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風雲際會且徐行
第四百二十章 修墳

溫城作為最先富起來的地區,各種畸形的社會形態也更為突出:一些私企簡陋的廠房裡,密密麻麻擠滿了人和機器,粉塵迷眼,怪味刺鼻;
我看你還把幾個頭頭叫到華汽給他們上上課,讓他們看看那兩百萬一輛的九五至尊,估計一個個都老實起來,他們離發大財還遠著呢。」
這件事發生在也三年前,看王老頭這個遠房侄子的口氣,應該是去桃花島的老兵,現在也該是風燭殘年了。當他來到大陸探親,發現親人早已作古,不知道是什麼心情。
出殯儀式上,幾十輛機車開道、上百人披麻戴孝,身穿白制服的管樂隊吹奏著與哀樂大相徑庭的樂曲:《十五的月亮》、《媽媽的吻》……棺材由馬車拉著,上面放著基督教的十字架;
菊枝有些失望,但她想了想說道:「最近鄉里都在造墳,老三,你官當得那麼大,大傢伙決定要給你媽好好修一修墳,而且要修得最大,這樣才能保佑子孫。」
幸虧淮西的發展不快,現在廬城也就是一個大鎮子,所以孫祖傑才可以從老鄉那裡拿到這封信。
既然回到淮西,有些事總要做一和-圖-書做,有些人總要去見一見的。孫祖傑先去看了看當年的舊居,又去拜祭了王老頭,在修繕過的墓地,孫祖傑沉默了一會。
看著菊枝難以啟齒的表情,孫祖傑點點頭,他當然明白了。二嫂的性子他很清楚,再說老二死得太早,雖然二嫂被孩子拖累沒有嫁人,但有些瓜田李下的事情當然少不了。
菊枝被凶了一頓,頓時不敢說話了,孫祖傑想了想,語氣緩和下來:「二姐,對不起,我剛才語氣重了一些。現在老家人有了點錢,就更要低調些,墳頭不要修了,要是搞成溫城那樣就不好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孫爸孫媽慢慢也緩過來了,老二留下了兩個孩子,他們要看顧,也容不得他們不斷回憶過去。
在溫城,椅子墳通常一頭高一頭低,依山而建,不立碑,墓主資訊刻於正中石板上。後輩葬于先祖墳墓下方,一代代形成一個如同樓梯般的長墓。
孫祖傑連連點頭:「夫人不愧是女諸葛,果然聰明絕倫。」
只不過老兩口與二嫂鬧得很不愉快,據說二嫂一點都不領情,動不動就罵他們。
和*圖*書一個記者曾經這麼寫到,船行甌江,迎面撲來的是成千上萬的墳墓……這些堂而皇之、居高臨下、傲視天地的椅子墳包藏著的,不只是溫州人祖先的骨血。
孫祖傑笑著搖搖頭:「好久沒有回去看看了,聽你這麼一說,我倒覺得挺有意思的。」
寫信的人應該不知道孫祖傑的身份,所以只是以王老頭遠房侄子的身份對於孫祖傑表示了一番感激,並且留下了通訊地址。
這場造墳運動甚至成為《華爾街日報》和合眾國際社報道的話題。中國農民在富裕起來后花在建墓立碑和燒香拜佛方面的錢增加了。溫州的青山由於堆起了一座座墳頭正在變成白色。造一座新墳所花的費用可能相當於三千美元,這在中國來說是相當大的一筆錢。
孫祖傑笑著搖搖頭:「我明天就要回京,來不及了。」
炫富的人們相互攀比,從穿金戴銀,到大秀豪宅,揮金如土,甚至祖墳和陰宅的壯觀程度也成為相互競爭的項目。
一些十幾歲的學齡兒童,為賺錢終日從事著緊張、單調和機械的手工勞動;
菊枝有些猶豫的試探道:「要不,你www.hetubook.com•com明天回去看看。」
說完,孫祖傑想起了溫城椅子墳,這是這一年中國最奇葩的事情之一,孫祖傑怎麼也沒想到老家竟然也上演了這樣一出,而且還要給他修墳。
所以想起了這些,孫祖傑覺得要回去看一看了,要把這股歪風邪氣剎住,他怎麼也想不到老家的人出去見了一番市面之後,竟然變成這樣了。
人們集資建學校、遊藝場、電影院,同時也建廟宇,而更多地方「最好的房子是神廟,最差的房子是學校……
孫祖傑皺了眉頭:「胡鬧,有幾個錢就不知道東西南北了。」
孫祖傑已經三十九歲了,兩輩子加起來現在也有六七十歲了,所以此時此刻他突然間有了一絲回鄉的念頭,可是轉瞬間又被他掐斷了。
老一代人對此當然看不慣,只不過二嫂對孫媽本來就十分怨恨,所以搞來搞去,矛盾就很大了,這種事情真得說不清楚,孫祖傑這幾位兄弟姐妹都在外面,索性眼不見為凈。
這是來自傳統的精神的流向,這也是來自市場的新財富的流向,一個地方的富裕程度往往可以從觀察椅子墳輕易得出結論,https://m.hetubook.com.com哪個村鎮最富有,那裡的墳墓就最氣派。
一座椅子墳的花費,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佔地二三畝,造墳費用達五十萬元。據統計,在溫城每年要新增三萬座墳墓,每年就要吞噬土地千畝以上。
這個不開心的話題說完之後,菊枝說得其他事情都還不錯,孫祖傑聽完點點頭,都過得好,我也對得起他們了。
市區一幢敬老樓,一層開商店,二層是文化娛樂室,三層放菩薩供人們燒香拜佛;
「富不富,看墳墓」在溫州的傳統觀念中:「造墳」與「建房」、「生子」一起並列為人生三件大事。所以目前的溫城,造墳運動席捲而來。
所以當天下午,孫祖傑就老家修墳事件給楊希打了一個電話,楊希樂不可支的笑了起來:「祖傑,看來老家人是真的賺錢了呀,你該高興才是。」
到了九零年,二姐菊英的日子過得已經很好了,靠著華汽,她的小飯店慢慢也做大了,現在老闆娘氣勢很足。
「二嫂對咱媽一直意見很大,再說她這麼年青就守寡。」
不過日子過得好了,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多了起來,孫祖傑很有耐心和圖書的聽著菊枝說這家,論那家,不由得慢慢皺起了眉頭。
孫祖傑無可奈何:「雖然我知道窮人乍富會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但是花錢在這個地方簡直是胡鬧,我準備回去把他們狠狠罵一頓。」
王老頭雖然沒有子女,但是有親戚在桃花島,也曾經來過淮西,只不過聽說王老頭百年之後,就修理了一下墳墓,也就沒有再回淮西了,不過他們卻留了一封信給孫祖傑。
說了一段時間之後,菊枝也知道自己說得太多了,她摸了頭笑了笑:「祖傑,瞧我,現在上了點歲數,嘴就碎了起來。」
很長時間沒有見面,姐弟倆倒是親熱了不少。菊枝做了幾盤菜,孫祖傑一邊吃,一邊聽她說一說家鄉的事情。
有些人有些事還是不要去面對的好,所以朝著老家的方向,他給楊媽又燒了一些香火錢,就回去了。
楊希想了想說道:「老家那邊我看你還是不要去了,萬一爸媽說點什麼,求點什麼,你就很難辦了,還不如不回去。
「去去,什麼亂七八糟的。」
一艘舟山漁輪在東海翻沉,幾十名漁民喪生,原因是船粘接板縫的桐油是假的,假桐油產於溫城一個家庭作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