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位者來說,誰也不能避免下面人的小算盤,最好的辦法只能是求大同,存小異。閔總的目標是保證中樞會議和中央局的相對多數,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並不在乎孫祖傑有些小算盤。
對於一切,呂書記自然看在眼裡,而且他對於華慎中提拔的來龍去脈,了解得更加深入。此時此刻,看到這些活躍的黨代表,他也終於明白了孫祖傑為什麼會如此堅決,不惜代價的推動這個任命。
如果聽了他們,後天我就敢肯定一個中國的戈地圖就會出現,蘇俄亡國亡黨的悲劇就會出現在我們頭上。
「現在黎央同志排在第三,跳過她也不太方便,我看有必要把黎央同志調走!」
在場的同志都明白,孫祖傑這是借題發揮,上綱上線,可是老同志眼裡,一個中樞會議成員雖然重要,但也就那麼回事,遠遠不如國家的命運重要。
「呵呵,不要想那麼多了,不管怎麼說,慎中算是出頭了!那小石呢?」
「你放心吧,這個人很有水平,眼光相當好!再說了,他是計委出來的幹部,有了他,我們江東多拿幾個大項目應該問題不大,最起碼搞幾個電廠還是可以的!」
就算孫祖傑同意了,陶秘書長的安排也很難被中樞通過,畢竟陶秘書長的影響力並不是很強,但是這一次華慎中被調到遼東,卻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他來說這番話,非常有說服力,從與會眾人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孫祖傑這番話完全說中了他們內心的擔憂。
一下子拿掉了四個人,還剩八個人,難度驟然間大了起來,資歷看起來都不差,就算是正部級任職時間比較差的山城錢同志和華宣文同志,那也是老資格的華委委員,兩位同志二十年前,已經是華委候補委員了,資歷杠杠的。
而這一點卻被孫祖傑抓住了,他這番話說了出來,整個會議的氣氛被徹底扭轉了。所以在這一次會議上,閔總提議擴軍中樞常務會議的建議終於被通過。
所以閔總就提議這一次會議到此為止,關於秘書長的安排,等到下一次中央局擴大會議,再最後討論決定。
侯老爺子說完,另外一位列席會議的鄭老爺子點點頭:「還是這樣好,這兩個年輕人相差的確實有些多,做一任候補委員比較合適。」
這個建議對孫祖傑十分有利,鐵老闆當然願意支持,鐵老闆說完,陸續也有幾位同志表示認可,大家的目光慢慢匯聚到閔總那裡。
有些同志分不清這裏面的區別,把外媒居心叵測的言論當成是至理名言,肆意傳播,現在又想著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傳播到高層,影響高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是絕不能容忍的。
列席會議的孫祖傑這時候說道:「靳總,定下來的安排就不要再動了,要不然同志們之前的表決意義何在?」
「小石,小華都調到了外省,我聽說小陳也可能要被調走,這樣一來,江東到哪裡去找一個能壓住陣腳的省長。」
畢竟黨的各個直屬部門和政務院各個部門的安排,還沒有明確,秘書長副秘書長人選也不太方便這麼快定下來。
既然大佬們沒什麼變化,代表會議自然開得波瀾不驚,但是與會代表們並不覺得沒有什麼意思,反而充滿了幹勁,原因就是一個月前,華慎中同志被提升為遼東省委書記。
見孫祖傑插了這麼一句,靳總毫不客氣地回道:「既然祖傑同志這麼說,那麼元平和法興同志也應該成為中央局正式成員!」
同樣的監委賀同志也是這個問題,給個候補,或者直接只擔任副秘書長,就可以打發,這個正式委員,他暫時也輪不上。
按理說常務副省長包長文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包長文剛剛從中樞調過來一年還不到。而江東這樣的大省,很難想象沒有書記和省長都是從外地調過來,這可是江東,有著強大地方勢力的江東。
基於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海外媒體往往對我們的同志極度醜化,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污衊數不勝數。
「能放心嗎?他畢竟只幹了半年,人能認全就不錯了,他之所以願意提拔慎中,一個是慎中能幹,另外一個就是他地方上確實沒人,所以他看中了咱們江東。
