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冠蓋煊赫滿華府,精神煥發入霧都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小事記

「你是……」
其實他老人家忘了自己17點的魅力,女人看到總是有些「慌張」的咯。
須知,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啊。
「請相信我!」他最後還是動用了「虛無之眼」,給對方拍了一個催眠術。
當然啦,我們的袁大師也知道這次拜訪的對象不可能長得跟劉若英一樣漂亮,而且事先也看過她的照片。
他摘下夏季戴的草編禮帽,向著女主人微微一笑,用上海話道:「儂好,弟妹。」
他就是袁燕倏……」
這種歷史花邊稍微摻和一下就行了,而且經過自己的摻和,肯定非常因吹斯聽。
自此後英帝國各個殖民地都興起了追求獨立的大潮也和「狂亂之月」有著直接的聯繫。
雖然沒有署名,但是據推測這份「白廳」訓令很有可能出自時任殖民地事務大臣溫斯頓·丘吉爾之手。他和袁燕倏的恩怨始於1920年11月的那場隔著大西洋的論戰。不過由於他當時許可權不高,所以只能影響蘇格蘭場而不是動用軍情五處的力量。
我們的袁大師在心裏面嘆了一口氣,這老張家也不知道怎麼教自己家孩子的。明明就是一位家世顯赫的豪門千金,卻偏偏搞得像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貧家之女。
我們現在都知道:「狂亂之月」的核心人物正是一位年僅二十七歲的中國留學生。而根據現在了解到的各種史料,說是他一手主導的也不為過。
其實此時也只有三十攝氏度左右,然而為了當高等華人,我們的袁大師不能穿短褲T恤,只好勉為其難地穿著亞麻西裝,自然是有點熱了。
「哎……」袁燕倏嘆了一口氣,站起來扶起了椅子道:「弟妹,坐下來說。」
「嚓!」
「弟妹,不管你會不會和槱森離婚,學學這本書上的內容對你都有莫大的好處。」
色心一起……那個善心一起的袁燕倏立馬扔掉手中的雪茄,湊過去風度翩翩地問道:「Miss,may I?」
大吃一驚的張幼儀幾乎是跳了起來,撞倒了坐著的椅子,發出了一聲巨響。
終於被他喚醒的張幼儀擦了擦眼角,訥訥地道:「嗯,袁、袁、袁大哥。」
可以說,他們是違背歷史發展規律地把女性地位拔高到了「半邊天」的地步。
封建思想真是害死人呢。
這不叫開歷史倒車,什麼叫開歷史倒車?!
7月4日至6日,袁燕倏一行m.hetubook.com.com人遊覽倫敦。據跟蹤者報告,期間他在大英圖書館停留了很長的時間,並且一直坐在同一個位子上使勁地用腳蹭地,也不知道他是要做什麼。
本章副標題:狂亂之前的最後平靜
「一九二一年的七月對當時仍佔據著世界霸主地位的大英帝國來說,可稱之為是「狂亂之月」。
袁燕倏掏出手帕抹了抹頭上的汗道:「弟妹,不請我進去嗎?」
當他終於回憶起了這個女子的聲音的時候,我們的袁大師不由得大驚失色,脫口道:「是你!」
7月8日,袁燕倏參加了曼殊菲兒召集的一次文藝沙龍。邪學會中人幾乎全部到場。
嗯,這小妞身材不錯啊。
現在讓筆者帶大家回溯一下:
「咕咚咕咚……」
「前些日子英國政府解密了一批到達解密年限歷史檔案,其中有一份蘇格蘭場的監視記錄引發了全世界歷史學家的興趣。這是蘇格蘭場接到『白廳』的訓令,秘密監視袁燕倏先生行蹤報告
他莞爾一笑道:「不過我們初次見面,我這個做大哥的怎能不送你一件見面禮呢?」
不過因為一些誤會,他和他的老朋友徐志摩發生了一些不那麼愉快摩擦,後者中途離席。
同時,即使有這樣的監視,袁先生仍然成功組織了這次前無古人的行動,難怪有人說他是來自東方的巫師了。
6月28日,他乘火車到倫敦,立即入住了薩佛伊大飯店。
7月3日,徐志摩在陳西瀅的陪同下去薩佛伊大飯店向袁先生負荊請罪,據信兩人應該是重歸於好。因為跟蹤者發現他們三人一起共進午餐的時候氣氛非常融洽。
在此之前,大家都以為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家,一位頗有天分的經濟學家,一位放蕩不羈的風流浪子。
「這是……」她不由得抬頭問道。
這些女性能不能「貌美如花」袁燕倏不知道,不過他知道她們「賺錢養家」的丈夫可以讓她們滿臉開和圖書花!
