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波瀾入袖踏燕京
第九百三十二章 反應(下)

陶秘書長聽完,握著宋書記的手說:「端平同志,多謝你呀,告訴我這麼多東西。對於這些亂象,你覺得應該怎麼治理?」
「閔總,我倒覺得這才符合祖傑同志的性格,他在企業待了那麼久,一向只爭朝夕,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奇迹。
陶秘書長嘆了一口氣:「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當年你我在中樞,對這件事都有所耳聞,後來我也聽老書記說過這件事的一些內幕。
未來元平同志和法興同志在黨務和政務工作上,協助他的工作,我相信肯定都能做得很好,這也是中樞經過深思熟慮,找到的解決辦法。」
「我知道,但是唯有如此,我才更加生氣,現在都這樣了,未來還得了,有什麼事情不能談得,非要搞得滿城風雨,讓大家對他妥協。這樣他雖然上去了,以後的工作也不好做呀!
「我估計問題會出現在幾個爭議比較大的同志身上,你要做一些準備,我們不能帶病提拔,關鍵時刻,絕不能手軟。最起碼,也不能讓他們負責關鍵崗位!
宋書記聽完,有些哭笑不得:「這是不是與一些同志的初衷有些背離呀!」
把他調到中樞,主持社會治安工作,然後再安排一位同志去濱海,鞏固一下濱海的發展成果,我看很有必要。」
「我和孫祖傑不一樣,不能跟他一樣沒臉沒皮,拉下臉硬打硬上,我丟不起那個人!」
閔總皺了皺眉頭:「這件事恐怕不太好辦。」
計算機閱卷速度很快,所以兩人來到黨校時,成績已經出來了。只不過黨校的常副校長臉色很難看,這一次除了一部分同志,其他人的成績實在有些丟人。
宋書記點點頭,他很清楚這裏面的複雜性。涉及到人的工作,往往主觀因素很多,再說了涉及到組織部門的權威,這趟方案就算有效果,也不一定會被應用,頂多是參考一下。
這一點上,你不妨爭取爭取孫祖傑的支持,有的話,他說出來,其他同志就不好說了。」
相比於他的敢作敢為,果斷剛強,我魄力上確實不足。坦率的說,不論是資歷,還是能力,我都沒有足夠的底氣領導他。
不管他們怎麼想,時間還是在一分一秒的過去,到了第二天,秋季班的考試試卷被運到了黨校,一大幫子已經打點好行李的廳局級幹部,不得不一頭霧水的開始考試。
「當然不需要那麼激烈,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
宮部長就開始分析起來,閔總一邊聽一邊不斷點頭,慢慢的,對於未來的安排,他的思路就越來越清晰了。
「我會和祖傑同志好好談一談。」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叫苦,還有很多同志的表現可圈可點,比如孫祖傑的徒弟常衛國,老師搞得東西,他一向很關心,自然這一次就相當獲益。
他抱怨前方吃緊,後方緊吃,雖然有些過頭,但一點都沒有說錯,他當年畢竟才三十多歲,正是熱血青年,就算政治眼光再高,也不可能猜得到會有那麼激烈的變化。
「祖傑同志這兩年十分活躍,你覺得有些奇怪是不是?」
某種意義上,這甚至是必然的,他覺得龍元健適合去西域,就堅決推動,中樞不同意,他就拉架子,他還不過是一個副秘書長就敢這麼干,等到他掌權之後,到底會怎麼做,誰也不敢保證呀。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這一套辦法對於反腐敗似乎很有效果,很多經濟數據一串聯,往往就能發現問題。
「難度恐怕不小!祖傑同志在中樞會議上,很少就人事問題發表意見!」
陶秘書長點點頭,笑著說道:「你說得不錯,苦盡甘來,要真是一直那麼一帆風順,他們也不一定有今天。
他的事情竟然第一個被敲定下來,真是有些讓人意想不到,這下子他反而可以待價而沽了。只是怎麼說服孫祖傑,也是一件麻煩事,不過不管怎麼樣,總要試一試。