大局為重,怎麼這一點就看不出來呢?為什麼非要跟孫祖傑較勁,沒看到我這麼拚命給你們兩個緩和關係嗎?真是不知所謂。
陶秘書長知道,如果此時投票,一不小心他的損失更大,所以他想了想說道:「既然定得差不多了,我看也不要再投票了。
而以辛海望同志的過往經歷,他這個副秘書長大概率被安排到政務院,以政務院秘書長的身份進入秘書處,這樣秘書https://m•hetubook•com.com處的權力自然而然就擴張到政務院。
這樣一來,進入到中樞常務會議的人選也相當於敲定下來,至於這九位同志的具體安排,這是下一次會議討論的話題。
按照中樞的安排,作為首善之地的京師領導班子成員眾多,將有十五位成員,再加上陪綁的順德區委書記秦皓,總共有十六位候選人。
所以考慮來,考慮去,大家只能把攻擊點,放在了寧高雄身上。只不過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對寧高雄的攻擊,也同樣引起了廖總的不安。
我同意閔總的提議,海望同志和端安同志暫不進入中央局,這樣中央局普通委員總共十六個名額,與上一屆相同。
魯湖見閔總聽不進去,也不好再說,他想了想,轉移話題說道:「閔總,志毅同志既然要接替書記,那麼小鄭的市長位置,也要早點定下來!」
就在閔總苦心思慮之際,寧書記回到了京師市委,傳達了這一次中央局會議精神,同時布置了京師新一屆代表會議的選舉工作。
兩位老同志說完,其他有資格決斷的大佬也都開始了考慮,鐵總想了想說道:「九位中央會議成員,十六位中央局委員,外加兩位年輕的候補,層次分明,可以考慮。」
另外,元平和法興同志既然早就定了下來,我看他們兩位同志作為正式委員比較合適,這樣不容易引起外界的誤解。」
見魯書記有些悻悻離開,閔總搖搖頭,這個魯湖什麼都好,就是喜歡搞小圈子。他之所以同意宮永勝在魔都安排一個組織部長,又調來了黎央,就是警告魯湖,不要搞這種小圈子,要五湖四海。
大佬們也沒有爭論,事實上他們也知道被舉薦的同志,要被淘汰一半,但是列上名單之後,也就意味著級別上的晉陞是必然的,所以該給的機會還是一定要給。
「不僅要推薦他,而且還要配合他做好工作!只有這樣,我們的年青一代才能真正走出去!」
「老張,你什麼意思?」
所以魯書記臉色有些尷尬,見他這樣,閔總也沒說什麼重話,而是有些冷淡地說道:「魯湖同志,你是魔都班子的班長,團結同志,一起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要動不動就趕人,這樣不合適。」
「老韓,你的意思是孫秘書長不放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江東的同志在黨代會期間圍繞著華慎中被提拔的前前後後,進行了一番非常熱烈的探討,而即將退休的榮部長和新任的陳部長身邊,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無數代表追逐的目標。
厲老都這麼說了,孫祖傑同樣也笑著說道:「我還年輕,了解的同志有限,我看就把這些同志作為候選人,提交給中央局會議投票決定吧。」
但是討論的時候,韋老還是忍不住,對徐志毅同志的資歷提出了一些看法,不過閔總以郭總十年錢的先例為理由,予以反對。對於這一點,大佬們雖然心裏很不爽,但最後也都接受了。
學部成部長是女同志,中央局已經有女同志代表,她可以實現級別上的晉陞,但是中央局還是算了吧,這麼多人怎麼也輪不到她。
但是選擇攻擊對象時,大佬們挑來挑去,還是沒有選擇宮永勝。宮永勝畢竟是大院子弟,屬於自己人,他的人緣不好,主要出現在幫助閔總固位上。用這件事攻擊,拿宮永勝開刀,也就意味著與閔總撕破臉,逼迫他強力推動,反而對後續的進展不利。
要是小鄭受不了老徐的脾氣,跟黎央湊到一起,那豈不是挖了魯書記的根,所以想來想去,魯書記覺得不能再把黎央留在魔都了。
趙端安同志的過往經歷太過明顯,陶秘書長肯定想把他安排到組織部,這是閔總狙擊他的關鍵原因。但是趙端安同志成為不入局的副秘書長,陶秘書長同樣可以把他安排在中樞,比如華辦。
他可以與宮部長交好,甚至是聯盟,但是聯盟也分主次,最起碼也是平等,宮部長繼續控制華辦,權勢實在太大了,孫祖傑並不願意接受,這對他未來的布局不利。
「小石可能要調到外省,至於去哪裡,現在還沒有定下來,不過孫秘書長的意思是小石去浙東接替上調中樞的高元平。」
而此時已經意識到情況不對的宮部長則深深的皺起了眉頭,他看著孫祖傑,不由得有些疑慮,孫祖傑莫名其妙的把這兩位搞到秘書處是什麼意思?
