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計算機的發展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作為赫赫有名的天使投資人,SCP基金會第二代主席袁永福先生在美國矽谷培育出無數互聯網科技富翁,其中大多數都是華裔。由於經濟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私生活和工作上都取得獨立和地位。
90年代的生活節奏變得非常快,無數的電視頻道和節目、無窮無盡的網路信息,以及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成果,比如方便和廉價的行動電話、手提電腦,整個社會被數碼技術聯繫起來,並且進入越來越快的節奏,這種越來越快的節奏也反映在時裝設計中,影響了時尚業的發展。
袁英的經典款「吉許樣式」又風行一時。
和老JP摩根等著名人物一樣,本著老而彌堅的美利堅資本家精神,袁英女士也很想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但是美國畢竟是一個資本主義自由社會,她的年齡會影響自己客戶和合伙人的信心。於是她在80歲之時舉辦了盛大的告別秀,主動宣布退休。
因為m.hetubook•com•com「如果你仔細審視當今赫赫有名的設計師,不管是法國、義大利還是美國的品牌,你會發現儘管眾多知名設計師的設計風格各有特色,但他們卻都在某一方面承繼了袁英的精神。」
90年代是一個沒有限度的時代,整個世界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證券交易越來越龐大,好萊塢和麥當勞成為全球現象,90年代是全球化的開始。
1987年股票市場崩潰,宣布雅皮士文化和雅皮士經濟的結束。
美國《時代》周刊在評選20世紀的100位最重要藝術家時,袁大師的名字毫不意外的位列榜首,同時也將袁英女士作為時裝設計師收入其中。
不用資本主義打破國家和民族的藩籬,全世界範圍的大革命就無從談起;反過來,沒有世界革命理論的指導,全世界無產階級就會一盤散沙,任由跨國大資本家魚肉——此時資本主義全球化進行的如火如荼,托派自然也死灰復燃,改頭換面捲土重來了。和_圖_書
——節選自潘亞倫《袁燕倏與20世紀女裝服飾研究》,《袁燕倏研究》第三十期
六、結束語
1996年底,袁英女士在美國到上海的豪華游輪上與世長辭,平靜地離開了這個曾給予她無數掌聲和諸多毀謗的世界,享年92歲。讓同樣老而彌堅的袁大師不得不在百忙之中親自開飛機接走了妹妹的遺體和未亡人,送至無錫老家落葉歸根。
革命夭折了,嬉皮們也長大了,他們成為了既得利益的中產階級。進入80年代,里根總統創造了新保守主義的時代精神,貪婪、自利、追求成功成了時代信條,金錢變為主導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價值取向。
可以說,八十年代與六七十年代是兩個形成鮮明對比的時期,後者從極端的探索改變為實際,人們重新講究享受,講究個人事業成功,講究物質主義。對比前20年的精神至上、意識形態為主導的文化,80年代的確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信息革命造成流行迅速的基礎,並且現在的流行是真https://www.hetubook•com.com正世界意義的、全球意義的流行。時裝在這種流行的條件下會制服化,因此信息革命對時裝業來說是具有另外一個側面的衝擊的。
五、袁大師與女裝的多樣化時代(1980-1999)
之後,由於種種原因,袁英的服裝品牌先後由其助理等人掌管設計大任。但在袁英權威的「套裝模式」下,其公司的設計師亦步亦趨,以至袁英的時裝魅力在她輝煌的名字下一點點地褪色。
60年代的嬉皮在80年代變成了「雅皮」(The yuppie:young urban professional),他們穿西裝打領帶,根本不怕人家說他們穿的像父親一代。他們在經濟上是保守的物質主義者,但在社會價值上他們卻不甘被裡根收編,而繼承了60年代中期以來的自由開放。
(番外完)
80年代女性雅皮士與男性雅皮士一樣多,她們的服裝也是正式的,裁剪精緻,寬墊肩,講究的襯衫、半裙或西褲。她們的墊肩是從男https://m•hetubook.com.com裝中借來的,同樣顯示權威、力量和嚴肅。
無論是T台,還是時裝設計的打樣都受到極大的衝擊。從生產到營銷,時裝業越來越嚴重地依賴信息技術和數碼技術。一個設計出來以後,通過高效率的信息處理,會很快成為流行全球的服裝。其間的花費時間不過短短的幾天,甚至是短短的幾個小時,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
儘管從1984年的告別演出之後,袁英再沒有出現在公眾眼中,但她的辭世彷彿一個時代的落幕,自她之後眾多20世紀的風雲人物都接二連三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是20世紀的終結,也是這個平穩、保守、安於現狀的小時代的終結,動蕩、反叛、革命的大時代又要降臨了!
當然,有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隨著全球化的迅速蔓延,一個名叫「北美共產主義學派」的東東也悄然復甦了。這一學派的理論基礎,就是當年托洛茨基在袁大師的砥礪之下意識到,資本主義全球化是世界革命的前提!
80年代是一個和_圖_書回歸的年代,一個從動蕩、反叛、革命回歸到平穩、保守和安於現狀的時期,從賽里斯到老歐洲再到新羅馬莫不如是。
80年代的時裝設計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是開始出現轉移到東亞的現象,南洋時裝設計異軍突起,十分令人矚目。當然,由於袁燕倏先生的影響,此時歐美的主流審美已經充滿了各種賽里斯元素。這個東南亞的華人國家進入世界時裝設計的主流,不過是水到渠成。
……
終於在2004年,華裔設計天才袁大仁(Alexander Yuan)接管了「袁英服裝設計公司」,不但準確地把握了袁英的設計原則與精神,並以他獨特的自由隨性、洒脫不羈的設計心態將袁英的設計推陳出新,給袁英品牌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不可思議地使「袁英」的產品一下子向前跨出了兩個年代。
一代時尚大師就這樣結束了她在時尚舞台上的演出。這一決定,還在世界高級時裝設計界引發了心照不宣的「接班」之爭。全球頂級的時裝設計師都在努力填補因她離去而留下的巨大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