此時,陶秘書長盯著女兒的房間,看了一會,然後嘆了一口氣:「端平同志,我也毫不諱言,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處理,我與祖傑同志確實有著很大的差異。
宋書記認真的看完了這兩份文件,他想了想說道:「祖傑同志,確實很有想法,只是到底能不能行,我也說不好,不知道現在試點的情況怎麼樣?」
「他願意試一試也是好的,祖傑同志之所以邀請元平同志,我看也有這方面原因,他們兩個人一起做,老同志們也會放心,這總比祖傑同志一個人做要輕鬆一些。」
見孫祖傑鬆口,陶秘書長勉強露出了笑容,他想了想說道:「一個不抓,就沒有考核的意義了,這樣吧,表現最好的幾名同志要予以獎勵,表現最差的三位https://www.hetubook.com.com同志不予畢業,跟著春季班學習再回回爐。」
「肖秋希同志看來確實表現的不錯,有不少人在我面前誇獎過他。但是,對他的使用,我需要徵求其他同志的意見!」
既然這樣,說得再多,也沒什麼意思,還不如不提,反而可以讓他們提心弔膽,畢竟就算他們這一次被提拔,也只是剛剛進入中管幹部的門檻,未來和孫祖傑在黨校碰頭的機會還有很多。
事實上閔總對於擴容的態度,也不是那麼非常堅決,直到現在,他也沒有下定決心退休,好不容易國內外的環境都有了起色,這個時候退休,他真得不放心,也確實有些不捨得。
宮部長已經準備了很久,他十分從容地說道:「祖傑同志只是未來,同志們尚且這麼寬容;那麼您如果堅決的話……」
陶秘書長沉吟了一會,這才點點頭,這事實上也是無奈之舉。這麼大比例的糟糕成績,說明整個黨校做得都不好。孫祖傑選擇低調處理這件事,也是給了他和在場同志一個面子。
宮部長對於閔總發火早有準備,他笑著說道:「畢竟是祖傑同志分管的單位,還是要尊重他的意見。」
問題是現在阻力太大了,這一次孫祖傑被確定進入未來班子,之所以這麼快能夠定下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孫祖傑進了一步之後,陶秘書長就沒地方放了,所以孫祖傑上來,也就意味著他離退休又進了一步。
昨天永勝同志跟我說,祖傑同志有意請元平同志到華宣部,協助他的工作,你怎麼看?」
「還真說不好。秘書長,有些事情,您可能不清楚,現在的廳局級幹部,絕大部分年輕時沒有受過太好的教育,參加工作之後,真正能夠靜下心學習的人不會很多。至於這些學歷,到底是怎麼回事,我相信您應該也有耳聞。」
「祖傑同志對於思想領域的一些亂象很不滿意,一直想整頓一番。閔總,祖傑同志願意做事,也有能力做事,這是好事,還是要支持的。」
「他現在主意大得很,我看誰說也沒用。看這架勢,他是覺得我掣肘了他,準備換屆之後,大幹一場了!」
事實上,陶秘書長和宋書記都很清楚,孫祖傑真正抱怨的根本不是那兩位老同志,他抱怨的到底是誰,幾乎路人皆知,也許正是因為八十年代的種種經歷,他才會對一些人產生了看法。
雖然這裏面運氣的成功很大,但是華美兩國走向緩和,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現在非常期待他第二個分析的結果。
但是到了孫祖傑講話的時候,他反而相對寬和,只是泛泛而談,要求他們加強學習,一句重話都沒有。
宋端平同志聽完,想了想,卻有些嚴肅地說道:「秘書長,我看您明天最好早一點去黨校,這一次搞不好真有人會通不過!」
當然了,他手下也有一些得力的同志,也要用,但是用得好不好,就看他的表現了,這小子,我算是看明白了,跟他還是直接點好。」
中樞好端端的政策,到了地方之後,很多時候就走了樣,讓人頭疼不已。這些幹部除了簡單粗暴以外,另外一件,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有選擇的執行上級的政策。
說到這裏,閔總頓了頓,想了想說道:「華宣部也要安排一個得力的常務副部長,配合祖傑同志和元平同志的工作。」