「哈哈哈!那是慎中有眼光,要不然孫秘書長能那麼看重慎中嗎?」
「這不是早就定下來了嗎?你擔心什麼!」
靳總這時候插了一句:「既然以年齡劃線,徐志毅同志被拿掉也很合適!」
這種情況
m.hetubook•com•com下,江東的黨代會當然開不下去了。從中樞調過來的劉書記,對於費時費力,重新召開一次新的代表會議也沒什麼興趣,所以新一屆代表會議就這麼一直拖到了今年。
所以寧書記不得不特別做了一番交代,千萬不要在換屆之前捅婁子。而與此同時,籌備多時的江東省黨代會則已經開幕。
「眼光是真得好呀!還有那液晶五代線,好傢夥,這上下游一起來,竟然有那麼大的市場,真是嚇死個人!」
會議定下這件大事之後,接下來就是中央局成員的確定。目前為止,已經確定了十七位同志,如果按照上一屆的配置,剩下的只有八個位置,這就有些僧多粥少了。
「幸虧當初聽孫秘書長的,搞了幾個民營電廠,要不然損失就大了!」
因為現在陶秘書長的精力全部放在中樞的人事安排上,暫時還顧及不到各地的人事安排,所以劉書記退休之後,新任的江東書記到底是誰,一時之間還真得無法判斷。
靳總和陶秘書長互相看了一眼,有些無奈,有些話不同的人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如果這番話是廖總或者應院長來說,大傢伙也許不會太當回事。
這樣一來金主任很有可能會丟掉華辦主任的位置,沒有了華辦主任,金主任自然就沒辦法留在秘書處。華辦主任這個位置,他寧願送給陶秘書長,也絕不願意繼續讓宮部長把持,這是有根本區別的。
一些資歷不夠,暫時不能進入中央局的同志,比如海望同志和端安同志,完全可以放在秘書處培養嘛!」
「十有八九!」
「哪有那麼容易?孫秘書長能把慎中推上去,已經是用盡全力了!」
第十八位十九位同志確定,接下里就有些麻煩了,中樞會議的大佬們提出了很多人選,閔總實力最強,底氣最足,一口氣推出了四個人,淮西黃同志、中原辛同志、川西馬同志、華辦金同志。
可是,要是我們這些年輕人,上去了不聽話,那他不是養虎為患嗎?這不,把計委的包長文派到了江東,我看,他就是在試探我們!」
所以魯書記就相當坦率地說道:「閔總,我不是背後說祖傑同志的壞話,就是當著他的面,我也敢說,他有自己的小算盤,您對他太縱容了!」
「我在想,包長文的來歷,孫秘書長難道不知道我們的擔心嗎?為什麼還把他派到江東來?」
一位老者語帶揶揄的說完,其他老同志也只能相視苦笑:「唉,這年青一代呀!」
「都是好同志,德才兼備,經驗豐富,每一位同志都有進入中央局的足夠理由。」
當然這麼大的事情,列席會議,但是影響力很大的祖傑同志不發言是不可能的。等點到自己時,孫祖傑並沒有提及中樞常務擴軍的問題,而是對焦點人物寧高雄身上背得那件事進行了長時間的澄清。
閔總再一次不高興了:「魯湖同志,黎央只是一個女同志!」
但是當著閔總的面,魯書記不能這麼說,所以他就找了一個排名的理由,不過沒想到竟然被閔總識破了。
「什麼?他有什麼資格當書記,那把小石放到哪裡?」
