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火紅伊始宏圖展
第一百七十九章 崛起的原因

華投同樣有一些下游的公司,比如天翼集團,比如浣熊食品,比如歐派電子的各個事業部都在負責賺錢,負責國內外的競爭。
在把資源投向重工業的發展、組織人員攻關的同時向外國敲詐:「你現在如果不低價賣,以後就沒得賣了。」
與此同時,中國也從一片廢墟中開始了漫長的崛起之路,但是三十年後,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當他們看到身邊的日本時,心情往往超級複雜。
孫祖傑告訴中國,日本產業結構的升級有一個重要特點,不論市場需求有多大,不管外國商品是多麼的物美價廉,在本國沒有突破技術瓶頸的時候,在本國相應的重工業體系還未完善的時候,堅決保護民族工業,限制外國產品進入;堅決壓制國內需求,讓人民耐心等待。
一個類似於中國計委的機構,產經聯出現在中國高層眼中,原來西方國家不是僅僅只有市場,而是同樣擁有計劃,實現了計劃與市場的完美結合。
在二戰之後,日本被美帝的飛機炸成了一堆廢墟,可是短短三十年不到的時間,日本又重新抖了起來,竟然成為了西方第二大工m.hetubook•com•com業強國。
頂尖人才的發財心不重,只要過得穩定舒適就可以了,也不攀比,真正出成果的人並不指望分發股權,也不用重獎刺|激,大鍋飯也無所謂。他們需要的只是自由的工作環境。
基於工業人口的分析,孫祖傑解釋了二戰之後,美帝對於日本的工業轉移。
在解釋了日本崛起的原因之後,孫祖傑又仔細分析了日本在這兩次工業升級中所採取的政策。
目前日本正在進行第三次產業升級,那就是向著產業鏈的頂端高科技領域發起進攻,比如目前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美倭計算機大戰,就是明顯的證明。
所以在日本篇,孫祖傑告訴中國的高層,事情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日本之所以迅速崛起,除了日本在戰前打下的工業基礎,人才基礎之外,根本原因在於美帝的扶持。
那麼要不要支持他的想法呢,當然支持,中國建國三十多年了,到目前為止,還有比華投搞得更好的公司嗎?
日本擁有幾千萬工業人口,而且又完全在美帝的控制之下,所以在朝鮮戰爭開始后hetubook.com.com,美帝就開始有計劃的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日本轉移。
還有一塊是學界,如大型的國立研究所和大學。必須彙集頂尖人才,製造研究環境。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記者編造的夏令營故事會那麼流行,實在是想不通呀,要不然整個民族怎麼會相信這麼一個有明顯漏洞的故事。
原因一是美帝有錢了,他們不願意做那些有苦又累的活,另外就是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口在與蘇俄競爭的同時填充整個產業鏈。
政府是另一塊,因為提供基礎原料和技術的大財團賠錢,政府就要想辦法把帳做平。大財團的虧損實在抹不平了,就乾脆赤|裸裸地上行政干預,如改革稅制,或乾脆印錢發給大財團的銀行。
事實上看完了日本篇,高層立刻就明白了孫祖傑搞得華投,未來發展的方向就是一個典型的大財團。原來他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都有自己的籌劃。
日本的技術精華在「產經聯」,產經聯的一條鐵律就是:如果基幹工業沒有發育好,沒有準備好相應的技術,改善生活是對民族的犯罪,再大的市場需求也得等待www.hetubook.com.com
要是華投真的按照孫祖傑的想法,搞成了一個大財團,那麼孫祖傑在中國經濟界的地位就是前幾號,甚至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產經聯以技術為中心,提供大量先進的基礎原料和先進技術,下游的企業就去想辦法去排列組合它們,就成為具體的商品,去賣錢。如果有什麼新要求,反饋給產經聯,產經聯再組織人手攻關。
而中國老百姓破除這層心理上的陰影,一直要等到世紀之後兩場慘烈的大地震對此之後,這當然是后話了。
孫祖傑對日本崛起和產經聯的描寫在後世是司空見慣,但是在這個時代,才是真正的晴空霹靂,它真正照亮了中國未來怎麼走。
就是這一種「挺」的精神,使戰後日本的基幹產業快速完善,產能逐步增長,最後一飛衝天,由蛹化蝶!
甚至於華投還有自己的研究機構,比如華投養的一大堆律師,可以提供法律風險的報告,另外孫祖傑本身就是最頂尖的研究人才。
可是從他對華投的苦心經營來看,這哪裡是沒有發展,而是太有發展了。
財團的核心是銀行,目前華投港島還沒有,但是孫祖傑憑https://www.hetubook.com•com藉著他出色的賺錢能力暫時充當了這個角色,而華投和禾氏國際正在培養相關的人才,估計他早已經有了這個計劃,只是缺少一個時機。
所以楊老想起了日本篇,就不由得啞然失笑。他原來還擔心這個孩子不願意走仕途,未來沒有太大的發展,實在浪費了他這一身才幹。
國讎家恨的過去還記憶猶新,而現實巨大差異的衝擊,讓中國人無奈之下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是不是我們個人不夠努力,是不是我們制度出了問題,甚至是不是我們的人種不如對方,否則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短短三十年會差距這麼巨大。
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由不得他們不相信,孫祖傑的成功也是中國的成功,他們是一家人。
天翼集團已經成為了整個高層的驕傲,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具有真正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公司,表明中國不僅僅是在追趕西方,而且某種意義上在引導著科技的進步。
而日本通過以前的侵略戰爭和朝鮮戰爭此時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在吃透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之後,就開始了產業鏈的爬升,向著重化工領域進軍。
到了70年代,日本m.hetubook.com.com已經從產業鏈的低端爬到了產業鏈的中高端,甚至於在汽車,機械這些歐美傳統強勢領域已經領先,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而華投的上游機構比如華投研究所,歐派電子的研發部等等都是花錢的大戶,負責通過研發提升基幹工業。
另外還有PCR,無刷電機,二步發酵法,等等,孫祖傑已經做出了太多的貢獻。
我們看到的具體商品其實就是這些基礎原料和先進技術的排列組合。這些基礎原料和先進技術之間的關係受地球上存在的資源和物理規律限制,在統計上有一定比例關係,是可以計劃和預測的,所以用計劃經濟比市場經濟更加有效。
只是這部分雖然是其他附屬經濟的根,但因為要為長期戰略負責,其實是賠錢的。
此時美帝基於政策慣性,毫無防備的出售了大量的工業專利,日本因此節約了大量成本,並迅速消化了這些技術。
誰敢破壞基幹工業,求得暫時的生活改善也是對民族的犯罪。基幹工業出問題,政府必須出錢修補,人民必須等待。
產經聯的核心包括三塊:一塊是三菱住友三井等大財團,主要生產和提供各門類基礎原料和先進技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