但是祖傑同志的人品很好,這一點我確實親身體驗過,與這樣的同志在一起工作,我們就算有矛盾,也只是對公布對私。
宋書記聽到這裏,立刻明白了為什麼這一次會有兩位同志被一起提拔,原來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韋老放下了電話,眉頭深鎖,現在的局勢實在太讓人頭疼了。老的小的都不是省油的燈,偏偏夾在中間的是個好人,這下子麻煩大了。
所以陶秘書長說這件事影響深遠,確實沒有錯,也許未來十年、二十年之後,這件事還會繼續爭論下去,而且愈演愈烈。
「你說得也對,這樣吧,你徵求一下元平同志的意見,要是他願意到中央,就調過來。只是元平調過來,文高林又調到哪裡去?」
閔總找到了思路,有些同志也同樣有所意識,比如一位經歷過很多風雨的老同志,他此時有些擔心:「孫祖傑這麼一鬧,中樞就滿足了;要是那一位也跟著鬧騰,怎麼辦,也滿足他嗎?可是他要是滿足了,國輝同志以後還怎麼工作?」
對此,宋書記並不奇怪,因為孫祖傑就是這樣的人,事實上,在他看來,孫祖傑當年之所以炮轟,恐怕更多的是因為他確實心有怨氣。
記住,要做好幾手準備,這樣就比較從容了。和-圖-書遇到一些難啃的骨頭,就讓孫祖傑出面,他現在底氣足,也不怕得罪人。
到了他到這個層次的領導幹部,一言一行都有其深意,絕不可能毫無價值的發牢騷。
說完,陶秘書長想了想,站起身,從文件櫃中拿出了兩份文件,遞給了宋書記,轉移話題說道:「這是祖傑這些年關於組織工作的一些見解,你看一看。祖傑同志不愧是搞高科技出身的,竟然想出用科技的手段來篩選黨政領導幹部。」
陶秘書長有些狐疑地說道:「不會吧,我們的廳局級幹部的素質會這麼差?現在基本都有本科學歷,碩士博士可不少!」
閔總點點頭:「你說得沒錯,華投這些年搞出了不少好東西,都是投資幾十年,厚積薄發的產物,在這些事情上,他確實很靠譜。
「他也許會顧全點面子,但是他身邊的人可不會,特別是那個宮永勝,能量很大,他要是攛掇起來,這一次就熱鬧了!」
雖然與孫祖傑接觸不多,但是宋書記知道,孫祖傑不是那種無事生非的人,陶秘書長與孫祖傑走得太近,當然不太可能,但是保持一層友好的關係還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倒霉,比如幾名出身華投的年輕幹部,此時看到他們熟悉的題目,甚至有些激動。老大混出頭了,他們的好日子也不遠了!
宋書記點點頭,然後相當明確地說道:「這件事當年中樞做得有失公平,向老一直到現在都不能原諒一些同志。」
但是在對待同志們的問題上,他一向耐心不夠,動不動就洗牌,我真正擔心的就是這一點,現在這些同志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如果他們鬧起來,我怕會被一些人鑽空子!」
而這一次考試的題目,要說多難也確實說不上,雖然深度不夠,但是廣度並不低。除此之外,還增加了一些邏輯思維方面的東西。
儘管如此,但是陶秘書長還是十分生氣,因此下午兩人交接講話時,陶秘書長毫不客氣脫稿批評了一頓,他批評的時候,在場的同志很多人都有些羞愧難當。
再說了就算要有所改變,祖傑同志也不會把事情做絕,總會留有後路。閔總,祖傑同志畢竟只是未來,您現在並不需要擔心。」
現在中樞這麼做,我有點擔心,會不會是拔苗助長。換屆之後,我準備讓他在地方上再做一屆,多積累一些經驗,這樣以後回到中樞就比較好辦了。」
閔總眼前一亮:「我也有同感,只是還不清晰,你仔細分析分析!」
想到這裏,孫祖傑就覺得很有意思,看起來這個校長很有意義嘛,一定要用好用足,從中挑出真正有用的人才,畢竟人才才是國家興旺發達真正的根本。
閔總看出來之後,就有心思壓孫祖傑一屆,結果孫祖傑並沒有聽從,反而藉助這一次風波來了一個閉門不出,電話不接,聯繫不上,就是要求中樞給出一個明確的態度。
「那是因為他的事情沒有定下來,現在不一樣了,他想說,誰也攔不了他!