起了疑心之後,魯書記就想把黎央轟走。畢竟換屆之後,他要調到中樞,徐志毅性子又過於高傲,驕傲的人往往性格比較疏闊,往往也對同僚不夠尊重。
孫祖傑說完,有切膚之痛的廖總立刻就鼓起了掌,老同志緊接著也紛紛鼓掌,不管孫祖傑這番言論有多少私心,但是他表露出來的政治立場就很值得他們鼓掌。
「有孫秘書長在,就算差一點,也可以接受!呵呵,兩個省委書記,已經很不錯了!」
「江東省長去浙東當書記,也算是不錯的選擇。」
遼東省大吃一驚的同時,江東省同樣是大吃一驚,只是列席中樞常務會議的孫祖傑,用華慎中的提拔,告訴江東省的地方同志,他的能量很大,只要你們好好乾,他絕對會想方設法的進行提拔。
討論這些人選的時候,孫祖傑就想起來上一次中樞常務會議。不管換屆之後,怎麼安排,京師和魔都一號都要換人。
這下子熱鬧了,大家一個個開始討論,吵得一塌糊塗,見孫祖傑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閔總就有些不高興了,前些天給了你這麼大的好處,這個時候怎麼慫了,所以他直接就點名了。
而就在此時,江東的幾位老同志正坐在一起聊天:「各位,我得到準確消息,陶秘書長有意在換屆之後,讓呂原接替書記。」
閔總剛想說這不是廢話嗎,可是他就發現老同志的代表侯老爺子想說話。侯老爺子雖然上了歲數,但是耳朵還是挺好使的,他已經聽明白hetubook.com.com了孫祖傑的暗示。
既然他回到了魔都,那麼魔都的事務自然要由他說了算,魯湖還是好好的在中樞工作吧,他不是喜歡政務院嗎,搞好政務院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中央局擴大會議首先通過了前面十九位同志,畢竟這是中樞常務會議集體推薦的,很難被否決。儘管對於一些同志特別是資歷很淺的徐同志,大家心裏有些不爽,但勉強也都接受了。
按照計劃,代表會議將於四月底進行,現在只有十來天了,幾百位與會代表,將選舉中新一屆京師領導班子。
兩位列席會議的同志發揚風格,自然這一次提交給常務會議的人選就定了下來,剩下的六個坑位將由這十二位同志競爭。
除此之外,宮永勝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資歷不足,甚至可以說是幸進,但是能夠早早的進入到中央局的人,誰沒有快速提拔的時候。如果拿這個原因攻擊,太多人會不以為然。
三年前,孫祖傑就要召開江東省新一屆代表會議,結果會議還沒開,他就被調到中樞去了,然後江東就有了連續的人事變動。
畢竟閔總要退休,據說會回到魔都修養,讓年輕同志們更好的工作,這種情況下,魔都一號自然要交給閔總熟悉的同志,所以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最麻煩的是,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黎央竟然和小鄭關係不錯。時間一長,魯書記就有些不太高興了,孫祖傑派黎央過來是來挖牆腳的嗎?
