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願意發展資料庫軟體,但是他不太願意放棄MDOS,他認為系統軟體同樣有光明的前途,只要我們願意支持他。」
還有就是半路上又殺出了康博這些王八蛋,讓他們沒辦法控制天翼電腦。還逼著他們不斷降價,甚至IBM還弄出了六百美元的機器,利潤太低了,這讓IBM非常不滿意。
由於天翼電腦的軟硬兼施,IBM最終接受了天翼集團遞過來的橄欖枝,IBM願意與天翼集團進行加深聯盟的談判,至於微軟,他們只能聽從兩家談判的結果。
孫祖傑看著傳真過來的條件,他劃去了其中一條:「天翼基於英特爾的三十二位晶元已經在開發,我們決不能讓步,告訴IBM,就算天翼不做,康博也會做,到時候丟失了市場就再也回不來了。」
「可以考慮。」
但是IBM也有自己的煩惱,聯盟之後,天翼電腦並不是想象中那樣那麼迅速的把中高端市場讓給IBM,而是並駕齊驅,這讓IBM非常不滿意,他們霸道慣了,實在不習慣這樣的地位。
「如果我們支持比爾,他能支撐下來嗎?」
「但是比爾並不強大,我們該為他付出和圖書多少資源呢?」
「中國人很聰明,他們顯然已經看到了資料庫軟體的敏感性。比爾如果選擇在這一塊領域發展,應該也很不錯,這樣我們對於shirley也有一個交代。」
到了最後只剩下行業龍頭IBM,他們的立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生死存亡之際,大門先生開始瘋狂的用各種關係試圖說服IBM支持他們,連大門先生的母親也出動了。
在軟體領域,美帝對於天翼集團的設限不大,所以天翼集團下屬的投資基金很順利的入股了一部分軟體企業,當然這相當於天使投資,美帝對此還是歡迎的。
CPU,內存都沒有份,天翼只能自己想辦法,天翼與歐派合作,推出了一款幾十K的內存,早已經落後於市場,不過因為價格便宜,很多低端機願意採用。
而隨著天翼視窗系統開始降價,一大部分兼容機生產商也動搖了。天翼系統軟體事實上也沒有對他們另眼相看。要是選擇了微軟,就相當於與技術更加成熟的天翼軟體告別,更麻煩了一大批應用軟體商也與他們告別,這對他們目前的業務非常不利。
現在天翼集和_圖_書團又過來談判,這個新興的世界五百強提出了加深合作的意願,願意用天翼軟體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換取IBM一部分資金,硬碟技術專利和放棄對微軟的支持。
隨著時間的推移,IBM也同樣看出了軟體對於硬體銷售的巨大貢獻,所以他們對於天翼集團對微軟窮追猛打毫不奇怪。
「天翼的趙女士向我們提出,只要微軟願意放棄系統軟體的開發,作為交換,天翼願意放棄自己的資料庫軟體,同時全力支持微軟進行資料庫軟體的開發,並且他們還提出,天翼軟體願意與微軟互相持股。」
這兩年,IBM公司在PC產業的份額越來越大,與天翼電腦的市場兩強並立,兩家主要利潤來源是中小企業用戶。
「天翼集團懼怕偉大的IBM,但絕不會畏懼微軟這樣的小公司。天翼軟體對於中國人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要是天翼軟體被擊敗,天翼與康博這樣的小偷就沒有什麼區別了。天翼重視的東西,同樣應該是IBM重視的,這樣的交換可以進行談判。」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年的IBM-天翼聯盟,IBM是很賺的,他們只用兩三和-圖-書
年的時間就成為了行業的龍頭。
天翼的注意力放在了顯示器上,與歐派合作推出了自己的CRT顯示器,不過搞出來的產品也同時比較落後,只能用於低端機型。
「Shirley怎麼說?」
天翼軟體與微軟決裂,首先站在天翼軟體一邊的是絕大部分應用軟體供應商,天翼集團已經開始有意識利用了自己系統軟體的優勢,扶持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應用軟體商。
從這個角度來說,天翼提出的這個交換是相當有誠意的,IBM當然也看到了一點,他們選擇支持微軟這樣的小公司,某種意義上和天翼電腦的選擇是一樣的。
另外IBM還有一個難題,PC產業的發展對於他們的主要利潤來源大型機的衝擊已經越來越明顯。目前英特爾公司正在研發三十二位晶元,IBM對英特爾這一決定,非常不滿意。因為三十二位晶元主要用於大型機,要是PC機用了,他們還怎麼維繫過去巨大的收益?
這是華人在電子產業領域真正的實力,不管是美帝還是日本都有意識的不讓他們進入真正的核心領域。
但是即便受到種種打壓,天翼電腦去年的總銷售額
和圖書也已經接近了三十億美元,IBM個人電腦次之,但是兩家的利潤差距不大,很顯然IBM已經逐漸在中高端機型上超過了天翼電腦。
在操作系統大戰中,選擇支持被抓住把柄的美帝微軟,當然不如支持目前市場主流的天翼軟體,這十分符合他們的利益。
天翼長期大量採購日本便宜的配件,與日本各方的關係良好,又首先採用了索尼的3.5英寸軟盤,雙方的利益本來就比較一致。
只不過與美帝國家利益聯繫密切的一些軟體還是對天翼設限的,比如甲骨文公司。
隨著孫祖傑的決斷,天翼集團開始全力迎戰,面對天翼集團的全面出擊,最先被說服的是日本人,這是必然的。
隨著這些應用軟體商的發展,他們已經與天翼集團抱成一團,所以他們根本沒有選擇,在PC兼容機領域只能與天翼軟體站在一起。
而天翼軟體選擇對微軟動手的時機是微軟剛剛開發的第一代系統軟體,還不成熟的階段,絕大部分應用軟體支持的是天翼軟體,這時候二選一,事實上他們也沒有選擇。
但是天翼電腦與IBM選擇又不太相同,天翼除了與IBM的產品對標競爭hetubook•com.com之外,還支持中國的歐派電子搞出了低端的歐派電腦,這就形成了天翼主攻中高端,歐派主攻低端市場的局面。
沉默了一會,一個聲音發了出來:「我想偉大的IBM有必要讓天翼和微軟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但是好不容易扶持起微軟這樣的小弟,IBM當然不樂意輕易放棄,問題是天翼的態度非常堅決,他們以專利侵權的名義把微軟告上了法庭,還要求所有人站隊。
與此同時天翼集團用旗下的風險基金收購或者入股配件供應商,試圖打通整個產業鏈,這是典型倭式財團的做法。
「好了,先生們,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孩子而放棄股東們的利益,我認為偉大的IBM有必要促成天翼集團與微軟的友好協商,但是中國人必須拿出更多的籌碼。」
「比爾的MDOS賣的並不好。」
相比於世界五百強的天翼集團,微軟的身量目前確實太小了點,所以很多生產商不理解天翼集團為什麼盯著微軟不放,這種情況下,就算微軟不停遊說,他們也不會出現站隊。
但是天翼電腦的嘗試並不成功,英特爾公司拒絕了他們的入股要求,而日本財團更是只願意合作,入股想都不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