但是這一套高科技的辦法,用在組織工作上,卻不是很成功,超級計算機算出來的結果,很多時候與組織部門的看法差異很大,只能用作參考。
等這些同志知道是華投的基礎素質測試時,很多表現不好的人更是臉色大變,如果題目很難,那也就算了,可現在竟然偏偏不是,這下子麻煩了,真得麻煩了!
「呵呵,我時間是安排出來了,可是新任中樞黨校校長祖傑同志今天一回來就給我打了一個電話,他要給這一次秋季畢業班的幹部們一份大禮!這不,典禮推遲到明天下午,上午就空了出來,我正好跟你好好談一談!」
這批同志年輕時並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工作后又提拔的很快,很早就處在高位,根本沒有多少學習的時間和動力,所以出現問題一點都不奇怪。
宮部長想了想說道:「祖傑同志性格確實有些激烈,但是只要這些同志全力擁護他的領導,認真執行他的決策,他也不會沒事找事。
宋書記嘆了一口氣,他雖然當過很長時間的人事部長,可是有些事情也是到地方之後,才真正了解起來。
閔總聽到這裏,想了想說道:「他想得太簡單了!陶國輝比我還要保守一些,有些事我估計他就算想做,也做不了。」
宮部長點點頭:「已經有了人選!」
至於這個小的,還真是有些看走眼,能屈能伸,遇到機會,堅決果斷,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確實有一些前輩老同志的風采。
閔總眉頭一挑:「說說理由!」
「現在社會治安形勢不好,一定要有一個能力出眾的同志管一管,栗綱同志也是不錯的人選。m•hetubook.com.com
孫祖傑明白陶秘書長的為難,他點點頭:「這一次成績也就算了,還是慢慢來吧,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還是有辦法的,祖傑同志也一向很支持幹部的流動,可以讓他出面做一些說服工作。」
宮部長明白,閔總對孫祖傑還是有些意見,他想了想勸說道:「閔總,祖傑同志的天性如此,他並沒有故意針對。」
老韋,盡人事,聽天命,無論如何,這一次的底線就是老閔必須退下來,而且是全退,不是因為他我對他有什麼意見,而是要為後世立好規矩,不能再跟以前一樣亂糟糟的,要不然遲早會出大簍子!」
他確實著急做事,但是真正做事時他往往會準備得相當充分,也會審時度勢,並且很有耐心,很少做虎頭蛇尾的事情。」
宋書記想了想說道:「這些事情我也側面調查過,問題很複雜。要說起來元平同志在閩東這麼坎坷,甚至跟祖傑同志還有著不小的關係。」
只要我們能夠顧全大局,相忍為國,我相信很好的合作下去,問題應該不大,最起碼我相信可以做到求同存異。」
陶秘書長點點頭,然後說道:「法興同志的機遇一向很好!只是他這些年提拔太快,這幾年在地方上的表現,雖然不能說不好,但也不突出。
這件事可以說影響深遠,現在還有一些同志認為,祖傑同志當年小題大做,有意激化矛盾,甚至有人認為他是藉著這次炮轟,藉機彌合與廖老的矛盾,好再次跳到廖老的船上。
沉默了一會,電話那邊的同志說道:「蔣老,您覺得應該怎麼做?」
他也沒有提及這一次考核,原因也很簡單,他對於出現這樣的成績並不意外。
因為兩人的特殊關係,宋端平想了想,很直白地問道:「秘書長,您準備……」
陶秘書長這番話,可以說是心腹之言,作為下屬,宋書記顯然不方便評價。所以他沉默了一會,轉移了話題:「法興同志的機遇很好,換屆之後,您準備把他放在中樞,還是放在地方?」
事實上這一套題目就類似於後世的行測,甚至比公務員筆試還要簡單一些。這也是孫祖傑對幹部的認識,你可以對專業不精通,但是你不能一無所知,要不然就會鬧笑話,最重要的是,基本的邏輯思維絕不能出問題。
「他提出的大數據和細化GDP指標的方案,中樞已經選擇了多個地方試點,確實很有用,所以中樞已經準備修改各級幹部考核辦法,把一些已經成熟的指標納入考核的範圍。