「這倒是,現在缺電太厲害了,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孫祖傑倒是有心推出贛西老竺,但是厲老都發揚風格不推薦了,他這個小字輩還是算了吧,人要有自知之明。
這樣一來,在未來的中樞會議上,他有著相當不錯的優勢,當然也就有了足夠的資本去推動一些改革……
既然他能夠接受海望同志擔任副秘書長,那麼他實在沒有拒絕趙端安的理由,所以閔總只好無奈的點頭同意。
「不要想得那麼遠了,現在的問題是江東省長定不下來!」
再說了,閔總一口氣推了四位同志,就是不推老竺,心裏是什麼想法,他能不明白嗎,這一次機會不大,適可而止吧。
「等著吧!著急也沒用!」
孫祖傑迅速權衡了一下,然後點頭說道:「靳總的提議十分妥當!」
閔總有些不滿,他想了想說道:「好了好了,就這樣了,魯湖同志,你和祖傑同志以後就是同僚了,這種話就不用再說了!」
黎央確實是個女同志,但是相當能幹。黎央把魔都的地界考察了一番,對於魔都的廳局級幹部摸了一遍之後,慢慢的已經能夠提出一些見解。
「我們一口氣出了兩個書記,你怎麼不說?」
中樞常務會議一口氣拿出了19+12名單,前十九位同志是中樞常務會議聯合推薦,後面十二位同志,中樞常務會議部分同志推薦。
寧書記最擔心的林祥,林祥資歷雖然比秦皓深,但是孫祖傑在京師期間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他在京師有著相當的威望。
孫祖傑這番話一出,未來幾十年,誰也別想用外媒的言論來影響內部事務,孫祖傑絕不會接受別人拿這件事,來扇他的耳光。
只是這剩下十二個人挑選六個就有些為難了,不過減法人人都會做。華辦金同志進入中央局資歷不夠,華辦的同志成為正式委員也沒有先例,給個候補,或者直接只擔任副秘書長,就可以打發,這個正式委員,他還輪不上。
既然提到了秘書處,關於秘書處的人事安排當然也需要被討論,不過今天吵吵鬧鬧這麼長時間,很多老同志都有些疲憊。
同志們,退一萬步說,我們也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國,我們的內外政策,人事安排,必須獨立自主,必須基於我們的國情。所以我認為,對於高雄同志的使用,必須充分考慮這一點,絕不能讓海外媒體的陰謀得逞。」
想到這裏,就有些頭疼,魯湖為什麼屢次三番跟孫祖傑過不去,根本的原因就是孫祖傑對政務院也是念念不忘。看來得想想辦法,把兩個人的權力進行一番分配,這樣沒了爭吵,後面也就消停了。
事實上對這一次擴軍,多位大佬也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不過他們還是想試一試能不能狙擊一把,就算不能狙擊,也能逼迫閔總拿出更多的籌碼來交換。
「咦,老韓,你怎麼不作聲?」
閔總這麼一說,孫祖傑果斷的就坡下滾,他笑著說道:「同志們,我看可以做兩組投票,一組是兩位老同志的提議;一組是閔總的提議。」
秘書長曾經給自己交底,他曾經和孫祖傑協商過江東的人事安排,孫祖傑並不反對他接替江東書記,但是前提是安排和-圖-書好石省長。
「徐志毅三年正部就可以總督魔都,其他人自然有樣學樣,這不,慎中已經開始總督遼東,那麼呂原自然可以總督江東!」
孫祖傑這麼說的意思有兩點,他需要告訴陶秘書長,今天他摻和了趙端安同志這件事,並不是他的本意。所以提議他們兩位進入秘書處,這樣陶秘書長雖然吃了虧,但虧得不多。
廖總有所節制,他只推出了山城錢同志、華宣文同志,鐵總同樣推出了計委嚴同志,科教小組曠同志。
閔總看著自己的得意部下,有些哭笑不得。光光你知道嗎?整個中央局擴大會議的與會者,人人都知道。可是那又怎麼樣?誰沒有小算盤?你就沒有嗎?宮永勝沒有嗎?
