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英政府表示支持道威斯和他的專門小組向協約國提交的計劃。
而是允許美國專家以私人身份和委員會合作,美國政府不直接參与委員會的工作。
歸根結底一句話——拯救德意志就是拯救美利堅自己!
當時美國的國內重新瀰漫著孤立主義的情緒。歐戰給美國人帶來了太多的陰影,以至於人民不願意美國太多地介入國際事務,承擔軍事義務。
也讓德國的保守派人士對威廉二世的這位中國秘書官讚不絕口,認為他是德國人民的好朋友。
他採取了兩大措施,第一禁止美國人向不履行債務的國家和公民貸款,第二竭力說服各國政府重新制定一個以德國償付能力為根據的賠款支付計劃。
到時候自由世界不得不和赤色國度來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搏鬥。
如果魏瑪政府和國際社會不加以關注和防範,那麼第二個蘇維埃國家就會出現在歐羅巴。
作為一位有全球眼光的的擴張主義者,休斯相信外交政策只能服務於並體現國家利益。
但是到了1928年,經濟負擔過重的德國要求修改道威斯計劃,重新確定賠款總額和償付年限,m•hetubook.com•com取消外國財政監督,撤走萊茵區的駐軍。
後世的歷史學家認為,正因為他的缺席導致了「楊格計劃」的失敗。
1922年8月1日,英國外交大臣亞瑟貝爾福向法、意等六個協約國發出照會。
在文中他還指出,如果美利堅不拉一把德意志,那很有可能會遇到倒賬的風險,這個問題必須馬上得到解決,不然會阻礙美利堅準備進行的金本位制度。
即著名的「貝爾福照會」,提出英國「準備放棄對德國賠償的一切未來權利和對戰債償付的一切要求。只要這一放棄成為一項使此重大問題能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的……總計劃的一部分」。
1921年3月底,袁燕倏先生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署名政治評論文章《警惕德意志赤化之危險》。
歐洲國家欠下了大量的戰爭債務,可是他們又沒有能力償付。
還譴責他們「居心險惡,利欲熏心」,「好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法國代表被他這話氣得差點退席。4月8日,在巴黎道威斯委員會向賠委會提交並公布了它們的報告。
這句振https://m.hetubook•com.com聾發聵的至理名言深刻地影響了美國和德國還有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和外交關係。
哈丁政府一開始對德國賠款實行的是不介入的政策,但是在袁先生的提醒之下,他們馬上發現不介入那也是不行的。
本章副標題:為了防左,就要奶右。
而另一方面,大發戰爭財的美國國力上升,而歐洲列強都被不同程度地削弱,這樣實力的消長讓美國國際地位急劇提升,在國際事務上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歐戰讓美利堅從債務國一躍而成為當時最大的債權國。
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時任美利堅國務卿的查爾斯·埃文斯·先生。
8月30日,德國帝國銀行脫離政府而獨立,並採用一套新的馬克貨幣。
8月16日通過了最後議定書。
休斯在這個時候不顧國內孤立主義者們的反對,放棄了孤立政策,更加深入地介入到了國際事務之中。
袁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利堅的債款其實來自德意志的賠款。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22年年底休斯在紐黑文召開的美國歷史協會年會上提出了休斯方案。
而且,他還m.hetubook.com.com可以繼續指望胡根貝格的新聞界在宣傳方面為他提供幫助。
雙方在這場運動中對魏瑪共和國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進剿。
1929年,德國借口經濟危機,財政瀕於破產,無力執行道威斯計劃。
這就是「道威斯計劃」,而袁燕倏先生也是該委員會的美國專家之一。
胡根貝格的新聞界亦與希特勒通力合作,為他提供了擁有眾多讀者的日報版面,非常詳盡地刊登著希特勒的各種觀點。
在文中他說道,美國的繁榮極大地依賴歐洲國家經濟問題的解決,而後者的關鍵就是賠款問題。
在擔任國務卿期間,休斯外交政策的制定都基於現實主義的考慮,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全都由國家利益出發,更多的是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尋求一戰之後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
後人讀史至此不由得嘆曰:少了一個袁燕倏,多了一個希特勒。
他和他的同夥認為,完全可以把希特勒作為一名有本領的「鼓手」來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加以利用,並且還認為有把握制服他。
解決債務問題,不僅關乎歐洲的安全,而且與美國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美國www.hetubook.com.com政府打破了幾年來至多隻派觀察員列席協約國會議的慣例,派遣駐英大使凱洛格正式出席了會議。
雖然當時有些人斥之為危言聳聽,不過《警惕德意志赤化之危險》很快就得到了有識之士的關注。
此方案包含兩個要件:一是德國賠款問題應該由一個不承擔官方政治責任的金融專家委員會來承擔;
言外之意,是要求美國一同作廢棄戰債要求的努力。
7月16日,討論道威斯計劃的協約國國際會議在倫敦開幕。
像英法兩國要得到德國的戰爭賠款,才能支付給美國債務。
9月1日,柏林將按道威斯計劃執行第一批償付。
——節選自《袁燕倏在二十年代》
由於同德國國家主義者們的結盟使得納粹黨從孤立無援的狀態中擺脫了出來,從萊茵·西法爾的重工業集團那裡,希特勒又撈到了大量的金錢。
他手中握有數目可觀的金錢,在許多工廠企業中具有影響,控制著大部分新聞團體併兼任著德國最大的電影公司烏法的業主。
同年2月11日——6月7日,英國、法國、比利時、義大利、日本、美國、德國等國代表組成以美國財政專家歐文·揚和圖書為主席的委員會。不過袁燕倏先生拒絕再次擔任該委員顧問。
這篇文章詳細闡述了當時的魏瑪共和國面臨著共產主義革命的極大風險。
在巴黎發表的一份公開信中,德國官員們也稱,這項建議是「迅速解決賠償問題比較切合實際的基礎。「6月6日,德國國民議會以247票對183票接受了道威斯的報告。
他任內最重大的外交舉動就是1921年底舉行的華盛頓會議,而另外一項重要舉措就是針對德國戰爭賠款的「休斯方案」。
而楊格計劃的一個副作用就是德國國家主義人民黨(DNVP)和國家主義國防聯盟(鋼盔隊)於1929年7月9日建立了一個所謂「爭取民眾反對楊格計劃全國執行委員會」,領導這一運動的是德國國家主義人民黨的新任主席阿爾弗雷德·胡根貝格。
此人是一個大德意志主義者。他從前曾在克虜伯手下擔任過經理,當時領導著一家龐大的新聞電影康採恩。
1924年1月14日,袁先生在巴黎集會上發表講話稱,歐洲大陸將面臨著災難,除非「大家尊重常識」。他還告誡人們,要提防在最近戰爭中打擊德國的那些人的民族自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