「他們是怎麼想的,是他們的事情,法興和元平兩同志又不是他們的牽線木偶,怎麼可能隨著他們的指揮棒轉動。
「端安同志,今天晚上你就不要走了,在我家休息一晚,我們好好聊一聊!」
而這個問題,在閩東這個南方沿海省份表現得尤其突出,所以宋書記很有感觸。在他看來,一個地方同志有沒有能力,就看如何馴服地方,能夠順利的執行中樞的政策。所以宋書記就把他這段時間的體會,跟陶秘書長介紹了一番。
祖傑同志對於閩粵兩省的一些亂局,影響到華投的發展,很有意見,所以在政務院炮轟了一番,只不過,誰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鬧得那麼大,兩省的主要負責人竟然相繼被撤銷了職務。
如果這一次考核,能夠讓他們有所警醒,在未來的工作中多學習,那就是成功,畢竟學習還是要靠自己,上面的監督到底有多少效果,還真說不準。
他有些奇怪地問道:「我聽說文部長是孫秘書長的老同學,元平同志過來了,他會被安排到哪裡?」
陶秘書長點點頭,示意宋書記繼續說下去:「而華投這些年發展這麼迅速,跟他們內部的職業培訓搞得好很有關係。別看是面對基層職工的基礎素質考試,但是考核的難度和廣度並不低,要是出現大面積過不去的現象,到時候就難看了!」
說完了這些之後,閔總有些意猶未盡,他這才說道:「一步步來,先易后難,先把中樞核心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確定好,再討論核心層的人事安排。
只不過陶秘書長滿意,閔總就有些不是很滿意,倒不是他對兩位年輕人有什麼意見,主要是因為孫祖傑的不聽話,另外就是中樞常務會議擴容的提議並沒有被認可。
「呵呵,閔總,我有一個想法,文高林同志可以去濱海,濱海栗綱同志換屆之後,可以做一做政法這一塊工作。」
閔總說的是心裡話,他現在最愁的就是這個,推孫祖傑上來是出於公心,但是等真正朝夕相處了,徹底搞清楚了孫祖傑的性格,他又怕孫祖傑未來太折騰,打破他已有的布局。
和*圖*書陶秘書長有些輕鬆地說道:「祖傑同志認為他那位老同學缺乏地方主官經驗,建議讓他去地方鍛煉一番,我也比較認可這一點。」
但是面對這麼大的阻力,他還是頑強的挺了過來,並且已經被內定為下一代領導班子成員,這樣的同志,無疑是非常出色的,無論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閔總聽到這裏,點點頭:「孫祖傑現在已經得償所願,也確實應該做點事情,這件事你就讓他提議,以他的戰鬥力,我看老靳也要退縮三分。」
兩人沉默了一會,這時候,宋書記有些猶豫地問道:「秘書長,祖傑同志是什麼樣的人?我發現自從他到了中樞之後,似乎,似乎……」
最後中樞沒辦法只能妥協,各打五十大板,兩方面都滿意的同時,閔總當然非常不滿意了。閔總不滿意,才有今天的這一席略有抱怨的對話。
宋書記見陶秘書長的語氣有些輕鬆,心裏也知道是為什麼。在這一次人事調整中,連續增加了兩位年輕同志,而這兩位年輕同志都與秘書長有些淵源,萬事開頭難,有了這個良好的開端,陶秘書長當然很滿意。
就在孫祖傑和妻子討論他的未來施政時,他在青委期間的老搭檔,現任閩東省委書記宋端安同志也正在看望他。
當然了還不等他們考慮好日子,剛剛一考完,他們就被這些四面八方的幹部們圍住了,詢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雖然宋書記的話沒有說完,但是陶秘書長很清楚他的意思,他也同樣比較坦率的回答道:「孫祖傑同志第一次列席中樞常務會議時,曾經對於華美兩國的未來做過一番分析。現在他的第一個分析的結果已經出來了,華美兩國確實緩和下來。