7月2日,袁燕倏在中午拜訪了中華民國駐英公使館,並且和顧維鈞夫婦和魏明娘女士共進午餐。晚上他和三位日本朋友,野村吉三郎,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喝了一頓花酒。
何況,那個時候包括他在內的英國高官們也不可能知道袁先生能搞出那麼大的亂子。
所以當歷史發展一旦恢復「正常」,某些半邊天們非但不感激,還唾棄讓她們走出家門得享自由的他們,最後甚至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還有人在大張旗鼓地開「女德班」。
當晚,他們一同去了現代經濟學奠基者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先生的府上,並且吃了一頓晚飯。據凱恩斯和徐志摩這些在場人士的說法,馬歇爾非常欣賞袁燕倏先生的《Socialism》,並稱袁先生是他所見過的眼光最敏銳的東方經濟學家。
「儂是……」張幼儀眼睛一亮,大喜過望地道:「儂是鴻漸先生?!」
不等張幼儀相送,他就徑直走出了普林斯居,然後在入口處的涼棚底下點燃了雪茄。
而且,這些活計居然比她在中國老家輕鬆,因為在那裡她這個兒媳婦還要「晨昏定省」呢。
後來有人說大英圖書館有兩個人的腳印,一個是馬克思另一個是袁燕倏,其實這都是無稽之談。馬克思是在這裏寫出了《資本論》,但是他絕不可能幾十年坐在同一個位子上。袁先生更不可能在一天時間裏面蹭出一對腳印來
袁燕倏熱絡地道:「弟妹,鴻漸先生什麼的就見外了嗎。我和槱森是多年的好友,你叫我一聲袁大哥就好了啊。」
當下,自己要搞的驚天新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她要進樓,自然就要收攏自己舉著的那把小陽傘。
不過直到今天對他的看法都有著極大的分歧,有人說他是現代恐怖主義的鼻祖,也有人說他是追求正義和自由的鬥士。
果然和史料一樣,徐志摩在提出離婚之前就顯得很不對勁,張幼儀也意識到自己老公有了外遇,不過作為傳統女性她已經說服自己接受這件事情了。
壯懷激烈的袁大師就見到一位前|凸|后|翹的褐發小妞一扭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扭地走進了涼棚,可惜她還帶著的一頂寬邊帽子遮住了她的臉。
袁燕倏看著眼前這位失魂落魄的年輕婦人心中再是一嘆。
「哐當!」
「我知道。我是來找你的。」袁大師介面道:「是槱森讓我來找你的。」
是啊,如果他們的宗主國連自己的首都、本土和最近也是歷史最悠久的一塊殖民地——愛爾蘭都管理不好,更何談這些遠在百里、千里乃至萬里之外的殖民地呢?
「我、我、我……」張幼儀居然擺脫了他的那雙「虛無之眼」,搖著頭喃喃地道:「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畢竟她才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而後來的都是小老婆。
袁燕倏一口氣喝完那瓶汽水道:「弟妹,謝謝你的汽水,我告辭了。」
我們的袁大師喝了一口冰鎮汽水,輕飄飄地說道:「哦,他是為了讓我轉告你,他要和你離婚。」
其實,如果真的是一位女權主義者,而這位女權主義者也真的讀一點歷史的話,那此人就應該明白這個月馬上要成立的那個黨派真的是賽里斯女性的大恩人。
——節選自《大師無雙——英倫亂狂》
而到了他們婚變的時候,這位傳統女性還用「七出之條」對照了一下自己,這裏面沒有一條和她沾邊的。
現在,我們通過這份行蹤報告,再結合袁先生周邊人的各種記述和回憶,能大致勾勒出他在這段期間的作為。
「噠!」
「嗯,袁大哥。」張幼儀點了點頭,接著一皺眉頭道:「可是外子不在家……」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後來遠在巴黎的意象派大詩人埃茲拉·龐德讀到這首詩之後也是激賞不已,稱這是能和自己那首《地鐵車站》相提並論的意象派詩作