但是孫祖傑來說這些完全不一樣,他是出了名的改革先鋒,八九十年代在國外有很好的名聲,可又因為某件事的緣故,這幾年飽受攻擊。
會議結束之後,魯書記以彙報工作為由,找了一個機會見到了閔總,他對於孫祖傑在這一次擴大會議上的表現十分不滿。
幾個老同志當然聽明白了:「那就推薦包長文?」
能給他的都給了,後面具體的人事安排不能再放鬆了,孫祖傑主持宣傳,宮永勝主持組織,魯湖主持政務院工作,這樣的人事布局絕不允許動搖。
閔總不惜對子,也要堅決拿下趙端安同志,陶秘書長聽到這裏,不由得滿心的苦澀,這是屬於他的一屆呀,篩選出來的二十七位同志,他只有三名關係比較密切的同志,就這樣閔總還不放過,這也太欺負人了。
輪到列席會議的兩位同志時,厲老搖搖頭:「既然已經有這麼多候選人,外務系統還是算了,不需要進入中央局。」
此時閔總已經達到了自己的既定目的,當然也就不願意再逼迫了,點到為止,他想了想,卻問起了孫祖傑:「祖傑同志,你怎麼看?」
陶秘書長眼前一亮,孫祖傑的提議對他絕對是好事,這樣吃了這麼大的虧,總算有點補償,所以他立刻回道:「海望同志和端安同志確實是副秘書長的合適人選!」
作為孫祖傑的秘書,秦皓自然而然可以獲得一部分孫祖傑的人脈,別到時候林祥被秦皓給PK下來,那麻煩就大了。
他們離職之後,留下的位置將由市長替補,這是中樞會議很早就達成的共識,如果有誰有意見,那就是跟閔廖兩位大佬過不去,自然兩位同志也就定了下來。
「祖傑同志,你是什麼建議?」
陶秘書長認可,很多同志也都立刻點頭認可。閔總硬拉下趙端安同志,這個吃相實在太難看了,沒看連孫祖傑都覺得過意不去嗎?這種情況下,安撫一下陶秘書長和這兩位倒霉的同志,還是有必要的。
「是呀,你們吳州是撿了大便宜了,我聽說呂原,私底下罵過好幾次汪鳳城,說他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宮部長几乎瞬間意識到孫祖傑對他同時控制組織系統和華辦系統十分不滿,所以寧願把陶秘書長拉進來,也絕不願意讓他一家獨大。
孫祖傑義正辭嚴地問道:「中樞常務會議的人事安排關係到我們的命運,絕不能聽從不明真相的外界輿論,尤其是海外媒體的擺布。
「是是是,你這個老傢伙,就嘚瑟吧!」
孫祖傑都能把華慎中推到遼東一號,陶秘書長自然可以把他推到江東一號。當然了,呂書記也知道,這件事他不能完全依靠陶秘書長,幸運的是,他有著不錯的人際關係。該有的關係,他已經疏通了一遍,現在就等中樞的決定了……
閔總點點頭:「不錯,還是同志們投票決定比較好,這樣也顯得公平公正!」
如果今天我們把外界對高雄同志的攻擊當成一回事,明天他們就會上綱上線,開始討論決定我們最高負責人的任命,我們到時候是不是也要聽他們的?
既然孫祖傑這番話成為了會議的共識,那麼也就意味著對寧高雄的阻攔已經失敗。而寧高雄阻攔不住,也就意味著中樞會議擴軍成為現實。
孫祖傑太折騰了,尤其是最後一段,非要畫蛇添足。大家都是聰明人,孫祖傑的盤算,魯書記只要稍稍回味一下,就看得出來。
侯老爺子斟酌了一番:「既然這剩下的八位同志,同志們都覺得不錯,我看呀,完全可以一起進入中央局,有些同志也就是一屆的機會,錯過了這個村,也就沒有這個店了。
「包長文行嗎?別耽誤了江東的發展就不好了!」
被觸到底線的陶秘書長十分憤怒,不過他並沒有說話,因為一位老同志替他出頭了:「徐志毅同志也很年輕,而且他只有三年不到的正部級任職經歷,要拿下來,他應該第一個被拿下來。」
接著就是曠同志,和圖書他這樣的科學家進入中央局,歷史上從無先例,最高的也就是國務。再說了,這一屆已經有了孫祖傑,科教界的代表也已經足夠了。所以大傢伙認為曠同志換屆之後,給個國務也就差不多了,進入中央局還是算了吧。
除了自己的任職以外,呂書記還有一個頭疼的地方,跟他搭班子的省長到底是誰,到現在也定不下來。
相比于金主任,趙端安同志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陶秘書長成為一號,他堅持要拿到華辦主任,還是可以辦得到的,這是他天然的權力。