面對其他同志若明若暗的提醒,閔總相當惱火,可是又沒有地方撒氣。因此當宮部長提及孫祖傑的提議后,閔總很不高興地說道:「孫祖傑讓你推薦一個人選去黨校,你就給他推薦,我看要看著他,省得他又搞出什麼幺蛾子。」
而他提出讓孫祖傑處理一些比較困難的工作,也有其特殊目的,並不僅僅是生氣,在這個關鍵時刻,孫祖傑理應做出一些表現。
所以我的選擇就是充分尊重祖傑同志的意見,充分發揮祖傑同志的能力,保持友好的工作關係,我相信祖傑同志也是這麼認為的。」
他們很清楚這隻可能是孫祖傑的手筆,這個以折騰出名的新校長竟然以一堂難度很大的考試作為自己上任的頭把火,這要是臨門一腳被攔下去了,那也太倒霉了。
但是第一次接觸這些內容,這些參加培訓的廳局級幹部明顯很不適應,所以大部分同志考完之後臉色很難看。
閔總接著說道:「栗綱同志以前很少接觸社會治安工作,要給他搭配一個經驗豐富的同志,人選你要好好挑一挑。」
陶秘書長見提到了樂法興,就想到了另外一位同志:「端平同志,元平同志在你們閩東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我聽說地方同志和他有不小的矛盾,你覺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對他們有利,不斷加碼,中央說一,到了他們手裡最起碼變成了十;對他們沒有好處,甚至影響他們利益的事情,敷衍塞責,或者有意執行變味,出了問題,就往上一推,似乎跟他們毫無關係。
當然了,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不過還是得讓他長一長記性!」
孫祖傑想了想,搖搖頭:「不教而誅謂之虐,把這樣的成績計入考核和檔案,對他們很不公平,而且這隻是基礎素質考試,考得好的也什麼好驕傲的。
這一次,不管考得好的,壞的,都不計入檔案和考核,但是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宋書記搖搖頭:「秘書長,坦率的說,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在閩東,我能做的也只是見招拆招。我之所以跟您提肖秋希,就是想將他調到省里,協助我進行工作。」
「秘書長,這不太方便吧,明天上午您不是要參加中樞黨校秋季畢業班的典禮嗎?」
對於兩位同志的任用和培養,中樞早就有所考慮,所以對於祖傑同志的提議,我是很支持的。
聽到這裏,宋書記嘆了一口氣,也不知道怎麼說,很顯然,在高層領導眼裡,在這件事上,孫祖傑顯然不是什麼白蓮花。
現在地方上各種問題多如牛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幹部素質太差,執行政策更是簡單粗暴的厲害,因此老百姓的積怨很深,事實上很多群體事件往往都是因為小事不注意,激化的矛盾,最後鬧到不可收拾。
可是他真正想做點什麼,卻不那麼容易,閔總具有的特殊地位決定了他可以在合適的時候,談論合適的議題,並獲得最大的支持。
宋書記聽到這和-圖-書裏,也比較認可:「法興同志還年輕,多鍛煉鍛煉是好事!」
「應該不會吧,那一位不會這麼沒臉沒皮的!」
說到這裏,秘書長笑了起來,自問自答道:「他準備搞一場考試,而考試的內容竟然是華投用於考察基層的基礎素質考試。祖傑同志,也真夠獨出心裁的,你要說下馬威,這種考試怎麼也不算是下馬威!」
祖傑同志的在經濟上的才幹太過突出,經濟工作他還是要過問的,這樣同志們才會放心。但是他對黨務工作畢竟不是非常熟悉,給他安排一個助手,也確實很有必要,元平同志性格寬厚,由他來做這個助手確實很適合。
至於用在監委工作上,出現爭議,那就太平常不過了,不過陶秘書長這麼說,就表明了中樞的態度,這套方案肯定會被應用,只是遲早的問題,畢竟有些問題,總要面對的,有辦法總比沒有辦法好。
