是沒有這個能力駕馭如此長篇大作的……」
「不過《Fifty Shades of Grey》這本書對我們這些英美文學研究者來說,最讓人著迷的地方和最啟人疑竇的謎團其實是同一個問題,作者是誰?這個問題是如此讓我們著迷和困惑,以至於這位著名小說的無名作家甚至被戲稱為『20世紀英語文學的開膛手傑克』。」
「這本書的故事情節相當簡單,講述了一位名叫安娜斯塔西婭·斯蒂爾(Anastasia Steele)的21歲純真女大學生,因為為校報作一篇報道,前去採訪28歲英俊的年青企業家克里斯蒂安·格雷(Christian Grey)。兩人因此墜入愛河,並很快締結良緣。但是在婚後安娜卻發現了自己丈夫不為人所知的另一面,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以後,她開始同丈夫一起探索著自己
和圖書介於白色和黑色之間的慾望。其實哪怕單就情節來說,這也已經超出了當時對女性的普遍認知。所以毫不奇怪地,女權主義者把這本書視為女性自我解放的先聲。而且可以說這是對未來的描寫,有人也不意外的把它歸類于軟科幻小說……」
想到昨晚,皇後區的紅皇后臉上一紅,甩了甩頭這才抬眼看向了這份書稿的標題:
本章副標題:籠罩英美文學界的灰色陰影
「在二十年代,還有人認為是英國作家D·H·勞倫斯匿名所著,不過他本人卻矢口否認。另外有一種觀點是,根據其遣詞造句的柔婉風格和對女性心理的準確把握,這應該是一位女性作家。可惜始終沒有找到這位『二十年代的瑪格麗特·杜拉斯』……」m.hetubook.com.com
《Fifty Shades of Grey》(五十度灰)
獻給皇後區的紅皇后?這難道是獻給我的嗎?
「而其對異常性行為和SM大胆且露骨的描寫也引起了心理學家們的關注。本世紀初的兩大心理學家,『精神分析之父』、建立了『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首創『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的三層人格』的卡爾·古斯塔夫·榮格都為這本書寫過專門的著作。前者的是《圖騰與禁忌——關於人類禁忌性性行為研究》,而後者的是《從SM看基督教與惡魔崇拜》……」www•hetubook•com•com
安娜有些糊塗了,昨天沒看見Neo手裡拿著這沓手稿啊,難道是我昨天晚上壓根沒有注意到這件事情?
「《Fifty Shades of Grey
》這本小說對各國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不過在1922年,這本小說剛剛出現於世人面前的時候可謂是驚世駭俗。保守者視其為索多瑪城的邪典
,激進者贊其為西方的《印度愛經》,而對普羅大眾來說,這本書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甚至還有人認為這是人類性行為的一大進步……」
和-圖-書「在1921年年底,一位和女主角同名也長著一頭紅髮的東歐裔女子孤身來到了芝加哥。她用不多的積蓄租下了一棟不大的私人住宅,在招募了兩位同樣來自東歐的年輕女性之後,就開了第一間『紅后之宮(Palace of red queen)』。因為其提供的特殊服務,沒有多久就一炮而紅,成為風城紳士趨之若鶩的消閑場所,紅后之宮的規模迅速擴大,到了1922年底,在其就職的女孩已經超過了二十位。因為供不應求,不得不採取了會員制。這自然就引來了效仿者,他們通過重金挖來了接受過安娜斯塔西婭·斯蒂爾女士培訓的女孩,想要打造自己的『紅后之宮』。讓他們意外的是,斯蒂爾女士不愧有著斯蒂爾這個姓氏,她迅速做出了反擊。她的反擊就是索性把《Fifty Shades of Grey》這本書分成十幾個段落,一個段落印刷成一本小冊子送給自己的顧客。於是這本書就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世人面前。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斯蒂爾女士的生意,反而是讓她和她的『紅后之宮』名聲大噪……」www.hetubook.com•com
日頭即將升到一天的最高點,從來沒有這麼疲累過的彼得之女和契切林之妻的安娜塔西亞終於醒了過來。她有些失望地發現那個有點古怪不過體力不錯的中國人已經走了。
安娜伸了一個懶腰正要起床,卻發現了床頭柜上的那一疊稿子。她拿起來一看就見到那一行鮮紅的題贈——For the Red Queen of the Queens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