張幼儀眼前一花,只見這位英俊的男子打了一個響指,手上突兀地和*圖*書出現了一本裝飾精美的書冊。
「不,我不坐。」張幼儀搖搖頭,反而說道:「袁大……先生,如果你是在開玩笑,這可一點都不好笑。所以對不起,我要請你離開了……」
在沙龍裏面,袁先生當眾朗誦了他的一首舊詩——《泰山》,得到了眾人極高的評價
「弟妹!弟妹!!弟妹!!!」
如果她們一心想當張幼儀這樣在家相夫教子的傳統女性,那就必須接受男性在家庭中的主導權,也必須忍受丈夫在外可以彩旗飄飄,更必須經受父權至上的男權社會的回潮。
「Just a minute。」
連張幼儀這樣豪門出身也受過教育的女子都被封建思想所毒害成這樣,就不要說此時千千萬萬的婦女同胞了。
張幼儀抬起頭,十分堅定地道:「我又沒有不許他納妾,我也沒有犯七出之條。所以他沒有理由休我的!」
而且,建國之後歷次的政治運動也許毀掉了一些「傳統文化」,但不可否認地掃除了不少應該進入歷史垃圾堆的封建殘渣。
「他要和我……」
話又說回來了,人家長得土氣,對徐志摩照顧得可是無微不至,就像真的老媽子一樣買、汰、燒兩人的午飯和晚飯,還要負責家中的清潔和衣服的漿洗。
6月18日,袁燕倏和他的美國朋友們從紐約抵達了南安普頓,下船之後和當地民眾發生了一些小衝突。因此他被警方滯留在了當地,住在貝克家族的一棟別墅之中。
「不、不、不可能。」她搖著頭道:「他不可能和我離婚!」
熟悉袁大師FACE的人那是越來越多了,尤其在英美僑界他老人家就是傳奇。何況張幼儀還是他的粉絲呢。
「哦,袁大哥,請進請進。」張幼儀有點慌張地讓開門道。
「篤、篤、篤。」
張幼儀接過來一看,就見封面的標題是——《四大邪術之化妝術》。
就在傘面擋住他們兩人的時候,這個小妞輕輕地說道:「袁先生,我們又見面了……」
倚著門張幼儀疑惑地道:「他讓你來找我……」
「謝謝。」褐發小妞鬆了一口氣,把傘遞了過去。
怪不得人家說,窮養兒子富養女。
而在此之後,全世界才知道了他的真正身份。
「弟妹,我今日和-圖-書來就是為了給槱森帶這麼一句話,不過……」
袁大師直視著她的雙眼,開口打斷道:「弟妹,你真的覺得這是一個玩笑嗎?」
如果在民國之前,徐志摩真的沒有理由可以休她。
房門打開,露出了一張完全稱不上俏麗的臉蛋,而且她還帶著一條圍裙,看上去像是雇來的女傭,而非此地的女主人。
「汽水就好……謝謝。」袁燕倏接過汽水,一指旁邊一張椅子道:「弟妹,你也請坐。」
不過當他見到真實的張幼儀,這心裏面確實有點失望啊。難怪「我的朋友徐志摩」看不上,這位豪門千金看著挺有福相,只是對詩(顏)人(控)來說就有點「土氣」了。
7月9日。袁燕倏先生去了徐志摩在沙士頓的住所,而且是一個人……
新中國甫一成立發行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真的不是沒有道理啊。
從七月倒數第二個星期六開始,連續發生一系列事件就像《皇帝的新裝》裏面那位小男孩,不但讓英國王室和政府顏丟盡了日不落帝國的掩面,更暴露出這個史上最大帝國表面光鮮實則疲弱的實質。
張幼儀脫下圍裙放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坐了下來,開口問道:「袁大哥,外子請您來是為了……」
7月1日,他和朋友們在薩佛伊大飯店召開了一次舞會。在舞會上他結識了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女士,兩者迅速成為了「親密朋友」。
老子可是親眼看過了,張幼儀底子還算不錯,如果能學習了亞洲四大邪術的日本化妝術,她會沒有林徽音的素顏給力。
「這個……」
不過也不知道是她力微氣弱,還是陽傘出了毛病,她怎麼收就是收不攏。
「袁大哥,請坐。你要喝點什麼?」
7月7日,袁先生在凱恩斯和徐志摩等人的陪同之下參觀了劍橋大學,並且見到了當時在此任教的著名經濟學家阿瑟·庇古。庇古還贈送了一本1920年出版的《福利經濟學》給袁先生當作禮物。
「請問你是……」
我們的袁大師也準備讓張幼儀來個「滿臉開花」……不對,是「貌美如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