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冠蓋煊赫滿華府,精神煥發入霧都
第一百八十六章 黃宗詒(中)

這部小說可能是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正袁燕倏想「寫」一本一戰小說的時候,腦子蹦出來的第一本書……好吧,其實唯一一本就是《西線無戰事》。
他殷勤地先下了車,替黃宗詒打開了車門。
這種意外的成功,使雷馬克從一個無名小卒的記者,一躍而成為世界聞名的作家。
本章副標題:本章沒有副標題。
可是當他發現湯姆對自己的姨夫的事迹和作品稱得上是如數家珍的時候,他心中就有了一種異樣的感受。
他這種人可不差錢,他這種人只不過不想被人訛錢。
其實袁燕倏到目前為止寫的那些小說都是大眾向的通俗小說。而且他的小說政治傾向不明顯,也不帶有道德勸說的意味,更沒有小知識分子和小布爾喬亞身上常見的那種自怨自艾和孤芳自賞。
「我還沒有看過。」
「……」
這是黃少爺第一次聽到一個普通西方人如此推崇一位賽里斯人。一百年後還有西方人認為賽里斯人留著辮子呢,更別提1921年了。
「Sir,原來你真的是來拜m•hetubook•com•com訪袁先生的啊!」
就算是在1921年的美利堅,能夠識字那就意味著這個人不可能處於社會最底層。喜愛閱讀那就意味著這個人有一定程度的思想追求。
赫伯特·普利策先生和布朗小姐的父親先後找到了他,自然就是為了那些大魔導師贊口不絕的那些小說的出版事宜。
「Sir,你是袁先生的親戚啊?」
說到這裏,湯姆原本興緻勃勃的聲調突然黯然了下來道:「對我這樣參加過歐戰的老兵來說,寫得實在是太好了。」
「……」
黃宗詒一開始還嫌這位計程車司機有點括噪,他可是有專車的富家子弟,哪會有專車司機不顧他的感受跟他聊上一路的呢?
這兩位都是袁燕倏的老熟人了,以往對他也算是不錯,這次稿酬也給得相當到位。於是《西線無戰事》先在《世界報——文學副刊》上連載,接下來單行本的發行交給了紐約大學出版社。
因吹斯聽的是,這年頭的「輕度思考」再過一百年就會變成「重度思考」。尤其是後世的賽里斯某些讀和圖書者,他們別說科幻小說了,就連《冰與火之歌》甚至金庸的作品都覺得太「深」……
「Sir,我們到了!」
不過我們的袁大師現在是一位生活在自由燈塔的「異邦人」,根本不用擔心納粹,反而因為愛因斯坦的加持,這本小說未發先紅。
再隔一年,也就是1930年,著名俄裔美籍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就把這本小說搬上了大銀幕,該片海獲得第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個獎項。
《西線無戰事》能在英美成為大熱IP原因自然是這本小說緊扣「反戰」這個主題,正切合當時西方世界的和平主義思潮。不得不說,後來張伯倫搞的「綏靖主義」是有很廣泛的民眾基礎的。
不過他搖了搖頭道:「Sir,我不收你的錢。不過你能幫我個忙嗎?既然你是袁先生的親戚,能讓他送我一本親筆簽名的《西線無戰事》嗎?」
要知道,這年頭通俗小說的讀者和一百年後通俗小說的讀者是不一樣的。
隔年英譯本就在英美上市,還成了美利堅1929年度文學類暢銷書籍的www.hetubook.com.com第一名。
其實袁大師目前唯一一本可以稱作純文學的作品《西線無戰事》也是暢銷書。
「Sir,那你一定要去看看,現在正在《世界報》的文學副刊連載呢。這本小說……」
與此同時,他的作品其實也沒有太超越這個時代。所以如果讀者肯動一下腦子的話,那就能在閱讀中得到快|感,接受前沿知識的快|感,解開複雜謎題的快|感,進行自我思考的快|感。
不管怎麼說,袁燕倏都是此時紐約最出名的賽里斯人,還是一位打破了西方人對賽里斯人刻板印象的賽里斯人。
黃少爺掏出皮夾子,隨手拿出一張林肯(五美金)遞給了計程車司機道:「湯姆,謝謝你。不用找了。」
這部小說的原作者是德國著名作家——埃里希·馬里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
「Sir,袁先生可是我們紐約的大名人。他的書我全都看過!」
「Sir,你認識袁先生?」
1943年,他仍然留在德國的妹妹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判處了死刑。
hetubook.com.com計程車司機嗎,一般來說都非常健談也非常有好奇心。湊巧的是這位湯姆還是袁大師的狂熱粉絲。
「這……」
就算不談其文學成就,這本小說在商業上也極為成功。1928年底《西線無戰事》的德文版開始在報紙上連載。
原本黃宗詒就對自己這位姨夫相當好奇,如今他的好奇心那是更重了,甚至還產生了幾分敬重之情。
計程車司機開心地接過了錢,誠摯地說道:「Sir,謝謝你。」
納粹自然很不喜歡這種反英雄主義的作品,1933年節制上台以後,雷馬克的作品跟托馬斯·曼、亨利希·曼、布萊希特等人的作品一起被公開燒毀,隨後又因為他堅決拒絕回國而與1938年被剝奪了德國國籍。翌年,他便投奔了自由燈塔,此後幾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好萊塢。
「Sir,你有沒有看過袁先生最新的小說《西線無戰事》啊?」
總之,黃少爺剛踏足美利堅,第一個遇上的人就是他姨夫的粉絲。
「呃……」湯姆看到了林肯大統領之後,不由自主地咽了一口唾沫,這筆錢相當於他兩天的純收入和_圖_書啊。
黃宗詒還是把這張鈔票遞了過去道:「湯姆,這是車費,你一定要收下。不過你給我留個電話。我相信袁先生會很高興有你這樣的讀者的!」
而在這位計程車司機的口中,袁燕倏儼然就是一位道德高潔,才華橫溢,受人歡迎還非常因吹斯聽的紳士。中國人身份非但沒有降低尼奧·袁的逼格,反而給他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而有了思想追求的這個人有很大的概率會喜歡袁大師這種需要輕度思考的文學作品。
而當袁大師的外甥剛走下車,就驚訝地看見不遠處有幾個人匆匆地向他沖了過來……
「……」
「Sir,你這是第一次來紐約嗎?」
除此之外,他的作品因為超越時代的關係,總給當時的讀者不明覺厲的感覺。
和同時代的大部分德國年輕人一樣,雷馬克18歲被征入伍,成了他日後描繪的西線戰壕中的一員。他在戰鬥中多次負傷,還冒死救下過自己的戰友,絕對算是一位戰爭英雄。戰後他成了一位賽車手和體育記者,同時也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
因此即使像湯姆這樣的有點知識的藍領也非常喜歡他的小說。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