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登高遠望凌霄志
第六百七十五章 華裕的造船夢

聽寧總這麼說,劉總也點點頭,不過他還是有些不相信:「寧總,雖然我看不到華投的報表,但是我猜也猜的出來,這一塊華投前幾年都是幾十億的利潤呀!
寧總點點頭:「你的思路確實不錯,不過港島鄭家、華家都是我們長期合作的夥伴,我們貿然進入這一領域,恐怕會得罪人呀!」
「我們造船吧,華投的造船業也才剛剛起步,咱們追趕也還來得及,按照華投的路數走,我們加大資金的投入,後來居上的希望很大。
「呵呵,這倒也是!我看中樞也會樂觀其成,搞大飛機都不需要中樞撥錢,這份底氣可不是誰都有的。也不知道他們哪裡搞來了這麼多錢?」
除此之外,孫祖傑的崛起也為各大央企的老總們開啟了一條嶄新的出路,從企業跳到中樞地方,這條路孫祖傑走通了,他們當然也可以複製。
所以華投對於非主營業務,一向捨得切割,這一點華投董事會與他的思路相同。
「這麼一來,華投不就剩下了投資部和那一連串歐派,還有華夏聯合這些企業!他這麼一搞,華投倒是脈絡清晰了不少。」
「在咱們中國,論搞企業的本事,誰和_圖_書能超過祖傑同志?就算有人有意見,他也沒底氣在他面前說呀!
寧總想了想,說道:「我們的高新產業的發展重點就放在醫藥醫療板塊!」
說到這裏,寧總就羡慕不已,這些年中國大規模普及家用電器,華投三大電器商賺翻了,現在竟然可以對日本電器發動全面進攻,讓人不服都不行。
「這一塊我聽說華投也在弄!」
寧總聽完,雖然不太相信會有什麼事情,但是華裕有時候確實需要做一些國家交辦的事情,有自己的船隊會解決不少問題。
「這一塊並不是華投的重點,歐派醫療和聯合醫藥,華投只是讓他們自己發展,並不怎麼管!
這樣一來,華裕就從紡織業這樣的產業鏈低端慢慢進入到造船這樣的中高端,這也符合中樞的想法,所以兩位老總越討論越覺得可行。
一對比,領導們就發現,與華投相比,其他家都是大而不強的典型,而這一次光大出事,也暴露出這一套多元化發展模式的弊病,那就是對下面單位控制力不夠。
我聽中樞的領導同志說過,祖傑同志想賣掉華投貿易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甚至於華投金融板https://m•hetubook.com•com塊也會慢慢獨立出來,讓他們自己發展!」
劉總點點頭,寧總說得確實很對,寧總接著說道:「國內的房地產一定會發展起來,我們暫時做不了鋼鐵,那就做水泥!」
華信選擇的是鋼鐵產業,那麼華裕選擇哪一塊發展呢,總不能跟中樞說我們的啤酒賣得好吧,那樣顯得檔次太低了。
劉總再一次點點頭,不過他轉而有些頭疼:「我聽說華投也投資了一家淮西水泥企業,在搞什麼T字發展戰略,現在發展很快!」
「祖傑同志事實上並不支援多元化發展,要不是中樞逼著他接下那麼多軍工企業,他只會搞汽車和電子。
這段時間以來,華投系在國內的電器市場掀起了很大的波瀾,市場佔有率又高了一大截,厲害呀!讓人不服都不行!」
我考慮的是,連華投都痛下決心開始重組,咱們更要早點下決心了,咱們現在的攤子真是太大了,乘著這次購買華投貿易的機會,以籌資的名義,買掉一些,關掉一些就比較合適了!」
思路一開啟,兩位老總覺得確實是很不錯的想法,飛機太難,造船總比飛機要簡單,而https://m.hetubook.com.com且國內條件也不錯,整合一下就可以辦到。
「是呀,要不是金融對實體企業具有很強的推動力,他甚至連金融板塊都不準備要!」
所以學習華投的做法最起碼要在某一行業有不錯的競爭力,也是他們需要考慮的。
現在就算有所下降,怎麼著也有十幾億的利潤吧,他怎麼捨得,華投的董事會也會同意?」
寧總何嘗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這搞飛機可不是一般企業扛得住的,他想了想問道:「老劉,你是怎麼想的?」
「老劉,我們和祖傑同志的關係擺在那裡,他坑誰也不會坑我們,這一點我還是很放心的。
另外,華投在美帝的高科技投資據說賺了很多錢,但是到底有多少,除了中樞領導以外誰也不知道。
隨便一個子公司亂來,光大就要破產,這種局面太嚇人了。所以把孫祖傑派出來,就是讓他督促各家企業加緊整改,別讓光大事件重演。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咱們應該搞哪一塊?即食麵飲料啤酒這些,雖然也賺錢,但是跟華投一比,中樞看不上呀!」
造出來的船除了出售,甚至還可以自用,我們是搞貿易的,手下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隻運輸船隊,成本會降低不少。」
劉總就開始解釋,聽完了,寧總一拍大腿:「麻煩了,這家企業的思路很對路,現在又有了華投資金的支持,他們的未來不可限量!」
大領導們關心的東西除了營業額利潤之外,因為孫祖傑的關係,現在又多了一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這倒是其次,關鍵是華投手下這些製造業企業在國內的領先優勢太大了,讓人不得不嘆服!」
祖傑同志是西方高科技公司的思路,提倡坐專做精做強,他認為只有這樣,企業才會有頑強的生命力,才能扛住市場的風雲變幻。
在港島,邱家的港口算是自己人,可是這兩家,華家雖然好點,但是規模一般;
「我也是這麼看的,可是寧總,不管是水泥還是醫藥,在上級領導眼裡怎麼都比不上歐派的晶元生產線,華飛的C808呀!」
所以他想了想說道:「港島再好,市場就那麼大,還是要立足國內,要不然只會被華投越拉越大。」
寧總一愣:「T字發展戰略?怎麼說?」
而鄭老百年後,他那個洋鬼子女婿現在掌握船運,萬一有什麼么蛾子到時候麻煩就大了!」
孫祖傑離開后,華裕的和_圖_書諸位高層仍然很興奮,不過寧總卻皺著眉頭,他的副手老劉碰了碰寧總:「寧總,應該沒問題吧!」
「我們體量這麼大,不能完全受制於人,所以我們自己有一隻船隊,完全說得過去。
「這兩年中樞的外匯儲備多了不少,所以華投得到了不少資金,誰都知道祖傑同志的投資眼光,錢放他那裡總比買美帝國債要划算得多。
「不過沒有了華投貿易,華投的營業額和利潤要落下不少,他這麼做,不擔心中樞有意見嗎?」
他想了想卻說起了另外一點:「造船的上游是鋼鐵,這一塊華信的規模現在也不是很大,我們完全可以搞一個大型鋼廠,這樣從鋼鐵造船到船運整條產業鏈都有了,成本就會壓縮到極致。」
有相當大的規模,有不錯的利潤還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這可難為華裕了,還真不太好找。
咱們別的不會,有樣學樣,照葫蘆畫瓢總可以吧,要是搞出了一個偉哥,華裕的面上也有光。而且醫療的需求十分穩定,國內混亂的局面總要人來整改,做這一塊只會賺錢,不會虧本!」
劉總的話戳到了寧總的痛處,孫祖傑這麼年輕就大紅大紫,靠的就是領導華投搞出了不少有競爭力的好企業。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