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十歲時就能給中央報告,也就只有他有那個本事的,這麼一說,應該是八十年代初,他寫大國崛起時發生的事情。
慎中,你看出來了沒有,孫祖傑很明顯將這一次五代線建設看成是對日本液晶產業彎道超車的關鍵戰役,所以他才會表現得這麼謹慎。
孫祖傑親自擔任組長,石省長擔任副組長,省里組織,宣傳,統戰,計委,經委,交通,財政,銀行,工商等等部門頭頭全部放在一起。
張老書記正好有一瓶別人送來的好酒,他打開之後,先是給自己倒了一杯,然後把酒瓶遞給華書記,一邊遞,一邊皺著眉頭說道:「人老了,想喝口老酒都不容易。老婆子和醫生只讓喝這個,你也只能將就將就了!」
華書記點點頭:「現在確實如此!」
老領導笑著點點頭:「這份文件是八十年代初孫祖傑同志在中央高級幹部學習會上做的報告,你好好讀一讀,即使在今天,這份報告對你的工作,也很有指導意義,你不僅要認真看,而且要一字一句,掰碎了,認真理解。」
孫祖傑在液晶行業耕耘了二十年,他比你我這些外行了解的肯定更加深入,他既然敢做這麼大的賭博,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你們的信心一定要足。
上任兩個多月以來,孫祖傑先是在蘇北考察了一個多月,回來之後很快就召開常委會,討論決定了三件事。
華書記笑著說道:「您還要長命百歲,看著江東的美好未來呢!」
這樣一來,孫祖傑既達到了目的,又誰都不得罪,真是圓滑得不得了。呂書記對兩個提議當然投了贊成票,他根本找不出理由反對,而且於情于理他都不會反對。
而辦公室副主任則是由著名的昆城經驗創始人,時任吳州人大副主任的全子林同志擔任。
首先是成立蘇北振興領導小組,跳開黨政兩條線的限制,未來有關蘇北的工作由這個小組直接領導,並進行協調,這樣工作的效率會更快。
老領導點點頭:「慎中,你的做事風格,我是知道的,你的名字恰如你的為人,脫不開一個慎字,但是不是所有的工作,謹慎就能解決問題。
「原來是這樣,呵呵,汪鳳城這個人也就只能砍砍樹,連個隧道都修不好,讓他搞這種高科技也確實難為他了!」和_圖_書
老爺子與華書記又碰了一下,笑著說道:「江東的現在就很美好,看到省里一團和氣,一心一意謀發展,我這心裏,高興的很,江東美好的未來一定可以實現!」
從好的方面來說,你一直在江東省委工作,大局觀很好,領會上級領導的思路很快,能夠很好的配合上級的工作;
兩條線投資幾十個億,吳州要幫著華投擔保融資,還要提供那麼多優惠的土地和政策,這麼一大筆投資要是砸了水漂,我該怎麼跟吳州上下交代呀!明天我就要跟孫書記彙報了,可是我到現在還是下不了這個決心。」
連背景深厚的呂書記都這麼想,那麼石省長這些長期在江東工作,上層關係並不多的人,自然更是如此。
孫祖傑這個以經濟擅長的省委書記,對於江東省政府的工作並不摻和,謹守自己的職權,並無越線之舉。在正式會議上,孫祖傑對石省長的意見也十分尊重,所以這段時間,石省長心情很好,整天笑眯眯的。
但是不好的方面就是,你們這些秘書出來的同志往往謹慎有餘,開拓不足。遇到困難或者需要選擇的時候,往往五根不定。
華書記聽完,仔細思考了一會,然後說道:「老領導,您的指示我清楚了,回去之後,我一定會認真考慮,重新理一理思路。」
從這兩件事上,呂書記已經看出來,孫祖傑根本不是外面傳說的那樣強橫,而是有禮有節,這個人能有今天的成就絕非僥倖。
他來江東以來的動作,考慮的面面俱到,既實現了他的工作意圖,也有利於班子成員的團結。這樣的手腕,竟然會被人說成是一個莽夫,真是讓人無語的很。
而常委會討論的第三件事更是讓呂書記認識到孫祖傑政治上的成熟。對於江東的國企改革,孫祖傑十分開明,他在常委會上表示江東的國企改革不僅僅只針對困難企業,那些經營出色的企業也要改制,只要企業發展的好,所有制不是問題。
華書記把他聽到的和自己的理由說了一遍:「南都明顯有些不太樂意,孫書記也不願意強人所難,搞不好這個項目就會落到別的地方。既然如此,我們吳州當然要努力爭取了。」