他幫助老寧說話,阻攔了別人對老寧的狙擊,又成功保住了老常的政治生命,因為這兩位同志都欠了他一個大人情。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趙端安同志有著相當不錯的部隊經歷,既然趙端安同志進入秘書處,那麼某一位部隊同志就完全沒有必要再進入秘書處。秘書處不需要出現軍隊代表,是好事,部隊同志耳朵太長足以讓所有人都憂心。
孫祖傑心中大罵閔總過河拆橋,不過這個時候也由不得他,他笑著說道:「還是這樣好。對了,中央局候補委員,我看完全沒有必要再設立了。
想到這裏,宮部長也有些無奈,孫祖傑實在太難纏了,他這是在自己和陶秘書長之間玩平衡,這樣誰也沒辦法約束他……
魔都魯進入中樞會議已成定局,而寧書記也不可能再待在京師,他的政治色彩太明顯,大概也是上調中樞工作。
但是二十七個人的中央局,規模還是大了一些,我有一個建議,如讓兩位年輕同志候補,讓他們跟著多學學,這樣代表大會討論時,阻力也會小一些。」
「我們這麼一個大省,書記省長都是外來的,是不是有些不太像話?」
孫祖傑毫不猶豫的同意,閔總此時十分高興,關鍵時刻,孫祖傑站隊還是很堅決的。既然這樣,也不能太讓他灰心:「祖傑同志,兩位老同志的提議也要尊重!」
因為年齡的關係,劉書記大概率在全國代表會議之後卸任江東書記,新任的江東書記是誰,到現在也沒有什麼風聲。
另外那位馮同志,雖然據說有些錯誤,但是大傢伙普遍覺得當年那些事情也應該告一段落,新的時代,大傢伙要團結起來向前看,過去的事還是算了吧。
會議的氣氛立刻就凝重起來,魯書記此時插了一句:「現在討論的是這八位同志誰更有資格進入中央局,徐志毅同志進入中央局,前面已經定了下來。」
既然馮同志都拉不下來,其他同志更是各有各的長處,資歷也都不差,拿下誰,不拿下誰,都不合適。
閔總考慮一會,搖了搖頭:「人數還是多了一些,不利於接下來的人事安排,我看還是拿掉兩位同志比較合適。辛海望同志、趙端安同志都比較年輕,他們完全可以再等一屆。」
靳總相對弱了一點,他只是推出了自己的副手馮同志,剩下的三位見狀,也分別推出了一位同志,陶秘書長推出了閩東趙同志,韋老推出了監委賀同志,南總推出了學部成部長。
再說了,退休之後,他也不準備在留在大內,而是準備回到魔都養老。他畢竟歲數大了,只要能夠掌控大局,具體的工作交給年輕人就好。
這段時間,孫祖傑相當賣力,迅速的找到突破口,幫他實現了戰略目的,就算他想擴大秘書處的權威,就算他想在陶秘書長和宮永勝之間搞一搞平衡,那又怎麼樣?
皮球踢到了閔總那裡,他仔細想了想,然後緩緩的點了點頭。孫祖傑的提議,雖然是左右逢源,但是他實在沒有辦法拒絕。莫名其妙的拿下了海望同志,總要給點補償,讓他擔任副秘書長,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黎央對魔都幹部一視同仁,所以她能夠實事求是的分析每一個同志的優缺點,拿出來的意見也相當中肯,這一來二去,就在魔都組織系統建立起了威望。
就這樣,這一次歷時很長時間的中央局擴大會議落下了帷幕,每一位同志都在盤點自己的收穫,孫祖傑自然也不例外。
也就是說,他這個啞巴虧,並沒有白吃,他同樣實現了秘書處的擴權,這才是他這個提名最核心的內容。
「你的意思是上面看中了包長文?」
呂書記對此並不太敢相信,畢竟他現在只是副書記兼南都書記,要想一步到位,成為江東這個中國第二經濟大省的書記,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
閔總雖然不冷不淡的批評了魯湖一頓,但是魯湖對孫祖傑的評價確實沒錯,孫祖傑的小算盤越來越多,膽子也越來越大。
陶秘書長被迫讓步,當然也不忘反擊了孫祖傑一把。對列席會議的孫祖傑這麼活躍,十分不滿的多位大佬,陸續表示認可。