對於這種種誅心之言,我了解不多,不方便置評,但是有件事我是知道的,祖傑同志在炮轟之前,給兩位老同志都打過電話,要求他們做一番整改,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兩位老同志都有所疏忽。
閔總聽完之後,點點頭:「這個常務副部長的人選不錯,儘快安排過會。」
現在監委的賀晗同志親自主抓這項工作,他有意做一些推廣,不過目前還有一些爭議,但是試點已經安排起來。」
陶秘書長面沉似水,把成績單交給孫祖傑,孫祖傑看完之後,想了想說道:「秘書長,我認為必須儘快建立黨政幹部定期學習和考核制度。」
想了想,宋書記就繼續說道:「因為向老突然被撤職,當年被調到閩南的寧高雄同志和高元平同志日子都很不好過,只不過他們有現在的發展,倒也是一件美事。」
「嗷,還有這麼一回事,你說得應該是向老的事情吧?」
這件事說到底是一起悲劇,我相信應該不是祖傑同志的本意;當然了,以祖傑同志的背景和他出色的政治嗅覺,對一些潛伏的矛盾,他應該有所察覺,所以我個人認為他的舉動,有些刻意,當然了,這也可以理解。」
宋書記聽完之後,沉吟了一會,然後微微點點頭,老領導這個態度,確實非常誠懇,這樣一來,兩人出現激烈衝突的可能性將會微乎其微。
「祖傑同志,你說得很好,必須提高領導幹部的素質,刻不容緩。回去之後,秘書處討論一下,然後上報中樞常務會議。至於這一次成績……」
宋書記點點頭,陶秘書長笑著說道:「端平同志,你要知道,祖傑同志和我不同,他的背景,他的經歷乃至他的性格都和我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他現在的所作所為,我們是沒有資格置評的。
閔總點點頭,沒有往下說了,事實上他也明白,孫祖傑上去畢竟是利大於弊的好事,但就是心裏不得勁,不舒服,這小子太不聽話了,心裏的小算盤不斷。
還有一點就是,他長期在濱海工作,已經做過一任市長一任書記,再留在濱海,也有些不太合適。
陶秘書長聽到這裏,臉色有些難看:「要是廳局級幹部的基本素質還不如華投的基層同志,那國家培養他們幹什麼?」
他特別提到了鷺島的工作,他覺得鷺島書記肖秋希確實很有一套,竟然這麼快就把鷺島的局面穩定並扭轉過來,所以他認為這個同志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到了中午,陶秘書長和孫祖傑兩人的大紅旗開到了黨校,常務副校長帶著學校的領導班子過來迎接領導,幾人寒暄了幾句,就開始了正題,這一次的基礎素質考試成績。
萬一他對現狀不滿,搞出了巨大的波瀾,激烈的動作一起來,誰也吃不消。所以此時此刻,閔總甚至有些後悔,不過世上並沒有後悔葯,他能做的只能是盡量完善已有的布局。
說到這裏,陶秘書長罕見的露出了笑容:「端安同志,你知道祖傑同志送出了什麼大禮嗎?」
說到這裏,閔總有些疲憊的揉了揉腦袋:「我也不是對祖傑同志真有意見,他想做一番事業的心愿,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就是不能理解,他為什麼這麼迫不及待,時間在他那一邊,他那麼著急做什麼呀!」
宮部長想了想,決定給孫祖傑說說好話,孫祖傑獲勝之後,還是承諾原來的提議,至少說明他還是可以接受的。
說到這裏,閔總開始一一交代起來,宮部長一邊聽,一邊記錄,這就是組織人事工作,牽一髮而動全身,必須考慮得十分周到。
宮部長想了想,決定讓老爺子高興高興,他笑著說道:「閔總,祖傑同志這一次折騰,並不是壞事,至少讓我們看出了很多同志的底線,根據他們的態度,我們就有的放矢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