呂原自信的認為只要繼續鍛煉個大半年,他就已經差不和_圖_書多可以掌控一個省的局面,所以對於給出機會的孫祖傑,呂原同志是相當感激的。
慎中,這次液晶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明天和祖傑同志談話時,一定要認真聽一聽他是怎麼分析這件事的,又為什麼這麼堅持。
江東常委會的一團和氣,甚至連遠在吳州的華書記都感受得非常明顯,華書記藉著年前開會,來到南都的機會,拜會了自己的老領導張老書記,提前拜一個早年。
放下電話,呂書記看著辦公桌,默默的思考起來。這一次下地方,又是和孫祖傑搭班子,他事實上壓力很大,原因不言自明,誰讓孫祖傑大名在外,是出了名的說一不二呢。
這一點你和孫祖傑恰恰相反,他一向大胆開拓,敢作敢為,華投有今天的局面,跟他的這種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說完,老爺子帶上眼鏡,站起身,華書記連忙起身,攙扶住老爺子。老爺子回到書房,從辦公桌的抽屜里拿出了一份有些泛黃的文件。
從這三件事上,呂原對孫祖傑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內心深處,他已經擺正了位置。孫祖傑對自己放手,是自信支持下的放手任用,所以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擺正心態,千萬不能越線。
當然了,改革開放這一段姑且不提,光光他這份報告的主題,產業升級對於我國和江東未來的發展,就非常有指導意義。
「您說的是,這不,我們現在正在跑華投的液晶項目呢!」
如果連你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你怎麼能夠說服吳州市委市政府兩套班子的同志,怎麼能說服下面區縣的同志。」
這份報告,老領導很顯然看過很多次,裏面用各種字做了很多符號,所以顯得有些凌亂。華書記認真看完之後,有些難以置信地說道:「祖傑同志二十年前就能看得這麼深遠?」
慎中,你發現沒有,現在這招商引資,光光條件好是不夠的,地方一定要對項目了解得十分深入,你在這一點上比汪鳳城做得要好一點,但還是不夠,要不然就不會有這樣的擔心。」
你再想想他舉的例子,二十年前孫祖傑就意識到液晶的巨大價值,所以華投二十年如一日不斷投入,今天終於成為這一新興產業的國際巨頭之一。
為此孫祖傑建議成立一個應對小組,由他這個長m.hetubook.com.com期在中央從事宣傳工作的副書記擔任組長,務必在各種層面將江東國企改革可能面臨的各種問題消滅在萌芽中。
當然我們跟著司令一路打神仙仗,確實冒了很多風險,可是要是不冒風險,我們也不會勝利的那麼快;要是不敢冒險,我也不會在八十年代就那麼堅決的發展蘇南。
而第二件事就是調整幾位領導幹部的工作,孫祖傑乾坤大挪移,常委們都覺得十分有意思,也都表示了認可。
所以上任之初,呂原同志內心一直有些緊張,既要表現出能力,又要與孫祖傑搞好關係,平衡起來並不容易。
老榮這個老資格一路苦幹,卻因為後面無人,幹了六七年都沒有入常,這一次不僅成功入常,還掌握了人事權,那麼他對孫祖傑肯定是全力支持。
雖然這個問題比較麻煩,但是呂書記還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要想在江東站住腳,光吃肉不啃骨頭是不可能的。
你看看這一段,日本人一定會犯錯,作為追趕者的華投,到時候就會得到彎道超車的機會,從而後來居上。
組織部長秘書長這兩個職務,省委書記要是掌握不了,晚上根本就睡不好,所以孫祖傑的調整屬於情理之中。
這一點恰好是兩位老同志的長處,他們目前身體很好,他們的能力誰也不會懷疑,他們兩位負責執行,下面這些年輕人要想不被罵,只能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工作,這對蘇北的發展太有利了!
「那當然,我又沒瞎,什麼看不出來,」老爺子毫不在意的接著說道:「孫祖傑同志態度這麼友好,你們更要積極配合,多做點工作,這樣背景硬,能做事,敢做事的書記可沒有那麼多!」
五代液晶生產線,連日本人都沒搞,華投該不該搞,有沒有能力搞,誰也不知道。
老領導聽完點點頭:「你說得很實在,孫祖傑同志之所以讓你再考慮考慮,應該就是這層意思。這麼大投入,你們吳州市一定要上下一致,要不然中途出了什麼幺蛾子,影響了進度,華投的損失就不得了。
慎中,你一定要記住,一位領導幹部光光謹慎是不夠的,在需要大胆的時候,一定要大胆。你能不能再上一個台階,就要看你能不能很快改正這個缺點!」
兩位以開拓進取聞名江東的老同和-圖-書志,被孫祖傑邀請過來,擔任負責執行的正副主任,清晰無比的表明了他加快蘇北振興的迫切願望。
但是呂原知道,他雖然得到這麼多的鍛煉機會,但是在江東,真正說話算數的只有孫祖傑,因為孫祖傑很快就表現出對江東的掌控能力。
作為負責黨務工作的副書記,他主管宣傳和組織工作,要是和一號搞不好關係,意見不一致,他立刻就會變成夾心餅乾。
對這兩位老同志的任命,同樣是對他們過去貢獻的表彰,這也說明孫祖傑很有人情味,江東的老同志能不產生好感嗎?這對孫祖傑在江東開展工作也很有好處,所以于公于私這都是一件好事。
孫祖傑用老同志是好事,這些老同志做完了一屆,到了他主政期間,正好可以退休。他完全可以合情合理,毫無爭議的進行調整,這同樣也是孫祖傑對自己的善意。
章家灣經驗的創始人,曾經擔任過章家灣市委書記,外號齊大胆的省政協常委齊振華同志被孫祖傑邀請,擔任辦公室主任。
慎中,你給我做了多年的秘書,從辦公室主任,秘書長一步步到了省委秘書長,然後被外放到吳州。
為此省委又成立了一個辦公室,由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並負責執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而對於這個辦公室的正副主任,出乎所有人意料,孫祖傑推薦了兩位退居二線的老同志。
老爺子對於得意門生的到來十分開心,招呼著保姆趕緊做飯,華書記也不推辭,陪著老爺子聊了起來。
「嗯,你就算不提,我都想問你,好好的,你們怎麼想起來搶南都的項目。吳州現在已經發展的相當不錯,再跟南都鬧矛盾,有必要嗎?」
「調理什麼,我這樣的老傢伙,能活到現在,不知道賺了多少。多活一天,少活一天,有什麼區別!」
華書記很熟悉的接了過來,然後給自己倒了一杯,舉起酒杯,敬向老爺子,一邊敬,一邊笑著說道:「老領導,還是紅酒好,養胃,您正好可以調理調理身子!」
省委常委們雖然都非常驚訝,但最後都陸續表示了同意,讓兩位老同志發揮餘熱,為蘇北做出貢獻,誰又能拒絕呢?再仔細想一想,他們都意識到,孫祖傑這個安排實在太明智了。
已經退休的老同志出馬擔任關鍵領導職務,合和_圖_書不合理,並不是很關鍵,只要他們的身體能夠吃得消,就沒有問題,畢竟這是一個改革創新的年代。
作為一個未來大有希望的同志,他要是出了這樣的問題,那未來就可以宣告完蛋了,這對於有遠大志向的呂原同志而言,是絕不能接受得。
孫祖傑舉春蘭集團為例,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多做少說,少報道,不報道。如果有媒體記者咋呼,江東宣傳部門必須第一時間介入,控制事態的發展。
這麼年輕,就能給中央高層作報告?這是誰呀。不過華書記的疑惑很快就沒有了,看到第一段時,他立刻就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孫祖傑的報告。
而另外兩個人雖然只能退而求其次,但畢竟解決了級別問題,他們也沒有理由不滿意,畢竟他們不是孫祖傑提拔的,孫祖傑調整在情理之中。
老領導這麼點評確實十分刻薄,涉及到自己的同僚,華書記也不好評價,他有些遲疑的說起了自己內心的困惑:「老領導,汪書記的遲疑事實上非常實在,說實話,我也不是很有底。孫書記接聽我電話時,估計也聽出來了,所以他才讓我再考慮考慮。
「孫祖傑的遠見卓識在黨內數一數二,他很早就知道我們應該怎麼進行改革開放,如果當初十分堅決的按照他的意見去做,也許就沒有現在這麼多問題了。
老爺子笑著說道:「這是當年中央高層聽取的一次講座紀要,做報告的人當年還不到三十歲。後來一位曾經在江東戰鬥過的老領導把這份報告送給我,讓我好好學習,所以我才能有幸拜讀。」
他小心翼翼的解開繩子,然後拿出了一份文件遞給華書記。華書記接了過來,他有些納悶,這份文件與華投的液晶項目有什麼關係。
只是讓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孫祖傑竟然表現的這麼友好,他現在不是副書記,而是事實上的代理書記,他出現在人前,遠遠比孫祖傑要多,這也給了他不少的鍛煉機會。
外面都說孫祖傑強硬,說一不二,卻對他的手腕很少說,甚至提都不提,似乎他就是一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衝過來的,實際上呢?
從中樞下放,呂書記非常清楚中樞的複雜,所以孫祖傑這麼謹慎絕對是應該的,連享有特殊權力的華投改制都遇到那麼大的阻力,更不要說江東的普通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